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赵普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郓州,秋高气爽,黄昏时分,杨琏从城外回来,想了想,让侍卫先回府,自己却在城中转悠起来。
再有七八日,就要举行考试,虽说仅仅局限于山东一带,但还是吸引了大批的士子赶来,杨琏在城中转悠的时候,随处可见头戴璞头的士子,其中还有不少人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也听不清在念着什么。
杨琏觉得腹中有些饥饿,就近走上了一间酒楼,这家酒楼规模颇大,足足有三层,一楼是大厅,此时挤满了人,二楼、三楼多半是包厢,杨琏选择了一楼。
一楼人不少,杨琏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了一个座位,身边是一名士子,一手拿着书籍,一手拿着筷子,一边吃,一边念着。杨琏侧目看了一眼,这名士子在读《春秋》。
杨琏微微一笑,虽说是考试,杨琏却没有打算像后世一样的让考生死记硬背,他需要的是能在治政、军事上乃至于治农、治水等方面都有独特见解的人,读书固然是好事,读死书却不是好事了。杨琏没有提醒,等跑堂的过来,点了一碗面,便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一个士子正在说这话,道:“诸位,不要读书了,该怎么玩就怎么玩,临时抱佛脚,哪有什么用?”
这话引来了不少人的讥笑,一个年约三旬的士子道:“这位兄弟,如何称呼?”
“在下幽州赵普!”士子说道。
杨琏摸了摸下巴,这个名字似乎有点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有理了!赵兄,山东考试,虽说比不得科考,但若是考上,总归有一个一官半职,我等皆在苦读,赵兄为何这般说,难道有什么内幕不成?”依旧是那名年约三旬的汉子。
赵普呵呵笑了笑,道:“哪有什么内幕,若是有内幕,我要需要考试吗?”
众人点头,赵普这话说的没错。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虽然没错,可是唐末以来,群雄逐鹿,天下板荡。中原朝廷不过十数载就改换门庭,如今大汉几乎名存实亡,诸位以为,山东考试,当真是要考教诗词吗?”赵普问道。
有人陷入了沉思,有人却问道:“赵兄,那以你之见,考什么呢?”
“政略、农事,若是有智谋之士,能出谋划策,也是极好的。”赵普说道。
政略士子们还能理解,可是农事?堂堂的读书人去做什么农事?岂不是丢了读书人的颜面?有人不屑,顿时讥笑声四起。
杨琏看了一眼赵普,这个名字有些特殊,不过让他感兴趣的是这个人。当即走上几步,坐在赵普身边,拱拱手,道:“赵兄,那以你之见,山东当要如何治政?”
赵普哈哈一笑,居然是个为人大度的人,见杨琏问起,便道:“山东丘陵众多,背靠黄河,东临大海,春秋战国之时,便是强国,由此可见,山东有强国之姿。若是在海边煮盐,平原之地积极开垦,积攒粮食,同时利用山河之险,加强防守,积极练兵,一旦北方有变,便可出兵攻之。”
有几名士子对赵普的话非常不屑,甩甩衣袖,自顾去了。
杨琏却颇为感兴趣,道:“赵兄,那以你之见,北方有变,当是什么?”
“这……”赵普有些警惕地看了杨琏一眼,这个人问这么多,有些奇怪。
杨琏拱拱手,道:“赵兄,我是诚心请教,还望赐教。”
赵普四周看了一眼,仔细想了想,低声道:“其实北方之变,不在契丹,便在河东。”
杨琏点点头,他的方略也是如此,如今看来,赵普的想法居然和他有几分相似。当即笑道:“赵兄,请上楼一叙。”有的话,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赵普也是大度之人,闻言与杨琏找了一间包厢,杨琏又让跑堂的添了几个菜,上了两壶酒,两人边吃边说着。
杨琏这才明白,如今赵普在洛阳居住,已经娶妻生子,只是一直未曾入仕。赵普没有入仕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不喜欢大汉君臣,认为他们是沙陀人,不值得他效力,以前的大晋也是如此。
如今虽说郭威建立了大周,但在赵普看来,大周四周都是强敌,想要生存,非常困难。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听说契丹人南下之际,大唐顺天节度使没有趁机追击郭威,而是让他北上御敌,这种所谓的民族气节令他十分钦佩,所以,听说顺天节度使杨琏招募官员,赵普告别了妻子,赶到郓州,希望能得到赏识。
杨琏听了,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出身份,酒菜上来,杨琏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聊着,从战略聊到政务,从政务聊到军事,杨琏发现赵普懂得很多,这让杨琏对他刮目相看。
赵普没有说错,杨琏也不希望招募到一群书呆子,而是需要在政务、谋略乃至于农、商等方面都有所见解的士子,在各方面发挥他的才能。农业的发达,士兵、百姓有饭可吃,而经商却能让百姓富裕,作为后世的人,杨琏自然不会特别抑止商业,反而会积极鼓励。
两人这一聊,足足两个多时辰,酒上了好几壶,脸都喝红了。直到天色黑了,两人这才散去。
杨琏回到节度使府上,找来了卢多逊,特别叮嘱他注意赵普。接下来又继续忙碌去了。
十余日后,赵普看着告示有些发呆。果然不出他的意料,这一次考试,多半是考政务,而且居然还问到了天下大事,这正和他的心意,赵普洋洋洒洒,把心中谋略都说了出来。他知道,山东虽说名义上属于大汉,但实际上已经成为大唐的国土,就大唐而言,统一天下有两个障碍,一个是初生的大周政权。
大周虽然刚刚建立,可是兵强马壮,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唯一的弱点便是经济略差,粮食不足,不能支撑长时间的战斗,大唐想要统一天下,就要先剿灭大周。而要消灭大周,却不是一夕可定,而且南方的吴越人也不会看着大唐夺取中原,大唐夺取中原若成,统一天下的势头就不可抵挡,所以吴越人必定会极力阻挠大唐北上。
大唐的地理环境特殊,南北皆有强敌,所以大唐需要远交近攻,比如与定难军、河东刘崇、乃至于蜀国等国家或地区结盟,牵制大周,并想办法灭掉吴越,无后顾之忧后,便可全力争衡,一旦契丹人或是刘崇南下,大唐便可趁机出兵,夺取中原,占据河北。
这是一个总体的计划,在平定了中原之后,大唐势力进一步扩大,余下如南平、楚地、南汉等国家,必然不战而降,或者说遇见的阻力就不大了。等到统一了南方,便可北上收复幽云十六州,夺回原本属于华夏的土地。
赵普认为先南后北的政策是对的,他也有信心相信顺天节度使能采纳他的意见。可是,他在告示上看了足足三次,都没有看见他的名字。
告示上有姓名的士子兴高采烈,虽说可能只是一个小吏,但对于一些生活潦倒的士子来说,就有了稳定收入,能够继续活下去,若是干的好了,成为正式的官员也不是梦想。
赵普看了一眼身边高兴的士子们,不由摇摇头,他觉得顺天节度使不采纳他的意见,足见这个节度使没有远见,大唐天子让这样的人镇守山东,固然能有一时的兴盛,也不能长久,更不能收复中原。
赵普叹息了一声,摇摇头,慢慢在街上走着,落榜令他心生倦意,既然在大唐没有机会,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大周皇帝那边碰碰运气。赵普沮丧地回到了聚贤馆。
赵普抬头,仔细打量了一番,忍不住冷笑了一声,什么聚贤馆,到头来,还不是做做模样?
可是契丹人的南下打破了他的计划,他怎能不愤怒呢?郭威一路追杀,斩首数百,契丹人有如惊弓之鸟,纷纷后撤,仓皇逃回契丹,这时,已经是盛夏的事情了。
杨琏抵达任城,与林仁肇商议了一番,林仁肇也同意杨琏的做法,经过一番准备之后,杨琏留下陈铁守卫任城,他赶往郓州。为了在登州造盐,杨琏又不得不把林仁肇派往登州,而且登州有极为优良的港口,可以兴建水师。
随着陈铁、林仁肇的离开,摆在杨琏面前的,是心腹太少,可用之人捉襟见肘,虽说章氏有二十多人赶来投奔,但人数远远不够,而且杨琏还不清楚这些人的才能,不敢轻易委任。
卢多逊倒是有一个建议,隋朝时期,就有科举,大唐也曾几度科考,有不少人落榜,卢多逊建议,招揽落榜的士子,总会有人愿意来的。
杨琏觉得这个意见不错,立刻让人贴出告示,只要是德才兼备之人,通过考核,均可录用,录用之人,除了给予俸禄,还能额外分到田地。这年头,土地最为金贵,想必会有很多人被吸引过来。
告示贴出去,陆陆续续有士子前来应聘,杨琏为了表示吸纳人才的诚意,特意将赶来投奔的人都安置在一处颇大的客栈之中,过一段日子,集中考试,按照才能、经历分配,或为一县之长,或为一州刺史。
这段日子,北方又有消息传来,郭威击败了契丹人,大军赶赴潞州,这时刘崇正在猛攻潞州,听说契丹兵败,郭威大军赶来,吓得立刻退兵,他留兵一万驻守辽州,大军会太原休整。
北方战事告一段落,郭威回到开封,一连下达了几个命令,这些命令多半是恢复中原河北的经济,没有足够的粮食,足够的金钱,大周如何能收复山.东?
双方出现了难得的默契,都没有动兵,杨琏抓紧时间,兴建水师,并从海州调了一批船只上来,增强郓州的防备能力。
随着天气的炎热,李璟任命的各地节度使、刺史也纷纷就任,密州节度使皇甫晖写了一封信给杨琏,述说昔日情谊。刘仁瞻也对杨琏表示了谢意,他改变了行军路程,虽然夺得了宿州,却差一点令杨琏功败垂成,天子震怒,杨琏说了好话,刘仁瞻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派人送来了宿州特产,杨琏笑纳了,同时也表示了感谢,派人送了回礼。
林仁肇抵达登州之后,立刻做出了考察,登州以北,有沙门岛、庙岛等一系列的岛屿,零星散布其中,绵延着朝着辽东半岛而去,当年隋唐攻打高句丽,登州便是出海地,此地若发展好了,可以大用。
林仁肇拥有丰富的水师经验,又在海州经营了一两年,在登州考察之后,立刻做出了安排,在沙门岛修建港口,同时准备修建水池造盐,登州的建设如火如荼,郓州这边,也不甘落后。林仁肇建立的水师本来就有了雏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水师已经有了七千多人,个个都水性娴熟,可谓浪里白条。
以梁山泊、郓州为中心,杨琏修建了一系列的堡垒,就目前的阶段来说,杨琏依旧是防守为主,郭威虽然签订了和约,也留下了郭荣为人质,但各种层出不穷的骚扰肯定是存在的,杨琏不得不防。当然了,杨琏也不会任由郭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一旦让郭威恢复过来,以中原的强大,杨琏很难抵抗。
梁山泊与郓州水陆两军互相配合,就算郭威来攻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杨琏以工代赈,拓宽了运河,并把运河延伸到了郓州的护城河,这样一来,水师的走轲便可直接进入郓州,加强了郓州的守备能力。
水师的建设有了进展,陆军也招收了一万五千多人,杨琏让楚州的老卒带领新兵,狠劲地操练着。平时多流汗,战时才会少流血,这些老兵对此深有体会,因此格外卖力。
新兵的事情上了轨道,杨琏转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考上,这段时日卢多逊十分忙碌,在准备着试题。士子们经过一段时日的准备,表示可以科考了。杨琏把科考的时日定在了秋收之后,士子们接到消息,拼命读着书,希望能在这一次不正规的科考中,被杨琏看中。毕竟这是一个机会,山.东各地百废待兴,若是有了政绩,加官进爵还是有机会的。(未完待续。)
郓州,秋高气爽,黄昏时分,杨琏从城外回来,想了想,让侍卫先回府,自己却在城中转悠起来。
再有七八日,就要举行考试,虽说仅仅局限于山东一带,但还是吸引了大批的士子赶来,杨琏在城中转悠的时候,随处可见头戴璞头的士子,其中还有不少人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也听不清在念着什么。
杨琏觉得腹中有些饥饿,就近走上了一间酒楼,这家酒楼规模颇大,足足有三层,一楼是大厅,此时挤满了人,二楼、三楼多半是包厢,杨琏选择了一楼。
一楼人不少,杨琏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了一个座位,身边是一名士子,一手拿着书籍,一手拿着筷子,一边吃,一边念着。杨琏侧目看了一眼,这名士子在读《春秋》。
杨琏微微一笑,虽说是考试,杨琏却没有打算像后世一样的让考生死记硬背,他需要的是能在治政、军事上乃至于治农、治水等方面都有独特见解的人,读书固然是好事,读死书却不是好事了。杨琏没有提醒,等跑堂的过来,点了一碗面,便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一个士子正在说这话,道:“诸位,不要读书了,该怎么玩就怎么玩,临时抱佛脚,哪有什么用?”
这话引来了不少人的讥笑,一个年约三旬的士子道:“这位兄弟,如何称呼?”
“在下幽州赵普!”士子说道。
杨琏摸了摸下巴,这个名字似乎有点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有理了!赵兄,山东考试,虽说比不得科考,但若是考上,总归有一个一官半职,我等皆在苦读,赵兄为何这般说,难道有什么内幕不成?”依旧是那名年约三旬的汉子。
赵普呵呵笑了笑,道:“哪有什么内幕,若是有内幕,我要需要考试吗?”
众人点头,赵普这话说的没错。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虽然没错,可是唐末以来,群雄逐鹿,天下板荡。中原朝廷不过十数载就改换门庭,如今大汉几乎名存实亡,诸位以为,山东考试,当真是要考教诗词吗?”赵普问道。
有人陷入了沉思,有人却问道:“赵兄,那以你之见,考什么呢?”
“政略、农事,若是有智谋之士,能出谋划策,也是极好的。”赵普说道。
政略士子们还能理解,可是农事?堂堂的读书人去做什么农事?岂不是丢了读书人的颜面?有人不屑,顿时讥笑声四起。
杨琏看了一眼赵普,这个名字有些特殊,不过让他感兴趣的是这个人。当即走上几步,坐在赵普身边,拱拱手,道:“赵兄,那以你之见,山东当要如何治政?”
赵普哈哈一笑,居然是个为人大度的人,见杨琏问起,便道:“山东丘陵众多,背靠黄河,东临大海,春秋战国之时,便是强国,由此可见,山东有强国之姿。若是在海边煮盐,平原之地积极开垦,积攒粮食,同时利用山河之险,加强防守,积极练兵,一旦北方有变,便可出兵攻之。”
有几名士子对赵普的话非常不屑,甩甩衣袖,自顾去了。
杨琏却颇为感兴趣,道:“赵兄,那以你之见,北方有变,当是什么?”
“这……”赵普有些警惕地看了杨琏一眼,这个人问这么多,有些奇怪。
杨琏拱拱手,道:“赵兄,我是诚心请教,还望赐教。”
赵普四周看了一眼,仔细想了想,低声道:“其实北方之变,不在契丹,便在河东。”
杨琏点点头,他的方略也是如此,如今看来,赵普的想法居然和他有几分相似。当即笑道:“赵兄,请上楼一叙。”有的话,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赵普也是大度之人,闻言与杨琏找了一间包厢,杨琏又让跑堂的添了几个菜,上了两壶酒,两人边吃边说着。
杨琏这才明白,如今赵普在洛阳居住,已经娶妻生子,只是一直未曾入仕。赵普没有入仕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不喜欢大汉君臣,认为他们是沙陀人,不值得他效力,以前的大晋也是如此。
如今虽说郭威建立了大周,但在赵普看来,大周四周都是强敌,想要生存,非常困难。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听说契丹人南下之际,大唐顺天节度使没有趁机追击郭威,而是让他北上御敌,这种所谓的民族气节令他十分钦佩,所以,听说顺天节度使杨琏招募官员,赵普告别了妻子,赶到郓州,希望能得到赏识。
杨琏听了,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出身份,酒菜上来,杨琏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聊着,从战略聊到政务,从政务聊到军事,杨琏发现赵普懂得很多,这让杨琏对他刮目相看。
赵普没有说错,杨琏也不希望招募到一群书呆子,而是需要在政务、谋略乃至于农、商等方面都有所见解的士子,在各方面发挥他的才能。农业的发达,士兵、百姓有饭可吃,而经商却能让百姓富裕,作为后世的人,杨琏自然不会特别抑止商业,反而会积极鼓励。
两人这一聊,足足两个多时辰,酒上了好几壶,脸都喝红了。直到天色黑了,两人这才散去。
杨琏回到节度使府上,找来了卢多逊,特别叮嘱他注意赵普。接下来又继续忙碌去了。
十余日后,赵普看着告示有些发呆。果然不出他的意料,这一次考试,多半是考政务,而且居然还问到了天下大事,这正和他的心意,赵普洋洋洒洒,把心中谋略都说了出来。他知道,山东虽说名义上属于大汉,但实际上已经成为大唐的国土,就大唐而言,统一天下有两个障碍,一个是初生的大周政权。
大周虽然刚刚建立,可是兵强马壮,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唯一的弱点便是经济略差,粮食不足,不能支撑长时间的战斗,大唐想要统一天下,就要先剿灭大周。而要消灭大周,却不是一夕可定,而且南方的吴越人也不会看着大唐夺取中原,大唐夺取中原若成,统一天下的势头就不可抵挡,所以吴越人必定会极力阻挠大唐北上。
大唐的地理环境特殊,南北皆有强敌,所以大唐需要远交近攻,比如与定难军、河东刘崇、乃至于蜀国等国家或地区结盟,牵制大周,并想办法灭掉吴越,无后顾之忧后,便可全力争衡,一旦契丹人或是刘崇南下,大唐便可趁机出兵,夺取中原,占据河北。
这是一个总体的计划,在平定了中原之后,大唐势力进一步扩大,余下如南平、楚地、南汉等国家,必然不战而降,或者说遇见的阻力就不大了。等到统一了南方,便可北上收复幽云十六州,夺回原本属于华夏的土地。
赵普认为先南后北的政策是对的,他也有信心相信顺天节度使能采纳他的意见。可是,他在告示上看了足足三次,都没有看见他的名字。
告示上有姓名的士子兴高采烈,虽说可能只是一个小吏,但对于一些生活潦倒的士子来说,就有了稳定收入,能够继续活下去,若是干的好了,成为正式的官员也不是梦想。
赵普看了一眼身边高兴的士子们,不由摇摇头,他觉得顺天节度使不采纳他的意见,足见这个节度使没有远见,大唐天子让这样的人镇守山东,固然能有一时的兴盛,也不能长久,更不能收复中原。
赵普叹息了一声,摇摇头,慢慢在街上走着,落榜令他心生倦意,既然在大唐没有机会,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大周皇帝那边碰碰运气。赵普沮丧地回到了聚贤馆。
赵普抬头,仔细打量了一番,忍不住冷笑了一声,什么聚贤馆,到头来,还不是做做模样?
可是契丹人的南下打破了他的计划,他怎能不愤怒呢?郭威一路追杀,斩首数百,契丹人有如惊弓之鸟,纷纷后撤,仓皇逃回契丹,这时,已经是盛夏的事情了。
杨琏抵达任城,与林仁肇商议了一番,林仁肇也同意杨琏的做法,经过一番准备之后,杨琏留下陈铁守卫任城,他赶往郓州。为了在登州造盐,杨琏又不得不把林仁肇派往登州,而且登州有极为优良的港口,可以兴建水师。
随着陈铁、林仁肇的离开,摆在杨琏面前的,是心腹太少,可用之人捉襟见肘,虽说章氏有二十多人赶来投奔,但人数远远不够,而且杨琏还不清楚这些人的才能,不敢轻易委任。
卢多逊倒是有一个建议,隋朝时期,就有科举,大唐也曾几度科考,有不少人落榜,卢多逊建议,招揽落榜的士子,总会有人愿意来的。
杨琏觉得这个意见不错,立刻让人贴出告示,只要是德才兼备之人,通过考核,均可录用,录用之人,除了给予俸禄,还能额外分到田地。这年头,土地最为金贵,想必会有很多人被吸引过来。
告示贴出去,陆陆续续有士子前来应聘,杨琏为了表示吸纳人才的诚意,特意将赶来投奔的人都安置在一处颇大的客栈之中,过一段日子,集中考试,按照才能、经历分配,或为一县之长,或为一州刺史。
这段日子,北方又有消息传来,郭威击败了契丹人,大军赶赴潞州,这时刘崇正在猛攻潞州,听说契丹兵败,郭威大军赶来,吓得立刻退兵,他留兵一万驻守辽州,大军会太原休整。
北方战事告一段落,郭威回到开封,一连下达了几个命令,这些命令多半是恢复中原河北的经济,没有足够的粮食,足够的金钱,大周如何能收复山.东?
双方出现了难得的默契,都没有动兵,杨琏抓紧时间,兴建水师,并从海州调了一批船只上来,增强郓州的防备能力。
随着天气的炎热,李璟任命的各地节度使、刺史也纷纷就任,密州节度使皇甫晖写了一封信给杨琏,述说昔日情谊。刘仁瞻也对杨琏表示了谢意,他改变了行军路程,虽然夺得了宿州,却差一点令杨琏功败垂成,天子震怒,杨琏说了好话,刘仁瞻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派人送来了宿州特产,杨琏笑纳了,同时也表示了感谢,派人送了回礼。
林仁肇抵达登州之后,立刻做出了考察,登州以北,有沙门岛、庙岛等一系列的岛屿,零星散布其中,绵延着朝着辽东半岛而去,当年隋唐攻打高句丽,登州便是出海地,此地若发展好了,可以大用。
林仁肇拥有丰富的水师经验,又在海州经营了一两年,在登州考察之后,立刻做出了安排,在沙门岛修建港口,同时准备修建水池造盐,登州的建设如火如荼,郓州这边,也不甘落后。林仁肇建立的水师本来就有了雏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水师已经有了七千多人,个个都水性娴熟,可谓浪里白条。
以梁山泊、郓州为中心,杨琏修建了一系列的堡垒,就目前的阶段来说,杨琏依旧是防守为主,郭威虽然签订了和约,也留下了郭荣为人质,但各种层出不穷的骚扰肯定是存在的,杨琏不得不防。当然了,杨琏也不会任由郭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一旦让郭威恢复过来,以中原的强大,杨琏很难抵抗。
梁山泊与郓州水陆两军互相配合,就算郭威来攻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杨琏以工代赈,拓宽了运河,并把运河延伸到了郓州的护城河,这样一来,水师的走轲便可直接进入郓州,加强了郓州的守备能力。
水师的建设有了进展,陆军也招收了一万五千多人,杨琏让楚州的老卒带领新兵,狠劲地操练着。平时多流汗,战时才会少流血,这些老兵对此深有体会,因此格外卖力。
新兵的事情上了轨道,杨琏转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考上,这段时日卢多逊十分忙碌,在准备着试题。士子们经过一段时日的准备,表示可以科考了。杨琏把科考的时日定在了秋收之后,士子们接到消息,拼命读着书,希望能在这一次不正规的科考中,被杨琏看中。毕竟这是一个机会,山.东各地百废待兴,若是有了政绩,加官进爵还是有机会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