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屯田练兵(第一更)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宁修这几日一直在视察火器的生产情况。
他专门在乌猪山岛上设置了火器局,负责火器的生产。
在他看来火器的生产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仿制佛郎机人等泰西人的火铳、火炮。其二是研制自己的新式火器。
虽然宁修也眼馋燧发枪等火器,但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他已经将燧发枪的基本原理告知了匠人。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研制出,就看他们的悟性了。
毕竟宁修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了。
即便是火器的仿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宁修原本以为可以轻易的仿制出佛郎机人的十八磅炮,谁曾想即便有了买来的现货,照着仿制仍然捣鼓不出来。
他雇佣的匠人们挠破了头皮也才勉强做出了三磅炮,连六磅炮都遥遥无期。
宁修不由得感慨火炮的发展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好在东边不晴西边晴。
虽然燧发枪遥遥无期,但鲁密铳的研制有了重大突破。
一名广东军匠研制出了仿鲁密铳。
虽然比起朝廷的正牌货稍差一些,却也差的不多了。
以宁修现在的身份是不可能从工部搞到大量鲁密铳,唯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条路了。
宁修给了这名军匠五百两银子的奖励。在他看来这个重大突破是值得重赏的。
他还当着众人宣布,研制出燧发枪的奖赏一千两白银。
宁修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科学一定会因金钱爆发出生命力。
宁修询问了这名工匠鲁密铳的制作周期,当得知他一人五天才能打制一杆铳时十分失望。
即便他雇佣一百名匠人,要想给打制一千杆铳也需要五十天。
看来眼下还是得先让士兵们用鸟铳练习射击了啊。
不过宁修已经下定决心给士兵们全员配备鲁密铳。
这种铳不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远非鸟铳可比,可以把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一个量级。
宁修为了激发工匠们的积极性,规定了每制作出一杆合格的鲁密铳,奖励白银五两。同时为了防止工匠藏私,他又制定了学徒制度。
要知道大明的匠人们基本是父子相传,手艺活基本不示于外人。
每个熟练掌握制铳工艺的匠人都可以带徒弟。他的徒弟一旦出师,他可以获得十两银子的奖励。同时,他可以获得徒弟未来制作火铳三成的分成。
也就是说那个徒弟五两银子中有一两五要给师父。
这无疑激发了老师傅们传授技术的欲望。他们不必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除此之外,宁修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筛查措施。
大明的火铳之所以经常炸膛,就是因为对于质量的把控不够严格。具体来说就是铳管的质量不过关。有的铳管太细,有的铳管管壁薄厚不均。凡此种种都会引起火铳的炸膛,严重危害士兵们的安全。
宁修规定每一个匠人必须把名字刻在铳上,这样便有了追溯机制。将来哪杆铳出了问题,宁修只需要按照名字对照就可以找到制作铳的工匠。
出现一杆炸膛的劣铳罚银十两,比造一杆铳的赏钱还多。
这样可以使得工匠们小心翼翼对待自己打制的每一杆铳。毕竟一个不慎就得赔上十两银子,相当于他们打制两杆铳的赏钱了。
没有人会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金钱手段永远是效果最好的。
当然,宁修也不会把所有责任推给工匠。他一样会严格把控钢铁质量。如果是因为钢铁原因导致火铳质量不过关,则会追责提供钢铁的人。总而言之,宁修要将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监控到,绝对不留死角。
身为上位者的好处渐渐体现了出来。宁修只需要说出一个设想,并勾一勾手指,底下的人就会照着去做。
至于具体的实施过程就不是宁修需要操心的了。
既然来了乌猪山岛,宁修自然没理由不去看看新兵的训练。
戚文带着宁修来到兵营视察,那些新兵们却不知情,自顾自的训练着。
戚文训练他们的方法与戚继光训练戚家军的方法如出一辙,都是强调大训练量、重复训练。
这样训练可以保证士兵的基本素质过关,不会有拖后腿的士兵出现。
但这只是第一步。要想让这些士兵变成真正的强兵,必须要让他们见一见血。
宁修嘴角微微扬起。看来训练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一些啊。照着这么练下去,最多需要三个月便可以让他们试着去剿匪了。
土匪的战斗力很一般,就是让他们见血的。只要新兵们剿匪见了血,便可以算老兵了。
“大人,按照您的要求,在晚上会有先生教他们识字。”
戚文双手抱拳禀奏道。
虽然不明白宁修为何要这么做,但戚文还是照做了。
在他看来士兵们都是大老粗,天职更是打仗,和读书认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宁修笑道:“这就好,将来若有家书要写他们也不至于还得请人润笔了。”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
宁修让士兵们读书认字的初衷是叫他们熟知军规军律。
毕竟军规最终是写在纸上的,宁修又要求他们背下来,总不能每次都叫人读给他们听吧。
当然宁修不会叫士兵们去学什么八股文。给他们讲的都是基本的三字经,千字文,只要能够认识基本的字就行。
“屯田的事情怎么样了?”
原先乌猪山岛上也有不少肥沃土地,可都没人开垦。
毕竟原先占据此岛的是一伙海寇,而海寇是靠着抢掠为生的,没钱花了没粮吃了去抢就是,何必自己动手种地呢?
但宁修可不一样。
在他看来,既然把乌猪山岛作为了大本营发展,就要充分利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忙时种田,闲时练兵的方案十分可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士兵练成了军户。
宁修的设想是按照隋唐时的府兵制训练士兵。这样可以保证士兵的向上通道,从而让士兵们保持积极性。
而如果是大明的军户制,向上通道被锁死,自然不会有人卖命了。
......
......
宁修这几日一直在视察火器的生产情况。
他专门在乌猪山岛上设置了火器局,负责火器的生产。
在他看来火器的生产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仿制佛郎机人等泰西人的火铳、火炮。其二是研制自己的新式火器。
虽然宁修也眼馋燧发枪等火器,但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他已经将燧发枪的基本原理告知了匠人。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研制出,就看他们的悟性了。
毕竟宁修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了。
即便是火器的仿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宁修原本以为可以轻易的仿制出佛郎机人的十八磅炮,谁曾想即便有了买来的现货,照着仿制仍然捣鼓不出来。
他雇佣的匠人们挠破了头皮也才勉强做出了三磅炮,连六磅炮都遥遥无期。
宁修不由得感慨火炮的发展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好在东边不晴西边晴。
虽然燧发枪遥遥无期,但鲁密铳的研制有了重大突破。
一名广东军匠研制出了仿鲁密铳。
虽然比起朝廷的正牌货稍差一些,却也差的不多了。
以宁修现在的身份是不可能从工部搞到大量鲁密铳,唯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条路了。
宁修给了这名军匠五百两银子的奖励。在他看来这个重大突破是值得重赏的。
他还当着众人宣布,研制出燧发枪的奖赏一千两白银。
宁修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科学一定会因金钱爆发出生命力。
宁修询问了这名工匠鲁密铳的制作周期,当得知他一人五天才能打制一杆铳时十分失望。
即便他雇佣一百名匠人,要想给打制一千杆铳也需要五十天。
看来眼下还是得先让士兵们用鸟铳练习射击了啊。
不过宁修已经下定决心给士兵们全员配备鲁密铳。
这种铳不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远非鸟铳可比,可以把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一个量级。
宁修为了激发工匠们的积极性,规定了每制作出一杆合格的鲁密铳,奖励白银五两。同时为了防止工匠藏私,他又制定了学徒制度。
要知道大明的匠人们基本是父子相传,手艺活基本不示于外人。
每个熟练掌握制铳工艺的匠人都可以带徒弟。他的徒弟一旦出师,他可以获得十两银子的奖励。同时,他可以获得徒弟未来制作火铳三成的分成。
也就是说那个徒弟五两银子中有一两五要给师父。
这无疑激发了老师傅们传授技术的欲望。他们不必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除此之外,宁修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筛查措施。
大明的火铳之所以经常炸膛,就是因为对于质量的把控不够严格。具体来说就是铳管的质量不过关。有的铳管太细,有的铳管管壁薄厚不均。凡此种种都会引起火铳的炸膛,严重危害士兵们的安全。
宁修规定每一个匠人必须把名字刻在铳上,这样便有了追溯机制。将来哪杆铳出了问题,宁修只需要按照名字对照就可以找到制作铳的工匠。
出现一杆炸膛的劣铳罚银十两,比造一杆铳的赏钱还多。
这样可以使得工匠们小心翼翼对待自己打制的每一杆铳。毕竟一个不慎就得赔上十两银子,相当于他们打制两杆铳的赏钱了。
没有人会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金钱手段永远是效果最好的。
当然,宁修也不会把所有责任推给工匠。他一样会严格把控钢铁质量。如果是因为钢铁原因导致火铳质量不过关,则会追责提供钢铁的人。总而言之,宁修要将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监控到,绝对不留死角。
身为上位者的好处渐渐体现了出来。宁修只需要说出一个设想,并勾一勾手指,底下的人就会照着去做。
至于具体的实施过程就不是宁修需要操心的了。
既然来了乌猪山岛,宁修自然没理由不去看看新兵的训练。
戚文带着宁修来到兵营视察,那些新兵们却不知情,自顾自的训练着。
戚文训练他们的方法与戚继光训练戚家军的方法如出一辙,都是强调大训练量、重复训练。
这样训练可以保证士兵的基本素质过关,不会有拖后腿的士兵出现。
但这只是第一步。要想让这些士兵变成真正的强兵,必须要让他们见一见血。
宁修嘴角微微扬起。看来训练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一些啊。照着这么练下去,最多需要三个月便可以让他们试着去剿匪了。
土匪的战斗力很一般,就是让他们见血的。只要新兵们剿匪见了血,便可以算老兵了。
“大人,按照您的要求,在晚上会有先生教他们识字。”
戚文双手抱拳禀奏道。
虽然不明白宁修为何要这么做,但戚文还是照做了。
在他看来士兵们都是大老粗,天职更是打仗,和读书认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宁修笑道:“这就好,将来若有家书要写他们也不至于还得请人润笔了。”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
宁修让士兵们读书认字的初衷是叫他们熟知军规军律。
毕竟军规最终是写在纸上的,宁修又要求他们背下来,总不能每次都叫人读给他们听吧。
当然宁修不会叫士兵们去学什么八股文。给他们讲的都是基本的三字经,千字文,只要能够认识基本的字就行。
“屯田的事情怎么样了?”
原先乌猪山岛上也有不少肥沃土地,可都没人开垦。
毕竟原先占据此岛的是一伙海寇,而海寇是靠着抢掠为生的,没钱花了没粮吃了去抢就是,何必自己动手种地呢?
但宁修可不一样。
在他看来,既然把乌猪山岛作为了大本营发展,就要充分利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忙时种田,闲时练兵的方案十分可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士兵练成了军户。
宁修的设想是按照隋唐时的府兵制训练士兵。这样可以保证士兵的向上通道,从而让士兵们保持积极性。
而如果是大明的军户制,向上通道被锁死,自然不会有人卖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