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滑脉(1)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她身处相府,很多时候如盲人聋子,看不见听不见,更无从得知边关之事。
上官靖羽感激的看了他一眼,含笑不语,淡然坐定。
“只怕要出大事了。”这便是海润的第一句话,却让上官靖羽唇边的笑靥瞬时消弭殆尽。
“为何?”她凝眉。
海润轻叹一声,“边关捷报,三皇子大捷,夺下两城。”
“这不是好消息吗?”素言道,“姑爷打了胜仗,这有什么不好?”
上官靖羽渐渐变了脸色,“你是说二皇子?”
海润点了头,“若是幽州城固守城池不出兵,那十万精兵就永远是十万精兵,一旦出兵,必有耗损。你该明白,若是幽州兵力一直耗损下去,而朝廷迟迟不肯派援兵驰援,这就意味着幽州将会成为孤城。”
“假以时日,幽州城--必破。”上官靖羽声音微颤。
上官致远死死盯着上官靖羽越渐惨白的脸色,“姐姐别担心,如今我与师父一道联合诸位大人,想要联名上书,请奏皇上出兵驰援。”
上官靖羽抬头,羽睫轻颤,“二皇子监国,皇上不临朝,你们此计可行吗?”
海润皱眉不语。
“还有爹呢!”上官致远道,“爹一定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无论是为了大朔江山,还是为了你的终身幸福,爹一定会明白,只有三皇子才能给你幸福。若是二皇子登基,你只会是妾。”
他是知道的,上官靖羽已非完璧,所以不管萧东铭喜不喜欢上官靖羽,按照祖制规矩,上官靖羽永远都做不了正室。
唯有萧东离,才能给上官靖羽完整的幸福。
“如今二皇子监国,他是绝对不会同意出兵的。”上官靖羽眸色微沉,语调微凉。她不是不知道萧东铭的为人,睚眦必报。看似温和,实则心狠手辣。
“二皇子是不会,但也要试一试,所谓众怒难犯,他也不能一意孤行。置江山置天下,置黎明百姓的生死于不顾吧!”海润脸色凝重,仿佛抱着殊死一搏的心态,已然做好了准备。
上官靖羽抬头看他,眼底透着感激。
海润道,“你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如果你当我是知己,不要拿感激来侮辱我。”
她一笑,“谁要感激你,是怕你到时候吃不消,还得我给你收拾残局。”
“也算是殊死一搏,不管能否成功,总该试一试。”海润轻叹一声,“且不说为你,只这大朔的百姓,我也该尽一份心。北昭屠城之事,人尽皆知。我可不想天下的百姓,都死在北昭的屠刀之下。”
他抬头,“你说过,为了百姓,屈辱可忍,禽兽可为伍。既然如此,不折手段就是,管什么仁义道德。做对的事,管那么作甚,就算来日死了,去了黄泉之下,我也死而无憾。”
不求功名天下,只求问心无愧。
上官靖羽淡淡的笑着,面色微白,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恹恹的,似乎很疲倦。
“姐姐真的没事吗?”上官致远担虑的望着她。
她点头,“没什么事,放心吧!”
“联名上书之事,我会以爹的名义去召集大臣。”上官致远抿唇,“不管最后爹会不会追究,我会一力承担。”
上官靖羽含笑望着他,“致远长大了,再也不是以前的文弱书生。我--放心。”她只觉得有些头晕目眩。
“此事我会回去从长计议。”海润起身。
她点头,“在事成之前,不可被二皇子提前探知,若是泄露出去,我担心你们的性命会受到威胁。”
海润一笑,“放心吧,我心中有数,只是过来跟你打个招呼,也教你放心。”
“小心为上。”上官靖羽抿唇。
目送海润出去,上官致远犹豫了很久,才迈出门槛。
“远少爷很担心小姐。”素言道。
上官靖羽一笑,“姐弟两,自然是交情极好的。只不过以后,会有人更好的照顾他,陪着他风风雨雨。”
素言偷笑,“是郡主。”
“鬼丫头。”她轻嗤,心里却如同悬着一柄剑,“去把汤伯叫进来吧!”
素言颔首,不多时便领着汤伯进门来。
“汤伯,爷那头可有消息?”上官靖羽问。
汤伯点了头,“无非就是亟需援兵,援兵不到,边关的兵力被日益消耗,早晚是要撑不住的。”
上官靖羽轻叹一声,“也不知道傅声的旧部,能不能化腐朽为神奇。”
“小姐是想让傅声的旧部出兵?”汤伯蹙眉,“没有皇帝的命令,擅自出兵等同谋反,谁敢!”
“可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上官靖羽起身,定神望着窗外,“二皇子监国,皇上不理朝政,大权旁落,我们实在是无计可施。不到万不得已,我也不敢拿诸位将军的身家性命开玩笑。”
汤伯低眉,“那些东西,不该现世,否则会天下大乱的。”
“如今已是天下大乱。”上官靖羽抬头,“你放心,不到最后一刻,我不会那么做。”
“这就好。”汤伯点头,“小姐的身子似乎不太好,近来不要多思多想。公子在边关很好,若是小姐熬坏了身子,公子反倒不安心。”
她苦笑,“很好?好得了吗?”
汤伯不语,只是低低的轻叹一声,漠然离开。
她扪心自问,难道她真的要回去求二皇子出兵?
素言上前,“小姐别想太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有海大人,有远少爷,皇上一定会下旨出兵的。”
上官靖羽笑得微凉。
皇帝会出兵吗?
走出雅阁的时候,听得食为天里的食客也有人在议论着,提及了三皇子萧东离。
甲道:可是挺说了吗?边关大捷,三皇子夺回了阜城。
乙道:那又如何?朝廷不出兵,他们只能僵持着,到时候会怎样,谁又能知道。
甲又道:为何朝廷不出兵?听得这话,乙环顾四周,这才压低声音道:还不是怕三皇子抢了头功,二皇子到时候失了民心?这自古皇位之争,那不都明摆着吗?
她身处相府,很多时候如盲人聋子,看不见听不见,更无从得知边关之事。
上官靖羽感激的看了他一眼,含笑不语,淡然坐定。
“只怕要出大事了。”这便是海润的第一句话,却让上官靖羽唇边的笑靥瞬时消弭殆尽。
“为何?”她凝眉。
海润轻叹一声,“边关捷报,三皇子大捷,夺下两城。”
“这不是好消息吗?”素言道,“姑爷打了胜仗,这有什么不好?”
上官靖羽渐渐变了脸色,“你是说二皇子?”
海润点了头,“若是幽州城固守城池不出兵,那十万精兵就永远是十万精兵,一旦出兵,必有耗损。你该明白,若是幽州兵力一直耗损下去,而朝廷迟迟不肯派援兵驰援,这就意味着幽州将会成为孤城。”
“假以时日,幽州城--必破。”上官靖羽声音微颤。
上官致远死死盯着上官靖羽越渐惨白的脸色,“姐姐别担心,如今我与师父一道联合诸位大人,想要联名上书,请奏皇上出兵驰援。”
上官靖羽抬头,羽睫轻颤,“二皇子监国,皇上不临朝,你们此计可行吗?”
海润皱眉不语。
“还有爹呢!”上官致远道,“爹一定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无论是为了大朔江山,还是为了你的终身幸福,爹一定会明白,只有三皇子才能给你幸福。若是二皇子登基,你只会是妾。”
他是知道的,上官靖羽已非完璧,所以不管萧东铭喜不喜欢上官靖羽,按照祖制规矩,上官靖羽永远都做不了正室。
唯有萧东离,才能给上官靖羽完整的幸福。
“如今二皇子监国,他是绝对不会同意出兵的。”上官靖羽眸色微沉,语调微凉。她不是不知道萧东铭的为人,睚眦必报。看似温和,实则心狠手辣。
“二皇子是不会,但也要试一试,所谓众怒难犯,他也不能一意孤行。置江山置天下,置黎明百姓的生死于不顾吧!”海润脸色凝重,仿佛抱着殊死一搏的心态,已然做好了准备。
上官靖羽抬头看他,眼底透着感激。
海润道,“你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如果你当我是知己,不要拿感激来侮辱我。”
她一笑,“谁要感激你,是怕你到时候吃不消,还得我给你收拾残局。”
“也算是殊死一搏,不管能否成功,总该试一试。”海润轻叹一声,“且不说为你,只这大朔的百姓,我也该尽一份心。北昭屠城之事,人尽皆知。我可不想天下的百姓,都死在北昭的屠刀之下。”
他抬头,“你说过,为了百姓,屈辱可忍,禽兽可为伍。既然如此,不折手段就是,管什么仁义道德。做对的事,管那么作甚,就算来日死了,去了黄泉之下,我也死而无憾。”
不求功名天下,只求问心无愧。
上官靖羽淡淡的笑着,面色微白,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恹恹的,似乎很疲倦。
“姐姐真的没事吗?”上官致远担虑的望着她。
她点头,“没什么事,放心吧!”
“联名上书之事,我会以爹的名义去召集大臣。”上官致远抿唇,“不管最后爹会不会追究,我会一力承担。”
上官靖羽含笑望着他,“致远长大了,再也不是以前的文弱书生。我--放心。”她只觉得有些头晕目眩。
“此事我会回去从长计议。”海润起身。
她点头,“在事成之前,不可被二皇子提前探知,若是泄露出去,我担心你们的性命会受到威胁。”
海润一笑,“放心吧,我心中有数,只是过来跟你打个招呼,也教你放心。”
“小心为上。”上官靖羽抿唇。
目送海润出去,上官致远犹豫了很久,才迈出门槛。
“远少爷很担心小姐。”素言道。
上官靖羽一笑,“姐弟两,自然是交情极好的。只不过以后,会有人更好的照顾他,陪着他风风雨雨。”
素言偷笑,“是郡主。”
“鬼丫头。”她轻嗤,心里却如同悬着一柄剑,“去把汤伯叫进来吧!”
素言颔首,不多时便领着汤伯进门来。
“汤伯,爷那头可有消息?”上官靖羽问。
汤伯点了头,“无非就是亟需援兵,援兵不到,边关的兵力被日益消耗,早晚是要撑不住的。”
上官靖羽轻叹一声,“也不知道傅声的旧部,能不能化腐朽为神奇。”
“小姐是想让傅声的旧部出兵?”汤伯蹙眉,“没有皇帝的命令,擅自出兵等同谋反,谁敢!”
“可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上官靖羽起身,定神望着窗外,“二皇子监国,皇上不理朝政,大权旁落,我们实在是无计可施。不到万不得已,我也不敢拿诸位将军的身家性命开玩笑。”
汤伯低眉,“那些东西,不该现世,否则会天下大乱的。”
“如今已是天下大乱。”上官靖羽抬头,“你放心,不到最后一刻,我不会那么做。”
“这就好。”汤伯点头,“小姐的身子似乎不太好,近来不要多思多想。公子在边关很好,若是小姐熬坏了身子,公子反倒不安心。”
她苦笑,“很好?好得了吗?”
汤伯不语,只是低低的轻叹一声,漠然离开。
她扪心自问,难道她真的要回去求二皇子出兵?
素言上前,“小姐别想太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有海大人,有远少爷,皇上一定会下旨出兵的。”
上官靖羽笑得微凉。
皇帝会出兵吗?
走出雅阁的时候,听得食为天里的食客也有人在议论着,提及了三皇子萧东离。
甲道:可是挺说了吗?边关大捷,三皇子夺回了阜城。
乙道:那又如何?朝廷不出兵,他们只能僵持着,到时候会怎样,谁又能知道。
甲又道:为何朝廷不出兵?听得这话,乙环顾四周,这才压低声音道:还不是怕三皇子抢了头功,二皇子到时候失了民心?这自古皇位之争,那不都明摆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