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先辈劝学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宓命丫鬟取来《论语》《孟子》,摘了几条,细讲道理。这些道理很浅,但跟当今盛行的理论截然不同!
细思之,《论语》《孟子》中的道理,才是真理。
绝顶眼前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他发现,当今宣传的儒家思想,不是真正的孔孟之道。
真正的孔孟之道,不愚忠,不愚孝,有骨气,针砭时弊,批评天子……
现在宣传的儒家,对皇帝只能颂圣,不能批评,对父母不能忤逆,挨父母打的时候,只能忍受,甚至还有郭巨埋儿、卧冰求鲤、恣蚊饱血这种非人类的谬论……
凌绝顶心情激荡,深施一礼,说不出话来。李宓将凌绝顶扶起来:“少年人应该多读书,不要被社会上的浮谈骗了。我最喜欢买书送人,哀劳,你拿几本圣贤书给你朋友。”
绝顶感激眼前这个老人,因为,这老人让他向人间的正道,走近了一步。
他忽然想起来,星眸在督促他学武之时,也劝他读古人书。星河鹭也劝他读。他不听。她们气得哭。
现在想来,她们是真的爱他,想让他走正路,想让他活得明白。
以后不能让她们失望。
李宓看着凌绝顶,赞叹说道:“少年人,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也。少年人想做好人,可赞可贺。”
绝顶提出疑问:“现在,人们都骂文人,说他们抹黑大唐,没有良心,都说汉代的文人有操守。还说,仗义每多,屠狗之辈,负心多是,读书之人。”
李宓一笑:“他们说汉代的文人有操守。只是因为他们没生活在汉代,活在汉代,他们也会被人引导着骂文人。
其实,汉代的文人风骨,和现在的文人风骨,是一脉相承的。有良知的文人,写民间疾苦,为民众大声疾呼,历朝历代都如此。有人欺骗百姓,说文人抹黑盛世。百姓偏偏就信。”
李宓重点评价仗义每多,屠狗之辈,负心多是,读书之人。
李宓说摇摇头:“很多人说,天下有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是屠狗之辈,读书人则怯懦无耻,躲在角落。
少年人,我跟你讲。历史上最着名的屠狗之辈,自然是西汉开国的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少年,你却应该知道,这些屠狗之辈,他们的领头人却是读书人!”
凌绝顶笑了,想当然地不认可:“他们的领头人不是刘邦吗?刘邦不是流氓吗?他哪里读书?我听说,他往读书人的帽子里撒尿。”
李宓摇摇头:“少年人,不要人云亦云。很多影响力大的名人,张嘴闭嘴刘邦是流氓,这是一知半解。在大唐,越一知半解的人,越好为人师,越到处讲课,越能成为名人。
其实稍读读书,就知道,真实的刘邦,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
刘邦是怎么样的人?年少时期的刘邦,曾经热爱读书,曾经和卢绾一起读书。
这不是李宓编的谣言,这是《史记》里记载的。只是,刘邦正面形象的描写,司马迁大哥故意没在刘邦的本纪里写。他写到卢绾、张耳的传记里了。
司马迁大哥表示:“我没撒谎,只是我写的那段,你们注意不到。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切不是我的错。”
李宓说:“少年刘邦,仰慕信陵君的风范……”
刘邦?信陵君?这是胡扯吧?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不是胡扯。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人。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最完美的英雄公子信陵君死的时候,刘邦十三四岁。
刘邦最敬仰的人,是仁义之名满天下的信陵君。
后来,刘邦做了张耳的门客。
读过书的刘邦,有做名士张耳门客的自信。可见,刘邦认为自己是有才华的。少年时期的刘邦,对自己的定位,绝不是无聊的流氓。
李宓叹了口气:但是在那一年,一切都变了。那一年,秦始皇统一了天下。
秦始皇大哥对读书人就一个态度:烧书,坑人。
从此后,读书无用。
不知道,秦始皇大哥是咋洗脑,把刘邦这些有志青年,都洗得痛恨读书人。反正后来,刘邦就厌恶儒生了。
李宓转到正题:所以,沛县起兵,刘邦用的都是屠狗辈。
但是,真正的读书人,才是底定天下的重头人物,比如张良,比如萧何,比如郦食其,比如萧何,比如娄敬。
刘邦后来对读书人越来越敬畏,以至于晚年听说太子请来商山四皓,就对太子认输了。
李宓态度温和,语言殷切:“少年人,文人要读书,武人更要读书。学武之人读书,才能大气,才能有见识。自古名将,没有不读书的。”
名将都读书?绝顶不信。
李宓说:“孙子是名将,写了兵法。吴起是名将,自幼读书。即便是项羽,也留下兵法着作,可见也读书。关羽读春秋。李靖留下《李卫公问对》。”
凌绝顶不服气,举出霍去病不读书的例子。
李宓说:“有那么多爱读书的名将,你何必只关注霍去病一人?何况,《史记》只记载霍去病不爱孙吴兵法。这是霍去病不拘泥于陈旧的打法。《史记》并没说霍去病不读书。
另外,人们都传说霍去病的‘匈奴不灭何以家为’,认为他不恋爱。但其实,霍去病是有儿子的。《史记》里有他儿子的传记。霍去病肯定是有过爱情的。
俗人却咬死了,认定他是神,不该有爱情。因此,俗人认为霍去病不读书,只怕也是一厢情愿。”
李宓拍拍绝顶的肩膀:“少年人,若想做孙、吴、白、韩那样的名将,要想像关羽、李靖一样,万古流芳,就得读书。即便做不了孙、吴、韩、白,不能如愿,也不要气馁。读书会使你接近这些英雄的想法,这样,你也不负此生。
少年人,不要信读书无用的说法。要读书,勉之,勉之。”
绝顶再次苦笑:“老人家,多谢你老人家苦心劝解。可是,我说过,我是恶家子……”
李宓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可惜,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不能为国家奔走。可惜。”
绝顶看了看满屋的书,叹了口气。
李宓再次鼓励:“读了书,就算实现不了梦想,也无所谓。时耶命耶,勉强不得。
不过,读书,可以和古人对话,可以和先贤交心,也是赏心乐事。足矣,足矣。
少年人,读书吧,哪怕会给你带来厄运,也要读书。”
注:在古代,先辈是指对前辈的尊称,并不特指已故的长者。
李宓命丫鬟取来《论语》《孟子》,摘了几条,细讲道理。这些道理很浅,但跟当今盛行的理论截然不同!
细思之,《论语》《孟子》中的道理,才是真理。
绝顶眼前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他发现,当今宣传的儒家思想,不是真正的孔孟之道。
真正的孔孟之道,不愚忠,不愚孝,有骨气,针砭时弊,批评天子……
现在宣传的儒家,对皇帝只能颂圣,不能批评,对父母不能忤逆,挨父母打的时候,只能忍受,甚至还有郭巨埋儿、卧冰求鲤、恣蚊饱血这种非人类的谬论……
凌绝顶心情激荡,深施一礼,说不出话来。李宓将凌绝顶扶起来:“少年人应该多读书,不要被社会上的浮谈骗了。我最喜欢买书送人,哀劳,你拿几本圣贤书给你朋友。”
绝顶感激眼前这个老人,因为,这老人让他向人间的正道,走近了一步。
他忽然想起来,星眸在督促他学武之时,也劝他读古人书。星河鹭也劝他读。他不听。她们气得哭。
现在想来,她们是真的爱他,想让他走正路,想让他活得明白。
以后不能让她们失望。
李宓看着凌绝顶,赞叹说道:“少年人,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也。少年人想做好人,可赞可贺。”
绝顶提出疑问:“现在,人们都骂文人,说他们抹黑大唐,没有良心,都说汉代的文人有操守。还说,仗义每多,屠狗之辈,负心多是,读书之人。”
李宓一笑:“他们说汉代的文人有操守。只是因为他们没生活在汉代,活在汉代,他们也会被人引导着骂文人。
其实,汉代的文人风骨,和现在的文人风骨,是一脉相承的。有良知的文人,写民间疾苦,为民众大声疾呼,历朝历代都如此。有人欺骗百姓,说文人抹黑盛世。百姓偏偏就信。”
李宓重点评价仗义每多,屠狗之辈,负心多是,读书之人。
李宓说摇摇头:“很多人说,天下有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是屠狗之辈,读书人则怯懦无耻,躲在角落。
少年人,我跟你讲。历史上最着名的屠狗之辈,自然是西汉开国的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少年,你却应该知道,这些屠狗之辈,他们的领头人却是读书人!”
凌绝顶笑了,想当然地不认可:“他们的领头人不是刘邦吗?刘邦不是流氓吗?他哪里读书?我听说,他往读书人的帽子里撒尿。”
李宓摇摇头:“少年人,不要人云亦云。很多影响力大的名人,张嘴闭嘴刘邦是流氓,这是一知半解。在大唐,越一知半解的人,越好为人师,越到处讲课,越能成为名人。
其实稍读读书,就知道,真实的刘邦,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
刘邦是怎么样的人?年少时期的刘邦,曾经热爱读书,曾经和卢绾一起读书。
这不是李宓编的谣言,这是《史记》里记载的。只是,刘邦正面形象的描写,司马迁大哥故意没在刘邦的本纪里写。他写到卢绾、张耳的传记里了。
司马迁大哥表示:“我没撒谎,只是我写的那段,你们注意不到。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切不是我的错。”
李宓说:“少年刘邦,仰慕信陵君的风范……”
刘邦?信陵君?这是胡扯吧?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不是胡扯。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人。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最完美的英雄公子信陵君死的时候,刘邦十三四岁。
刘邦最敬仰的人,是仁义之名满天下的信陵君。
后来,刘邦做了张耳的门客。
读过书的刘邦,有做名士张耳门客的自信。可见,刘邦认为自己是有才华的。少年时期的刘邦,对自己的定位,绝不是无聊的流氓。
李宓叹了口气:但是在那一年,一切都变了。那一年,秦始皇统一了天下。
秦始皇大哥对读书人就一个态度:烧书,坑人。
从此后,读书无用。
不知道,秦始皇大哥是咋洗脑,把刘邦这些有志青年,都洗得痛恨读书人。反正后来,刘邦就厌恶儒生了。
李宓转到正题:所以,沛县起兵,刘邦用的都是屠狗辈。
但是,真正的读书人,才是底定天下的重头人物,比如张良,比如萧何,比如郦食其,比如萧何,比如娄敬。
刘邦后来对读书人越来越敬畏,以至于晚年听说太子请来商山四皓,就对太子认输了。
李宓态度温和,语言殷切:“少年人,文人要读书,武人更要读书。学武之人读书,才能大气,才能有见识。自古名将,没有不读书的。”
名将都读书?绝顶不信。
李宓说:“孙子是名将,写了兵法。吴起是名将,自幼读书。即便是项羽,也留下兵法着作,可见也读书。关羽读春秋。李靖留下《李卫公问对》。”
凌绝顶不服气,举出霍去病不读书的例子。
李宓说:“有那么多爱读书的名将,你何必只关注霍去病一人?何况,《史记》只记载霍去病不爱孙吴兵法。这是霍去病不拘泥于陈旧的打法。《史记》并没说霍去病不读书。
另外,人们都传说霍去病的‘匈奴不灭何以家为’,认为他不恋爱。但其实,霍去病是有儿子的。《史记》里有他儿子的传记。霍去病肯定是有过爱情的。
俗人却咬死了,认定他是神,不该有爱情。因此,俗人认为霍去病不读书,只怕也是一厢情愿。”
李宓拍拍绝顶的肩膀:“少年人,若想做孙、吴、白、韩那样的名将,要想像关羽、李靖一样,万古流芳,就得读书。即便做不了孙、吴、韩、白,不能如愿,也不要气馁。读书会使你接近这些英雄的想法,这样,你也不负此生。
少年人,不要信读书无用的说法。要读书,勉之,勉之。”
绝顶再次苦笑:“老人家,多谢你老人家苦心劝解。可是,我说过,我是恶家子……”
李宓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可惜,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不能为国家奔走。可惜。”
绝顶看了看满屋的书,叹了口气。
李宓再次鼓励:“读了书,就算实现不了梦想,也无所谓。时耶命耶,勉强不得。
不过,读书,可以和古人对话,可以和先贤交心,也是赏心乐事。足矣,足矣。
少年人,读书吧,哪怕会给你带来厄运,也要读书。”
注:在古代,先辈是指对前辈的尊称,并不特指已故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