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看不见的线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县试第二场考试如约降临了,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夏元鼎要轻松的多,可以睡个懒觉了。
不过,因为元杰的缘故,夏元鼎还是早早起来,对即将要考试的人鼓励一番。
夏元杰看上去情绪还不错,并没有受到第一场考试的影响,在爷爷的护送下,夏元鼎看着马车缓缓走远。
考试的具体情况,夏元鼎自然不清楚,只能自己在王老爷子的书房里看书。
经史子集,看上去这书房不大,但是各类的书都有,说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夏元鼎偏爱一些介绍风土人情的书籍,以及在老人家看来是不务正业的东西,不过夏元鼎还是觉得,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体现。
傍晚,看着夏元杰和爷爷是笑着归来的,夏元鼎也知道这场考试堂兄应该是拿下了,他也就放心了。
其实对于这个科举,他的热情明显没有堂兄高,可能是因为爷爷一贯的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思想,对堂兄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他没有抗住爷爷的思维攻势。恰恰,夏元鼎的观念早就成型,自然能扛得住爷爷的喋喋不休,任你百般说词,我心不改。
初复结果出来,不出意料的,夏元杰还是通过了,排名依然靠前。
第三场再覆,夏元杰依然表现优秀,得以有机会参加四五场的连覆。
夏继祖大喜过望,两个孙儿这次考试都是首站获捷,纷纷进入五十人的名单,全部取得了参加府试的资格。至于府试的事,他现在还没有考虑那么多,因为府试还有两个月才能举行,他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当然,县试并未到此结束,后面还有说重要又不重要的考试,夏继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夏元鼎或者夏元杰能考个县前十就好了。
在县试的末场考完以后,会把所取得五十名生,全数拆开弥封。以姓名来发案,这称之为长案,第一名称为“县案首”,前十名称为“县前十”,这只是一项荣誉称号。
好处就是,在府试的时候,这十人需要提坐堂号,就跟好学生都坐前排是一个道理,更容易得到主考的喜爱。
目前为止,这届的县试还算正常,但也出了不少笑话,有时候听了会让人忍俊不禁。
但相比起来,还是苦泪居多,落榜者自然难免心酸。
春宵苦短,夏元鼎一直忙着考试的事情,也是心无旁骛,加上消息的闭塞,大宁的朝堂上却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到震荡的东西。
一直明面上支持太子的一位六部尚书,因为很大的过错被革职下狱了,东宫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本来就有心争夺皇位的几位皇子按耐不住了,开始暗中活动起来。
一时间,朝堂上的水开始浑了起来,奏议废立太子的折子可能早就捏在某位大人的手中,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对太子造成致命的一击。
只有军方的八卫按兵不动,他们的首领大多效忠当今皇上,对于朝堂乱局持观望态度。
朝廷的风吹草动,还不至于影响到远在中州的夏元鼎,如果他平平静静的,或许可以包一生安慰,即使遇到灾年,凭他的聪明才智,也不至于没有饭吃。
可历史就是巨大的轮子,越是不愿意的时候,越是拉着你走。就拿考试来说,本来他也是不愿意的,最终还是来了。
——————
“殿下,前面就是中州地界了!”
“中州?宁国十个州,这中州排第几?”一位儒生打扮的二十余岁男子问道。
旁边才说过话随从回答道:“这个就不好回答了,从所辖地域看,中州不过中游。可是在人口赋税上,中州又排前几,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了中州,兵员口粮便不用愁了!”
“嗯,照你所说,中州确实尤为重要!”
“殿下,我们是不是加快赶路,不然天黑前很难进城了!”
“无妨,进不了城就在野外扎营!”
这位殿下不是别人,正是北燕的七王子,带着十余人就敢大张旗鼓的来到大宁的腹地,自然不是暗中刺探情报的。
这位殿下前来大宁,自然是有着自己的重要的使命的,不是来游山玩水的。
过了青州、幽州,再穿过中州,汴京便是他的目的地了,只是这位殿下比较特别,并没有选择大宁的官员一路护送,而是带着一些属下,骑着骏马便飞奔南下了,这可不是大宁的风气。
上马后,身后卷起一阵狼烟滚滚,这位七殿下看上去心情不错,一边走还一边问道:“宁国一向自诩文理昌盛,可是我看不见得,一路上,我们不也是遇到饿了就饥不择食,甚至去偷去抢的人。见过的一些读书人,也是头脑迟钝的很,几句话就被问的哑口无言!”
“殿下所言极是,宁国向来自大情况,说起来我燕国才是文化正统,我们儒林的学问可比宁国强的多了,只是那些宁国的读书人不知道吧了!”
“既然如此,这一次到了汴京,可一定要好好挫挫这些宁国读书人的锐气,也张张我国士子的名气。”
“殿下请放心,这些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到时候邀请了各国的使节,接着宴会的机会,务必会把消息散播出去!”
没想到,一直被宁国人讥讽为野蛮人的燕国人,早就布好了一个局,就等着这些嘲笑他们的人出丑,如此险恶用心,可惜他们却未察觉,到时候要栽大跟头了。
名义上,七殿下带着使团是给宁国皇帝祝寿的,却未必是真心实意的。这一点双方都很清楚,宁国也会做些提防,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七殿下还真是跟一般人不一样,不停宁国官员舒服的安排,竟甘愿吃起哭来。生活在南地的人,自然不了解北地人的行事作风,最后也是随他们去吧!
如果此时,夏元鼎不是在准备考试的话,或许有机会见一见这位燕国的七殿下也说不定。
双方的擦肩而过改变不了夏元鼎依旧要考试的命运,第一场没注意到县令的模样,这一次终于能仔仔细细地看清楚了。
“元鼎、元杰,夏家的希望就看你们的了,一定要拿出真本事来!”
在这一天,最终考试结果如何,就要看他们有没有真本事了,任谁都不能疏忽大意了!
县试第二场考试如约降临了,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夏元鼎要轻松的多,可以睡个懒觉了。
不过,因为元杰的缘故,夏元鼎还是早早起来,对即将要考试的人鼓励一番。
夏元杰看上去情绪还不错,并没有受到第一场考试的影响,在爷爷的护送下,夏元鼎看着马车缓缓走远。
考试的具体情况,夏元鼎自然不清楚,只能自己在王老爷子的书房里看书。
经史子集,看上去这书房不大,但是各类的书都有,说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夏元鼎偏爱一些介绍风土人情的书籍,以及在老人家看来是不务正业的东西,不过夏元鼎还是觉得,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体现。
傍晚,看着夏元杰和爷爷是笑着归来的,夏元鼎也知道这场考试堂兄应该是拿下了,他也就放心了。
其实对于这个科举,他的热情明显没有堂兄高,可能是因为爷爷一贯的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思想,对堂兄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他没有抗住爷爷的思维攻势。恰恰,夏元鼎的观念早就成型,自然能扛得住爷爷的喋喋不休,任你百般说词,我心不改。
初复结果出来,不出意料的,夏元杰还是通过了,排名依然靠前。
第三场再覆,夏元杰依然表现优秀,得以有机会参加四五场的连覆。
夏继祖大喜过望,两个孙儿这次考试都是首站获捷,纷纷进入五十人的名单,全部取得了参加府试的资格。至于府试的事,他现在还没有考虑那么多,因为府试还有两个月才能举行,他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当然,县试并未到此结束,后面还有说重要又不重要的考试,夏继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夏元鼎或者夏元杰能考个县前十就好了。
在县试的末场考完以后,会把所取得五十名生,全数拆开弥封。以姓名来发案,这称之为长案,第一名称为“县案首”,前十名称为“县前十”,这只是一项荣誉称号。
好处就是,在府试的时候,这十人需要提坐堂号,就跟好学生都坐前排是一个道理,更容易得到主考的喜爱。
目前为止,这届的县试还算正常,但也出了不少笑话,有时候听了会让人忍俊不禁。
但相比起来,还是苦泪居多,落榜者自然难免心酸。
春宵苦短,夏元鼎一直忙着考试的事情,也是心无旁骛,加上消息的闭塞,大宁的朝堂上却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到震荡的东西。
一直明面上支持太子的一位六部尚书,因为很大的过错被革职下狱了,东宫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本来就有心争夺皇位的几位皇子按耐不住了,开始暗中活动起来。
一时间,朝堂上的水开始浑了起来,奏议废立太子的折子可能早就捏在某位大人的手中,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对太子造成致命的一击。
只有军方的八卫按兵不动,他们的首领大多效忠当今皇上,对于朝堂乱局持观望态度。
朝廷的风吹草动,还不至于影响到远在中州的夏元鼎,如果他平平静静的,或许可以包一生安慰,即使遇到灾年,凭他的聪明才智,也不至于没有饭吃。
可历史就是巨大的轮子,越是不愿意的时候,越是拉着你走。就拿考试来说,本来他也是不愿意的,最终还是来了。
——————
“殿下,前面就是中州地界了!”
“中州?宁国十个州,这中州排第几?”一位儒生打扮的二十余岁男子问道。
旁边才说过话随从回答道:“这个就不好回答了,从所辖地域看,中州不过中游。可是在人口赋税上,中州又排前几,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了中州,兵员口粮便不用愁了!”
“嗯,照你所说,中州确实尤为重要!”
“殿下,我们是不是加快赶路,不然天黑前很难进城了!”
“无妨,进不了城就在野外扎营!”
这位殿下不是别人,正是北燕的七王子,带着十余人就敢大张旗鼓的来到大宁的腹地,自然不是暗中刺探情报的。
这位殿下前来大宁,自然是有着自己的重要的使命的,不是来游山玩水的。
过了青州、幽州,再穿过中州,汴京便是他的目的地了,只是这位殿下比较特别,并没有选择大宁的官员一路护送,而是带着一些属下,骑着骏马便飞奔南下了,这可不是大宁的风气。
上马后,身后卷起一阵狼烟滚滚,这位七殿下看上去心情不错,一边走还一边问道:“宁国一向自诩文理昌盛,可是我看不见得,一路上,我们不也是遇到饿了就饥不择食,甚至去偷去抢的人。见过的一些读书人,也是头脑迟钝的很,几句话就被问的哑口无言!”
“殿下所言极是,宁国向来自大情况,说起来我燕国才是文化正统,我们儒林的学问可比宁国强的多了,只是那些宁国的读书人不知道吧了!”
“既然如此,这一次到了汴京,可一定要好好挫挫这些宁国读书人的锐气,也张张我国士子的名气。”
“殿下请放心,这些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到时候邀请了各国的使节,接着宴会的机会,务必会把消息散播出去!”
没想到,一直被宁国人讥讽为野蛮人的燕国人,早就布好了一个局,就等着这些嘲笑他们的人出丑,如此险恶用心,可惜他们却未察觉,到时候要栽大跟头了。
名义上,七殿下带着使团是给宁国皇帝祝寿的,却未必是真心实意的。这一点双方都很清楚,宁国也会做些提防,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七殿下还真是跟一般人不一样,不停宁国官员舒服的安排,竟甘愿吃起哭来。生活在南地的人,自然不了解北地人的行事作风,最后也是随他们去吧!
如果此时,夏元鼎不是在准备考试的话,或许有机会见一见这位燕国的七殿下也说不定。
双方的擦肩而过改变不了夏元鼎依旧要考试的命运,第一场没注意到县令的模样,这一次终于能仔仔细细地看清楚了。
“元鼎、元杰,夏家的希望就看你们的了,一定要拿出真本事来!”
在这一天,最终考试结果如何,就要看他们有没有真本事了,任谁都不能疏忽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