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望春山 > 162、第162章

162、第162章

作者:假面的盛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62

    定波城似乎还如记忆中那般, 却又似乎和记忆里有些不一样。

    下船后,站在码头前,看向不远处那座熟悉中透着陌生的城, 不光是顾玉汝,连薄春山也不禁有些恍神。

    因为不想太引人瞩目, 他们下船时并没有带太多人,除了一家三口, 只有两个随从。

    今天的定波似乎格外热闹, 站在城外能看着人群如流水般往城里涌去,似乎今日城里有什么庆典。

    不远处有个刚下船的中年人拍了下脑门, 道:“竟忘了今天是祭英雄碑的日子,幸亏赶上了!”

    什么是英雄碑?

    可没有人能回答他们, 大家都急匆匆地往城里走去, 也有些不急的, 但多数都是外地人,他们初来乍到自然搞不懂什么情况。

    见此, 薄家人也没叫车, 顺着人群往城里行去。

    等进了城, 人似乎更多了, 入目之间街上大部分人都在朝一个方向走。

    薄春山和顾玉汝对视一眼, 心中似有所感, 也没说什么, 继续跟着人群走,就这么走着走着,越来越靠近定波县县衙的位置。

    “老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随从在薄春山的示意下,拦下一个行人问道。

    这位老丈很好说话, 道:“你们不是我们定波县的人吧?今天是祭英雄碑的日子,这是咱们定波县的老惯例,若是县里人有闲又刚好赶上了,都会去英雄碑那儿看一看,给保护咱们定波战死的英雄们上柱香。”

    “什么是英雄碑?”

    “若是说起这事那就长远了,我现在也没空跟你们这些外乡人说这些,你只用知道这是当年薄大人亲手所立,上面都是当年为了保护定波县老百姓战死的英雄们就行了。以前就有每年祭英雄的惯例,咱们这换了几任县令这规矩都没改,每年到今天这个日子,就会由县太爷亲自带着百姓们祭英雄。”

    老丈匆匆说完,就顺着人群走了。

    不用随从回来回禀,方才薄春山已经在旁边听见了。

    他当时确实定了这么个规矩,那时是为了鼓舞民兵们的士气,让他们即使战死也不至于被人遗忘。

    那时并没有英雄碑这个名字,是表彰碑,没想到如今换改了名。

    不过他们确实都是英雄。

    “走吧,我们也去看看。”

    ……

    街上的人很多,男女老少都有。

    可以看见有民兵在巡逻,民兵们还是穿着当年顾玉汝设计出来的那身衣裳,所以很好认。

    但街上似乎用不上他们来维持秩序,街上的人虽多,却一点都不显杂乱,大家都有序地缓缓地走着,甚至没有人发出太大的喧哗声。

    今天这个日子,民兵团自然都全员出动了。

    吕田今天也来了,正站在路边一边看着街上,一边和手下民兵说话。

    说着说着,他的目光突然凝滞住了。

    “老……”

    那个‘大’字被他含在嗓子眼里,因为薄春山对他摇了摇头。

    “老大……大人,您怎么回来了?”待走近了,吕田才低声道,他很激动,脸上满是不敢置信和恍然。

    薄春山笑了笑:“回来看看。”

    “老大老了,我也老了。”吕田眼含泪水,十分感慨,“大嫂也回来了,这是八斤,这是小……水生?”

    那会薄家还没搬去纂风镇时,吕田没少往薄家跑,认识顾玉汝也认识八斤,就是水生那会儿才刚出生很小,不过倒也不难认,毕竟就带了两个孩子。

    “八斤都长成大姑娘了。”

    “吕叔。”八斤唤道,水生也跟着叫了声吕叔。

    吕田激动地连连点头:“回来了好,大人是该回来看看,毕竟大人的家在这里,两个老太太都好着呢,顾大人也很好。”

    “兄弟们好不好?”

    “兄弟们也好,虽然后来倭寇平了,县里似乎用不到这么多民兵了,但钱大人还是把民兵团留了下来。当初有一部分兄弟跟大人去了纂风镇,像我们这些留下来的,都是些没什么出息的,念家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但我们过得都好,有大人的萌荫在,怎么会不好。”

    说到最后,吕田一个壮汉,早就是当爹的人,竟哭了起来。

    “好就行,我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忙着,也没时间回来看看你们。”薄春山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知道大人忙着,忙着打倭寇,忙着在广州开市,忙着给咱百姓做实事,兄弟们都知道,那些老人们都还在,都天天念着大人。”

    薄春山道:“我也是刚下船,在城外就看见这么多人都往这里来了,便过来看看。”

    “我陪大人一起去看看。”

    ……

    因为有吕田帮忙,所以薄家人站了一个很好的位置。

    就在那座英雄碑斜侧方,正好可以就近看见整个场景。

    他们到时,已经到尾声了。

    那座碑前是一张供桌,供桌上摆了一些祭祀用物,以及一个很大的香炉。

    供桌前,站着一个身穿七品官袍的中年人,他身后还站着三个同样穿着官袍的人,几人正手持香对着英雄碑鞠躬。

    一鞠再鞠三鞠,之后他们依次上前把香插在香炉里。

    顾明赫然也在其中。

    他们并没有久留,很快就离开了这里。薄春山这才明白他们为何没久留,因为接下来是百姓上香。

    大堆的香放在一旁,供百姓们取用。

    大家按着顺序,多是三五人一起。

    先去取香,再燃香,而后在碑前鞠躬祷告,甚至还有人嘴里念念有词,之后才把香插进香炉里。

    离开一人,还会有人接续上,就这么一行行的人宛如流水般划过。有丈夫带着妻子,有老人带着儿子,还有母女或者婆媳一同的。也有是夫妻俩带着孩子,他们一边去取香燃香,一边低声向孩子讲述着碑上这些人名的事迹。

    这些人名或许极为普通,有些人连大名都没有,除了姓,只有一个诨名,例如其中就有个人叫二狗子,可这些人却不普通,因为他们都是保护了定波县的英雄。

    薄春山走上前,顾玉汝随之一同,身边跟着八斤和水生。

    吕田忙跟过去帮忙取香燃香,却被薄春山制止。一旁还有几个民兵守着,估计是留下来维持秩序,一见吕田来了,还那么去服侍那个穿蓝衫的高大男人,当即意识到了什么。

    吕田忙对他们摇了摇头,示意他们不要动。

    见薄春山那边正在上香,他忙去了一旁叫来一个民兵低声吩咐了几句什么,才又回到薄春山的身后。

    薄春山和顾玉汝的样子很肃穆,因此连八斤和水生都显得很严肃。

    八斤和水生学着爹娘那样,在碑前鞠躬,而后亲手把香插进了香炉里。

    薄春山再次看了一眼碑上那些名字,道:“走吧,该回去了。”

    一行人走到西井巷时,整个西井巷已经被提前肃清过了。

    顾家门前,方才那个穿着七品官袍的中年男人正站在那里,面色激动。

    而一旁,是顾明和孙氏两人。

    随从提前挡住了那位县令。

    “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

    一家人相携走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另一个随从出来了。

    “这位大人,今天薄大人回乡访亲,不见外客。”

    那县令只能略有些遗憾地拱了拱手,而后离开了。

    ……

    顾明和孙氏都老了。

    可能上了年纪,尤其明显,两人的鬓边都多了许多白发,不过精神倒是很不错。

    一阵急促地脚步声从院外行来,很快人就进入众人眼底。

    是邱氏。

    “回来了?你这臭小子,终于知道回来了!”

    薄春山几个大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在邱氏面前。

    顾玉汝带着两个孩子,也忙都跟着跪下了。

    “跪什么跪?都起来,我又不是死了,用得着你们跪我!你个臭小子,现在都会来这一套了!我让你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回来看看!”

    邱氏又是哭又是笑,拍了薄春山的背两巴掌,就忙去扶顾玉汝,又去拉两个孙儿。

    “你皮糙肉厚的不要紧,可别跪坏我儿媳妇,还有我俩孙儿。”

    经过这么一出,感伤的气息倒是一扫而空,反而多了几分啼笑皆非。

    “是啊是啊,回来了这是好事。孩子们估计都还没吃饭,我去看看弄点什么给孩子们吃,接风第一顿,一定要吃点好的。”孙氏站起来道。

    顾家现在也有丫头,但因为孙氏不习惯,就只有一个平时做杂活的小丫头。一见老太太慌着要做饭,忙跟上去帮忙。

    见此,顾玉汝也坐不住了,吩咐俩孩子陪着祖母说话,便忙出去给孙氏帮忙了。

    菜是随从们出去买的,鸡鸭鱼肉啥都有,颜铁匠去把家里的丫鬟也叫来了,给她们打下手。邱氏也来了,她和孙氏搭手做饭,顾玉汝帮着打下厨,似乎又回到了很多年前。

    两个孩子正在院子里和颜康说话。

    颜康便是邱氏后生的那个儿子,和薄春山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他比八斤还大点,随了邱氏的长相,长得俊,倒是一点都不像颜铁匠,也不像薄春山,很斯文的一个孩子。

    饭很快就做好了,满满的一桌好菜。

    历经多年,薄春山的甜嘴似乎并没有生疏,见妇人们都收拾干净回来了,便对孙氏和邱氏道:“好久没尝到两位娘的手艺了,天天做梦都想吃一口。”

    孙氏和邱氏笑眯了眼,连声道:“想吃就多吃点,都吃都吃,孩子们也来吃。”

    饭桌上,笑语声声。

    其中尤其是薄春山最为活跃,他一边给两个孩子夹菜,一边还不忘跟他们说哪道菜是阿奶或是外婆做的,没有一道说错,让邱氏孙氏更高兴的同时,也给八斤和水生开了眼。

    没想到爹还是这样一个爹!

    饭罢,薄家以前的房子早就收拾好了。

    其实也不脏,每个月或是孙氏或是邱氏都会带着人去打扫一遍,两个孩子都累了,便先回去歇着。

    薄春山和顾玉汝又留着陪着几人说了会儿话,一直说到都下午了,才被孙氏制止,说让他们先回去歇着,反正还要留几天,有话不赶着这一会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