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历山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马蹄得得,踏着青石板路,似是一阕悠长又不堪回首的歌谣。
苏世贤听着这单调的声音,依然止不住掀起阵阵对往事的追忆,心中一时风起云涌。他阖着双目坐在车上,手中握着一卷杂书,却是半行也读不进去。
来时万分期盼,能与陶婉如结一段露水情缘,再重温伊人的红袖添香;更能将陶家多幅字画真品收住囊中,一偿往日心愿。
如今除却带回一个小丫头,别的一事无成。
只要一想起云门山麓中她逼得自己跪在陶婉如坟冢前发下誓言,苏世贤心上便一阵膈应。他听着后头马车上的铜铃井然有序地作响,回思着这趟青州府之行,心上除了惆怅便是懊恼,只能将种种情绪藏在心头。
苏世贤此行并未惊动沿途官府,用餐住宿都是在途中选干净幽静的地方。用膳之时,苏世贤体恤陶灼华守孝,都是替她点些素斋果品之类。晚间住店,也是替她与娟娘和茯苓三人寻带着套间的上等客房,安排得颇尽人意。
那一日父女二人言语的激烈冲突仿佛从未发生过,苏世贤固然不提,陶灼华也安之若素,并不一再言语相激。
父女二人每日寥寥几言,不过是请安问好,到也相安无事。
车行至历下郡时,苏世贤闻得此地素有舜耕历山的传说,特意要前去祭拜。他命人给陶灼华传话,要在历下郡停一日,问她是愿意随着自己去历山祈福,或是愿意带着娟娘城中逛逛?
尧舜禹汤,古之贤王。陶灼华听了娟娘的讲解,晓得离此地不远的历山竟是舜帝亲身耕种的地方,便起了心思要去瞧一瞧。
历山之上还有多尊金身泥塑的佛像,如今香火极旺。今日因为苏世贤上山,仆丛暗地里知会了郡守,将香客遣散,便显得有些空旷。
青竹为障、藤蔓为墙,整个历山层峦叠嶂。苏世贤与他的小厮走在前头,陶灼华头戴幕篱,扶着娟娘与茯苓拾阶而上。
历山不高,盘旋的台阶一路走来,陶灼华却出了一身汗,不觉手扶着阑干拿手帕扇风,暗忖自己十岁的小身板的确体力不济。
举目往前看去,两侧佛像悲天悯人。几十级石阶之外,汉白玉佛龛中一尊金佛慈眉善目,安静地俯瞰众生,眼神慈醇而又博爱。
守着一堆下人,苏世贤便想扮演他的慈父心态。他停了步子招呼陶灼华,又贴心地问她要不要乘坐滑杆,瞧着陶灼华婉拒之后,自己也不坚持,命人在一旁凉亭间摆下香茗与果品,指点着当年舜帝耕种的地方,与她讲起舜耕历山的典故。
舜帝纯孝,天下皆知。陶灼华波光淋漓的双目轻轻流转,似是听得极为用心,却忽然悠悠一叹,轻轻说道:“子欲养而亲不待,可怜夕颜知道这些道理委实太晚。往日只晓得淘气,如今母亲已然做古,纵然有心也是无力。大人您通古博今,当年必定纯孝,想来不必如夕颜这般追悔莫及。”
苏世贤只觉得面皮发胀,牵动心间一阵一阵的苦涩,呢诺了半晌,方低低说道:“你的祖父母在我年轻的时候便过世,那时节家里赤贫如洗,父亲又一心功名,大约还不如你。”
提起父母,苏世贤心里唯有满满的歉疚。为了供他读书,父亲长年在码头帮工,染了一身的病症。母亲替人家洗衣刺绣,为了节省一点灯油,夏日点着艾草照明驱蚊,才三十出头便熏坏了眼睛。
父母二人供他一心读圣贤书,指望他能光宗耀祖。他果然扬眉吐气,中了乡试头名秀才,只可惜父母积劳成疾,先后撒手人寰。
那时苏家没有墓地,苏世贤无钱购置父母的梓棺,只能将父母的尸身一把火烧成灰,寻瓦罐盛了,孤零零葬入无主的荒山。
还是与陶婉如成亲之后,苏世贤手上有了银子,才正经替苏家买了块墓地。栽了些苍松翠柏,寻了个看守墓地之人,又重新请和尚做了法事,将父母的骨灰迎入苏家墓地,也算落叶归根。
陶灼华的话不多,句句听起来童真无限,却又句句都是锥心之痛。
苏世贤陷入对亡父母的追忆与懊悔之间,陶灼华却是从容地端起仆从冲好的普洱,拿盖子轻轻撇去上头浮沫,惬意地啜饮了一口。
苏家墓地的由来,自然是娟娘气不过,有一次无意间与她提起,骂苏世贤忘恩负义,连老一辈的棺材本都筹不出来,全亏了陶家接济。如今一朝成了官身,却学陈士美抛妻弃子,不惜落得后世骂名。
苏世贤再无来时兴致,父女二人意兴阑珊地接束了历山之行,陶灼华反而诚心在佛像前拜了几拜,瞅着历山的郁郁青青发了些感慨。
八月十四的午后,天是薄薄的阴,苏世贤与陶灼华的马车终于抵达长公主府。
此前已遣了人回来送信,陶灼华下车时,瑞安长公主安排了几个丫头婆子在门前等候,车子从角门进去,陶灼华由丫头服侍着换了朱缨华盖的小车,再沿着长公主府内长长的桐荫街道往二门行去。
长公主府依然如前世记忆中的样子,处处叠锦涌翠,八宝琉璃宫灯和着缨络流苏摇曳拂动,楼台歌榭的檐角悬挂着精致的银铃,微风过处发出悦耳的叮咚声。
凤尾森森、桐阴匝地,中间一溜长长的甬道全是用六棱水磨石铺就,绿树掩映之下,远处的亭台楼阁气势恢弘,金灿灿的琉璃瓦鳞次栉比、精致如画。
陶灼华瞧了两眼,依旧将车帘放下。雕梁画栋的长公主府极尽奢靡,最华美的地方自然是瑞安长公主的芙蓉洲。
芙蓉飞洲,曲水流斛,那一片景致于她并不陌生。前世在那里见证了陶雨浓的惨死,又痛失腹中的胎儿,她早已铭心刻骨。
克制着此起彼伏的心情,陶灼华眉眼渐渐凝重起来。
车子再往里走,足足过了一柱香的功夫,才在垂花门前停住。有仆妇上前催请,再换了一顶鹅黄色的小轿,载着陶灼华往内院行去。
马蹄得得,踏着青石板路,似是一阕悠长又不堪回首的歌谣。
苏世贤听着这单调的声音,依然止不住掀起阵阵对往事的追忆,心中一时风起云涌。他阖着双目坐在车上,手中握着一卷杂书,却是半行也读不进去。
来时万分期盼,能与陶婉如结一段露水情缘,再重温伊人的红袖添香;更能将陶家多幅字画真品收住囊中,一偿往日心愿。
如今除却带回一个小丫头,别的一事无成。
只要一想起云门山麓中她逼得自己跪在陶婉如坟冢前发下誓言,苏世贤心上便一阵膈应。他听着后头马车上的铜铃井然有序地作响,回思着这趟青州府之行,心上除了惆怅便是懊恼,只能将种种情绪藏在心头。
苏世贤此行并未惊动沿途官府,用餐住宿都是在途中选干净幽静的地方。用膳之时,苏世贤体恤陶灼华守孝,都是替她点些素斋果品之类。晚间住店,也是替她与娟娘和茯苓三人寻带着套间的上等客房,安排得颇尽人意。
那一日父女二人言语的激烈冲突仿佛从未发生过,苏世贤固然不提,陶灼华也安之若素,并不一再言语相激。
父女二人每日寥寥几言,不过是请安问好,到也相安无事。
车行至历下郡时,苏世贤闻得此地素有舜耕历山的传说,特意要前去祭拜。他命人给陶灼华传话,要在历下郡停一日,问她是愿意随着自己去历山祈福,或是愿意带着娟娘城中逛逛?
尧舜禹汤,古之贤王。陶灼华听了娟娘的讲解,晓得离此地不远的历山竟是舜帝亲身耕种的地方,便起了心思要去瞧一瞧。
历山之上还有多尊金身泥塑的佛像,如今香火极旺。今日因为苏世贤上山,仆丛暗地里知会了郡守,将香客遣散,便显得有些空旷。
青竹为障、藤蔓为墙,整个历山层峦叠嶂。苏世贤与他的小厮走在前头,陶灼华头戴幕篱,扶着娟娘与茯苓拾阶而上。
历山不高,盘旋的台阶一路走来,陶灼华却出了一身汗,不觉手扶着阑干拿手帕扇风,暗忖自己十岁的小身板的确体力不济。
举目往前看去,两侧佛像悲天悯人。几十级石阶之外,汉白玉佛龛中一尊金佛慈眉善目,安静地俯瞰众生,眼神慈醇而又博爱。
守着一堆下人,苏世贤便想扮演他的慈父心态。他停了步子招呼陶灼华,又贴心地问她要不要乘坐滑杆,瞧着陶灼华婉拒之后,自己也不坚持,命人在一旁凉亭间摆下香茗与果品,指点着当年舜帝耕种的地方,与她讲起舜耕历山的典故。
舜帝纯孝,天下皆知。陶灼华波光淋漓的双目轻轻流转,似是听得极为用心,却忽然悠悠一叹,轻轻说道:“子欲养而亲不待,可怜夕颜知道这些道理委实太晚。往日只晓得淘气,如今母亲已然做古,纵然有心也是无力。大人您通古博今,当年必定纯孝,想来不必如夕颜这般追悔莫及。”
苏世贤只觉得面皮发胀,牵动心间一阵一阵的苦涩,呢诺了半晌,方低低说道:“你的祖父母在我年轻的时候便过世,那时节家里赤贫如洗,父亲又一心功名,大约还不如你。”
提起父母,苏世贤心里唯有满满的歉疚。为了供他读书,父亲长年在码头帮工,染了一身的病症。母亲替人家洗衣刺绣,为了节省一点灯油,夏日点着艾草照明驱蚊,才三十出头便熏坏了眼睛。
父母二人供他一心读圣贤书,指望他能光宗耀祖。他果然扬眉吐气,中了乡试头名秀才,只可惜父母积劳成疾,先后撒手人寰。
那时苏家没有墓地,苏世贤无钱购置父母的梓棺,只能将父母的尸身一把火烧成灰,寻瓦罐盛了,孤零零葬入无主的荒山。
还是与陶婉如成亲之后,苏世贤手上有了银子,才正经替苏家买了块墓地。栽了些苍松翠柏,寻了个看守墓地之人,又重新请和尚做了法事,将父母的骨灰迎入苏家墓地,也算落叶归根。
陶灼华的话不多,句句听起来童真无限,却又句句都是锥心之痛。
苏世贤陷入对亡父母的追忆与懊悔之间,陶灼华却是从容地端起仆从冲好的普洱,拿盖子轻轻撇去上头浮沫,惬意地啜饮了一口。
苏家墓地的由来,自然是娟娘气不过,有一次无意间与她提起,骂苏世贤忘恩负义,连老一辈的棺材本都筹不出来,全亏了陶家接济。如今一朝成了官身,却学陈士美抛妻弃子,不惜落得后世骂名。
苏世贤再无来时兴致,父女二人意兴阑珊地接束了历山之行,陶灼华反而诚心在佛像前拜了几拜,瞅着历山的郁郁青青发了些感慨。
八月十四的午后,天是薄薄的阴,苏世贤与陶灼华的马车终于抵达长公主府。
此前已遣了人回来送信,陶灼华下车时,瑞安长公主安排了几个丫头婆子在门前等候,车子从角门进去,陶灼华由丫头服侍着换了朱缨华盖的小车,再沿着长公主府内长长的桐荫街道往二门行去。
长公主府依然如前世记忆中的样子,处处叠锦涌翠,八宝琉璃宫灯和着缨络流苏摇曳拂动,楼台歌榭的檐角悬挂着精致的银铃,微风过处发出悦耳的叮咚声。
凤尾森森、桐阴匝地,中间一溜长长的甬道全是用六棱水磨石铺就,绿树掩映之下,远处的亭台楼阁气势恢弘,金灿灿的琉璃瓦鳞次栉比、精致如画。
陶灼华瞧了两眼,依旧将车帘放下。雕梁画栋的长公主府极尽奢靡,最华美的地方自然是瑞安长公主的芙蓉洲。
芙蓉飞洲,曲水流斛,那一片景致于她并不陌生。前世在那里见证了陶雨浓的惨死,又痛失腹中的胎儿,她早已铭心刻骨。
克制着此起彼伏的心情,陶灼华眉眼渐渐凝重起来。
车子再往里走,足足过了一柱香的功夫,才在垂花门前停住。有仆妇上前催请,再换了一顶鹅黄色的小轿,载着陶灼华往内院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