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大隈内阁垮台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晚,日本大使林权助找上了朱尔典,明确提出希望英国出面调停中日战事。
日本终于打退堂鼓了。朱尔典在林权助到来之前已经得到权威消息,大隈重信内阁因山东之败而垮台,政党系的西园寺公望再次登上了首相的宝座。
说来话长。自10月12日华军大反击发起,派遣军陷入苦战的情报就不断传回日本国内,当然引起了军部的震惊。消息被压下,参谋本部为此派出了第一部(作战部)田中少将为首的督战组亲临山东,为的是评估战场形势,为大本营决策作出真实的情报支持。
田中少将一行不完整地返回了日本(损失了颇受器重的情报专家涩谷川中佐),如实向参谋本部及陆军省汇报了派遣军的极端不利处境,田中少将明确指出,如果大本营不能在十天内动员三个师团投入山东战场,派遣军的失败将无可挽回。
动员三个师团谈何容易?军部不敢再隐瞒了,终于通过内大臣奏报了天皇。
派遣军在中国战败的消息不啻于一颗重磅炸弹在皇宫爆炸,引发了日本政坛的剧烈动荡。
按照田中少将所见,搞不好这回要丢三个完整的师团在中国了。自明治建军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败来临了,毫不奇怪,日本各派势力间的矛盾顿时因前线的失利而爆发出来。
陆军的参谋本部与陆军省之间,陆军与海军之间。军部与内阁之间吵成一团。陆军力主增兵以挽回败局,海军则极力反对,内阁因财政的极端困难断然否决了陆军省再动员3~4个师团的议案,在紧急召开的内阁会议上,财相若规讥讽力主增兵的陆军大臣冈市之助大将,“那就是要跟中国全面开战了,与其跨海而攻山东,还不如从朝鲜进入满洲呢。至少海上运输安全的多。但是,”财相在这里加重了语气,“财政绝难支持再打下去了!外汇储备已不足两亿日元。为避免财政之崩溃。我请求辞职。”
外相加藤明确表示支持财相,“英国及法国都明确反对我们扩大战争!而美国的态度自日俄战争后便亲华仇日!仅去年一年,美国的对华投资就高达1900万美元。英日同盟已名存实亡,现在完全不是日俄战争的形式了。老实说。在山东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一个强国站在日本一边了。外交形势空前恶劣,我们必须采取韬光养晦之国策,以时间换取经济与军事之复苏。”
年逾七旬、主持内阁会议的首相大隈重信并无军方背景。他从年轻时追随大久保利通,一直做外事和财务工作,从无从军经历。
大隈重信理所当然第拒绝了若规财相的辞职,“值此危难之际,诸君应恪尽职守以报国家,怎么能意气用事呢?难道派遣军就没有办法坚持了吗?”他将目光投向了陆相冈市之助大将。
大隈重信并非主张出兵中国之人,但当时山县操纵的陆军占据了上风,海军又觊觎山东的石油,于是促成了山东攻略方案的实施。陆军方面还请出了寺内正毅这样的重镇,谁知道一个月不到,仗竟然打成了这样!三个师团被人家分别包围在不同的区域,最后一个尚未陷入包围的师团被逼到了要上船逃生的地步。不仅如此,连海军也受害了,海军的损失虽然不算大,主力舰至今安然无恙,但对手是中国啊,可不是英法俄德美,怎么也搞得如此狼狈?还因不能履行协约之义务饱受英法俄的责难?
“阁下!支那秘密增兵,兵力是派遣军三倍有余,又有飞机助战,派遣军并非怯战,而是力不能支。”冈市之助心里恨透了寺内正毅这个笨蛋,但事关陆军的脸面,他必须为寺内开脱,“派遣军各部都是陆军精华,绝不容有失。请阁下速速决断。如果不能答应陆军的要求,我要求单独觐见天皇!”
大隈重信虽然没有军队的履历,也晓得所派的四个师团在陆军的分量,谁都不敢做出放弃四个师团的决定,那个责任太大了!
不等大隈重信表态,加藤外相再次发言,“难道陆军就是在不明敌人力量的情况下打仗的?难道陆军就是这样对天皇负责的?三倍于我军?就算我们增兵三个师团,难道中国人不会继续增兵吗?”
这个诘难很刁钻,算是打到了陆军的要害。当初就有人提出华军兵力装备等问题,但陆军信誓旦旦地说,曾经击败过俄国的陆军是何等的勇武,一个日本兵足以打五个中国兵!现在怎么就忘记了当初的夸口?
“不要纠缠旧事了,”大隈重信预感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因山东之败已经完结,“关键是不能丢掉四个师团!我们现在可以动员几个师团?”
这就不只是兵员问题了,更涉及钱和武器,当即有人回答首相的问题,“就现有库存,最多再动员一个师团上去!”
军队是人类组织中最为复杂的团体,人的因素之外,武器、服装、装具、马匹、粮草都是必须考虑的,而且要考虑到后续的接济。尤其是在境外作战。自日俄战争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后,**年来日本一直过着紧缩财政的日子,军工厂开工不足,能力萎缩,供应四个师团出征就基本吃光了库存,即使再动员一个师团也困难重重了,陆军省的人再无能,也知道些国情。
国家由和平时期转入战争需要时间,需要周密的组织安排。别说国家没钱,即使财政富裕,要将钢铁、火炸药、木材转为士兵可以使用的武器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那就动员一个师团!”大隈重信做了决断。
奏报天皇是必须的,在继续增援避免出现派遣军全军覆没之事上是没有回旋余地的。
于是。派出了第11师团增援山东……但继续动员却做不到了。
参谋本部做了兵棋推演,认为增援上去的11师团并不能挽救派遣军的危局,甚至连被合围于高密的第3师团也救不出来,更别说是第18和第6师团了。冷静下来的参谋本部担心中国会在南满动手,计算兵力对比,南满只有第5和第12两个师团,但华军兵力却高达四个师!日俄战争唯一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个港口和一条铁路,如果丢掉旅顺和南满铁路,就真的将日本打回原形了!
从目中无人到畏敌如虎,日本陆军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来了个大转弯。
似乎是要证明参谋本部的判断。在日本援军登陆的那天。华军对最弱的一股日军动手了,不到两天时间,18师团部及23旅团全军玉碎,神尾光臣中将自尽殉国。华军一下子解放出来大批的兵力。逼得救援师团主力的24旅团转身而逃。丢盔弃甲一路败退龙口。在第一舰队的舰炮火力支援下勉强站住了脚。第6师团算是被抛弃了。
而被寄予无限希望的第11师团登陆之日就遭受了当头一棒,大批华军飞机猛烈轰炸了滩头登陆点,导致了缺乏防空经验的第11师团先头部队43联队伤亡惨重。至少有三百伤兵直接被送回了军舰,第11师团尚未接敌就让人家将士气打到了冰点。而同日,华军对高密包围圈展开了猛烈的进攻,第3师团的求援电报雪片般飞到派遣军司令部,寺内正毅一筹莫展。东面是严密布防的华军第1师和第6师,在第11师团到达之前,遭到严重损失战力下降至少一半的第9师团完全是取守势的,哪里能救得了第3师团!
后续部队受资金和装备的困扰难以为继,前方又打成这个样子,剩下的只能是求和了!尽管参谋本部和陆军省的一帮中级军官还在大叫大嚷扩大动员加速军工生产,甚至威胁谁敢投降或者求和就要诛国贼清君侧,但陆军的高级将领都认为山东攻略算是彻底失败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将第6和第3师团救出来了,无论用什么办法,决不能再出现18师团的悲剧了。
当初出兵中国并非无人反对,西园寺公望就是明确反对乘火打劫的重量级元老。现在仗打输了,自然给了反对派极好的武器。西园寺公望当即觐见天皇,强烈要求撤换大隈重信,重组内阁并断然从中国撤军。
其实大隈重信是西园寺线上的人,西园寺提出撤换大隈是为了给另一个主战的大山头山县有朋好看。
西园寺身后站着势力逐渐强大的政党集团,他们是以山县有朋为首脑的藩阀政治的最大对手。西园寺公望并非亲华人士,他之所以反对与中国开战,完全是为了日本。只能说西园寺这一派对新中华及对日本政治经济形势有着比山县一派更清醒实际的认识。
近代日本政界的所谓元老是一个颇为独特的政治概念。它是特制接受明治及大正天皇诏敕,享有“元勋优遇”待遇并负有“匡辅大政”之责的九位政界耆宿,即黑田清隆、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松方正义、井上馨、西乡从道、大山岩、桂太郎和西园寺公望。
根据1889年颁布的明治宪法,元老和枢密院、内大臣、军部、内阁同属天皇的辅弼机关,但这部宪法对元老的权限和职责却没有任何规定。这样,元老就成为一种没有法律依据的、超宪法的存在。
尽管元老的法律地位虚弱,但在左右天皇意志方面的作用却远远大于枢密院、军部甚至内大臣。特别是明治中期之后,元老一直是日本政坛最重要的政治势力。从1885年到1901年,10届内阁中有9届由元老亲自出马组阁。这期间元老政治的核心是伊藤博文和山县有朋,因此也被称为“伊山”时代。1901年后,元老的职能虽然被枢密院和军部划走一块,但由于他们握有推荐首相的特权,仍然是左右天皇政治决策的中枢,并在幕后操纵政局。第二代元老桂太郎和西园寺公望分别受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的支持,前者是藩阀势力的代表,后者是政党势力的代表。轮流登台组阁,因此被称为“桂圆时代”。
大正天皇脑子有些问题,完全不能像其父一样真正掌控朝局。依仗的基本是元老们,山东之败给了大正这个脑残天皇以巨大的打击,他当即问西园寺公望,“如何才能从支那撤军?”
当然是谈判解决了。经过御前会议激烈的辩论,主和派占了上风,天皇罢免了大隈重信,委任西园寺公望组阁以收拾残局。山县一派因山东大败失暂时去了发言权,无法阻止政党派的西园寺出面组阁了。
西园寺上台的第一件事便命令已经登陆的第11师团固守阵地,不得主动发起攻击,同时通过外交渠道谋求和平解决山东问题。他们最可靠的盟友当然是英国人了。
军部提出了和谈的底线,那就是中方开放包围圈,允许第6师团自龙口、第3师团自胶州湾撤军。在这个时候,军部,包括文官们都不敢做出更大的让步。
自甲午以来,日本高歌猛进的形势因山东之败被逆转了。(未完待续。。)
当晚,日本大使林权助找上了朱尔典,明确提出希望英国出面调停中日战事。
日本终于打退堂鼓了。朱尔典在林权助到来之前已经得到权威消息,大隈重信内阁因山东之败而垮台,政党系的西园寺公望再次登上了首相的宝座。
说来话长。自10月12日华军大反击发起,派遣军陷入苦战的情报就不断传回日本国内,当然引起了军部的震惊。消息被压下,参谋本部为此派出了第一部(作战部)田中少将为首的督战组亲临山东,为的是评估战场形势,为大本营决策作出真实的情报支持。
田中少将一行不完整地返回了日本(损失了颇受器重的情报专家涩谷川中佐),如实向参谋本部及陆军省汇报了派遣军的极端不利处境,田中少将明确指出,如果大本营不能在十天内动员三个师团投入山东战场,派遣军的失败将无可挽回。
动员三个师团谈何容易?军部不敢再隐瞒了,终于通过内大臣奏报了天皇。
派遣军在中国战败的消息不啻于一颗重磅炸弹在皇宫爆炸,引发了日本政坛的剧烈动荡。
按照田中少将所见,搞不好这回要丢三个完整的师团在中国了。自明治建军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败来临了,毫不奇怪,日本各派势力间的矛盾顿时因前线的失利而爆发出来。
陆军的参谋本部与陆军省之间,陆军与海军之间。军部与内阁之间吵成一团。陆军力主增兵以挽回败局,海军则极力反对,内阁因财政的极端困难断然否决了陆军省再动员3~4个师团的议案,在紧急召开的内阁会议上,财相若规讥讽力主增兵的陆军大臣冈市之助大将,“那就是要跟中国全面开战了,与其跨海而攻山东,还不如从朝鲜进入满洲呢。至少海上运输安全的多。但是,”财相在这里加重了语气,“财政绝难支持再打下去了!外汇储备已不足两亿日元。为避免财政之崩溃。我请求辞职。”
外相加藤明确表示支持财相,“英国及法国都明确反对我们扩大战争!而美国的态度自日俄战争后便亲华仇日!仅去年一年,美国的对华投资就高达1900万美元。英日同盟已名存实亡,现在完全不是日俄战争的形式了。老实说。在山东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一个强国站在日本一边了。外交形势空前恶劣,我们必须采取韬光养晦之国策,以时间换取经济与军事之复苏。”
年逾七旬、主持内阁会议的首相大隈重信并无军方背景。他从年轻时追随大久保利通,一直做外事和财务工作,从无从军经历。
大隈重信理所当然第拒绝了若规财相的辞职,“值此危难之际,诸君应恪尽职守以报国家,怎么能意气用事呢?难道派遣军就没有办法坚持了吗?”他将目光投向了陆相冈市之助大将。
大隈重信并非主张出兵中国之人,但当时山县操纵的陆军占据了上风,海军又觊觎山东的石油,于是促成了山东攻略方案的实施。陆军方面还请出了寺内正毅这样的重镇,谁知道一个月不到,仗竟然打成了这样!三个师团被人家分别包围在不同的区域,最后一个尚未陷入包围的师团被逼到了要上船逃生的地步。不仅如此,连海军也受害了,海军的损失虽然不算大,主力舰至今安然无恙,但对手是中国啊,可不是英法俄德美,怎么也搞得如此狼狈?还因不能履行协约之义务饱受英法俄的责难?
“阁下!支那秘密增兵,兵力是派遣军三倍有余,又有飞机助战,派遣军并非怯战,而是力不能支。”冈市之助心里恨透了寺内正毅这个笨蛋,但事关陆军的脸面,他必须为寺内开脱,“派遣军各部都是陆军精华,绝不容有失。请阁下速速决断。如果不能答应陆军的要求,我要求单独觐见天皇!”
大隈重信虽然没有军队的履历,也晓得所派的四个师团在陆军的分量,谁都不敢做出放弃四个师团的决定,那个责任太大了!
不等大隈重信表态,加藤外相再次发言,“难道陆军就是在不明敌人力量的情况下打仗的?难道陆军就是这样对天皇负责的?三倍于我军?就算我们增兵三个师团,难道中国人不会继续增兵吗?”
这个诘难很刁钻,算是打到了陆军的要害。当初就有人提出华军兵力装备等问题,但陆军信誓旦旦地说,曾经击败过俄国的陆军是何等的勇武,一个日本兵足以打五个中国兵!现在怎么就忘记了当初的夸口?
“不要纠缠旧事了,”大隈重信预感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因山东之败已经完结,“关键是不能丢掉四个师团!我们现在可以动员几个师团?”
这就不只是兵员问题了,更涉及钱和武器,当即有人回答首相的问题,“就现有库存,最多再动员一个师团上去!”
军队是人类组织中最为复杂的团体,人的因素之外,武器、服装、装具、马匹、粮草都是必须考虑的,而且要考虑到后续的接济。尤其是在境外作战。自日俄战争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后,**年来日本一直过着紧缩财政的日子,军工厂开工不足,能力萎缩,供应四个师团出征就基本吃光了库存,即使再动员一个师团也困难重重了,陆军省的人再无能,也知道些国情。
国家由和平时期转入战争需要时间,需要周密的组织安排。别说国家没钱,即使财政富裕,要将钢铁、火炸药、木材转为士兵可以使用的武器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那就动员一个师团!”大隈重信做了决断。
奏报天皇是必须的,在继续增援避免出现派遣军全军覆没之事上是没有回旋余地的。
于是。派出了第11师团增援山东……但继续动员却做不到了。
参谋本部做了兵棋推演,认为增援上去的11师团并不能挽救派遣军的危局,甚至连被合围于高密的第3师团也救不出来,更别说是第18和第6师团了。冷静下来的参谋本部担心中国会在南满动手,计算兵力对比,南满只有第5和第12两个师团,但华军兵力却高达四个师!日俄战争唯一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个港口和一条铁路,如果丢掉旅顺和南满铁路,就真的将日本打回原形了!
从目中无人到畏敌如虎,日本陆军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来了个大转弯。
似乎是要证明参谋本部的判断。在日本援军登陆的那天。华军对最弱的一股日军动手了,不到两天时间,18师团部及23旅团全军玉碎,神尾光臣中将自尽殉国。华军一下子解放出来大批的兵力。逼得救援师团主力的24旅团转身而逃。丢盔弃甲一路败退龙口。在第一舰队的舰炮火力支援下勉强站住了脚。第6师团算是被抛弃了。
而被寄予无限希望的第11师团登陆之日就遭受了当头一棒,大批华军飞机猛烈轰炸了滩头登陆点,导致了缺乏防空经验的第11师团先头部队43联队伤亡惨重。至少有三百伤兵直接被送回了军舰,第11师团尚未接敌就让人家将士气打到了冰点。而同日,华军对高密包围圈展开了猛烈的进攻,第3师团的求援电报雪片般飞到派遣军司令部,寺内正毅一筹莫展。东面是严密布防的华军第1师和第6师,在第11师团到达之前,遭到严重损失战力下降至少一半的第9师团完全是取守势的,哪里能救得了第3师团!
后续部队受资金和装备的困扰难以为继,前方又打成这个样子,剩下的只能是求和了!尽管参谋本部和陆军省的一帮中级军官还在大叫大嚷扩大动员加速军工生产,甚至威胁谁敢投降或者求和就要诛国贼清君侧,但陆军的高级将领都认为山东攻略算是彻底失败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将第6和第3师团救出来了,无论用什么办法,决不能再出现18师团的悲剧了。
当初出兵中国并非无人反对,西园寺公望就是明确反对乘火打劫的重量级元老。现在仗打输了,自然给了反对派极好的武器。西园寺公望当即觐见天皇,强烈要求撤换大隈重信,重组内阁并断然从中国撤军。
其实大隈重信是西园寺线上的人,西园寺提出撤换大隈是为了给另一个主战的大山头山县有朋好看。
西园寺身后站着势力逐渐强大的政党集团,他们是以山县有朋为首脑的藩阀政治的最大对手。西园寺公望并非亲华人士,他之所以反对与中国开战,完全是为了日本。只能说西园寺这一派对新中华及对日本政治经济形势有着比山县一派更清醒实际的认识。
近代日本政界的所谓元老是一个颇为独特的政治概念。它是特制接受明治及大正天皇诏敕,享有“元勋优遇”待遇并负有“匡辅大政”之责的九位政界耆宿,即黑田清隆、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松方正义、井上馨、西乡从道、大山岩、桂太郎和西园寺公望。
根据1889年颁布的明治宪法,元老和枢密院、内大臣、军部、内阁同属天皇的辅弼机关,但这部宪法对元老的权限和职责却没有任何规定。这样,元老就成为一种没有法律依据的、超宪法的存在。
尽管元老的法律地位虚弱,但在左右天皇意志方面的作用却远远大于枢密院、军部甚至内大臣。特别是明治中期之后,元老一直是日本政坛最重要的政治势力。从1885年到1901年,10届内阁中有9届由元老亲自出马组阁。这期间元老政治的核心是伊藤博文和山县有朋,因此也被称为“伊山”时代。1901年后,元老的职能虽然被枢密院和军部划走一块,但由于他们握有推荐首相的特权,仍然是左右天皇政治决策的中枢,并在幕后操纵政局。第二代元老桂太郎和西园寺公望分别受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的支持,前者是藩阀势力的代表,后者是政党势力的代表。轮流登台组阁,因此被称为“桂圆时代”。
大正天皇脑子有些问题,完全不能像其父一样真正掌控朝局。依仗的基本是元老们,山东之败给了大正这个脑残天皇以巨大的打击,他当即问西园寺公望,“如何才能从支那撤军?”
当然是谈判解决了。经过御前会议激烈的辩论,主和派占了上风,天皇罢免了大隈重信,委任西园寺公望组阁以收拾残局。山县一派因山东大败失暂时去了发言权,无法阻止政党派的西园寺出面组阁了。
西园寺上台的第一件事便命令已经登陆的第11师团固守阵地,不得主动发起攻击,同时通过外交渠道谋求和平解决山东问题。他们最可靠的盟友当然是英国人了。
军部提出了和谈的底线,那就是中方开放包围圈,允许第6师团自龙口、第3师团自胶州湾撤军。在这个时候,军部,包括文官们都不敢做出更大的让步。
自甲午以来,日本高歌猛进的形势因山东之败被逆转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