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不见故人却忘忧 > 第六章 思归若何

第六章 思归若何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童今日早把客人的酒放好了,退回房中来一脸不屑地开口便问:“姑娘,那肥头大耳的傻子,真能有故事吗?”

    坐在桌案前的姑娘随手翻着书,也不抬头看他,只开口说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平日里教你的,竟是一个字也不记得。”

    小童听了这话,努了努嘴,转眼看了一眼外头那人,分明就是个酒囊饭袋,当真自家这酒给他都觉糟蹋了。

    等那人喝酒喝得正起兴,那姑娘才把手中的书卷放下,只向外头那人说道:“阁下这酒钱,得要一个故事。”

    那人本就正喝着酒,听得这话似有些不悦,把手中杯放下,皱了皱眉头:“我给钱不行吗?”

    “不行。”小童先咬牙切齿地开了口,这人肥头大耳,身上毫无笔墨之气,哪像有故事的人?

    那人皱着眉头想了想,才开口说起一段故事——

    那年,白门楼上猛虎不留骨。归来许昌,春色已暮,青梅正好。二人在院中煮酒,话乱世群雄。

    这故事到了这,已不必他再说下去了。

    小童脸上只写了“果不其然”四个大字,这样的人,哪里会说什么故事?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正在此时天边春雷惊百虫,也将来客手中木筷吓得落了地。

    故事嘛,几句话而已,若真要纠察其中细节,那就得自己去那时看了。

    木屋中的姑娘只是笑了笑,她倒是真没想到这人会说这个故事,只向外头玩笑着说道:“阁下未免太敷衍了?”

    外头那人却不以为然,只“哼”了一声,便只顾着自己喝酒了。思及往日种种只如云烟,他想起那年的事——

    新皇登基,众人饮宴,听清音绵绵,看曼舞窈窕;席间蜀国歌舞依旧,甚至连酒也是他熟悉的味道,只是江山易主,故国不再。

    “安乐公,可想念蜀国故土吗?”

    他听过这话,笑眼盈盈地转神叩拜,似乎往日真只如前尘散尽,只顾着美酒佳肴和席间轻歌曼舞的佳人。

    其实,他岂能不思?叶落尚归本,狐死尚首丘。人,哪有不思念故土的呢?国已破,汉已亡,他纵然心中又恨,又能如何?

    听故人说,当年高卧隆中的人曾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却不想如今战乱已平,自己却更是不得不苟全性命。

    他要保的,岂止是一人之性命?天地之间堂堂男儿,一死有何惧哉!可是自己一死了之,身后那些跟随先父的忠臣良将,又该如何?

    纵然那时他仍在襁褓之中,但他也听人说起过,自己这条性命,是父亲手下一员猛将从百万军中保得。想来,救自己性命那人纵有神威,也必是热血染红战袍,敌将鲜血供养长枪锋芒,骏马四蹄几尽踏碎。

    而后父亲离去,自己虽因亚父事必躬亲,只作个并无实权的傀儡帝王,但也算乐得自在。等到后来人人传闻亚父生出二心,他才心中有些不安。可这事儿刚出了没多久,便听闻星落五丈原,从此后,他才是真真成了孤家寡人。

    他为世间奇才料理完身后之事,大权独揽却力不从心。此时当然又有人“竭力辅佐”,以至于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令老将寒心。

    直到兵临城下那天,他后悔莫及,方知自己贪图安乐误了家国,白葬送了父亲留下的疆土。自己想要做些什么补救,却是为时已晚。

    思来想去,开城投降可面生灵涂炭,亦不负先父对子民的一片爱心。

    只是他没想到,老将热血难凉——这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都是他们血肉之躯搏杀得来,岂忍轻弃之?

    闻得哀音,他痛心疾首,却又不敢表露。因为他一旦露出悲恸之色,便有更多的人无辜罹难。他何尝不想一死了之,死太容易了!

    他若慷慨一死,蜀汉又将枉死多少铁血儿郎,可又能改变什么?国已亡,城已破,难道还能再让百姓受一次战乱之苦,让麾下儿郎为自己私心打出一片天地来?

    当日煮酒论英雄时先人羽翼未丰,不敢露出锋芒;而如今,他已无依无靠,实实孤家寡人,身后又有万千蜀地儿郎性命,一言一行,不得不慎之再慎。

    “此间乐,不思蜀。”

    他说着这话,言语轻快得如歌中唱起以往的笙歌红罗帐;笑脸有加,一如那歌舞的美人为博得君王开怀而尽态其妍。

    只是心头,恨若长江东逝水,浪涛皆是家国仇。

    他不敢自比韩信受胯下之辱、勾践怀卧薪尝胆之心,但终归是要为自己的臣民觅一个平安,才不负他们侍奉自己多年。

    听见宝座上那人笑话他,便是什么罔顾人之常情,纵有孔明再生亦难保蜀汉。

    他心中悲恸,却不敢辩驳。他自知是自己愧对家国,愧对列祖列宗,但时至今日,乱世浮沉中走过一遭,又怎忍心再令至亲至信之人再为他受一次烽火之苦?

    木屋里的姑娘此时已放下了书,小童把琴摆好,便只退到一旁。

    那姑娘只是轻笑,开口向外头那人问道:“阁下有多少年,未归故土?”

    那人深吸一口气,放下手中酒杯,眉眼间仍是愁绪,却终未曾作答。

    那姑娘在木屋中,只是轻声一笑:“阁下可知当年楚汉之争,高祖为避灾祸,将亲生骨肉从马车上扔下来,是为何?”

    外头那人面色一变,开口道:“姑娘这话,另有深意?”

    那姑娘不答,却是起手抚弦,琴曲悠悠,细听来,却是一曲《记高台宴》——

    天涯路漫,蜀地多艰,归晋无途返。

    浪涛声远,昔年尽,谁忍星辰隐暗。

    山川望断,梦里唤,几人共盏?

    歌起时,恍若云端,有女腰枝软。

    不愠高台辱谩,到如今,难排我念。

    一曲终了,门外那人听得入神,竟是不觉落下泪来。这么多年,他原以为众人都忘了他之初衷,只记得是耻辱、是忘本。

    不知过了多久,那人起身,缓缓向远处走去。小童过来收拾桌上物件时,见了一块玉佩,上有一字——“汉”。

    后院的小童来到木屋中,那姑娘起身迈步,从柜中抽屉里取出一个酒杯递给他,玩笑着说道:“你可小心些,打碎了,可再找不到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