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司马光:交趾瘴疠不毛之地,得之何益?

第三百二十六章 司马光:交趾瘴疠不毛之地,得之何益?

作者:要离刺荆轲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元祐元年正月辛亥(22)。

    赵煦在两宫簇拥下,驾临紫宸殿。

    并在这里,接见了被任命为‘熙州资圣禅院主持、御赐紫衣首座大僧正’的智缘禅师。

    这位已经垂垂老矣,须发皆白的大和尚,在民间传说中是一个传奇!

    传说当年熙河开边时,他一人一僧袍,行走熙河各部之中,所到之处,各部头人无不夹道欢迎。

    结吴叱腊、俞龙轲、禹藏纳令等西蕃大羌都因他的说服而臣服大宋。

    故此,这位大和尚在汴京城中,广受欢迎。

    他所在的寺庙的香火,仅次于大相国寺、开宝寺这样的皇家寺庙。

    其所经营的质库的买卖,更是做到了大名府。

    可谓是名利双收!

    “经略大师,此去熙河,当为熙河不幸死者,诵经祈福,教化当地百姓,去杀去贪,皈依佛法慈悲!”赵煦端坐在御座上,对着大和尚慰勉着。

    已经年近七十的智缘僧念了一声佛号,便拜道:“老僧虽是方外之人,亦有一颗济世之心,必从陛下、两宫慈圣之诏,于熙河之中,诵经念佛,超渡死者亡魂,教人向善,普渡世人……善哉!善哉!”

    不要看这位大和尚,已经须发皆白,可他的容貌依旧是宝相庄严,富态而红润。

    一席紫衣僧袍在身,看上去慈祥亲和,两只耳朵大而肥厚,简直就是菩萨降临凡尘了。

    两宫隔着帷幕看着,也是满意无比,都纷纷嘱托:“熙河有大师,定可去贪去杀,使熙河上下,感受佛法普照……”

    “阿弥陀佛!”智缘稽首:“老僧自当谨遵慈圣教诲!”

    于是,再拜而辞,恭恭敬敬,但神态平和的退出紫宸殿,准备启程前往熙河。

    赵煦看着这个大和尚的模样,对两宫赞道:“智缘大师果然不愧是一代‘高僧大德’!!”

    “此去熙河,必可以佛法化解恩怨,超渡历代亡魂!”

    两宫崇佛,最喜欢听这种话了,自然是口诵佛号,都说甚好。

    赵煦却在心中,为未来的熙河各族人民,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因为赵煦清楚,智缘僧根本就不是什么慈悲为怀的高僧大德,更非忧国忧民,入世济世的经略大师。

    此人,就是一个实打实的骗子!

    而且,还是一個胆大包天的骗子!

    为什么?

    看他吹嘘的那些功绩就知道了。

    俞龙轲(包顺),在他去之前,就已经臣服了,还已经上奏,请求赐了包姓。

    禹藏纳令,则是被王韶在王安石的指挥下,用银弹攻势给打下来的——动用了几乎整个雄州官仓里储备的金银,重贿之!

    只有结吴叱腊,是他说降的——可是,结吴叱腊当时已经走投无路了。

    在王韶的兵锋下瑟瑟发抖,朝不保夕,他不降就死!

    所以,这是贪天之功!

    也是仗着王韶已死,当年开边的见证人,也都不在朝中。

    同时也仗着郭逵默认(郭逵和王韶不和),所以才能到处传扬、吹嘘他当年如何如何说降各部的功绩。

    至于,这个大和尚自吹自擂的神奇医术什么的。

    更是早就被人戳破了虎皮。

    仁庙病重、英庙病重的时候,他确实参与救治,但一言未发,一药未开。

    约等于我和科比合砍八十分——科比得八十,我在电视机前!

    其后,更是闹出了大丑闻——富弼之子富绍隆得病,富弼请智缘诊治,然后富绍隆就死了……

    但是……但是……

    这个和尚的形象好啊!

    哪怕是现在,都依旧是圆脸大耳,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欺骗性太强了!

    所以,赵煦选中了他,还派人去给他送了些日称、金总持等人翻译的密宗佛经。

    更派了童贯,去见了他好几次。

    明示、暗示了他一个好处。

    而那个好处,智缘僧无法拒绝。

    于是,就有了经略大师智缘听说了朝廷正欲募高僧往熙河教化众生,普渡亡魂的事情后,主动投书应募的事情。

    ……

    赵煦回到福宁殿,石得一就迎上来,禀报着:“大家,太医局刚刚来报,卧病的执政司马光今日已经大好……”

    “甚至起床活动了许久,还吃了一大碗的饭……”

    赵煦楞了一会,才笑道:“善!”

    他清楚,司马光从此就要开始反反复复的卧病、告假的时期了。

    这就很好嘛。

    司马光揭开了熙宁刑统的盖子,然后就一直卧病,几乎无法参与刑统的修正。

    而赵煦委派的大臣们,则可以代替司马光做出属于司马光的修正。

    然后,新的刑统就等于得到了新旧两党的一致背书。

    谁敢不承认呢?

    ……

    司马光在他的养子司马康的服侍下,走出了他住了大半个月的院子。

    阳光落在这位大宋执政身上,和煦而温暖。

    但司马光知道,他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

    因为他能感觉自己的虚弱——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

    恐怕不修养个半个月,是无法骑马上朝了。

    于是,他看向那匹被养在马厩里的马儿,叹息一声。

    “大人,要不要上书朝廷,请天子赐肩舆?”司马康见着自己父亲的神态,低声问道。

    司马光立刻怒目而视:“士大夫,岂能以人为畜?!”

    以人为畜,自身也会变成禽兽!

    何况,请赐肩舆,基本就相当于致仕辞官。

    司马光怎么肯致仕?

    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

    他还没有看到天子长大!

    司马康顿时不敢再说话了。

    这个时候,父子两人就已经走到了外宅。

    吨吨吨……

    外面传来了重物凿击之声。

    司马光听着,便问道:“何物在外凿地?”

    司马康自然不敢隐瞒,答道:“回禀大人,是神卫军的士兵在凿井……”

    “凿井?”司马光不解。

    司马康连忙解释起来:“听说是官家命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苗授率部凿井,以对抗旱灾……”

    “于是,赐给苗帅宫中图册,苗帅以此,教神卫、龙卫等军于汴京内外凿井……”

    “如今已因宫中所赐秘术,于汴京城内外,凿井百余口……”

    “皆深达十余丈,皆是自流井……”

    司马光听着,楞了一会,然后才对司马康说道:“带老夫去看看……”

    汴京城最贵的就是土地,而土地上最贵的是水井。

    特别是一口水源干净,四季皆可自流的水井,几乎堪比沿街店铺,可以传诸子孙。

    然而,这样的水井极为稀少。

    于是每一口都是一条街巷的核心。

    水井的主人,每年光是靠着卖水,都能赚上数十贯乃至上百贯——就这,还是只卖邻居、友人的缘故。

    一般人想喝水?

    就只能喝从汴河中取来的水。

    汴河水浑浊不堪,所以,汴京城的明矾是和食盐一样的必需品。

    樊楼因此兴盛!

    在司马康的搀扶下,司马光走到了门外,看着数十名禁军,正围绕着一个大木架子,轮流上前踩踏的景象。

    司马光楞了好一会,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凿井之法。

    “大人,听说此法是以富顺监凿盐井之术,改进而来……”

    “以此法凿井,若选的位置好,半个月就能凿出数丈深甚至十余丈的水井……”

    司马光问道:“十丈?这么深?他们不怕井壁塌陷?”

    开封府的土质松软,一般凿井一两丈,最多三丈后,井壁就会因为土质松软而塌陷,最后出来的水,浑浊不堪,需要沉淀好久。

    所以,汴京城的大多数水井,出水都很少,遇到旱季更是一滴水也没有。

    司马康答道:“据说他们用的是富顺监的技法,以竹木保护井壁,使其不塌……”

    司马光点点头:“如此,真善事也!”

    司马康说道:“听说,官家已经命神卫军、龙卫军等诸军,在开封府各地,皆择地而凿井!”

    “乃是欲引井水抗旱……”

    司马光听着,叹道:“至今都未下雨吗?”

    司马康点头:“为此,朝廷已经从河北、河东抽调驻泊禁军万余人回京,以协助开封府凿井、修渠、营造翻车……”

    “同时命天旱之地,或凿井,或因地就宜,造翻车汲水以灌溉……”

    “翻车?”司马光听到这个词汇,问道:“是昔年梅尧臣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稳。’的翻车?”

    司马康答道:“回禀大人,确是此物!”

    “不过,此翻车据说是经过了苏公子容的改进,以适应于汴河、黄河堤坝上取水……现已下发有关各地,命地方官以宽剩钱雇工打制!”

    “听说,在白马县等地,如今已有数架翻车,日夜汲水灌溉农田……”

    “哦!”司马光对此并不意外,苏颂在朝中素以喜欢百工之术,犹爱摆弄那些器械而闻名。

    父子两正说着话,远远的就看到一人骑马而来。

    那人到了近前,就翻身下马,对着司马光拜道:“司马公,您终于康复了!”

    司马光看向那人,笑了笑,道:“是明叟啊!”

    “明叟不在御史台,怎来了老夫这里?”

    此人正是司马光举荐入朝的监察御史王觌。

    王觌恭敬的说道:“下官听说司马公康复,便深感欣喜,当即告假来此!”

    司马光点头:“劳烦明叟挂记,实在不敢当!”

    于是,命人将王觌请入府中。

    司马康却是看着王觌,皱起了眉头。

    官家可是给他下过严令:不可惊扰司马公休养!若有闪失,就要治他不孝之罪!

    然而,看着司马光的神色,他又不敢不将王觌请到府中。

    只能叹息一声,希望王觌不要跑来,将朝中正在准备派兵南下的事情捅破。

    司马康是知道自己的父亲的性子的。

    他若知此,肯定会拖着病体,去宫中力陈不可兴兵!

    而御医可是叮嘱过他——相公当静养,不可过激,更不可劳神。

    这要真出个什么万一……

    然而,司马康的希望,终究还是落空了。

    王觌进了司马家的宅邸,就直接和司马光汇报了近来的事情。

    包括,章惇已经落职,正准备和狄咏一起陛辞南下。

    司马光听完,当即就激动起来:“朝中宰执,缘何不劝谏?”

    “那南方交趾之地,皆不毛之土,瘴疠所在!”

    “便连先帝,也弃而不用!”

    “如今兴师讨伐,于国何益?”

    对司马光来说,他连熙河都不想要。

    只要西贼愿意拿了熙河,就不再和大宋为敌,从此太太平平,就可以把熙河赐给西贼。

    何况是那广西以南,交趾的不毛瘴疠之地?

    于是,当即就对司马康吩咐:“康儿,为我准备笔墨纸砚,老夫要上书天子,请求陛见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