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娱乐之传奇天王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片场制度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片场制度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开车带着周慧慜两女吃了一顿夜宵后,箫剑这才在10:30后带着两女来到了《古惑仔之猛龙过江》的试映所在地…利舞台。

    利舞台原是香港一间著名戏院,于1925年落成,位于铜锣湾波斯富街99号,即波斯富街与霎东街交界,面向礼顿道。

    主要用作粤剧、歌剧及演唱会等表演,及放映电影等用途,是香港的高尚娱乐表演场地。利舞台在另一个世界也会于1990年代拆卸,改建成利舞台广场。

    不过,这个世界的未来可就未必了,毕竟,利舞台的拥有者是利希慎家族,因为跟邵逸夫的关系,这家影院基本上都是被其所租用的,在另一个世界随着邵氏的减产,利舞台这才拆卸的,而现在邵氏可并没有停止,自然地,其跟邵逸夫的合作关系也就并没有终止。

    而在1985年的现在,利舞台则是香港最顶级的影院之一,更是邵氏院线的隐性龙头影院,之所以说是隐形,因为其拥有者毕竟不是邵逸夫,而是其好友利氏家族。

    等到箫剑三人来到利舞台的时候,影院中还并没有多少人,来的都是剧组人员在提前布置,当然,刘德哗等主角却也早就到了,而赵雅之等箫剑的圈中好友,只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基本上都早已过来≈v,w⌒ww.,帮着站台、撑场面。

    到了11点后,人气方才开始变旺,影迷、记者、三三两两的明星、以及不在少数的影评人开始汇聚而来,等到试映开始的时候,整理舞台当中已经坐得满满的了。

    当然了,因为这部影片是续集,而在香港,续集总是容易落下老票、没新意…等贬义词,所以,这一次的试映邵逸夫并没有来,只是让方逸华来撑了一下场面就离开了,估计要不是第一部破了香港的票房纪录,就连方逸华都不会来。

    “碰”灯光泯灭,电影屏幕慢慢亮起,邵氏那大名鼎鼎‘sb’片头开始出现了,而箫剑虽然是影片的投资人之一,影片版权也在他自己哪里,不过因为没有成立自己的公司,所以并没有在电影中加入片头。

    当然,不加片头也未尝没有箫剑在刻意的消减邵逸夫跟方逸华的防范心理,毕竟,凭借着邵氏现在离不开他的因素,他可是在迫使一直坚持着大片厂制度的邵氏同意他进行影片的投资,分走了大半的利益,要是邵逸夫心里能没想法就怪了。

    什么叫大片场制度?

    这是一个在内地电影史上没有出现过,而在欧美电影出现过,又在1948年消失过的制度,之所以消失并不是制度不好,而是因为这个制度造成的垄断。

    而在香港,邵氏实行的正是这个大片长制度。

    邵氏公司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广阔的院线,这是邵氏公司最为特殊的方面。

    邵逸夫50岁从新加坡来到香港,是邵氏兄弟公司一次大的资本调整,将公司的发展方向由拓展院线改变到扩大制片。

    他看中的是香港**的自由环境,旨在将邵氏公司开创成媲比日、美的华语电影中心。

    长久以来,美国电影业一直忽视中国电影的存在,日本则自认为代表了亚洲电影的最高水平。日本大映公司董事长永田雅一在1954年亚洲影展上曾公开宣称:中国电影起码落后日本电影二十年。

    而邵逸夫在这种环境下建立邵氏影城,大量拍摄华语电影,体现出独特的时代意义。

    以大制片厂制度为框架的邵氏电影公司,具有代表华语电影的责任感和开拓心。

    自1966年开始,香港其它两家最大的电影公司中,左派的长城影业公司受到国内特殊时期波及,电懋公司因老板陆运涛的空难而一片混乱,邵氏开始以垄断性的姿态征服所有的海外华人电影市场。

    在香港电影市场,年产40部的产量已经开始垄断本土半数以上的票房,在1969年的香港十大卖座电影中,邵氏电影占了5部;而台湾台北市每年的十大卖座影片中,邵氏影片从不下2部,有时多达7部。

    大制片厂制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垄断性和稳定性,而邵氏公司凭借这个特点奠定了香港作为‘东方好莱坞’的地位。

    当然,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片长制度成立了邵氏60-70年代的辉煌,也导致了其在80年代的陨落。

    因为到了80年代时,因为是大制片厂制度,要大量生产,就要有大量的合约导演、合约演员签在邵氏;他不能到外面去拍戏,但当时的那个气候,没有办法将一个人绑住,邵氏给的钱相当于‘包身’,包身的钱一般就比较少。

    就好比,其他公司说,你来我这里拍戏,我给你两三倍的价钱,所以人员流失相当大,当时邵氏的一大堆的合约导演和合约演员都走了,邵氏就必须要给他们加钱,不然他们就没有心思给你拍戏。

    而每个人都要加工资,就是一个很大的包袱,制作成本也变得很高,后来很多制作成本就超过了收入。

    如果说好莱坞是五大公司多家垄断了美国电影市场,而香港则是邵氏独家垄断香港电影和海外华人市场。

    大制片厂从根本上说是模仿了美国20年代流行的福特主义般的企业化的流水线制作的科学经营;不同的是,其他工业生产的每种产品都是一样的,而电影公司生产的每个产品都要是不同的。

    邵氏的制片模式是大制片厂制度的一环,每年制定固定的制片计划,确定下一季度制片的数量和类型,供应给香港本土和东南亚的邵氏院线。这种体系化的制片方式保证了影片的产量和质量,却相当程度的限制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

    这种制度随着发展是必然要退出的。

    而邵氏因为各种原因,现在依旧保持着大片长制度,只是,因为箫剑的特殊性、以及必要性,使的邵逸夫不得不为其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是持怀疑的,要是箫剑再不懂得做人,邵逸夫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会封杀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