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动的扬州军团将领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扬州军团所控制的区域,除了扬州的大部分土地之外,还包括徐州的大半土地,以及豫州和江州的一小部分,所以,总体来说,扬州军团的兵员,有四个州的兵员共同组成,为此,保证了扬州军团士兵的质量,尤其是徐州境内,有许多参军的士兵,都是早年从北方逃难来的人,这些人组成的军队,战斗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谢安相信,只要苦心经营,扬州军团的实力会与日俱增,很快就会成为大晋朝廷的劲旅,从而保障大晋朝廷的顺利延续,尤其是水军的逐步强大,保证了江南不会遭受北方的威胁。
朝廷全力支持谢安的主张,而谢安也拼尽全力的为朝廷效力,一时间,在朝廷方向,出现了一片新的气象。
当然,谢安除了努力帮助褚蒜子处理朝政,全力扩充军备之外,还格外关心北面的局势,尤其是兖州和青州的紧张局势,他是最为关心的,为此,派遣了大量的细作,深入这两个地区,对那里的情况进行探查,以获悉那里的具体情况。
这些派出去的细作,自然也没有让谢安失望,他们很快就将青州和兖州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了,并及时将最新的情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建康城,以让谢安在第一时间获悉青州和兖州的情报。
虽然青州和兖州的局势日益紧张,但谢安却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因为,青州和兖州的兵马,并不服从大晋朝廷的号令,并且近年来一直与扬州军团为敌,而且还多次打败扬州军团。所以,青州的兵马,若是与兖州的兵马打起来,对扬州军团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显然,尽管谢安对青州和兖州的局势非常的关心。但他并不打算派兵干预青州和兖州的局势,并乐于看见他们双方发生争斗,以坐收渔翁之利。
虽然谢安不希望介入青州和兖州的局势,但其麾下部将却想着要报仇,他们见青州和兖州的兵马已经大战在即,皆有先作壁上观,而后趁虚而入的打算,尤其是坐镇徐州的将领,他们也全都在密切注视着青州和兖州的局势。并集结各自麾下的兵马,随时准备采取行动。
在徐州的彭城和下邳,王五和王六已经注意兖州和青州方向的局势很久了,他们得知青州军团仅留下两万人马防守青州,皆蠢蠢欲动,打算突袭青州,以夺取青州的土地,不过。他们二人麾下的兵马,加在一起只有四万。万一青州军团主力回师,他们就会非常危险,而且,他们作为扬州军团的将领,没有谢安的命令,他们是不可以随意领兵出战的。否则,便是违令出战,即使胜利也要受到惩罚。
王五和王六不敢私自动兵,他们聚在一起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先集结所部兵马。而后,派遣心腹前往建康城,将兖州和青州的局势向谢安进行汇报,并建议谢安组织扬州军团的主力,趁虚攻占青州,从而扩大扬州军团的影响力。
很快,王五和王六派遣的心腹部下,便抵达了建康城,并亲自向谢安做了相关汇报,而与此同时,扬州的其余将领,也有出战的请求,如此状况,让谢安头痛不已。
此时,正是努力建设扬州军团的关键时期,贸然出兵是非常不利的,况且,青州的兵马和兖州的兵马,分别听命于桓温和华安,不论他们扬州军团向哪支兵马发起进攻,都会得罪他们二人之一,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积极练兵,不去过问青州和兖州的局势。
但谢安心里也很清楚,这些部将之所以强烈要求出战,是因为他们在殷浩的统领之下,屡次败给这些叛军人马,如今,报仇的机会来了,他们自然想要报仇雪恨了。
而两支叛军的主力将集中在兖州的地盘上展开决战,青州的兵马所剩无几,如此,他们自然想要趁着他们两支人马,在兖州方向进行大规模作战的时候,领兵偷袭青州,并最终占领整个青州,一洗扬州军团不堪一击的耻辱。
“谢刺史,此时青州方向仅有两万兵马,这正是我军报仇雪恨的绝好时机,为何不立即领兵出战呢?”一名扬州军团将领,看向谢安,大声说道。
“是啊!谢刺史,我扬州军团近年来屡战屡败,已经成为全天下的笑柄了,此时,这么好的机会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正是我扬州军团一雪前耻的绝佳机会,怎么能够错过呢?”又一名将领,大声发表意见。
显然,这些扬州军团的将领,对近年来的屡战屡败,一直耿耿于怀,并卯足了劲,想要击败叛军一雪前耻。
谢安摇了摇头,正色道:“此时,青州方向仅有两万人马,我军若是以十万兵马攻陷青州,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难道这样就能体现我扬州军团的实力,并洗刷以往的耻辱了吗?况且,青州的主力兵马,即将进攻兖州,若是我军突袭青州腹地,这些兵马就一定不敢在兖州继续作战,并会立即返回青州与我军对垒,如此,我军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到头来却是帮了兖州兵马的大忙了,如此损人利己的事情,我们何必要做呢?”说完看向麾下诸将。
众将闻言,觉得谢安说的也很有道理,便认可的点了点头。
“谢刺史,虽然我军此时不宜出兵,但也应该进行必要的准备,以便在青州和兖州兵马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杀出,一举拿下青州和兖州,如此,我扬州军团的声望必然大涨,全天下之人就再也不敢小觑我扬州军团了。”一名将领大声说道。
“是啊!谢刺史,青州兵马与兖州兵马皆是实力强悍,他们在一起争斗,就犹如两虎相斗,最终必有一伤,甚至是一死一伤的结局,如此,对我军来说,岂不是绝好的机会吗?我们可以在他们一死一伤的时候,轻松的杀死受伤的那个,从而轻而易举的得到两张上好的虎皮啊!”又一名将领,大声说道。
谢安闻言,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几位将军想的太简单了,你们要知道,这两只老虎可不是普通的老虎,在他们的身后可是隐藏着三只虎王的,若是你们冒冒失失的前去取虎皮,很有可能被三只虎王吃掉啊!”
显然,谢安知道,兖州军团的背后是华安,而青州军团的背后则分别由桓温和慕容俊支持,若是扬州军团向这些兵马发起进攻,便会激怒他们,从而引火烧身,并遭受很大的损失。
“谢刺史口中的三只虎王,难道就是南王北王和燕王?”一名将领蹙眉问道。
显然,他还不知道这里面的具体情况,而谢安却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毕竟,谢安为了维护大晋朝廷的统治,在洛阳城浔阳城蓟城等重要城池都安插了许多重要的眼线,因此,自然可以获悉很多机密的事情,而这些将领平时只是负责带兵,对这些事情自然就不知道了。
谢安觉得,事已至此,就没有必要瞒着这些将领了,于是,将自己麾下细作所查到的一些情况,向众将领做了一番说明,并告诉这些将领,既然兖州和青州背后有南王北王和燕王的身影,那么,他们与麾下的扬州军团将士,就不要过多的过问那里的事情,以免惹祸上身。
听了谢安的解释,众将领终于对兖州和青州的局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了解了兖州和青州产生如此局势的根本原因,从而打消了向青州方向发起进攻的念头。
谢安见麾下将领明白了自己的苦心,心头感到无比的轻松,只要麾下的将领支持他,他就会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轻松。
当然,身边的部将明白了这个道理还不够,毕竟,在徐州方向,还有许多想要出战的将领,若是不能说服他们,万一这些将领私自出兵青州,很有可能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而负责镇守徐州的将领之中,以王五和王六麾下的兵马实力最强,而且,他们早年曾经是华安的部下,为此,很有可能会做出支持华安的举动,这两支兵马突袭青州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为了让王五和王六军团能够老老实实的按兵不动,谢安可谓是绞尽了脑汁,他想出了很多办法,除了直接下令让王五和王六不准向青州进攻之外,他还嘱托负责后勤的官员,对彭城和下邳的军粮供给进行必要的限制,让王五和王六军团,始终处于缺粮边缘的状态,如此一来,只要王五和王六抗命进攻青州,谢安便可以截断他们的军粮供给,从而让他们乖乖的返回驻地。
谢安的不准出战的命令,很快就下达到了王五和王六的军中,见上司严令不准出战,且大营粮草已经不足,王五和王六虽然很想出战,但也不得不服从谢安的命令,采取按兵不动的策略。
扬州军团所控制的区域,除了扬州的大部分土地之外,还包括徐州的大半土地,以及豫州和江州的一小部分,所以,总体来说,扬州军团的兵员,有四个州的兵员共同组成,为此,保证了扬州军团士兵的质量,尤其是徐州境内,有许多参军的士兵,都是早年从北方逃难来的人,这些人组成的军队,战斗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谢安相信,只要苦心经营,扬州军团的实力会与日俱增,很快就会成为大晋朝廷的劲旅,从而保障大晋朝廷的顺利延续,尤其是水军的逐步强大,保证了江南不会遭受北方的威胁。
朝廷全力支持谢安的主张,而谢安也拼尽全力的为朝廷效力,一时间,在朝廷方向,出现了一片新的气象。
当然,谢安除了努力帮助褚蒜子处理朝政,全力扩充军备之外,还格外关心北面的局势,尤其是兖州和青州的紧张局势,他是最为关心的,为此,派遣了大量的细作,深入这两个地区,对那里的情况进行探查,以获悉那里的具体情况。
这些派出去的细作,自然也没有让谢安失望,他们很快就将青州和兖州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了,并及时将最新的情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建康城,以让谢安在第一时间获悉青州和兖州的情报。
虽然青州和兖州的局势日益紧张,但谢安却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因为,青州和兖州的兵马,并不服从大晋朝廷的号令,并且近年来一直与扬州军团为敌,而且还多次打败扬州军团。所以,青州的兵马,若是与兖州的兵马打起来,对扬州军团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显然,尽管谢安对青州和兖州的局势非常的关心。但他并不打算派兵干预青州和兖州的局势,并乐于看见他们双方发生争斗,以坐收渔翁之利。
虽然谢安不希望介入青州和兖州的局势,但其麾下部将却想着要报仇,他们见青州和兖州的兵马已经大战在即,皆有先作壁上观,而后趁虚而入的打算,尤其是坐镇徐州的将领,他们也全都在密切注视着青州和兖州的局势。并集结各自麾下的兵马,随时准备采取行动。
在徐州的彭城和下邳,王五和王六已经注意兖州和青州方向的局势很久了,他们得知青州军团仅留下两万人马防守青州,皆蠢蠢欲动,打算突袭青州,以夺取青州的土地,不过。他们二人麾下的兵马,加在一起只有四万。万一青州军团主力回师,他们就会非常危险,而且,他们作为扬州军团的将领,没有谢安的命令,他们是不可以随意领兵出战的。否则,便是违令出战,即使胜利也要受到惩罚。
王五和王六不敢私自动兵,他们聚在一起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先集结所部兵马。而后,派遣心腹前往建康城,将兖州和青州的局势向谢安进行汇报,并建议谢安组织扬州军团的主力,趁虚攻占青州,从而扩大扬州军团的影响力。
很快,王五和王六派遣的心腹部下,便抵达了建康城,并亲自向谢安做了相关汇报,而与此同时,扬州的其余将领,也有出战的请求,如此状况,让谢安头痛不已。
此时,正是努力建设扬州军团的关键时期,贸然出兵是非常不利的,况且,青州的兵马和兖州的兵马,分别听命于桓温和华安,不论他们扬州军团向哪支兵马发起进攻,都会得罪他们二人之一,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积极练兵,不去过问青州和兖州的局势。
但谢安心里也很清楚,这些部将之所以强烈要求出战,是因为他们在殷浩的统领之下,屡次败给这些叛军人马,如今,报仇的机会来了,他们自然想要报仇雪恨了。
而两支叛军的主力将集中在兖州的地盘上展开决战,青州的兵马所剩无几,如此,他们自然想要趁着他们两支人马,在兖州方向进行大规模作战的时候,领兵偷袭青州,并最终占领整个青州,一洗扬州军团不堪一击的耻辱。
“谢刺史,此时青州方向仅有两万兵马,这正是我军报仇雪恨的绝好时机,为何不立即领兵出战呢?”一名扬州军团将领,看向谢安,大声说道。
“是啊!谢刺史,我扬州军团近年来屡战屡败,已经成为全天下的笑柄了,此时,这么好的机会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正是我扬州军团一雪前耻的绝佳机会,怎么能够错过呢?”又一名将领,大声发表意见。
显然,这些扬州军团的将领,对近年来的屡战屡败,一直耿耿于怀,并卯足了劲,想要击败叛军一雪前耻。
谢安摇了摇头,正色道:“此时,青州方向仅有两万人马,我军若是以十万兵马攻陷青州,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难道这样就能体现我扬州军团的实力,并洗刷以往的耻辱了吗?况且,青州的主力兵马,即将进攻兖州,若是我军突袭青州腹地,这些兵马就一定不敢在兖州继续作战,并会立即返回青州与我军对垒,如此,我军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到头来却是帮了兖州兵马的大忙了,如此损人利己的事情,我们何必要做呢?”说完看向麾下诸将。
众将闻言,觉得谢安说的也很有道理,便认可的点了点头。
“谢刺史,虽然我军此时不宜出兵,但也应该进行必要的准备,以便在青州和兖州兵马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杀出,一举拿下青州和兖州,如此,我扬州军团的声望必然大涨,全天下之人就再也不敢小觑我扬州军团了。”一名将领大声说道。
“是啊!谢刺史,青州兵马与兖州兵马皆是实力强悍,他们在一起争斗,就犹如两虎相斗,最终必有一伤,甚至是一死一伤的结局,如此,对我军来说,岂不是绝好的机会吗?我们可以在他们一死一伤的时候,轻松的杀死受伤的那个,从而轻而易举的得到两张上好的虎皮啊!”又一名将领,大声说道。
谢安闻言,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几位将军想的太简单了,你们要知道,这两只老虎可不是普通的老虎,在他们的身后可是隐藏着三只虎王的,若是你们冒冒失失的前去取虎皮,很有可能被三只虎王吃掉啊!”
显然,谢安知道,兖州军团的背后是华安,而青州军团的背后则分别由桓温和慕容俊支持,若是扬州军团向这些兵马发起进攻,便会激怒他们,从而引火烧身,并遭受很大的损失。
“谢刺史口中的三只虎王,难道就是南王北王和燕王?”一名将领蹙眉问道。
显然,他还不知道这里面的具体情况,而谢安却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毕竟,谢安为了维护大晋朝廷的统治,在洛阳城浔阳城蓟城等重要城池都安插了许多重要的眼线,因此,自然可以获悉很多机密的事情,而这些将领平时只是负责带兵,对这些事情自然就不知道了。
谢安觉得,事已至此,就没有必要瞒着这些将领了,于是,将自己麾下细作所查到的一些情况,向众将领做了一番说明,并告诉这些将领,既然兖州和青州背后有南王北王和燕王的身影,那么,他们与麾下的扬州军团将士,就不要过多的过问那里的事情,以免惹祸上身。
听了谢安的解释,众将领终于对兖州和青州的局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了解了兖州和青州产生如此局势的根本原因,从而打消了向青州方向发起进攻的念头。
谢安见麾下将领明白了自己的苦心,心头感到无比的轻松,只要麾下的将领支持他,他就会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轻松。
当然,身边的部将明白了这个道理还不够,毕竟,在徐州方向,还有许多想要出战的将领,若是不能说服他们,万一这些将领私自出兵青州,很有可能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而负责镇守徐州的将领之中,以王五和王六麾下的兵马实力最强,而且,他们早年曾经是华安的部下,为此,很有可能会做出支持华安的举动,这两支兵马突袭青州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为了让王五和王六军团能够老老实实的按兵不动,谢安可谓是绞尽了脑汁,他想出了很多办法,除了直接下令让王五和王六不准向青州进攻之外,他还嘱托负责后勤的官员,对彭城和下邳的军粮供给进行必要的限制,让王五和王六军团,始终处于缺粮边缘的状态,如此一来,只要王五和王六抗命进攻青州,谢安便可以截断他们的军粮供给,从而让他们乖乖的返回驻地。
谢安的不准出战的命令,很快就下达到了王五和王六的军中,见上司严令不准出战,且大营粮草已经不足,王五和王六虽然很想出战,但也不得不服从谢安的命令,采取按兵不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