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别想闲着!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明官员其实还真不算多,根据估算,明末时候全国人口差不多一亿五千万左右,可官员总数才两万,相当于一个人管七八千人,到了大明中叶,官府在地方的权威实际上已经被地方大族所剥夺,所架空了,这也是到了明末,朝廷财政枯竭的原因之一。
所以毛珏庭选,也并没有清退太多的官员,京官上下三千左右,除了老的掉渣或者东林背景太深太能瞎咋呼的,保留位置的差不多也有两千三四,加上东江塞进去大小官员一千多人,官员数量反倒比以前上升了。
可算是把自己位置保下来了,一大群官员是美滋滋的下了朝,回了家,然而下午来中央官署上班时候,他们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首先是自己衙门里多出来了一大堆铁面上司,紧接着,哗啦一声,犹如小山一般的账本报表在他们眼神呆滞中用东江麻袋倒在了桌子上,紧接着那些铁面上司又是用后世霸道总裁一般的一般的口吻,冷冰冰的宣布着。
"辽王有令,这些账册七天之内必须做出来!"
说完这句还不过瘾满面阴沉,这些辽镇官还格外霸道总裁的把身子探出了办公桌来,敲着桌面冷哼道。
"期限完不成的,一律清退!"
大明的士大夫讲究的是闲适,是官场雅风,甚至有些县令上任三年,尽是吟诗作对收银子去了,公务尽数推给师爷去做,暗地里被戏称泥菩萨老爷,别说地方官,这京官尸位素餐干等银子的也不在少数,这眼前的一大摞子账本旧日里甚至都快赶上他们一年的工作了,看着那些满面阴沉的东江主官,一大群简直目瞪口呆。
"尚书大人,这是不是,太多了!"
情不自禁,才刚被提拔为侍郎的某个文官忍不住磕巴的分辩着。
这辈子也没想到自己一个被科举抛弃的矮子,能坐上礼部尚书的位置,不过,真到了这个位置,方才发觉,其实似乎也没啥,和在毛珏手底下当个辽国外交大臣似乎没什么区别,唯一一点区别,莫过于以往眼睛朝天的那些正规科举文官,得在他面前低着头唯唯诺诺着。
恍惚了下,再看着那个四十上下,一表人才却是陪着笑脸的侍郎,宋献策的脸禁不住板了起来,手指头敲打着桌面上的文件账本,他是阴冷的哼道。
"这些在辽镇,也不过是三天的工作,辽王给你们七天时间,若是完不成,你对辽王何用?"
现在可正值乱世,一个没有用的人会是什么下场,那礼部侍郎是忍不住激灵灵的哆嗦了下,一弯腰赶紧把桌子上的文件抱了整整一怀,急促的下了去。
......
也不是毛珏故意要折腾他们,实在是整个朝廷真的已经乱成一锅粥,到了百废待兴的时候了,就拿吏部来说,李自成大军的东进,一步一步的把大明在地方上的统治给连根拔起,毛珏想要统治,驻军的同时必须要不断的向地方重新派遣地方官,把地方统治拿回来,这就需要吏部连轴转,在七天之内至少把个山西河南的地方官名额选调出来。
这又牵扯到了礼部,毛珏可不要旧日里高高挂在墙上的泥菩萨县令,八股文章做的好不好他管不着,可必须要得精通钱谷,知道怎么收税,怎么丈量土地,遇到官司还得判明白了,就算不通律法人情世故得通顺了,选拔人才向来是礼部的事儿,宋献策这个被科举抛弃的草莽贤者,得想办法把东江学府,阿城学院的模式在国子监复制过来。
然后就是户部,工部,兵部了!毛珏上任第一件事儿还是修路,辽东的铁路通到哪儿大炮就能指到那儿,李自成虽然溃败了,可他有着流贼大明十多年的先例,毛珏可不想学着崇祯那样,和他打十多年的游击,还有江南,京师陷落这段时间,还有着不少官僚南逃,预计和历史上一样,这几个月,肥嘟嘟的福王朱由崧或许已经在南京六部拥戴下称帝了,就算有个变故,还有潞王朱常润在那儿当着备胎。
就算是这叔侄俩智商加一块,都没到阿德蕾娜一支高跟鞋那么沉,可毕竟是数千万将近一亿人口的江南,那些统治多年的世家大族也不是好惹的,清朝打了二十多年,到了自己这儿,这战争估计还有得打。
那么一条从山海关拉出,纵向直通长江,横向从山西向陕西甘肃蔓延的铁道干线就必不可少了。
现在不缺银子,感谢李自成,不算毛珏自己的巨额财产,国库里,大同城加一块足足有着七千多万两银子,可把人口调度起来,银子的派发,钢材的购买,这些都需要户部工部去制定计划。
还有刑部,之前的《大明律》在毛珏统治之下肯定是行不通了,仿照东江实行的贸易法与屯垦法,还得结合大明自身的特点刑部虽然不是迫在眉睫,不过也有的忙。
其实最重要的应该属兵部。
到现在为止,辽东兵团还是毛珏赖以生存的根本,不过这儿也是原大明班底儿最少的一个衙门了,之前兵部那些臭鱼烂虾如张缙彦之类的不是死了就是逃了,剩下些小虾米也基本上被毛珏清到了别的部,新的兵部几乎是把原来的辽镇统帅部全员搬过来,甚至位下都不设侍郎什么的,直接统帅各个兵团长,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也是原来的放心。
至于军事上,要把重装备的辽东军团不管是投身到西北,还是大举南下,都需要太多的准备,从阿城鹤岗运煤运粮到山海关和从山海关运输后勤物资到两淮或者西安,绝对是两个概念,这儿毛珏难得采取了个保守的台式,二十多万重兵集团还是布置在京师以防万一,仅仅以步骑混合成小规模轻装部队向外扩展,其中文孟铁山兵团三万人由榆林入陕西,去接收关中刘冲率领着东江骑马以及各部骑兵大队混成一支五万人左右的龙骑兵部队,跟着李自成身后去揍,争取把他揍到长江以南,添麻烦也是给东林党复社那群人头疼去,省的来烦自己。
一大堆机会一时间齐头并进的被毛珏扑腾了开,整个京师被折腾的鸡飞狗跳,不过朝廷恢复正常运转,带动着民间也开始复苏起来,本来胆战心惊躲在家里的京师市民从门缝里看着一个个官老爷不再挂个乞丐装东躲西藏,忙碌的跟个上班族孙子那样,大清早天还没亮就叼着个大饼急急匆匆奔中央官署而去,不知不觉中大家伙的也终于放下了心来,该出去干活出去干活,该忙啥忙啥。
然而一片忙碌中,却是有着个人被遗忘到了脑后。
太子!
太多的任务颁布下来,官员们忙着完成任务以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大**北方的军队已经打没了!现在京师连个看大门的巡逻兵都不归老朱家指挥,至于前朝的太监勋贵们成了这次权利分配的最大输家,毛珏不需要内廷十六监来制衡外朝,庞大的太监阶层失去了作用,十万太监宫内就剩下了一两万,剩余在京师被攻破时候,就做了鸟兽散,最依赖皇权想要为太子发声,也没有话语权,至于勋贵,家族基本上都破产了,如何在毛珏手底下博得个新的功勋成了他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谁还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触毛珏的逆鳞?
不知不觉中,在这个帝国核心,朱家的统治渐渐被人淡忘了!(未完待续)
大明官员其实还真不算多,根据估算,明末时候全国人口差不多一亿五千万左右,可官员总数才两万,相当于一个人管七八千人,到了大明中叶,官府在地方的权威实际上已经被地方大族所剥夺,所架空了,这也是到了明末,朝廷财政枯竭的原因之一。
所以毛珏庭选,也并没有清退太多的官员,京官上下三千左右,除了老的掉渣或者东林背景太深太能瞎咋呼的,保留位置的差不多也有两千三四,加上东江塞进去大小官员一千多人,官员数量反倒比以前上升了。
可算是把自己位置保下来了,一大群官员是美滋滋的下了朝,回了家,然而下午来中央官署上班时候,他们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首先是自己衙门里多出来了一大堆铁面上司,紧接着,哗啦一声,犹如小山一般的账本报表在他们眼神呆滞中用东江麻袋倒在了桌子上,紧接着那些铁面上司又是用后世霸道总裁一般的一般的口吻,冷冰冰的宣布着。
"辽王有令,这些账册七天之内必须做出来!"
说完这句还不过瘾满面阴沉,这些辽镇官还格外霸道总裁的把身子探出了办公桌来,敲着桌面冷哼道。
"期限完不成的,一律清退!"
大明的士大夫讲究的是闲适,是官场雅风,甚至有些县令上任三年,尽是吟诗作对收银子去了,公务尽数推给师爷去做,暗地里被戏称泥菩萨老爷,别说地方官,这京官尸位素餐干等银子的也不在少数,这眼前的一大摞子账本旧日里甚至都快赶上他们一年的工作了,看着那些满面阴沉的东江主官,一大群简直目瞪口呆。
"尚书大人,这是不是,太多了!"
情不自禁,才刚被提拔为侍郎的某个文官忍不住磕巴的分辩着。
这辈子也没想到自己一个被科举抛弃的矮子,能坐上礼部尚书的位置,不过,真到了这个位置,方才发觉,其实似乎也没啥,和在毛珏手底下当个辽国外交大臣似乎没什么区别,唯一一点区别,莫过于以往眼睛朝天的那些正规科举文官,得在他面前低着头唯唯诺诺着。
恍惚了下,再看着那个四十上下,一表人才却是陪着笑脸的侍郎,宋献策的脸禁不住板了起来,手指头敲打着桌面上的文件账本,他是阴冷的哼道。
"这些在辽镇,也不过是三天的工作,辽王给你们七天时间,若是完不成,你对辽王何用?"
现在可正值乱世,一个没有用的人会是什么下场,那礼部侍郎是忍不住激灵灵的哆嗦了下,一弯腰赶紧把桌子上的文件抱了整整一怀,急促的下了去。
......
也不是毛珏故意要折腾他们,实在是整个朝廷真的已经乱成一锅粥,到了百废待兴的时候了,就拿吏部来说,李自成大军的东进,一步一步的把大明在地方上的统治给连根拔起,毛珏想要统治,驻军的同时必须要不断的向地方重新派遣地方官,把地方统治拿回来,这就需要吏部连轴转,在七天之内至少把个山西河南的地方官名额选调出来。
这又牵扯到了礼部,毛珏可不要旧日里高高挂在墙上的泥菩萨县令,八股文章做的好不好他管不着,可必须要得精通钱谷,知道怎么收税,怎么丈量土地,遇到官司还得判明白了,就算不通律法人情世故得通顺了,选拔人才向来是礼部的事儿,宋献策这个被科举抛弃的草莽贤者,得想办法把东江学府,阿城学院的模式在国子监复制过来。
然后就是户部,工部,兵部了!毛珏上任第一件事儿还是修路,辽东的铁路通到哪儿大炮就能指到那儿,李自成虽然溃败了,可他有着流贼大明十多年的先例,毛珏可不想学着崇祯那样,和他打十多年的游击,还有江南,京师陷落这段时间,还有着不少官僚南逃,预计和历史上一样,这几个月,肥嘟嘟的福王朱由崧或许已经在南京六部拥戴下称帝了,就算有个变故,还有潞王朱常润在那儿当着备胎。
就算是这叔侄俩智商加一块,都没到阿德蕾娜一支高跟鞋那么沉,可毕竟是数千万将近一亿人口的江南,那些统治多年的世家大族也不是好惹的,清朝打了二十多年,到了自己这儿,这战争估计还有得打。
那么一条从山海关拉出,纵向直通长江,横向从山西向陕西甘肃蔓延的铁道干线就必不可少了。
现在不缺银子,感谢李自成,不算毛珏自己的巨额财产,国库里,大同城加一块足足有着七千多万两银子,可把人口调度起来,银子的派发,钢材的购买,这些都需要户部工部去制定计划。
还有刑部,之前的《大明律》在毛珏统治之下肯定是行不通了,仿照东江实行的贸易法与屯垦法,还得结合大明自身的特点刑部虽然不是迫在眉睫,不过也有的忙。
其实最重要的应该属兵部。
到现在为止,辽东兵团还是毛珏赖以生存的根本,不过这儿也是原大明班底儿最少的一个衙门了,之前兵部那些臭鱼烂虾如张缙彦之类的不是死了就是逃了,剩下些小虾米也基本上被毛珏清到了别的部,新的兵部几乎是把原来的辽镇统帅部全员搬过来,甚至位下都不设侍郎什么的,直接统帅各个兵团长,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也是原来的放心。
至于军事上,要把重装备的辽东军团不管是投身到西北,还是大举南下,都需要太多的准备,从阿城鹤岗运煤运粮到山海关和从山海关运输后勤物资到两淮或者西安,绝对是两个概念,这儿毛珏难得采取了个保守的台式,二十多万重兵集团还是布置在京师以防万一,仅仅以步骑混合成小规模轻装部队向外扩展,其中文孟铁山兵团三万人由榆林入陕西,去接收关中刘冲率领着东江骑马以及各部骑兵大队混成一支五万人左右的龙骑兵部队,跟着李自成身后去揍,争取把他揍到长江以南,添麻烦也是给东林党复社那群人头疼去,省的来烦自己。
一大堆机会一时间齐头并进的被毛珏扑腾了开,整个京师被折腾的鸡飞狗跳,不过朝廷恢复正常运转,带动着民间也开始复苏起来,本来胆战心惊躲在家里的京师市民从门缝里看着一个个官老爷不再挂个乞丐装东躲西藏,忙碌的跟个上班族孙子那样,大清早天还没亮就叼着个大饼急急匆匆奔中央官署而去,不知不觉中大家伙的也终于放下了心来,该出去干活出去干活,该忙啥忙啥。
然而一片忙碌中,却是有着个人被遗忘到了脑后。
太子!
太多的任务颁布下来,官员们忙着完成任务以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大**北方的军队已经打没了!现在京师连个看大门的巡逻兵都不归老朱家指挥,至于前朝的太监勋贵们成了这次权利分配的最大输家,毛珏不需要内廷十六监来制衡外朝,庞大的太监阶层失去了作用,十万太监宫内就剩下了一两万,剩余在京师被攻破时候,就做了鸟兽散,最依赖皇权想要为太子发声,也没有话语权,至于勋贵,家族基本上都破产了,如何在毛珏手底下博得个新的功勋成了他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谁还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触毛珏的逆鳞?
不知不觉中,在这个帝国核心,朱家的统治渐渐被人淡忘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