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赌的是未来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赌的是未来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末日大佬速成指南神棍日记快穿苏妲己星际壕婚:怂妻猖狂位面之时空之匙诸天供应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长孙无忌听得皱眉凝思片刻,眼中还是透着困惑,道:“你以前也不是没有这么做过,主要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到李义府他们的陷害。这一回唐临也跟我说过原因,主要是让他们去历练的,可是西北边民风彪悍,风土人情又与中原大不相同,弄不好反而会出大乱子,倘若如此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我知道西北计划对于大唐而言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理应派一些经验老道的官员前去。还是,你另有目的?”

    韩艺笑道:“是那些人的长辈在询问太尉吧?”

    长孙无忌点点头。

    “其实我跟唐临说得可都不是主要原因!”韩艺道:“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老夫竟然想不出来?长孙无忌哦了一声,“什么原因?”

    韩艺微一沉吟,不答反问道:“太尉可是贞观盛世的功臣,也应该对于我大唐未来所有考量,不知太尉认为均田制是否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长孙无忌一愣,道:“这与那事又有何关联?”

    “两者有着必要的联系,还望太尉赐教!”韩艺拱手道。

    长孙无忌沉吟着道:“你应该知道老夫一直以来都拥护贞观时期的政策。”

    韩艺笑道:“可我问得不是这个。”

    长孙无忌沉默少许,最终还是点点头道:“均田制的确有着一些弊端。”

    韩艺道:“就算一些弊端,太尉可有想过对策?比如说,国家手中的耕地越来越少,不少地区的田地正在被地主慢慢兼并,人口又在继续增加,根据租庸调制,如果人口不增加,税收就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而人口增加,可是土地就这么多,迟早有一天,朝廷没有地授给百姓,那时候该怎么办?”

    长孙无忌沉吟许久,叹道:“不瞒你说,老夫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并未想出解决之法,只是说尽量保证吏治清明,延缓这种情况发生,再想出新得对策。”

    韩艺道:“在我看来,想要维护传统均田制,就只有一个办法。”

    长孙无忌道:“什么办法?”

    韩艺道:“对外扩张,就如同吐蕃那样,不断的发动战争,保持人口不再增长的同时,获得大量的土地,这样才能满足均田制的需要。”

    “这可不行。”长孙无忌挥手道:“古人云,好战必亡。”

    韩艺道:“如果不这么做,就必须改变,太尉应该也看出来了,其实我所做的这一切,不管是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给地主或者商人,让他们上作坊做事,还是增开昭仪学院,让军籍户的后代有读书的资格,都是针对均田制施行一些改变。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在于授田与税收,我们必须要想出一套新的办法,来替代均田制,或者说是补充,完成顺利的过渡。”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这老夫倒是看出来了,可是这跟西北又有什么关系呢?”

    韩艺道:“西北就是一个新制度的试验地,太尉应该也知道,变法就是双刃剑,而且九成九都会面临失败,这就是因为一旦求变,必定会伤害既得利益者,因此我不能轻易的改变,除非有十足把握,但是历史上那些变法,许多都是根据当下的一些情况,凭空想象出来的,然后就施行,一般遇到困难,再去想办法,但很多时候都为时已晚,因此我打算在西北先试验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长孙无忌听得倒抽一口凉气,这他还真没有想到,紧锁眉头道:“难道你想将你的商人条例应用到中原来?”

    韩艺道:“不可能,商人条例是根据胡人的习俗制定的,但是我的确打算在保证耕地的同时,大力发展工商业。”

    长孙无忌道:“均田制来至于农业,必须得以农为先,而且农要占据绝对首要的位置,因此朝廷屡屡颁布诏令劝农桑,但如果工商业发展起来,那么均田制必定要随之而改变。”

    韩艺点点头道:“由上至下的改变,是一种赌博,哪怕太尉你说要变法,你也不可能敢说一定成功,首先,你并不是非常清楚的百姓的情况,其次,我大唐版图辽阔无疆,各地情况又不一样,太尉你也不能根据每个地方的情况而针对性的变法,但是由下至上的改变,就是潜移默化的,朝廷只需要根据状况做出微调,不断的根据百姓的生活情况,而做出微调,这样的话,就避免那些不确定性,避免那些冲突,避免伤害任何人的利益。”

    长孙无忌道:“可是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为本,你大力发展工商,难道你就有把握一定会成功?”

    韩艺笑道:“其实长安已经发生改变了,太尉也应该早就察觉到了,但是并未影响农耕,这其实就是因为,人多地少,完全可以将多余转到工商业上面,同时,这样也能促进农业,因为工商不生产粮食的,他们需要购买,购买的人多了,粮价自然会上涨,农民自然得利。另外,农耕国家,发展总会受到局限,因为就这么多地,满打满算就那么多税收,那国家岂不是永远都停滞不前,而工商业的话,随着人口的增多,将会变得越来越好,国力将会越来越强。”

    长孙无忌道:“其实在贞观时期的时候,老夫与房玄龄他们也曾与太宗圣上商量过此事,不过我们都认为农夫的朴素的,商人是狡诈的,一旦让商人发展起来,不利于国家的管理。”

    韩艺笑道:“农夫是朴素的,可地主不是,历朝历代的灭亡,有哪一次跟地主没有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朝代都在防止土地兼并,因为地主一旦强大起来,那就比商人还恐怖一些,这天下间都是地主,到时谁敢轻易求变,一旦求变,就会伤害全天下地主的利益。但是没有一个朝代能过做到防止土地兼并,因为最大的地主就是宰相,李义府、许敬宗上任以来,他们可是兼并了不少的土地,有宰相和朝廷大臣带头,那就谁也阻止不了了。”

    长孙无忌道:“因此必须要弄一个限制地主的东西来。”

    “就是工商。”韩艺道:“地主掌握的百姓必须依靠的粮食,他们的地位不会减弱的,商人再强大与地主也是势均力敌,只要两者平衡,朝廷方可做游刃有余。”

    长孙无忌思忖少许,道:“你就是这么说服陛下的吧。”

    韩艺点了下头,道:“但是太尉你知道的,我不是一意孤行的人,我只是认为均田制没有未来,必须改变,但是如果我说有十成的把握,我也不敢断言,只是面对一条死巷,会很容易让人选择另一条路,如果太尉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妥的话,我也希望太尉能够指点我。”

    长孙无忌沉默片刻,道:“你说得虽不无道理,但是老夫对此还是有所保留。老夫与太宗圣上都是重在用人,也就是你所说的由上至下,因为朝廷是要顾全大局的,考虑得是很多方面,百姓可不会考虑到吐蕃可能入侵,但是朝廷得考虑这一点,只要吏治相对清明,那么制度上的一些弊端也是能够弥补的,毕竟做事是人,事在人为,同样的事,不同人去做,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截然相反,这关键还是在于用人。”

    韩艺笑道:“因此我才拜托太尉来拟写这一份名单。”

    长孙无忌哈哈一笑,又继续说道:“可惜如今李义府、许敬宗当权,而朝中忠良都被贬黜长安,要再说重在用人的话,只怕会越来越糟。因此你若跟老夫当初一样,只怕是不行的,你认为吐蕃会入侵,要防止吐蕃,可是李义府不这么认为,他只在乎自己的权位,你拿他又有什么办法。所以,你选择这一条路,老夫也支持,而且,老夫非常欣慰你能够坦诚相告。”

    韩艺笑道:“也许我有多少钱,我不太会如实告诉太尉,但是这在国家大事上面,我绝不会对太尉你有所隐瞒的,因为我知道太尉你是全心全意在为大唐着想,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坐在这里,如果太尉跟李义府一样,成天让我捞钱,去卖官鬻爵,那我也做不到。”

    他倒是想隐瞒,可是这么大的事,还得安排关陇集团的人去,这如何隐瞒得住,那还不如如实相告,反正他确实是为了大唐着想,无愧于心。也正是因为他非常尽心尽力的在为三方做事,只是说同一件事,面对不同的人,他会用不同的理由去说服对方,他才能存活至今,如果他这也瞒,那也瞒,早就挂了,因为这三个人没有一个是傻子,而且都是大聪明人。

    但要说长孙无忌完全信任韩艺,这不是可能的,他见过太多的尔虞我诈,怎么可能会完全相信一个人,他之所以比较相信韩艺,那是因为韩艺用得都是他的人,这次去西北的人,都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韩艺估计都不认识,那他当然放心,你怎么玩你也跳不出我的手掌心,如果韩艺开始提拔萧家、杨家、甚至于元家的人,就算韩艺说得再天花乱坠,他也不会相信的。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对了,这正事你都还没有说出答案了。”

    韩艺笑道:“工商与农是反过来的,是需要流动性管理,如果西北试验之后,觉得可行,那么如何加以转变用于中原,这都需要人去做,让李义府他们去做,他们会吗?朝中大臣都是深受农耕文明的影响,他们都不会处理。那么到时候,只有一个办法。”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道:“就是调回派去西北的官员。”

    韩艺点点头道:“如今李义府他们是拼了老命在压制太尉你的人,因为皇后的关系,我最多也就是能够保住几人,想要令整个关中贵族重返朝堂,那么这个理由只能是国之大计。”

    绝了!

    长孙无忌怎么想也没有想到,韩艺是打算利用一个新制度,让关陇集团重回朝堂。

    而且,这不是臆想,这是完全可以可能的。

    许敬宗、李义府再奸诈,毕竟在朝中为官这么多年,没吃过猪,还没有见过猪跑么,劝农桑,提倡节俭,他也写得出,他还是可以胜任中书令的。

    可如果改变现状,他就不是如何该处理了,不禁是他,朝中大臣多半都不会,因为韩艺的政策是由下至上,是朝廷根据国家的变化制定政策,不是说宰相制定政策来管理国家,当工商业发展起来,他们哪里懂得如何管理,任何一本书上,说得都是小农经济。

    那么朝廷唯一能够倚重的就是西北地区的官员,而去到西北的,几乎都是关陇集团的成员,包括韩媛、来济、裴行俭、王方翼全都在那边。当然,他们其实不在韩艺的考虑当中,因为太老了,而且跟眼下不少权贵有过节,韩艺让他们在那边,就是带带新人,韩艺最看重的是这一批去的人,那都是年轻一代,跟他的年轻相差不大,那么就是可以共同成长的。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的,长孙无忌不禁打起精神来,他这几年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关陇集团重返朝堂,但是这非常困难的,那一仗他输给李治和武媚娘之后,枢要大臣中,就没有一个是根正苗红的关陇集团成员,山东集团都有好几个,只有韩艺这个隐形人物,而且在政治上想要翻身,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对方一定会将他们往死里搞,能够斩草除根,就绝不姑息,什么仁义道德,都去他妈的。

    “可是他们这么年轻,能否处理好西北事务?”

    “只有年轻的才适合。”韩艺笑道:“请恕韩艺斗胆说一句,如果是你太尉你去的话,你肯定还是按你的习惯去处理事,因为已经成为你的固定思维,年轻人适应能力强,他们可以非常快速的适应当地的习俗,以及一些制度上的改变。当然,我会跟他们见一面,那边也请太尉你联系一下韩媛、来济,让他们看着这些人。”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