第984章 正确的拉拢的人方法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百四十二章正确的拉拢的人方法
所以说从某方面来说,大唐最顶层的那一群人和中下层官员是有着天然的矛盾的,李承乾没有看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得到了中层官员的支持之后,居然还想要拉拢上层勋贵,可行性实在是太小了。
而李贞就不同了,他来自后世,再结合在大唐的所见所闻,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明明以李世民的英明果决,杀伐果断,却还要和世家妥协了——实在是世家在大唐渗透的太深了,别看唐初的时候世家之人很少出现在大唐高层,但是谁那些中低层官员,却大都和世家有关系,就算背后不是世家,也都不是什么善茬……总而言之这些人大都没有安什么好心,都是寄生在大唐身上的毒瘤,一旦李世民下狠手,那么不等这些寄生在大唐的毒瘤被拔除干净,这些爆发的毒瘤就会先要了大唐的性命。
所以李贞根本就没有在中低层官员手中下功夫,除了收了几个身家清白的之外,剩下的有背景的就算是投靠李贞,也都会被李贞闲置起来——在之前的越王府里有一个单位叫做宾客院的,里面全都是投靠李贞的中下层官员以及各大势力安插在李贞身边的奸细,对于这些别有用心之辈,李贞虽然没有将其拒之门外,但是也只当是白养活了一群吃白食的,只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将他们当猪一样圈养起来当个摆设,最多让他们做一些基层的工作,比如跑跑腿什么的,至于更重要的事情是绝对不会让他们插手的,更不可能重用他们。
李贞从始至终都只将自己的心思放在了如何拉拢高层官员的身上。不说他们直接掌握着大唐政策的决策权,就说句不好听的话,李世民未来选定继承人一定会参考他们的意见,拉拢他们比拉拢那些中层官员可有用多了——而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在李世民罢黜李承乾,选定李贞为太子的时候,赢得了上层官员友谊的李贞轻易的就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否则如果他们有心反对,就算是李世民也会被他们逼得改变主意。
这也是李承乾做错的另一件事了,那就是他没有戳中这些高层的要害。
李承乾是怎么拉拢这些高层的?或许是因为他已经是太子,自以为地位无可取代,因此也就导致他用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明目张胆的拉拢,拉拢不成甚至还口出威胁,只可惜这样的方法对中低层的官员或许有用,但是这一招放在这些见惯了世面,早已经锻炼出非人一般的智慧的老狐狸面前,却还显得嫩了一点,不但得不到他们的效忠,反而还会得罪他们——自始至终,李承乾就只拉拢到了了一个侯君集,还在他被罢黜之后就转身向李贞释放了善意。
李贞就不同了,他的手段就高明的多了,他很清楚这些勋贵们的情况,能从那个年代活着走过来并且成为新朝的最高决策者的,就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角色。这样的存在,只是光靠蛮力是不可能轻易的让他们改变主意的,所以李贞用的是曲线救国法——这些人不都不容易搞定吗?那就不理他们,直接绕过他们,从他们家人手中下手,尤其是他们的子女这里,就不信等自己搞定了他们的子女,他们还能将自己拒之门外。
李贞是这么想的,他也是这么做的,而且效果非常的明显——最早的房遗爱还是杜荷,这两人也就不说了,后面的尉迟宝庆和尉迟宝林,再或者是秦怀玉以及程处亮等等等等就是用的这样的方法,李贞主动和他们交好,这些人当年都是少年意气,对于李贞的刻意交好根本就没有什么戒心,反而非常高兴的就投入了李贞的阵营之中,等他们的父辈发现之后,他们都已经被标上了李贞的印记,想要再和李贞脱离关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然后又通过这些人,李贞轻而易举就搭上了他们的父辈,他们的父辈就算是再如何大公无私,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未来,他们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偏向李贞——虽然这种偏向很轻微,但李贞要的就是这种轻微,因为就是这种轻微的偏向,既不会被李世民猜忌,又能在最关键时刻给以李贞以重大的支持。
纵观李贞这些年来的身份转变和变化,都是在最关键时刻得到了这群最上层勋贵们的支持才能成功,否则无论是他作为亲王却可以领兵下岭南,还是李承乾被罢黜,李贞成为新的储君,再算上今天分封制被承认都绝对不会这么容易甚至可能根本就不会成功。
总而言之,在高层的支持下,下面以崔道为首的官员连句话都没来得及说,李世民和李贞的提议就这么的被通过了,这也再次证明了李贞的判断是对的——别看这些中低层官员一个个平日里牛逼轰轰,日天日地日泰迪的,自以为天老大地老二他们就是老三,一旦让他们团结起来,就连皇帝都要低他们一头……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朝廷让他们看到的假象,实际上这个地球却了谁都不会停止转动,更何况他们只是一些随时可以更换的蚂蚁?哪怕他们团结起来的确可以咬死大象,可是这也要大象给他们团结起来的机会啊。之所以不将他们全部罢免是因为贸然的大换血会导致朝野不稳,可若是真的惹急了朝廷不顾自己的名声和利益非得要拿他们开刀的话,他们又哪里会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相反的,李贞拉拢的权贵们就不同了,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唐真正的决策者,哪怕他们不可能完全倒向自己,但是只要有一点点对自己的倾斜,李贞的太子之位就会稳如泰山。除非有人动用大军,发动宫廷政变,否则李贞只要不作死,他只用坐等着李世民驾崩,就可以轻易的坐上皇位……
亏那些中层官员一个个自以为感觉良好,实际上他们哪里有多大的重要性?连一点决策权都没有,所有的国家大事上的决策他们根本就没有插手的资格,只有最顶层的那群勋贵们,才是大唐真正的决策者。
第三百四十二章正确的拉拢的人方法
所以说从某方面来说,大唐最顶层的那一群人和中下层官员是有着天然的矛盾的,李承乾没有看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得到了中层官员的支持之后,居然还想要拉拢上层勋贵,可行性实在是太小了。
而李贞就不同了,他来自后世,再结合在大唐的所见所闻,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明明以李世民的英明果决,杀伐果断,却还要和世家妥协了——实在是世家在大唐渗透的太深了,别看唐初的时候世家之人很少出现在大唐高层,但是谁那些中低层官员,却大都和世家有关系,就算背后不是世家,也都不是什么善茬……总而言之这些人大都没有安什么好心,都是寄生在大唐身上的毒瘤,一旦李世民下狠手,那么不等这些寄生在大唐的毒瘤被拔除干净,这些爆发的毒瘤就会先要了大唐的性命。
所以李贞根本就没有在中低层官员手中下功夫,除了收了几个身家清白的之外,剩下的有背景的就算是投靠李贞,也都会被李贞闲置起来——在之前的越王府里有一个单位叫做宾客院的,里面全都是投靠李贞的中下层官员以及各大势力安插在李贞身边的奸细,对于这些别有用心之辈,李贞虽然没有将其拒之门外,但是也只当是白养活了一群吃白食的,只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将他们当猪一样圈养起来当个摆设,最多让他们做一些基层的工作,比如跑跑腿什么的,至于更重要的事情是绝对不会让他们插手的,更不可能重用他们。
李贞从始至终都只将自己的心思放在了如何拉拢高层官员的身上。不说他们直接掌握着大唐政策的决策权,就说句不好听的话,李世民未来选定继承人一定会参考他们的意见,拉拢他们比拉拢那些中层官员可有用多了——而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在李世民罢黜李承乾,选定李贞为太子的时候,赢得了上层官员友谊的李贞轻易的就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否则如果他们有心反对,就算是李世民也会被他们逼得改变主意。
这也是李承乾做错的另一件事了,那就是他没有戳中这些高层的要害。
李承乾是怎么拉拢这些高层的?或许是因为他已经是太子,自以为地位无可取代,因此也就导致他用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明目张胆的拉拢,拉拢不成甚至还口出威胁,只可惜这样的方法对中低层的官员或许有用,但是这一招放在这些见惯了世面,早已经锻炼出非人一般的智慧的老狐狸面前,却还显得嫩了一点,不但得不到他们的效忠,反而还会得罪他们——自始至终,李承乾就只拉拢到了了一个侯君集,还在他被罢黜之后就转身向李贞释放了善意。
李贞就不同了,他的手段就高明的多了,他很清楚这些勋贵们的情况,能从那个年代活着走过来并且成为新朝的最高决策者的,就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角色。这样的存在,只是光靠蛮力是不可能轻易的让他们改变主意的,所以李贞用的是曲线救国法——这些人不都不容易搞定吗?那就不理他们,直接绕过他们,从他们家人手中下手,尤其是他们的子女这里,就不信等自己搞定了他们的子女,他们还能将自己拒之门外。
李贞是这么想的,他也是这么做的,而且效果非常的明显——最早的房遗爱还是杜荷,这两人也就不说了,后面的尉迟宝庆和尉迟宝林,再或者是秦怀玉以及程处亮等等等等就是用的这样的方法,李贞主动和他们交好,这些人当年都是少年意气,对于李贞的刻意交好根本就没有什么戒心,反而非常高兴的就投入了李贞的阵营之中,等他们的父辈发现之后,他们都已经被标上了李贞的印记,想要再和李贞脱离关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然后又通过这些人,李贞轻而易举就搭上了他们的父辈,他们的父辈就算是再如何大公无私,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未来,他们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偏向李贞——虽然这种偏向很轻微,但李贞要的就是这种轻微,因为就是这种轻微的偏向,既不会被李世民猜忌,又能在最关键时刻给以李贞以重大的支持。
纵观李贞这些年来的身份转变和变化,都是在最关键时刻得到了这群最上层勋贵们的支持才能成功,否则无论是他作为亲王却可以领兵下岭南,还是李承乾被罢黜,李贞成为新的储君,再算上今天分封制被承认都绝对不会这么容易甚至可能根本就不会成功。
总而言之,在高层的支持下,下面以崔道为首的官员连句话都没来得及说,李世民和李贞的提议就这么的被通过了,这也再次证明了李贞的判断是对的——别看这些中低层官员一个个平日里牛逼轰轰,日天日地日泰迪的,自以为天老大地老二他们就是老三,一旦让他们团结起来,就连皇帝都要低他们一头……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朝廷让他们看到的假象,实际上这个地球却了谁都不会停止转动,更何况他们只是一些随时可以更换的蚂蚁?哪怕他们团结起来的确可以咬死大象,可是这也要大象给他们团结起来的机会啊。之所以不将他们全部罢免是因为贸然的大换血会导致朝野不稳,可若是真的惹急了朝廷不顾自己的名声和利益非得要拿他们开刀的话,他们又哪里会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相反的,李贞拉拢的权贵们就不同了,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唐真正的决策者,哪怕他们不可能完全倒向自己,但是只要有一点点对自己的倾斜,李贞的太子之位就会稳如泰山。除非有人动用大军,发动宫廷政变,否则李贞只要不作死,他只用坐等着李世民驾崩,就可以轻易的坐上皇位……
亏那些中层官员一个个自以为感觉良好,实际上他们哪里有多大的重要性?连一点决策权都没有,所有的国家大事上的决策他们根本就没有插手的资格,只有最顶层的那群勋贵们,才是大唐真正的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