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惊天动地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见方继藩站着不动,朱厚照朝他继续招手:“来呀。”
方继藩眼珠子滴溜溜的转,见几个宦官站在角落。
于是笑吟吟的道:“殿下,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唯名与器,不可假人;殿下现在虽为储君,却奉旨监国,形同天子,批阅奏疏之事,乃天子和监国太子之职,臣不敢擅专。”
朱厚照便叹息道:“老方,你这人,别的事都有胆子,唯独对这些事,却如此谨慎呢。”
方继藩微笑以对,没理睬他。
朱厚照随即抬头:“每日送来这么多的奏疏,大多数,都是无用的,都是废话连篇,看着便令人生厌,老方,本宫既是监国,你有什么主意。”
“殿下,监国即为守国,守国之要,在于这个守字,殿下不要做什么事,只需按部就班即可,真正的大事,只要不紧急,等陛下回京之后,再做处理好了。”
朱厚照拍案,怒了:“敢情是让本宫在此做牢头呀。”
方继藩摇头:“殿下息怒。”
身份不同了。
从前可以叫朱厚照小朱,可以跟他打打闹闹。
可既是监国,那么,就是假天子行事,即这皇权加在了朱厚照的身上,对于皇权,方继藩历来是无心去冒犯的。
不是方继藩软弱,而是什么时代,做什么样的事。
朱厚照便将朱笔丢了,叹口气:“这里有份奏疏,说是河南又发生了旱灾,内阁的票拟里,写着的是令户部赈济,继藩,你怎么看?”
方继藩道:“这些年来,天灾频繁,若只是赈济,臣看,未必是完全之策。”
朱厚照皱眉:“那么,当如何?”
“安置他们。”方继藩道:“河南人口诸多,虽是土地肥沃,可毕竟,土地是有限的。如此多的人口,且近年来,灾情频繁,一个天灾,哪怕朝廷能及时赈济,又要死多少人呢?”
朱厚照点头:“有道理,那么依你看,怎么办?”
方继藩道:“不妨将一部分的灾民,迁出来。”
“迁出来。”朱厚照眼睛一亮:“对呀,就该迁出来,咱们京里不正缺人吗?对了,老方,怎么迁?”
方继藩咳嗽……
“购置土地,建新城,要一下子安置这么多人口,很是不易,花费也是不菲,要给他们吃穿,且大多数人,刚刚出来,还不能适应,这就必须得对青壮之人,进行技能的培训,而对于老弱,需要有足够的医疗,保证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不只如此,各个作坊,也要承担一些责任,殿下……臣想……眼下最重要的是,共体时艰……”
朱厚照开始琢磨起来。
花费惊人哪。
人命如草芥,想要让人活下去,就必须得供养他们,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还好,若是规模庞大呢?
朱厚照道:“本宫当年在西山时,和庶民同甘共苦过,知道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艰辛,哎……”
说到此处,朱厚照不禁叹了口气。
西山的生活,足以让朱厚照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都有所感触。
他道:“他们都是皇帝的子民,可现在,父皇不在,那么,他们就是本宫的子民了,继藩,你算算,若是要迁徙出人口,需要多少银两?”
方继藩道:“无以数计。”
这是实话。
迁徙这东西,是不能开口子的。
若是自然的迁徙,倒也罢了,而一旦在灾年时,准其迁徙,那就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冲击,这是极恐怖的事。
一旦不能妥当应付,这数十上百万人便会滋生不满和怨恨,进而发生变乱。
且这么多人迁出了,总要让他们能够养家糊口。
单凭朝廷的赈济,可是不成的。
现在的京师人力虽然紧张,却需有一个良性的进程,这突如其来的人口暴增,势必也会产生冲击。
方继藩一直认为,当下人满为患。
就以河南布政使司为例,那里的土地,该开垦的都开垦了,许多佃户,只能租种两三亩地勉强维持生计。
可这两三亩地,在这个时代的亩产量而言,哪里能吃饱啊。
明明一户人家,可以租种十亩,甚至是三十亩、五十亩地都足够了,却因为人太多,治好勉强让自己活下去即可。
这些多余的人口,在丰年倒还罢了,一到了灾年,就是灾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得从这些人口上做文章,否则,凭借着朝廷的年年的赈济,根本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未来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一直滚雪球一般,到朝廷根本无法赈济下去为止,等到了那个时候,一个王朝,也就自然而然的步入了兴衰的进程中了。
朱厚照豁然而起,他来回踱步。
脑海里,朱厚照想着当初,在西山时,自己和流民住一起的场景。
污水横流,住在棚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能勉强吃个饱,便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不断的感恩戴德。
那么……比起当初西山的那些流民,这些灾民,只怕……活得更加艰难吧。
朱厚照道:“国库拨出一些钱粮来,用以迁徙百姓之用。可本宫看来,国库是应付不来的,那就内帑出,要花费多少,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本宫不管,要不惜一切代价。内帑……现在的所有资产和股票,还有存银,现有九千七百六十四万三千七百余两,其中股票最多,只是这些股票,若是作价卖了,难免会引发股市的动荡。”
方继藩听到内帑居然有近一亿两纹银了,心里不禁酸溜溜的,陛下存了这么多钱啊?
“这个好办,可以用股票来做抵押,从西山钱庄贷款,不过……若如此,难免引起通货膨胀,不过……殿下放心,西山钱庄自会将这膨胀保持在可控的地步。”
“这就成了。”朱厚照道:“内库现在每月的收入,不少呢,上市商行的分红,还有钱庄以及西山许多作坊的分红,还贷,想来都是小儿科。将这些流民安置在哪里呢?老方,咱们各自拿出一块地来,罢,本宫的地,多拿一些吧,咱们干一票大的。”
朱厚照接下来道:“未来半年之内,西山钱庄要拿出三千万两纹银出来,只要钱庄没问题,内库之中的股票,我立即让人送去钱庄,作为抵押之用。现在……本宫就亲自下诏。”
朱厚照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他属于一头热,一旦打定了主意,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人多地少的问题,在历史上,一直贯穿了大明的中期到灭亡,都没有人可以解决。
可现在……似乎有了一个可以解决的方法。
毕竟……现在内库有银子了。
方继藩不禁道:“殿下,要不要给陛下上一道奏疏。”
朱厚照刷刷的几笔,写了一份诏书。
这诏书完全没有任何之乎者也,只轻描淡写一句:“奉天监国太子,诏曰:即令河南布政使司各州府迁徙灾民,准灾民自愿迁徙,沿途所需,一应官府承担……”
朱厚照低着头,道:“父皇性子里,太多瞻前顾后的地方,等奏疏上去,他拿了主意,只怕灾民们都饿死了,这是当务之急,救灾如救火,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父皇爱民如子,这样做,本也无可厚非,就算他知道本宫代他拿定了主意,他也一定欢喜的很,老方,你怎么这么啰嗦,越来越像我父皇了。”
方继藩叹息道:“是啊,陛下一向爱民如子,若是他在太子殿下这样的处境,也一定会这样做的吧,吾皇圣明,宅心仁厚啊。”
朱厚照将诏书丢给一旁的宦官:“立即……送去司礼监盖印,再送内阁,告诉他们,一刻都不能耽误,耽误了,本宫剐了他们。”
“是。”
交代完了这些事,朱厚照顿时像松了口气的样子,高兴的不得了:“我看治理天下,并没有什么难的啊,有老方辅佐本宫,本宫可以高枕无忧了。”
方继藩忙道:“殿下,这是您自己拿的主意,可和臣没有关系,臣啥也没说。”
“就是你教唆的。”朱厚照气咻咻的道:“不信,本宫查起居注。”说着,看向角落里,一个提笔记录的宦官。
方继藩脸红到了耳根:“殿下,此言大谬,臣只是提出一个建议,是殿下……”
“一样的。”朱厚照大手一回挥:“现在说这些,也是无用,好生想一想,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些灾民吧,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出了任何差错,你都吃不了兜着走。”
方继藩道:“殿下也吃不了兜着走。”
朱厚照不服气:“你会死的比较惨一点。”
方继藩仔细想了想,居然觉得很有道理。
他突然感觉自己中计了,怎么好像这一次是自己要背锅呢?
细细想来,又觉得不对,自己怎么会出这个主意?明明治大国应烹小鲜,凡事遮遮掩掩,也就过去了啊。
难道……我方继藩,为国为民,已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吗?
方继藩心里叹了口气。
见方继藩站着不动,朱厚照朝他继续招手:“来呀。”
方继藩眼珠子滴溜溜的转,见几个宦官站在角落。
于是笑吟吟的道:“殿下,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唯名与器,不可假人;殿下现在虽为储君,却奉旨监国,形同天子,批阅奏疏之事,乃天子和监国太子之职,臣不敢擅专。”
朱厚照便叹息道:“老方,你这人,别的事都有胆子,唯独对这些事,却如此谨慎呢。”
方继藩微笑以对,没理睬他。
朱厚照随即抬头:“每日送来这么多的奏疏,大多数,都是无用的,都是废话连篇,看着便令人生厌,老方,本宫既是监国,你有什么主意。”
“殿下,监国即为守国,守国之要,在于这个守字,殿下不要做什么事,只需按部就班即可,真正的大事,只要不紧急,等陛下回京之后,再做处理好了。”
朱厚照拍案,怒了:“敢情是让本宫在此做牢头呀。”
方继藩摇头:“殿下息怒。”
身份不同了。
从前可以叫朱厚照小朱,可以跟他打打闹闹。
可既是监国,那么,就是假天子行事,即这皇权加在了朱厚照的身上,对于皇权,方继藩历来是无心去冒犯的。
不是方继藩软弱,而是什么时代,做什么样的事。
朱厚照便将朱笔丢了,叹口气:“这里有份奏疏,说是河南又发生了旱灾,内阁的票拟里,写着的是令户部赈济,继藩,你怎么看?”
方继藩道:“这些年来,天灾频繁,若只是赈济,臣看,未必是完全之策。”
朱厚照皱眉:“那么,当如何?”
“安置他们。”方继藩道:“河南人口诸多,虽是土地肥沃,可毕竟,土地是有限的。如此多的人口,且近年来,灾情频繁,一个天灾,哪怕朝廷能及时赈济,又要死多少人呢?”
朱厚照点头:“有道理,那么依你看,怎么办?”
方继藩道:“不妨将一部分的灾民,迁出来。”
“迁出来。”朱厚照眼睛一亮:“对呀,就该迁出来,咱们京里不正缺人吗?对了,老方,怎么迁?”
方继藩咳嗽……
“购置土地,建新城,要一下子安置这么多人口,很是不易,花费也是不菲,要给他们吃穿,且大多数人,刚刚出来,还不能适应,这就必须得对青壮之人,进行技能的培训,而对于老弱,需要有足够的医疗,保证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不只如此,各个作坊,也要承担一些责任,殿下……臣想……眼下最重要的是,共体时艰……”
朱厚照开始琢磨起来。
花费惊人哪。
人命如草芥,想要让人活下去,就必须得供养他们,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还好,若是规模庞大呢?
朱厚照道:“本宫当年在西山时,和庶民同甘共苦过,知道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艰辛,哎……”
说到此处,朱厚照不禁叹了口气。
西山的生活,足以让朱厚照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都有所感触。
他道:“他们都是皇帝的子民,可现在,父皇不在,那么,他们就是本宫的子民了,继藩,你算算,若是要迁徙出人口,需要多少银两?”
方继藩道:“无以数计。”
这是实话。
迁徙这东西,是不能开口子的。
若是自然的迁徙,倒也罢了,而一旦在灾年时,准其迁徙,那就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冲击,这是极恐怖的事。
一旦不能妥当应付,这数十上百万人便会滋生不满和怨恨,进而发生变乱。
且这么多人迁出了,总要让他们能够养家糊口。
单凭朝廷的赈济,可是不成的。
现在的京师人力虽然紧张,却需有一个良性的进程,这突如其来的人口暴增,势必也会产生冲击。
方继藩一直认为,当下人满为患。
就以河南布政使司为例,那里的土地,该开垦的都开垦了,许多佃户,只能租种两三亩地勉强维持生计。
可这两三亩地,在这个时代的亩产量而言,哪里能吃饱啊。
明明一户人家,可以租种十亩,甚至是三十亩、五十亩地都足够了,却因为人太多,治好勉强让自己活下去即可。
这些多余的人口,在丰年倒还罢了,一到了灾年,就是灾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得从这些人口上做文章,否则,凭借着朝廷的年年的赈济,根本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未来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一直滚雪球一般,到朝廷根本无法赈济下去为止,等到了那个时候,一个王朝,也就自然而然的步入了兴衰的进程中了。
朱厚照豁然而起,他来回踱步。
脑海里,朱厚照想着当初,在西山时,自己和流民住一起的场景。
污水横流,住在棚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能勉强吃个饱,便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不断的感恩戴德。
那么……比起当初西山的那些流民,这些灾民,只怕……活得更加艰难吧。
朱厚照道:“国库拨出一些钱粮来,用以迁徙百姓之用。可本宫看来,国库是应付不来的,那就内帑出,要花费多少,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本宫不管,要不惜一切代价。内帑……现在的所有资产和股票,还有存银,现有九千七百六十四万三千七百余两,其中股票最多,只是这些股票,若是作价卖了,难免会引发股市的动荡。”
方继藩听到内帑居然有近一亿两纹银了,心里不禁酸溜溜的,陛下存了这么多钱啊?
“这个好办,可以用股票来做抵押,从西山钱庄贷款,不过……若如此,难免引起通货膨胀,不过……殿下放心,西山钱庄自会将这膨胀保持在可控的地步。”
“这就成了。”朱厚照道:“内库现在每月的收入,不少呢,上市商行的分红,还有钱庄以及西山许多作坊的分红,还贷,想来都是小儿科。将这些流民安置在哪里呢?老方,咱们各自拿出一块地来,罢,本宫的地,多拿一些吧,咱们干一票大的。”
朱厚照接下来道:“未来半年之内,西山钱庄要拿出三千万两纹银出来,只要钱庄没问题,内库之中的股票,我立即让人送去钱庄,作为抵押之用。现在……本宫就亲自下诏。”
朱厚照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他属于一头热,一旦打定了主意,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人多地少的问题,在历史上,一直贯穿了大明的中期到灭亡,都没有人可以解决。
可现在……似乎有了一个可以解决的方法。
毕竟……现在内库有银子了。
方继藩不禁道:“殿下,要不要给陛下上一道奏疏。”
朱厚照刷刷的几笔,写了一份诏书。
这诏书完全没有任何之乎者也,只轻描淡写一句:“奉天监国太子,诏曰:即令河南布政使司各州府迁徙灾民,准灾民自愿迁徙,沿途所需,一应官府承担……”
朱厚照低着头,道:“父皇性子里,太多瞻前顾后的地方,等奏疏上去,他拿了主意,只怕灾民们都饿死了,这是当务之急,救灾如救火,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父皇爱民如子,这样做,本也无可厚非,就算他知道本宫代他拿定了主意,他也一定欢喜的很,老方,你怎么这么啰嗦,越来越像我父皇了。”
方继藩叹息道:“是啊,陛下一向爱民如子,若是他在太子殿下这样的处境,也一定会这样做的吧,吾皇圣明,宅心仁厚啊。”
朱厚照将诏书丢给一旁的宦官:“立即……送去司礼监盖印,再送内阁,告诉他们,一刻都不能耽误,耽误了,本宫剐了他们。”
“是。”
交代完了这些事,朱厚照顿时像松了口气的样子,高兴的不得了:“我看治理天下,并没有什么难的啊,有老方辅佐本宫,本宫可以高枕无忧了。”
方继藩忙道:“殿下,这是您自己拿的主意,可和臣没有关系,臣啥也没说。”
“就是你教唆的。”朱厚照气咻咻的道:“不信,本宫查起居注。”说着,看向角落里,一个提笔记录的宦官。
方继藩脸红到了耳根:“殿下,此言大谬,臣只是提出一个建议,是殿下……”
“一样的。”朱厚照大手一回挥:“现在说这些,也是无用,好生想一想,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些灾民吧,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出了任何差错,你都吃不了兜着走。”
方继藩道:“殿下也吃不了兜着走。”
朱厚照不服气:“你会死的比较惨一点。”
方继藩仔细想了想,居然觉得很有道理。
他突然感觉自己中计了,怎么好像这一次是自己要背锅呢?
细细想来,又觉得不对,自己怎么会出这个主意?明明治大国应烹小鲜,凡事遮遮掩掩,也就过去了啊。
难道……我方继藩,为国为民,已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吗?
方继藩心里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