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商人献银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天北京城里一百多家有些规模的店铺都接到了一份大红请贴,四阿哥在会宾楼摆宴,这些个商人平日里见个顺天府的班头还要点头哈腰,这次可是四皇子请客吃饭,被请的人拿着请帖到处显摆,许多人还赶紧去扫扫墓,看是不是祖坟正在冒青气,因为大清国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到了第三天这些人哪敢怠慢,说好午时一刻开席,午时不到,会宾楼就坐满了人,福海和会宾楼的周老板前前后后的张罗,好不容易安排停当,只有当中一桌还空着,大家知道这是给四皇子留的。
午时一刻刚过只听楼下一声喊“四皇子到”,楼梯一阵脚步声,奕詝带着苏敏、奕檠、顺天府同知胡织璋和府内的几个侍卫走上楼来,商人们忙起身施礼,弄的桌椅一阵乱响。
奕詝径直走到厅中空着的桌前坐在上首,苏敏和奕檠在下首作陪,侍卫在后面站着伺候。奕詝双手虚按了按,示意大家坐下,说道:“列位,今天本贝子在这里摆酒请客,一是感谢各位多年来的辛苦,使帝都奢荣繁华,体现了我天朝大国的风范;二是和大家商议商议救济灾民的事情。我不善饮酒,大家先干了这杯,苏敏替我向大家敬敬酒,能饮者就尽量多饮,不可拘束啊!”
商人们乱哄哄的说道:“谢恩”、“谢四贝子”,起身饮了第一杯酒。苏敏端起酒杯起身一揖道:“四爷刚才的话都是肺腑之言,体恤灾民更是爱民如子啊。”苏敏先给了奕詝一个高帽子,众人跟着苏敏又七嘴八舌地称颂不已,说得奕詝像吃了蜜糖一样舒服不已。又听苏敏说道:“往大了说,你们是商人但也是大清的子民,现在朝廷有困难,救济灾民需要各位出把力;往小了说,赈灾也是为了你们自己,如果灾民闹起事来,皇族和官员有军队保护,小户人家又没什么钱财,倒霉的还是你们这些商人不是,总而言之,就是希望大家共同出钱出力,为四爷分忧,为朝廷分忧。”
苏敏说完,下面一片安静,没有一个人应声。苏敏心里道,操他姥姥的,让你们这些人出的钱,一个个都成了铁公鸡了,还一毛不拔了,嘿,可惜我这里还有老虎钳。
苏敏开始点名了:“瑞祥绸缎庄的刘老板,你捐多少啊?”
刘老板扭捏的站了起来说道:“四爷和苏爷的话都是为我们好,我们都听懂了,尽管最近生意不好,但是我们还是愿捐钱的,我捐二百两银子。”
一听这数目差点把苏敏的鼻子给气歪了,瑞祥绸缎庄是北京最大的绸缎庄,每个月收项不下二万两,却只出二百两。刘老板刚说完,底下有人喊:“我也出二百两”,“我出三百两”。
苏敏一句话不说,端着酒杯就回到了酒桌上,大厅里又一下冷了场。等了片刻,苏敏向何求贵使了个眼色,何求贵站起来气定神闲的说:“昌盛米行认捐白银一万两。”苏敏一拍桌子喊了声:“好,何老板乐善好施,城里最先施粥的商户也是他,昨天四爷还说对于特别乐善好施的义民要请旨,赏九品顶戴呢!”
一听这话底下一片啧啧的声音,大清朝虽然也有捐纳的制度,就是用钱买官,价钱也不贵,买个从七品的县丞也不过一千两银子左右就行了。不过能通过捐纳制度买官的人也有限制,不是谁都能买的,首先要看你是不是读书人,并且对于上几代先人干戏子、剃头等卑贱职业的也不准捐纳,其次还要乡绅和官员具保才行,一般来说商人们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更何况这个九品顶戴是要请示皇帝来封的,那份荣耀是没说的。
何求贵得到苏敏的指示,昌盛米行捐一万两银子,苏敏分担五千两,没想到五千两银子就能买到这么大的荣耀,何求贵喜得心都快跳出来了。
只听苏敏又说道:“刚才刘老板说捐多少来着,下面说话的声音太嘈杂了我和四爷都没听清,是不是二万两啊?”
刘老板站起来暗暗叫苦,索性心里一横说道:“是……,是二万两,我们虽然是商人,但四贝子和苏爷的话都是为我们着想,如果还听不进去,那还是个人吗!”
奕詝听又站起来说道:“好,说的好,顺天府将今天捐银的义民的名字和捐银的数量都记下来,立碑刻石纪念,我还要禀明皇阿玛予以表彰。”
几个回合下来,这些商人被激的热血沸腾,再加上何求贵和刘老板已经标出了价码,其他商人你八千,我五千,顷刻间就凑到了六十五万两银子。这可是不少的数目,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赋税。
回到奕詝的贝子府,奕詝兴奋的搓着手,指使太监准备笔墨,按事先商量好的办法马上给皇上写折子,写完折子还硬留下苏敏和奕檠要不醉不归,什么茶君子酒小人的都忘到了脑后。
圣旨立刻批了下来,着户部出银十五万两加上奕詝等筹来的六十五万两银子,马上按奕詝的条陈组织灾民返乡,由奕詝督办。圣旨下了,银子也有了,王鼎办差的劲头卯得足足的,昏天黑地忙了三天,二十万灾民都离开了北京城,古老的北京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韵。
奕詝在苏敏和王鼎以及顺天府同知胡织璋的陪同下,查看灾民遣返情况,出了阜成门,护城河边顺天府的胡织璋正指挥衙役清理城外灾民丢弃的杂物。胡织璋是道光二年的进士,那年正好是杜受田当主考,就拜了杜受田的座师,本来奕詝向道光推荐他任顺天府尹,但穆璋阿和奕忻都推荐了陈孚恩,于是双方就各退一步,陈孚恩任府尹,胡织璋任同知。前面一座新搭的大棚子吸引了奕詝的目光,他指着问胡织璋:“那也是顺天府的施粥棚吗?”
胡织璋答道:“回四爷话,那不是施粥棚,是施药棚。”
“施药棚?”
“六爷拿出自己的俸禄办的施药棚,在城里设了一个,在这里设了一个,向灾民施舍些治肚疼和瘌痢的汤药,也多亏六爷摆了这个施药棚,今年二十万灾民基本上没有传瘟疫,也是天佑我大清。”
奕詝听了这话心想:“六弟的心思好深啊!我在那边筹赈灾银,他在这里施药,看来都在抓这难得的机会。”与此同时,站在他身边苏敏心中也佩服着这位六爷。
隔了几日军机处草拟了表彰这次赈灾的请功折子送进了大内,道光皇帝批红第二日就送出来了,奕詝心系社稷,勇于任事,筹措赈灾银两,解黎民于倒悬,晋升为瑜贝勒;奕忻变卖家产,施药于灾民,免除京师瘟疫传播,晋升为恭贝勒;其余有功人员由二位贝勒保奏,军机处议定,颁旨褒奖。
军机处议定:
户部侍郎王鼎加尚书衔,实际升了一级;
顺天府尹陈孚恩和巡防衙门提督加一级留任;
苏敏被作为奕詝的普通协办人员,加两级被升为一等奉恩将军,奕詝保举的户部六品员外郎被军机处驳了。苏敏知道这是穆彰阿的阻挠报复,奕詝替苏敏不平,但圣旨已下也无可奈何。为了笼络苏敏,就把自己一座鼓楼西街的三进的四合院赏给了苏敏,外带整房家具和五个小厮五个宫女。
其余何求贵等十一名捐款数额较高的商人被赏给了无俸禄的九品顶戴。
第二天北京城里一百多家有些规模的店铺都接到了一份大红请贴,四阿哥在会宾楼摆宴,这些个商人平日里见个顺天府的班头还要点头哈腰,这次可是四皇子请客吃饭,被请的人拿着请帖到处显摆,许多人还赶紧去扫扫墓,看是不是祖坟正在冒青气,因为大清国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到了第三天这些人哪敢怠慢,说好午时一刻开席,午时不到,会宾楼就坐满了人,福海和会宾楼的周老板前前后后的张罗,好不容易安排停当,只有当中一桌还空着,大家知道这是给四皇子留的。
午时一刻刚过只听楼下一声喊“四皇子到”,楼梯一阵脚步声,奕詝带着苏敏、奕檠、顺天府同知胡织璋和府内的几个侍卫走上楼来,商人们忙起身施礼,弄的桌椅一阵乱响。
奕詝径直走到厅中空着的桌前坐在上首,苏敏和奕檠在下首作陪,侍卫在后面站着伺候。奕詝双手虚按了按,示意大家坐下,说道:“列位,今天本贝子在这里摆酒请客,一是感谢各位多年来的辛苦,使帝都奢荣繁华,体现了我天朝大国的风范;二是和大家商议商议救济灾民的事情。我不善饮酒,大家先干了这杯,苏敏替我向大家敬敬酒,能饮者就尽量多饮,不可拘束啊!”
商人们乱哄哄的说道:“谢恩”、“谢四贝子”,起身饮了第一杯酒。苏敏端起酒杯起身一揖道:“四爷刚才的话都是肺腑之言,体恤灾民更是爱民如子啊。”苏敏先给了奕詝一个高帽子,众人跟着苏敏又七嘴八舌地称颂不已,说得奕詝像吃了蜜糖一样舒服不已。又听苏敏说道:“往大了说,你们是商人但也是大清的子民,现在朝廷有困难,救济灾民需要各位出把力;往小了说,赈灾也是为了你们自己,如果灾民闹起事来,皇族和官员有军队保护,小户人家又没什么钱财,倒霉的还是你们这些商人不是,总而言之,就是希望大家共同出钱出力,为四爷分忧,为朝廷分忧。”
苏敏说完,下面一片安静,没有一个人应声。苏敏心里道,操他姥姥的,让你们这些人出的钱,一个个都成了铁公鸡了,还一毛不拔了,嘿,可惜我这里还有老虎钳。
苏敏开始点名了:“瑞祥绸缎庄的刘老板,你捐多少啊?”
刘老板扭捏的站了起来说道:“四爷和苏爷的话都是为我们好,我们都听懂了,尽管最近生意不好,但是我们还是愿捐钱的,我捐二百两银子。”
一听这数目差点把苏敏的鼻子给气歪了,瑞祥绸缎庄是北京最大的绸缎庄,每个月收项不下二万两,却只出二百两。刘老板刚说完,底下有人喊:“我也出二百两”,“我出三百两”。
苏敏一句话不说,端着酒杯就回到了酒桌上,大厅里又一下冷了场。等了片刻,苏敏向何求贵使了个眼色,何求贵站起来气定神闲的说:“昌盛米行认捐白银一万两。”苏敏一拍桌子喊了声:“好,何老板乐善好施,城里最先施粥的商户也是他,昨天四爷还说对于特别乐善好施的义民要请旨,赏九品顶戴呢!”
一听这话底下一片啧啧的声音,大清朝虽然也有捐纳的制度,就是用钱买官,价钱也不贵,买个从七品的县丞也不过一千两银子左右就行了。不过能通过捐纳制度买官的人也有限制,不是谁都能买的,首先要看你是不是读书人,并且对于上几代先人干戏子、剃头等卑贱职业的也不准捐纳,其次还要乡绅和官员具保才行,一般来说商人们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更何况这个九品顶戴是要请示皇帝来封的,那份荣耀是没说的。
何求贵得到苏敏的指示,昌盛米行捐一万两银子,苏敏分担五千两,没想到五千两银子就能买到这么大的荣耀,何求贵喜得心都快跳出来了。
只听苏敏又说道:“刚才刘老板说捐多少来着,下面说话的声音太嘈杂了我和四爷都没听清,是不是二万两啊?”
刘老板站起来暗暗叫苦,索性心里一横说道:“是……,是二万两,我们虽然是商人,但四贝子和苏爷的话都是为我们着想,如果还听不进去,那还是个人吗!”
奕詝听又站起来说道:“好,说的好,顺天府将今天捐银的义民的名字和捐银的数量都记下来,立碑刻石纪念,我还要禀明皇阿玛予以表彰。”
几个回合下来,这些商人被激的热血沸腾,再加上何求贵和刘老板已经标出了价码,其他商人你八千,我五千,顷刻间就凑到了六十五万两银子。这可是不少的数目,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赋税。
回到奕詝的贝子府,奕詝兴奋的搓着手,指使太监准备笔墨,按事先商量好的办法马上给皇上写折子,写完折子还硬留下苏敏和奕檠要不醉不归,什么茶君子酒小人的都忘到了脑后。
圣旨立刻批了下来,着户部出银十五万两加上奕詝等筹来的六十五万两银子,马上按奕詝的条陈组织灾民返乡,由奕詝督办。圣旨下了,银子也有了,王鼎办差的劲头卯得足足的,昏天黑地忙了三天,二十万灾民都离开了北京城,古老的北京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韵。
奕詝在苏敏和王鼎以及顺天府同知胡织璋的陪同下,查看灾民遣返情况,出了阜成门,护城河边顺天府的胡织璋正指挥衙役清理城外灾民丢弃的杂物。胡织璋是道光二年的进士,那年正好是杜受田当主考,就拜了杜受田的座师,本来奕詝向道光推荐他任顺天府尹,但穆璋阿和奕忻都推荐了陈孚恩,于是双方就各退一步,陈孚恩任府尹,胡织璋任同知。前面一座新搭的大棚子吸引了奕詝的目光,他指着问胡织璋:“那也是顺天府的施粥棚吗?”
胡织璋答道:“回四爷话,那不是施粥棚,是施药棚。”
“施药棚?”
“六爷拿出自己的俸禄办的施药棚,在城里设了一个,在这里设了一个,向灾民施舍些治肚疼和瘌痢的汤药,也多亏六爷摆了这个施药棚,今年二十万灾民基本上没有传瘟疫,也是天佑我大清。”
奕詝听了这话心想:“六弟的心思好深啊!我在那边筹赈灾银,他在这里施药,看来都在抓这难得的机会。”与此同时,站在他身边苏敏心中也佩服着这位六爷。
隔了几日军机处草拟了表彰这次赈灾的请功折子送进了大内,道光皇帝批红第二日就送出来了,奕詝心系社稷,勇于任事,筹措赈灾银两,解黎民于倒悬,晋升为瑜贝勒;奕忻变卖家产,施药于灾民,免除京师瘟疫传播,晋升为恭贝勒;其余有功人员由二位贝勒保奏,军机处议定,颁旨褒奖。
军机处议定:
户部侍郎王鼎加尚书衔,实际升了一级;
顺天府尹陈孚恩和巡防衙门提督加一级留任;
苏敏被作为奕詝的普通协办人员,加两级被升为一等奉恩将军,奕詝保举的户部六品员外郎被军机处驳了。苏敏知道这是穆彰阿的阻挠报复,奕詝替苏敏不平,但圣旨已下也无可奈何。为了笼络苏敏,就把自己一座鼓楼西街的三进的四合院赏给了苏敏,外带整房家具和五个小厮五个宫女。
其余何求贵等十一名捐款数额较高的商人被赏给了无俸禄的九品顶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