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 > 第二百五十七章(下)

第二百五十七章(下)

作者:天街小雪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

    其实所有参与制定医疗计划的人心里都有一个疑问。

    那就是医者的培养可不是培养学生和工人,凡事能出师给人诊病的大夫哪一个不是最少要经过老师傅十几二十年的手把手的教导?

    他们承认未来城的学生学东西的速度非常矿,快到大家难以置信的程度,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而已,行医这种需要大量实际临床经验的行业如何速成?

    这就涉及到了幸存者为李元喆制定的快速基层医务人员培养计划。

    简单来说,这个计划分为两个单独又相互关联的部分。

    在培养专业的医生时,未来城和医学院会培训大量的速成赤脚医生。

    与此同时,未来城的制药厂和医学院的名医合作,将常用的药物按照固定的药方制备成中成药,将没办法制成中成药的药方经过临床试验之后找到适用性最广的方子选出来,把药材的配比固定下来再整理成册。

    此时后世的基础医疗神书《赤脚医生手册》登场。

    这些赤脚医生不需要多么高明的医术,只需要学习常见的基础临床病例和《赤脚医生手册》中的内容,学会基本的用药方式与外伤处理方式,再根据需要学会一些防疫知识,仅仅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就能培养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

    可能有人会说让临时培训的半吊子赤脚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草菅人命吗?

    少年,图样图森破了。

    在医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医生是一个只要识字就能进入的行业,真实的古代行医与文学与影视作品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

    用一句话来概括古代的行医就是:医生按方抓药,不断试错,能看好病的就是名医,看不好病的最多是不能再吃医生这碗饭,病人运气好的能康复,运气不好的只能怨自己命不好。

    能看懂医书的人就敢自称郎中给人开药治病,古代的医学就是在这种野蛮生长的状态中成长起来的。

    古代的医学没有太多的传承,真正的国手只服务于达官权贵,如同孙思邈这种愿意为底层百姓服务的医生是少之又少,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普通百姓只能到那些只懂好方抓药的所谓郎中那里赌运气了。

    未来城和医学院培养的赤脚医生至少是经过专业培训的,而且拥有制药厂和医学院经过验证的药物和药方支持,相比那些“自学成才”的野郎中,这些赤脚医生至少在应对常见疾病上比野郎中靠谱的多!

    现实很残酷,但如果不去做,大唐的医疗就得不到发展,百姓也享受不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李元喆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社会进步,大唐迟早能建立起正真完善的医疗体系。

    ......

    李元喆让中书省将通过讨论的一系列计划指标刊登在报刊上,一时间在大唐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就算是不懂政事的人也能从各种数据指标和规划之中看出朝廷改变民生的决心。

    百姓们也许不会相信朝廷和官府,但他们相信皇帝。

    他们已经在皇帝上位的这几年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他们坚信皇帝必然能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大唐上下,除了朝廷各部和地方的执行官府,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信心。

    一系列的计划指标在李元喆看来无非是正常的发展结果,为了不给臣子们太大的压力,他甚至把一些指标打了七折乃至是对折。

    可在朝廷百官看来,皇帝这是有些飘了,大唐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就开始好高骛远了?

    踏踏实实的治理国家不好吗?

    为什么要在全体唐人面前立誓呢?

    在他们看来五年计划中的指标过于理想化了,他们虽然也看好大唐未来几年的发展,不过却非常保守。

    如果计划中的各项指标真的实现了,大唐无疑将进入一个亘古未有的盛世,超越之前所有的王朝。

    这可能吗?

    大唐立国不过才十五年而已!

    房玄龄和杜如晦向皇帝反应了百官的担忧。

    李元喆只是淡淡说道:“你们告诉下面的人,按照朕的意思去做,五年后看结果,朕要让他们看看大唐的潜力,也看看他们个人的能力。”

    他既然敢把五年计划的非保密部分公开刊登出去,便有信心实现,要是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实现不了,自己这些年就是白忙活了!

    五年计划还涉及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只不过这些内容有些敏感,不便公开,只是在相应的部门系统内部进行了传达。

    外交上,经过西域之战,估计几年之内没人敢再来给大唐添麻烦了,在对外关系上只需要为经济服务即可,西域之战中许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亲唐派的培养计划再次加码,更多的资源开始投入到这个计划当中。

    军事上,唐军在陆军方面已经走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尽头,要想提升只能向热兵器转化。

    未来五年大唐的军事压力并不大,升级武备的需求接近于无,不过西域之战让军方见识到了热兵器的强大,兵部提出要扩大神机军的规模。

    李元喆经过慎重的考虑,又和李渊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同意了兵部扩大神机军规模的申请。

    在两年之内,由兵部牵头,民部出资,将神机军的规模扩大到五万人。

    扩编后的神机军采用近卫军的编制,共拥有十个团的编制。

    其中轻步兵七个团,每团步枪手三千人,骑兵一千,炮兵两百,后勤八百。

    轻步兵团步枪手装备后装单发击针步枪,骑兵在原有装备的基础上每人配两把骑兵型转轮手枪,每团配二年式七十毫米步兵炮六门,抛射器六门。

    神机军在各团的骑兵之外拥有两个团共计一万名骑兵的编制,专业骑兵团装备除常规冷兵器之外还装备一支马枪,只不过他们装备的马枪是近卫军骑兵所用马枪的简化版,射速和射程都做了缩减。

    倒不是李元喆担心没办法在装备上压制神机军,从机枪复制成功之后他就不再担心给其他军队装备单发步枪会带来什么危害了,神机军选择比近卫军落后两代的武器根本原因是没钱!

    民部是大唐的钱袋子,不是他兵部的,给的预算只够他们装备近卫军淘汰武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