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抗震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们去什邡联系当地有关部门,林楼则在北京开始着手校园的设计工作,他这次要设计的可不仅仅是但易初所在的那所学校,而是打算针对西南山区那些位于地震带的区域,设计出一套模板化的图纸来。
这样以后捐建新学校的时候,根据现场情况,对图纸进行细微的调整,删除或者添加某些时应当地环境的模块,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用不着每一次都要从新出图。
“林工,这么小的项目,用不着您亲自出图吧?这事儿交给我们其中任何一个人,随随便便就搞出来了吧?”郭毅刚等人还不太理解,一所乡镇中学能有多大的设计难度?别说让林楼亲自设计了,就算让他们上那也是牛刀杀鸡啊!
找几个大三大四的学生,应该就能搞出来,而且绝对能用!难道林工想和设计后库中学教学楼时一样,玩点新花样?
可这好像也不太现实啊?后库中学那是名校,经费好申请,有能力进行新的尝试,而现在这所可是乡镇学校啊,虽然有好心人捐赠,但也不能乱花钱不是?把钱节省下来,修建更多的学校不好么?
“那家基金会跟我说了,他们打算把在贫困地区援建学校当成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做,所以我这次要出的可不仅仅是湔氐镇这一家学校的图纸,而是要是用模块化设计,拿出一套可以通用的样本来。”林楼解释道。
“就像柯布西耶的Citrohan装配式小住宅一样?”郭毅刚想了想问道,这种操作方法,在建筑界已经有人开始尝试了。
早期的现代主义先行者,受当时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影响,梦想建筑业如汽车行业一样能够进行模数化制造,所以柯布西耶设计了和雪铁龙发音比较相似的Citrohan装配式小住宅,富勒把他设计的模块化住宅命名为福特。
“不太一样,柯布西耶他们倡导的模数化住宅在工厂生产标准化模数化配件,现场组装,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工业较为发达、运输比较便利的国家,例如美国人的木屋别墅等等。”最早的装配式建筑应该追溯到17世纪向美洲移民时期所用的木构架拼装房屋。
这种历史也在美国延续下来,很多人在城市郊区兴建的别墅都是由木质构件拼装完成的,熟练地工人把他这些部件像乐高玩具一样快捷地拼接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一套别墅的拼装工作。
等到了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模数化建筑也有了新的发展,例如3D打印住宅等等,许多公司也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但这和林楼现在所做的设计还不太一样,现在的中国可没办法完成这项工作,而且木质的房屋也不适合来修建学校。
“我现在要做的是设计方案的模块化,而不是实体建筑的模块化!这其实就和前些年的筒子楼一样,好多单位修建筒子楼的时候,都不会重新找设计单位出图纸,而且拿着老图纸甚至只凭经验来完成这项工作!”林楼举了个例子。
“这是因为筒子楼的设计建造都比较简单,重新建造类似的项目时使用原来的图纸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学校也是一样,虽然西南山区各所学校的地形有一定区别,但对学校的需求都是一样的,要有教室、宿舍、体育场等等。”
“设计理念也是一样的,既要保证学校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又要注意经济性,同时考虑到当地的施工水平,也不能有太高的施工难度。”
“通过对相似的地形地貌、相同的使用功能、相同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总结,就可以有效地形成结构体系、建筑形态、功能空间组合进行分拆,把要设计的每一个功能形成一个模块,然后等要使用的时候,再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等因素,把这些模块进行重新组合。”
“这样能帮助建筑师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让西南地区的孩子可以早日在新的学校里读书学习!”要是每一所学习都要从头重新设计,那就太耗费时间了,有这个时间,林楼做其他项目赚的设计费就够盖好几所希望小学的了。
差点忘了,希望工程要到四年后才会开始实施,希望学校的名字也要到90年以后才会随着大眼睛女孩那张照片而广为人知。
这么一说,郭毅刚就懂了,其实他在原来的单位也没少遇到类似的事情,设计一些比较常见的建筑,比如住宅楼、办公楼什么的,他们也经常会采取类似的方法,从老图纸中选出来一些相似度比较高的,修改修改就给甲方交过去了。
这种方法在房地产开发高峰期就更多了,很多开发商都保存有大量的模板化图纸,遇到新项目就从图库里选出类似的拿去用,要不然的话光出图纸这段时间就够开发商喝一壶的了。
林楼结合自己在什邡市的所见所闻、同但易初沟通的结果,以及后世的知识储备以及专业的论文论述,花了一段时间,完成了这个项目,拿出了一套符合眼下西南山区学生使用需求以及当地施工水平的模板化图纸来。
“看,湔氐镇学校的地块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安排模块。”他让人制作了一些模型,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组合起来给大家看。
“香江的慈善基金会在附近又联系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地形地貌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进行调整。”然后把模块重新摆放安装,又成了一所新的学校,和湔氐镇的学校布局截然不同,但使用功能却是一点儿也没有受影响。
“这可比该老图纸更省力啊!”李庆熙等人也是拿老图纸套过新项目的,一看就能明白这么做的好处。
“而且现在咱们已经把这些模块存在电脑里了,有了新项目,直接在电脑里修改更方便,审核也好通过,都是经得住考验的设计,审核部门看一眼就肯定给过了。”把模块化设计和电脑结合起来,更能提高效率。
“等他们下次来北京的时候,就把图纸用软盘拷贝好给他们带过去,然后在当地打印,这样连运送图纸的功夫都省了!”等再过十多年网络铺开的时候,直接用邮件发过去就行了,都不用他们专门过来取图纸。
“林工,其他设计都非常适合当地的需求,但是为什么要把抗震级别调到这么高?你这又是框架结构填充墙,又是砌体结构楼梯间的,抗震级别都提高到八级了,现在的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没这么严格吧?”徐家平疑惑地问道。
“对啊,我刚才也看到了,这么设计肯定会提高建设成本的吧?虽然香江人有钱,但把多余的钱省下来,多建几所学校不好么?”徐家平他们还以为这笔钱是香江人捐的呢,压根不知道是林桥出的。
“还有我看到好几个地方的细节都是之前没用过的,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抗震?”
“我觉得现在的建筑设计规范里面,关于抗震性能的规定有些不够完善,要求有些偏低,尤其是对学校这种人群比较密集的建筑,而且西南山区位于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这条地震带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这一地区遇到八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要比国内其他区域高得多,所以宁愿在设计中留有部分冗余,也不能将来遇到事情后悔!”在这一点上,林楼绝不可能妥协。
新中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源于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这些重点工程大多都是根据苏联的抗震设防标准和规范设计的,在一定程度山保证了这些项目的顺利运行,为这些项目防备地震等自然灾害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是按照高标准的抗震等级进行设计,是要增加成本的,根据当年的核算结果显示,修建一座纺织厂,把抗震级别提升到七级以上,需要增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二的成本,提升到能抗八级地震,则要增加百分之十五到十六的成本。
同时住宅要能达到抵御八级地震的要求,成本也要增加百分之八以上,这就有些太多了;同时由于建国初期经济比较落后,大家对地震的危害缺乏认知,于是规定一般的住宅、办公楼、学校、车站等均没有防震要求。
而且也没有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1959年和1964年虽然曾经两次编制过包括多种建筑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但是没有正式颁布,也没有强制要求和对设计进行审核,只起到指导作用。
这一决定导致了惨痛的历史教训,1966年的河间地震、1967年的邢台地震,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这两次地震灾难之后,人们逐渐加深了对地震危害的认识,积累的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于1974年才正式颁发《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然后就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了,这场灾难全面推动了国内对建筑抗震的重视,将建筑抗震的重要程度提升到更高的级别。
1978年根据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的教训,对1974版的规范进行了修订,正式出版了《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科学院也出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并正式批准试行。
之后不断对各种规范进行修订和调整,现如今建筑科学院正在对1978年版的《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修订。
这一版的规范到1990年正式修改完毕并投入使用,相较于1978年的规范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然后到了2001年再次修订完毕,等汶川地震后,又进行了新的修订,每次修订都会根据过去的经验不断调整规范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如今虽然已经有了规范,但和后世的要求相差还很远,而林楼在设计这些学校的时候,自然选择了参考后世的规范标准进行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设成本,但在安全性上却是大大地提高了。
在他看来,这点提高完全是值得的,钱固然重要,但和学生们的生命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而且他也有能力承担这些增加的费用。
“那香江慈善基金会那边…….”徐家平迟疑着问道,这肯定是好事,但能不能得到人家的认可还不好说啊?
“他们已经同意了,并决定以后在西南山区捐建学校的时候,都采取我这样的标准!”慈善基金会只是自己的马甲而已,肯定得听我的啊!
“既然他们同意,那就没问题了!”他们都愿意多花钱了,徐家平等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他们也想让孩子们在更安全的教室里学习啊。
“林工,您这几个地方的设计是什么意思?似乎和以前常用的建筑防震设计有点不太一样啊?能帮我们分析分析么?”接着几位老师就认真地请教起来,他们大概能意识到这种新的设计比老办法要好,但是具体好在什么地方还有些说不上来。
“这是我参考了一些国外地震多发国家的经验和新技术,拿出来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其实都是林楼从后世得来的,但现在只能用外国来当挡箭牌了。
大家伙儿听到这话就开始了脑补,林工可是去过日本的,要说地震多发国家和对建筑抗震的研究,肯定要数日本啊,或许这些方案就是从那里得来的吧?
然后林楼细细地帮他们分析起来,拿出公式对这些设计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这种设计确实比老方案要好得多,不仅提高了抗震性能,还节约了成本。
“林工,我觉得您可以就这个问题,写几篇论文,然后请吴委员看看,让吴委员帮忙递给建筑科学院!”
他们去什邡联系当地有关部门,林楼则在北京开始着手校园的设计工作,他这次要设计的可不仅仅是但易初所在的那所学校,而是打算针对西南山区那些位于地震带的区域,设计出一套模板化的图纸来。
这样以后捐建新学校的时候,根据现场情况,对图纸进行细微的调整,删除或者添加某些时应当地环境的模块,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用不着每一次都要从新出图。
“林工,这么小的项目,用不着您亲自出图吧?这事儿交给我们其中任何一个人,随随便便就搞出来了吧?”郭毅刚等人还不太理解,一所乡镇中学能有多大的设计难度?别说让林楼亲自设计了,就算让他们上那也是牛刀杀鸡啊!
找几个大三大四的学生,应该就能搞出来,而且绝对能用!难道林工想和设计后库中学教学楼时一样,玩点新花样?
可这好像也不太现实啊?后库中学那是名校,经费好申请,有能力进行新的尝试,而现在这所可是乡镇学校啊,虽然有好心人捐赠,但也不能乱花钱不是?把钱节省下来,修建更多的学校不好么?
“那家基金会跟我说了,他们打算把在贫困地区援建学校当成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做,所以我这次要出的可不仅仅是湔氐镇这一家学校的图纸,而是要是用模块化设计,拿出一套可以通用的样本来。”林楼解释道。
“就像柯布西耶的Citrohan装配式小住宅一样?”郭毅刚想了想问道,这种操作方法,在建筑界已经有人开始尝试了。
早期的现代主义先行者,受当时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影响,梦想建筑业如汽车行业一样能够进行模数化制造,所以柯布西耶设计了和雪铁龙发音比较相似的Citrohan装配式小住宅,富勒把他设计的模块化住宅命名为福特。
“不太一样,柯布西耶他们倡导的模数化住宅在工厂生产标准化模数化配件,现场组装,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工业较为发达、运输比较便利的国家,例如美国人的木屋别墅等等。”最早的装配式建筑应该追溯到17世纪向美洲移民时期所用的木构架拼装房屋。
这种历史也在美国延续下来,很多人在城市郊区兴建的别墅都是由木质构件拼装完成的,熟练地工人把他这些部件像乐高玩具一样快捷地拼接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一套别墅的拼装工作。
等到了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模数化建筑也有了新的发展,例如3D打印住宅等等,许多公司也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但这和林楼现在所做的设计还不太一样,现在的中国可没办法完成这项工作,而且木质的房屋也不适合来修建学校。
“我现在要做的是设计方案的模块化,而不是实体建筑的模块化!这其实就和前些年的筒子楼一样,好多单位修建筒子楼的时候,都不会重新找设计单位出图纸,而且拿着老图纸甚至只凭经验来完成这项工作!”林楼举了个例子。
“这是因为筒子楼的设计建造都比较简单,重新建造类似的项目时使用原来的图纸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学校也是一样,虽然西南山区各所学校的地形有一定区别,但对学校的需求都是一样的,要有教室、宿舍、体育场等等。”
“设计理念也是一样的,既要保证学校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又要注意经济性,同时考虑到当地的施工水平,也不能有太高的施工难度。”
“通过对相似的地形地貌、相同的使用功能、相同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总结,就可以有效地形成结构体系、建筑形态、功能空间组合进行分拆,把要设计的每一个功能形成一个模块,然后等要使用的时候,再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等因素,把这些模块进行重新组合。”
“这样能帮助建筑师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让西南地区的孩子可以早日在新的学校里读书学习!”要是每一所学习都要从头重新设计,那就太耗费时间了,有这个时间,林楼做其他项目赚的设计费就够盖好几所希望小学的了。
差点忘了,希望工程要到四年后才会开始实施,希望学校的名字也要到90年以后才会随着大眼睛女孩那张照片而广为人知。
这么一说,郭毅刚就懂了,其实他在原来的单位也没少遇到类似的事情,设计一些比较常见的建筑,比如住宅楼、办公楼什么的,他们也经常会采取类似的方法,从老图纸中选出来一些相似度比较高的,修改修改就给甲方交过去了。
这种方法在房地产开发高峰期就更多了,很多开发商都保存有大量的模板化图纸,遇到新项目就从图库里选出类似的拿去用,要不然的话光出图纸这段时间就够开发商喝一壶的了。
林楼结合自己在什邡市的所见所闻、同但易初沟通的结果,以及后世的知识储备以及专业的论文论述,花了一段时间,完成了这个项目,拿出了一套符合眼下西南山区学生使用需求以及当地施工水平的模板化图纸来。
“看,湔氐镇学校的地块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安排模块。”他让人制作了一些模型,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组合起来给大家看。
“香江的慈善基金会在附近又联系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地形地貌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进行调整。”然后把模块重新摆放安装,又成了一所新的学校,和湔氐镇的学校布局截然不同,但使用功能却是一点儿也没有受影响。
“这可比该老图纸更省力啊!”李庆熙等人也是拿老图纸套过新项目的,一看就能明白这么做的好处。
“而且现在咱们已经把这些模块存在电脑里了,有了新项目,直接在电脑里修改更方便,审核也好通过,都是经得住考验的设计,审核部门看一眼就肯定给过了。”把模块化设计和电脑结合起来,更能提高效率。
“等他们下次来北京的时候,就把图纸用软盘拷贝好给他们带过去,然后在当地打印,这样连运送图纸的功夫都省了!”等再过十多年网络铺开的时候,直接用邮件发过去就行了,都不用他们专门过来取图纸。
“林工,其他设计都非常适合当地的需求,但是为什么要把抗震级别调到这么高?你这又是框架结构填充墙,又是砌体结构楼梯间的,抗震级别都提高到八级了,现在的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没这么严格吧?”徐家平疑惑地问道。
“对啊,我刚才也看到了,这么设计肯定会提高建设成本的吧?虽然香江人有钱,但把多余的钱省下来,多建几所学校不好么?”徐家平他们还以为这笔钱是香江人捐的呢,压根不知道是林桥出的。
“还有我看到好几个地方的细节都是之前没用过的,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抗震?”
“我觉得现在的建筑设计规范里面,关于抗震性能的规定有些不够完善,要求有些偏低,尤其是对学校这种人群比较密集的建筑,而且西南山区位于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这条地震带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这一地区遇到八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要比国内其他区域高得多,所以宁愿在设计中留有部分冗余,也不能将来遇到事情后悔!”在这一点上,林楼绝不可能妥协。
新中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源于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这些重点工程大多都是根据苏联的抗震设防标准和规范设计的,在一定程度山保证了这些项目的顺利运行,为这些项目防备地震等自然灾害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是按照高标准的抗震等级进行设计,是要增加成本的,根据当年的核算结果显示,修建一座纺织厂,把抗震级别提升到七级以上,需要增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二的成本,提升到能抗八级地震,则要增加百分之十五到十六的成本。
同时住宅要能达到抵御八级地震的要求,成本也要增加百分之八以上,这就有些太多了;同时由于建国初期经济比较落后,大家对地震的危害缺乏认知,于是规定一般的住宅、办公楼、学校、车站等均没有防震要求。
而且也没有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1959年和1964年虽然曾经两次编制过包括多种建筑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但是没有正式颁布,也没有强制要求和对设计进行审核,只起到指导作用。
这一决定导致了惨痛的历史教训,1966年的河间地震、1967年的邢台地震,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这两次地震灾难之后,人们逐渐加深了对地震危害的认识,积累的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于1974年才正式颁发《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然后就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了,这场灾难全面推动了国内对建筑抗震的重视,将建筑抗震的重要程度提升到更高的级别。
1978年根据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的教训,对1974版的规范进行了修订,正式出版了《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科学院也出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并正式批准试行。
之后不断对各种规范进行修订和调整,现如今建筑科学院正在对1978年版的《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修订。
这一版的规范到1990年正式修改完毕并投入使用,相较于1978年的规范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然后到了2001年再次修订完毕,等汶川地震后,又进行了新的修订,每次修订都会根据过去的经验不断调整规范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如今虽然已经有了规范,但和后世的要求相差还很远,而林楼在设计这些学校的时候,自然选择了参考后世的规范标准进行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设成本,但在安全性上却是大大地提高了。
在他看来,这点提高完全是值得的,钱固然重要,但和学生们的生命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而且他也有能力承担这些增加的费用。
“那香江慈善基金会那边…….”徐家平迟疑着问道,这肯定是好事,但能不能得到人家的认可还不好说啊?
“他们已经同意了,并决定以后在西南山区捐建学校的时候,都采取我这样的标准!”慈善基金会只是自己的马甲而已,肯定得听我的啊!
“既然他们同意,那就没问题了!”他们都愿意多花钱了,徐家平等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他们也想让孩子们在更安全的教室里学习啊。
“林工,您这几个地方的设计是什么意思?似乎和以前常用的建筑防震设计有点不太一样啊?能帮我们分析分析么?”接着几位老师就认真地请教起来,他们大概能意识到这种新的设计比老办法要好,但是具体好在什么地方还有些说不上来。
“这是我参考了一些国外地震多发国家的经验和新技术,拿出来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其实都是林楼从后世得来的,但现在只能用外国来当挡箭牌了。
大家伙儿听到这话就开始了脑补,林工可是去过日本的,要说地震多发国家和对建筑抗震的研究,肯定要数日本啊,或许这些方案就是从那里得来的吧?
然后林楼细细地帮他们分析起来,拿出公式对这些设计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这种设计确实比老方案要好得多,不仅提高了抗震性能,还节约了成本。
“林工,我觉得您可以就这个问题,写几篇论文,然后请吴委员看看,让吴委员帮忙递给建筑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