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白眉马良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伊籍出去了,大厅里静悄悄的,在座的八位俊贤都在仔细的打量着刘备。
刘备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有道是三十而立,他这年龄,早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可现在,却仍然一无是处。
从二十四岁与关羽、张飞义结金兰以来,整整十一年的光yin,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黄巾之乱时,他与两位结拜的兄弟一起投军,参加了平定黄巾之乱的战役中,后因功获得安喜县尉一职。但好景不长,郡中督邮到来,向他所取贿赂,刘备没钱,反被督邮刁难,一怒之下,便打了督邮,与关羽、张飞一起弃官逃走。
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盗贼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因为杀了当地恶霸,反受人诬告,不得已而辞官。再后来,朝廷录述黄巾之乱的功臣,刘备又被任为高唐尉,不久又升任高唐令之职。
也许是命运多舛,又或许是上天不公,在刘备升任高唐令一个月后,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于是带领关羽、张飞前往幽州,去投奔自己的同窗好友,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从此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被公孙瓒表为别部司马。
再后来,刘备被公孙瓒派去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刘备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守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
刘备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刘备当平原相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
期间,刘备还曾率军前往去救援徐州牧陶谦,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刘备肯定会留在了徐州。但是穿越而来的张彦,搅乱了历史正常的顺序,直接接替了陶谦的位置,刘备不得不滚回平原。
这个时候正是群雄割据,诸侯混战的时候,做为大好人的刘备,并不一定会有好报,在刘备以为可以在平原好好的过上较为稳定的生活时,袁绍命令长子袁谭率领大军杀入了平原,刘备兵少,抵挡不住,只好退到北海,依附北海相孔融。
之后,袁谭兵进北海,孔融也命悬一线,若非张彦率军及时赶来,只怕刘备连同孔融都会死在袁谭的手里。
再再后来,刘备辗转反侧,前往荆州,去依附刘表,又得到孔融的举荐,这才获得武陵太守的职位,在荆州稍微安定了下来。
回想起过去的林林种种,刘备的人生,只能用失败二字来解释。三十五岁了,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一向以复兴汉室江山为己任的刘备,还有什么脸面来说这种豪言壮语?
但是,刘备就是刘备,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胜不骄,败不馁,身体里流着汉室的血脉,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他以足够的自信心,让他意志力继续坚忍不拔。
刘备环视了一圈大厅里坐着的八位才俊,不管以前如何,他断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收买人心、招纳贤才的机会。既然伊籍给他创造了这么好的一个氛围,那么接下来,就看他的了。
于是,刘备开门见山的道:“诸位先生,承蒙刘太傅厚爱,让我担任荆南都督一职,负责荆南四郡的一切事物。可是我刘备是一个粗人,舞刀弄枪还行,要是舞文弄墨,那就要逊sè许多了。张羡造反,四郡百姓深受罹难,而且四郡的官员里,有一半都是张羡的心腹,如今虽然已经就法,但也给了我一个极大的难题,那就是一下子多了那多空缺的官职,太傅的意思是,让我自行任免,可我手下都是一些大老粗,没有什么饱学之士,诸位先生是伊籍先生的朋友,也是荆州一带的才俊,不知道诸位先生可有兴趣在荆南四郡里当职?”
其实,伊籍邀请这八个人前来,正是为了这件事,而且伊籍也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他觉得刘备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如今正值用人之际,希望这八个朋友能够伸出援手,帮助刘备。
所以,即便是刘备不开口,八个好友也都知道刘备的来意。
但是,他们从未见过刘备,又怎么会知道刘备是否像伊籍说的那样,真的是个雄才大略的人呢?
刘备的话音一落,众人听的很仔细,这么开门见山,毫不拐弯抹角,可见刘备也是个直来直去的人。
关于刘备的事迹,八个人之前从未听说过,了解最多的,也是最近在荆南平定了张羡之乱。可以说,在荆州,刘备的名气不大,只是因为这件事而小有名气,很多人,也根本不知道刘备是谁,又是从何而来,因何会出现在荆南。
“刘将军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机伯也已经向我们说明了一切,至于大家是个什么意思,那还要看大家是怎么想的了。”首先开口的人是荆州名士刘巴,此人出身官宦,其祖父、父亲,都曾经在大汉当过太守、将军,刘巴从小聪慧,而且胆识过人。
刘巴十岁时,父亲去征讨山贼,失败被俘,刘巴闻之,以十岁幼龄,前去山贼那里要人,并要求用自己当人质,换取父亲。
山贼们见刘巴十分孝顺,加上刘巴表现的更是不卑不亢,给山贼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些山贼也是因为官逼民反,没有活路才落草为寇的,刘巴于是趁机游说山贼,劝其归顺朝廷,不仅不追求责任,反而给予土地、房舍。
山贼们一方面感叹刘巴的孝心和胆识,另一方面,也不想再为寇,便同意归顺朝廷。
从这件事后,刘巴在荆州境内声名大噪,此后,刘巴更是以才华出众,被刘表多次举茂才,并且聘用刘巴为从事。
刘巴以为刘表并非明主,多次拒绝了聘请,依然潜心学习。
可以说,在座的八位之中,刘巴的名气最大,他这话一说出来,其余人都面面相觑了一番,开始各自表述自己的意思。
八个人中,只有蒋琬、潘濬、刘敏、马良四位年轻的才俊愿意跟随刘备一起去荆南四郡闯荡一番。
马通、马静、马伦、刘巴四人则纷纷表示不愿意去荆南。
马良见后,立刻问道:“三位兄长,你们都不去荆南吗?”
马通、马静、马伦比马良年纪要大,三个人在襄阳城里都有家室,而且都各自经营着一些小生意,不愿意去荆南那么偏远的地方。
马良有些失望,又望了刘巴一眼,问道:“子初贤弟,你也不去?”
刘巴点了点头,当着众人的面说道:“我不去,自然有不去的原因。我多次被太傅举荐为孝廉、茂才,而且太傅多次聘请我去当从事,都被我拒绝。如果现在我跟刘将军走了,万一消息传到太傅的耳朵里,只怕太傅有有所想法,也可能会为难刘将军。我要是去了,不是在帮助刘将军,反而是害了刘将军。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的苦衷,一旦时机成熟,我会亲自去荆南与几位兄长相会的。”
整个大厅里,刘巴名气最大,但是年纪却是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的模样,刘巴曾经多次用自己年幼推掉了到刘表帐下当从事的机会,这个时候要是去了刘备那里,反而会引来刘表的怀疑。不仅会给刘备惹来麻烦,连自己也会有麻烦。
刘巴年纪虽小,但面相老成,所以面相上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出好几岁,刘备一进入大厅时,未能发觉,此时听刘巴说话的声音还有些nǎi声nǎi气的,脸上也带着稚嫩之气,便知道刘巴年纪不大。
众人听了刘巴的解释,觉得非常的有道理,刘备也不再说话了,能够有四位才俊相助,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太多了。此次襄阳之行,也算是有所收获。
这个时候,伊籍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一直在大厅外面站着,偷听着里面的谈话,这样的结果,他早已经心知肚明了。在他看来,只要马良、蒋琬愿意跟刘备一起去荆南,其余人都不去,也没有什么关系。
荆州的名士圈里,早有人对宜城马氏五兄弟做出过点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认为的,“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蒋琬是零陵湘乡人,家本来就在荆南,虽然名气不大,但在伊籍看来,其才华,不比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差。所以,在诸位朋友当中,伊籍最器重的就是蒋琬。
只是,蒋琬出身贫寒,一向为人所看不起,来襄阳求官,也屡次受阻。加上蒋琬平时不苟言笑,大智若愚,看起来跟闷头瓜一样,若不深交,根本不会知道他有什么才华。
伊籍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和蒋琬成为朋友的,二人一番交谈之后,便一见如故,而且蒋琬对事情的看法,也让伊籍另眼相看,迅速与其成为了至交。
“饭都已经做好了,今天就请诸位好友在此好好的享用一餐,其他的事情,吃饭的时候再聊!”伊籍一进入大厅,便朗声叫道。(未完待续。)
伊籍出去了,大厅里静悄悄的,在座的八位俊贤都在仔细的打量着刘备。
刘备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有道是三十而立,他这年龄,早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可现在,却仍然一无是处。
从二十四岁与关羽、张飞义结金兰以来,整整十一年的光yin,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黄巾之乱时,他与两位结拜的兄弟一起投军,参加了平定黄巾之乱的战役中,后因功获得安喜县尉一职。但好景不长,郡中督邮到来,向他所取贿赂,刘备没钱,反被督邮刁难,一怒之下,便打了督邮,与关羽、张飞一起弃官逃走。
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盗贼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因为杀了当地恶霸,反受人诬告,不得已而辞官。再后来,朝廷录述黄巾之乱的功臣,刘备又被任为高唐尉,不久又升任高唐令之职。
也许是命运多舛,又或许是上天不公,在刘备升任高唐令一个月后,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于是带领关羽、张飞前往幽州,去投奔自己的同窗好友,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从此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被公孙瓒表为别部司马。
再后来,刘备被公孙瓒派去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刘备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守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
刘备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刘备当平原相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
期间,刘备还曾率军前往去救援徐州牧陶谦,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刘备肯定会留在了徐州。但是穿越而来的张彦,搅乱了历史正常的顺序,直接接替了陶谦的位置,刘备不得不滚回平原。
这个时候正是群雄割据,诸侯混战的时候,做为大好人的刘备,并不一定会有好报,在刘备以为可以在平原好好的过上较为稳定的生活时,袁绍命令长子袁谭率领大军杀入了平原,刘备兵少,抵挡不住,只好退到北海,依附北海相孔融。
之后,袁谭兵进北海,孔融也命悬一线,若非张彦率军及时赶来,只怕刘备连同孔融都会死在袁谭的手里。
再再后来,刘备辗转反侧,前往荆州,去依附刘表,又得到孔融的举荐,这才获得武陵太守的职位,在荆州稍微安定了下来。
回想起过去的林林种种,刘备的人生,只能用失败二字来解释。三十五岁了,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一向以复兴汉室江山为己任的刘备,还有什么脸面来说这种豪言壮语?
但是,刘备就是刘备,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胜不骄,败不馁,身体里流着汉室的血脉,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他以足够的自信心,让他意志力继续坚忍不拔。
刘备环视了一圈大厅里坐着的八位才俊,不管以前如何,他断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收买人心、招纳贤才的机会。既然伊籍给他创造了这么好的一个氛围,那么接下来,就看他的了。
于是,刘备开门见山的道:“诸位先生,承蒙刘太傅厚爱,让我担任荆南都督一职,负责荆南四郡的一切事物。可是我刘备是一个粗人,舞刀弄枪还行,要是舞文弄墨,那就要逊sè许多了。张羡造反,四郡百姓深受罹难,而且四郡的官员里,有一半都是张羡的心腹,如今虽然已经就法,但也给了我一个极大的难题,那就是一下子多了那多空缺的官职,太傅的意思是,让我自行任免,可我手下都是一些大老粗,没有什么饱学之士,诸位先生是伊籍先生的朋友,也是荆州一带的才俊,不知道诸位先生可有兴趣在荆南四郡里当职?”
其实,伊籍邀请这八个人前来,正是为了这件事,而且伊籍也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他觉得刘备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如今正值用人之际,希望这八个朋友能够伸出援手,帮助刘备。
所以,即便是刘备不开口,八个好友也都知道刘备的来意。
但是,他们从未见过刘备,又怎么会知道刘备是否像伊籍说的那样,真的是个雄才大略的人呢?
刘备的话音一落,众人听的很仔细,这么开门见山,毫不拐弯抹角,可见刘备也是个直来直去的人。
关于刘备的事迹,八个人之前从未听说过,了解最多的,也是最近在荆南平定了张羡之乱。可以说,在荆州,刘备的名气不大,只是因为这件事而小有名气,很多人,也根本不知道刘备是谁,又是从何而来,因何会出现在荆南。
“刘将军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机伯也已经向我们说明了一切,至于大家是个什么意思,那还要看大家是怎么想的了。”首先开口的人是荆州名士刘巴,此人出身官宦,其祖父、父亲,都曾经在大汉当过太守、将军,刘巴从小聪慧,而且胆识过人。
刘巴十岁时,父亲去征讨山贼,失败被俘,刘巴闻之,以十岁幼龄,前去山贼那里要人,并要求用自己当人质,换取父亲。
山贼们见刘巴十分孝顺,加上刘巴表现的更是不卑不亢,给山贼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些山贼也是因为官逼民反,没有活路才落草为寇的,刘巴于是趁机游说山贼,劝其归顺朝廷,不仅不追求责任,反而给予土地、房舍。
山贼们一方面感叹刘巴的孝心和胆识,另一方面,也不想再为寇,便同意归顺朝廷。
从这件事后,刘巴在荆州境内声名大噪,此后,刘巴更是以才华出众,被刘表多次举茂才,并且聘用刘巴为从事。
刘巴以为刘表并非明主,多次拒绝了聘请,依然潜心学习。
可以说,在座的八位之中,刘巴的名气最大,他这话一说出来,其余人都面面相觑了一番,开始各自表述自己的意思。
八个人中,只有蒋琬、潘濬、刘敏、马良四位年轻的才俊愿意跟随刘备一起去荆南四郡闯荡一番。
马通、马静、马伦、刘巴四人则纷纷表示不愿意去荆南。
马良见后,立刻问道:“三位兄长,你们都不去荆南吗?”
马通、马静、马伦比马良年纪要大,三个人在襄阳城里都有家室,而且都各自经营着一些小生意,不愿意去荆南那么偏远的地方。
马良有些失望,又望了刘巴一眼,问道:“子初贤弟,你也不去?”
刘巴点了点头,当着众人的面说道:“我不去,自然有不去的原因。我多次被太傅举荐为孝廉、茂才,而且太傅多次聘请我去当从事,都被我拒绝。如果现在我跟刘将军走了,万一消息传到太傅的耳朵里,只怕太傅有有所想法,也可能会为难刘将军。我要是去了,不是在帮助刘将军,反而是害了刘将军。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的苦衷,一旦时机成熟,我会亲自去荆南与几位兄长相会的。”
整个大厅里,刘巴名气最大,但是年纪却是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的模样,刘巴曾经多次用自己年幼推掉了到刘表帐下当从事的机会,这个时候要是去了刘备那里,反而会引来刘表的怀疑。不仅会给刘备惹来麻烦,连自己也会有麻烦。
刘巴年纪虽小,但面相老成,所以面相上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出好几岁,刘备一进入大厅时,未能发觉,此时听刘巴说话的声音还有些nǎi声nǎi气的,脸上也带着稚嫩之气,便知道刘巴年纪不大。
众人听了刘巴的解释,觉得非常的有道理,刘备也不再说话了,能够有四位才俊相助,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太多了。此次襄阳之行,也算是有所收获。
这个时候,伊籍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一直在大厅外面站着,偷听着里面的谈话,这样的结果,他早已经心知肚明了。在他看来,只要马良、蒋琬愿意跟刘备一起去荆南,其余人都不去,也没有什么关系。
荆州的名士圈里,早有人对宜城马氏五兄弟做出过点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认为的,“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蒋琬是零陵湘乡人,家本来就在荆南,虽然名气不大,但在伊籍看来,其才华,不比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差。所以,在诸位朋友当中,伊籍最器重的就是蒋琬。
只是,蒋琬出身贫寒,一向为人所看不起,来襄阳求官,也屡次受阻。加上蒋琬平时不苟言笑,大智若愚,看起来跟闷头瓜一样,若不深交,根本不会知道他有什么才华。
伊籍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和蒋琬成为朋友的,二人一番交谈之后,便一见如故,而且蒋琬对事情的看法,也让伊籍另眼相看,迅速与其成为了至交。
“饭都已经做好了,今天就请诸位好友在此好好的享用一餐,其他的事情,吃饭的时候再聊!”伊籍一进入大厅,便朗声叫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