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蕴弃深泥终不易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山村中的识文断字的人,平日里的工作通常都是趋向于文字性质的。
就像宋臻一开始所思考的帮人写信读信这样十分适合在大街上摆个摊就开始做的工作,他这段时间也做过。好赖得了几个铜钱。不过这钱币上所印制的所谓“如意通宝”,却让宋臻觉得十分奇妙。
曾经火热过的各种鉴宝节目让宋臻至少知道什么“康熙通宝”“乾隆通宝”之类的,但是想想要是玄朝当朝皇帝居然被称为“如意帝”,这未免也太让人出戏了。怎么听都觉得这么个名字十分不正经,更不像是正常情况下给取出来的。不过这种事情也不管宋臻的事情,他只需要能够用这些钱就成了。
铜钱顶什么用呢?被后世的电视连续剧和架空小说彻底荼毒了的宋臻,内心的金钱概念是有钱人随便出手都是上千两白银之类的。这几个铜钱,在他看来实在是太少了。也不想想以古代的冶炼技术,那么多银子怎么可能弄得出来。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件事上的误解。
宋臻在玄朝第一次拿到银子,依旧是从自己两个学生的家长那里。这笔银子是用作宋臻给两个学生起大名的润笔费的。
说来也是,一个王二娃,一个刘瓜儿,这样的名字在山村里还好说,但是假如对方的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去好好读书,靠着科举走出一条道路的话,一个正式的大名就是必要的了。
山村地区,没有家族传承的辈分之类的,想要给孩子起个好名字,通常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去找十里八乡著名的算命的,让人家给挑个合适的名字。有许多人甚至是成年之后还特意去请大师改名。不过这种起名方式有一点不好就在于,假设这位大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不太高的话,他会给出一个十分千篇一律的名字,因为他知道的就那么多。
而另一种,则就是像刘家和王家所做的这样,请一个读书人帮孩子起名。
宋臻自觉不太擅长起名这种工作,但是这样的起名,他还是能做的。翻翻那一堆书,找几个寓意不错又不至于和姓氏在一起有奇怪谐音的字,这件事就解决了。
而后刘家和王家都送上了银子作为酬劳。这是宋臻这么长时间以来见到的最大的一笔钱。让他乐呵了半天,最后收到书箱子底下去了。
因为就在这起名的一来一往之前,宋臻终于知道就这么点银子,也够他买粮食吃上好几个月时间了。之所以能够拿到这么多,并不仅仅是因为取名本身这件事,还因为宋臻下意识地在之后对刘家和王家人解释说两个孩子的名字究竟是个什么意思,虽然啰嗦,但是在弄清楚自家孩子的名字是如何来历不凡又不同寻常之后,双方的家长自然是要有所表示。
如果是其他读书人或者大师之类的话,起了名之后哪里会理会这些求上门的人,自然不会有宋臻这样的待遇。
有了银子,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去镇子上看看。宋臻到最后还是要回到书院里读书的,他是要考科举,又不是一辈子在山里教书。
想要从山村里下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不愿意自己一个人走好几里山路走去镇子的话,就要用到驴车。牛车和马车?牛在地里,马太贵了买不起。而就是整个村里,也只有算作是村长的那一家人有驴车。可是人家不可能天天都赶车下山。
对于生活不便的山村而言,想要进行一些商业活动,或者是想要进行一些不同寻常的娱乐活动,总是少不了要去镇子上之类稍微繁华的地方赶场,或者换一个大众一点的词,叫做赶集。每隔一段时间,人们会在更放话的镇子上聚集起来,卖出多余的物资,购进需要的东西。而很多时候,不同时间的“场”是有不同的主题的。
比如逢七就买卖牲口,逢十买卖布料衣裳之类的。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约定俗成。
而赶场,就是山村里的驴车会出动的时候。宋臻等了又等,才等到了最近的一个日子,终于坐上了在泥泞的山道上不断颠簸还带着一股子装过柴火青菜之类乱七八糟东西后发酵的酸味的驴车,和村里其他要出门的几个人,一起出了村去镇子上了。
今天依旧在下雨,这山里似乎就没有几天是晴天,前段日子宋臻连续遇到晴天,可以说是十分罕见了。
道路是泥土路,本地红色的泥土被车子压出一道又一道的印记,水坑随处都是。宋臻在车子里摇摇晃晃,百无聊赖。外边儿全都是田地的模样,并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他也在内心盘算着到了镇子上应该怎么做。车子里有其他人在聊天,但是没人和他说话,大多都客客气气的,毕竟他是书生,是识文断字的人,在旁人看来多有不同。
就在这个当口,赶车的大叔却突然停下了车,寒暄地道:“顾家小子,你也去镇子上?”
外边儿传过来少年清朗的声音,“哎!我去把才采来的药材给卖了。”
接着,就见一个浓眉大眼,和宋臻差不多年纪的少年从后边登上了车。细雨在他的头发上蒙上了一层细密的水珠,但他身上腾着热气,或许不多时就能把一层水珠都蒸发掉。这少年抬眼一看,在看见宋臻的时候愣了一下,却立刻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大声叫道:“哎!宋臻,你也在这里!我们都好几年没见过了吧,我是顾二,你还记得吧?”
宋臻呆了呆,顾二?
记忆里有这么个人,十分模糊,还是原主小时候见过几面的一个人,是隔壁村的顾家的老二。
“嗯,才出孝。”宋臻和他不太熟,于是只是简短地回答了一句,冲他点点头。
顾二几步挤到宋臻身边,坐在他旁边,好似十分高兴的样子,“其实我现在也不叫顾二了,我大名叫做顾衡恩!不比你的名字差吧?”
宋臻微笑。
在山村中的识文断字的人,平日里的工作通常都是趋向于文字性质的。
就像宋臻一开始所思考的帮人写信读信这样十分适合在大街上摆个摊就开始做的工作,他这段时间也做过。好赖得了几个铜钱。不过这钱币上所印制的所谓“如意通宝”,却让宋臻觉得十分奇妙。
曾经火热过的各种鉴宝节目让宋臻至少知道什么“康熙通宝”“乾隆通宝”之类的,但是想想要是玄朝当朝皇帝居然被称为“如意帝”,这未免也太让人出戏了。怎么听都觉得这么个名字十分不正经,更不像是正常情况下给取出来的。不过这种事情也不管宋臻的事情,他只需要能够用这些钱就成了。
铜钱顶什么用呢?被后世的电视连续剧和架空小说彻底荼毒了的宋臻,内心的金钱概念是有钱人随便出手都是上千两白银之类的。这几个铜钱,在他看来实在是太少了。也不想想以古代的冶炼技术,那么多银子怎么可能弄得出来。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件事上的误解。
宋臻在玄朝第一次拿到银子,依旧是从自己两个学生的家长那里。这笔银子是用作宋臻给两个学生起大名的润笔费的。
说来也是,一个王二娃,一个刘瓜儿,这样的名字在山村里还好说,但是假如对方的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去好好读书,靠着科举走出一条道路的话,一个正式的大名就是必要的了。
山村地区,没有家族传承的辈分之类的,想要给孩子起个好名字,通常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去找十里八乡著名的算命的,让人家给挑个合适的名字。有许多人甚至是成年之后还特意去请大师改名。不过这种起名方式有一点不好就在于,假设这位大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不太高的话,他会给出一个十分千篇一律的名字,因为他知道的就那么多。
而另一种,则就是像刘家和王家所做的这样,请一个读书人帮孩子起名。
宋臻自觉不太擅长起名这种工作,但是这样的起名,他还是能做的。翻翻那一堆书,找几个寓意不错又不至于和姓氏在一起有奇怪谐音的字,这件事就解决了。
而后刘家和王家都送上了银子作为酬劳。这是宋臻这么长时间以来见到的最大的一笔钱。让他乐呵了半天,最后收到书箱子底下去了。
因为就在这起名的一来一往之前,宋臻终于知道就这么点银子,也够他买粮食吃上好几个月时间了。之所以能够拿到这么多,并不仅仅是因为取名本身这件事,还因为宋臻下意识地在之后对刘家和王家人解释说两个孩子的名字究竟是个什么意思,虽然啰嗦,但是在弄清楚自家孩子的名字是如何来历不凡又不同寻常之后,双方的家长自然是要有所表示。
如果是其他读书人或者大师之类的话,起了名之后哪里会理会这些求上门的人,自然不会有宋臻这样的待遇。
有了银子,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去镇子上看看。宋臻到最后还是要回到书院里读书的,他是要考科举,又不是一辈子在山里教书。
想要从山村里下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不愿意自己一个人走好几里山路走去镇子的话,就要用到驴车。牛车和马车?牛在地里,马太贵了买不起。而就是整个村里,也只有算作是村长的那一家人有驴车。可是人家不可能天天都赶车下山。
对于生活不便的山村而言,想要进行一些商业活动,或者是想要进行一些不同寻常的娱乐活动,总是少不了要去镇子上之类稍微繁华的地方赶场,或者换一个大众一点的词,叫做赶集。每隔一段时间,人们会在更放话的镇子上聚集起来,卖出多余的物资,购进需要的东西。而很多时候,不同时间的“场”是有不同的主题的。
比如逢七就买卖牲口,逢十买卖布料衣裳之类的。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约定俗成。
而赶场,就是山村里的驴车会出动的时候。宋臻等了又等,才等到了最近的一个日子,终于坐上了在泥泞的山道上不断颠簸还带着一股子装过柴火青菜之类乱七八糟东西后发酵的酸味的驴车,和村里其他要出门的几个人,一起出了村去镇子上了。
今天依旧在下雨,这山里似乎就没有几天是晴天,前段日子宋臻连续遇到晴天,可以说是十分罕见了。
道路是泥土路,本地红色的泥土被车子压出一道又一道的印记,水坑随处都是。宋臻在车子里摇摇晃晃,百无聊赖。外边儿全都是田地的模样,并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他也在内心盘算着到了镇子上应该怎么做。车子里有其他人在聊天,但是没人和他说话,大多都客客气气的,毕竟他是书生,是识文断字的人,在旁人看来多有不同。
就在这个当口,赶车的大叔却突然停下了车,寒暄地道:“顾家小子,你也去镇子上?”
外边儿传过来少年清朗的声音,“哎!我去把才采来的药材给卖了。”
接着,就见一个浓眉大眼,和宋臻差不多年纪的少年从后边登上了车。细雨在他的头发上蒙上了一层细密的水珠,但他身上腾着热气,或许不多时就能把一层水珠都蒸发掉。这少年抬眼一看,在看见宋臻的时候愣了一下,却立刻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大声叫道:“哎!宋臻,你也在这里!我们都好几年没见过了吧,我是顾二,你还记得吧?”
宋臻呆了呆,顾二?
记忆里有这么个人,十分模糊,还是原主小时候见过几面的一个人,是隔壁村的顾家的老二。
“嗯,才出孝。”宋臻和他不太熟,于是只是简短地回答了一句,冲他点点头。
顾二几步挤到宋臻身边,坐在他旁边,好似十分高兴的样子,“其实我现在也不叫顾二了,我大名叫做顾衡恩!不比你的名字差吧?”
宋臻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