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楚史乱国志 > 第五百零四章 最终决断,阳城战况

第五百零四章 最终决断,阳城战况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项明绝对不是那种听天由命之人,但事到如今,也只能等待事态发展到不得不做出决断的地步,才好做出选择。

    他此刻在意的,是袁术的情况。

    在原本的历史上,是正是因为袁术掌管军粮不力,拖沓补给,才导致一路势如破竹的孙坚军遭到了惨败,这一败,也是关东诸侯分裂的开端。

    从那以后,孙坚与袁术反目,曹操怒作蒿里行讽刺天下诸侯,讨董最终不败而败。

    若没有王允反间之计说服吕布,恐怕整个朝堂还要笼罩在董卓的阴云之下不知多久,虽然董卓死后情况未能改善,却也算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现在,又是袁术那边出了问题,虽然项明不相信前者是有意为之,但也是对方无能所致。

    在离开酸枣之前,他甚至特意给袁术留下一万精兵。攻占荥阳之后,还专门下达了命令,让袁术将全部物资都转移到荥阳城中,以缩短运粮的路程。

    不管是袁术懈怠未尽全功,亦或是他大意被敌军偷袭,总之,还未等将全部物资运至荥阳,便遭到了敌军的袭击。

    不过,他毕竟还是保住了大部分军粮,虽说损兵折将,粮道被断,但好歹不是粮草尽失,实在不行,暂缓进攻虎牢的速度,派兵回援也能让大军饱腹无忧。

    只不过,那样太过耽误战机。若是情况允许,项明宁愿选择另一种损失更大的做法,也不愿意延误战机,当然,这也只是出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考虑。

    于是,在众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之下,项明率领大军持续推进,距离虎牢关仅剩数十里,最多再有一日光景,便可兵临虎牢关下。

    但与之对应的是,军中粮草已有用尽之象,最多只够供给三日口粮,若是往常,早有新粮送至,但项明心中清楚,粮道被截,再无军粮到来。

    军中已经开始有流言出现,军粮官也反复向他问及此事,却都被他压了下去,因为现在,还不到让众人知晓这条消息的时候。

    昔年身为霸王之时,他固然有过破釜沉舟这种决断,但那也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用大势使出的一种手段,若不分情况便照搬照抄,不但不会取得胜利,还会自断手脚。

    但是现在情势已经迫在眉睫,真等到进攻虎牢的战斗拉开帷幕,再想解决便已经为时已晚。

    另外,就算他压制消息,联军之中也开始有捕风捉影的消息流传开来,众将也都知晓了此事,在傍晚还特意跑来询问。

    事已至此,项明没有继续隐瞒,但他也向众人保证,在进攻虎牢之前,必定会拿出一个解决办法。

    出于对主将的信任,众将士不再多问,这也就意味着在当天夜里,项明务必要做出一个决断。

    现在大军驻扎的位置在虎牢关与荥阳之间,或许距离虎牢关更近一些,但相差绝对不大,若不算汜水的阻隔,最多只相差半日的行军路程。

    此前进攻成皋,实际上可以算是绕道攻击,其目的只是为了在进攻虎牢之时能够全力以赴,不受其他方向可能出现的敌军干扰。

    所以他完全可以选择率军回援,只要大军反渡汜水,并在汜水之畔结营,自己率领麾下骑兵驰援,是绝对可行的战术。

    现在,项明紧盯这案上那张附近的地形图,在进与退之间犹豫不决。

    想要暂时解决粮草压力也很简单,只要杀马而食,此前缴获的数万匹敌军战马足够大军吃上月余,还能顺便减少马料的消耗。

    不过这样也存在弊端,不提这批战马的珍贵程度,单凭联军士兵那吃惯了五谷的肠胃,若全部以肉为食,大概也无法消化。

    无法消化食物,就意味着战斗力会持续下降,若不能在战斗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前攻克虎牢关,那么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总之,若做出这种选择,势必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还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两种选择各有利弊,项明虽倾向于后者,但却也极为谨慎,以至于迟迟不能做出决断。

    项明就这样思索了一夜。

    他在脑海之中将战争走向,敌我形式做出一次又一次细密而谨慎的推测分析,置身敌军之列,以敌军主将的身份同自己交锋,做出正确选择来削弱联军的实力。

    无论敌军如何调度,是坚守虎牢不出,还是出兵袭扰,联军获胜的可能都微乎其微,所以,还是率军回援的方式较为稳妥。

    即便耽误了战机,但却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己方士兵的损失,而不是用生命堆积,换取虎牢关之战那渺茫的胜机。

    只要保全下有生力量,终究还是会拥有翻盘的希望。

    项明并不担心此刻撤军会对现有战果产生什么影响,因为此前在成皋大胜敌军,就算是敌军主将作战再过激进,反夺成皋的可能也不会太大,毕竟,分兵就意味着有被逐步击破的可能。

    固守虎牢,就等同于放任己方士兵清理后方麻烦,而主动出击,自己又在汜水之畔驻军,他们渡河不得。

    所以,以退为进恐怕是当下最佳的选择,纵使他在内心深处不愿退缩,可从全局考虑,却还是不得不做出如此决定。

    但是,次日清晨的一则消息,却险些让他改变想法。

    那是来自于另一处战场的战况。

    自从开战以来,董卓倾尽兵力阻截刘辩大军,抢先攻占阳城之后,死守这座軒辕关之前的大城,让联军寸步不得前进。

    为了拖住敌军进攻,他们几乎不择手段,甚至强迫城中百姓参与守城,致使大量百姓丧生在了阳城之中。

    但任凭他们如何防守,阳城终究只是一座寻常的县城,在经历了几乎一个月的战斗之后,城墙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倒塌。

    联军终于算是攻破了第一座坚城,但董卓军用兵甚毒,见事不可为,果断选择撤军,同时放火烧城以牵制敌军,从容不迫地撤回了軒辕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