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逼退西羌(三)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正在此时,斥侯来报:“东方大道烟土飞扬,应是大批汉军骑卒杀来。”
北宫玉、宋扬闻言,连忙转头看往东方,只见远方果然出现大量烟尘,速度极快。宋扬忙道:“下令各军,退回大营。”
张飞自闻消息,担心触得有失,统领部下一万汉军精骑,一人双马,星夜赶来。凉州地面广阔,城池相距甚远,即使快马加鞭,也是今日刚刚赶至。待到离城稍近,见城头旗帜依然,这才放下心来。张飞并不统兵进城,而是让部下就地歇息,自引数十亲兵往探羌兵营寨。
羌兵缺兵少甲,五万羌兵未必斗得过一万汉骑。张飞好战,见城池无恙,便想速战速决。张飞看完羌兵营寨,正欲统兵攻打,却见城内来了一伍骑兵,行近张飞近前,道:“我家太守让我等给将军送来一封书信。”
张飞取信看完,笑道:“皆言辛家女多智,果然不假。”
原来辛宪英在城头观战,看到蛮兵退回大营,便猜到援军赶到,待见援军就地歇息,并不进城,便猜出援军想要攻打羌军营寨,便修书一封,让辛毗送给援军将领。
辛宪英观战十余日,早将汉军、羌兵差距了解透彻,认为汉骑此时往攻羌兵营寨,虽然能胜,但是损折必众。若是派兵截断羌兵归路,只须营中粮尽,羌兵便会不战自溃。
张飞虽然性急,但是饱读诗书,又学过姜家兵科,读完辛宪英书信,便知破敌之策不在于急,而在于缓。张飞思索片刻,分兵一半去城中去取补给,自引五千精兵,绕敌营而过,到敌营南方当道扎下大营。
宋扬多次领兵与汉军交战,自然晓得汉军骑卒厉害,之所以要各军撤回大营,就是不想与汉军野战。初见汉军分军,还不知何意,待见汉军直奔营寨而来,不惧反喜,心道骑兵攻营却是不怕。待到汉军绕营而过,当道立营之时,不由脸色苍白,急忙回帐与北宫玉道:“汉军截断我军归路,只能趁汉军立营之时,全部杀上冲出一条血路。否则我军危矣。”
北宫玉急随宋扬营前来看,见张飞部下只有五千骑兵,笑道:“彼军兵少,我军即便退军,岂敢阻拦?”
宋扬急道:“我军与汉军野战,安有胜算?撤退之时,前有汉骑冲阵,后有汉骑追杀,若被击溃军阵,就有全军覆没之虞。”
正在此时,斥侯急报:“东方又有大批汉军赶到。”
宋扬、北宫玉急忙转到东营,眺望东方,果然又是飞尘远扬,兵力不下一万。北宫玉急忙下令:全军准备撤退。宋扬忽道:“我军欲退亦不能行。”
北宫玉异道:“这是为何?”
宋扬道:“方才全军撤退,敌军兵少,我军士兵并无惧意,拼命厮杀还能冲出一条血路。如今汉军与我军兵力相仿,我军只要下令撤退,士兵心中惧意已生,只须汉骑一次冲阵,就可能导致溃阵。若无战阵配合,如何与汉骑野战?”
北宫玉急道:“这便如何是好?”
宋扬低头沉思道:“想要保命,有两计可行。其一,今夜统领心腹于夜间逃出。其二,归降齐侯。”
北宫玉怔了半晌,道:“只是统领心腹逃出,不顾部下性命?回头传扬出去,我等如何立足?”
宋扬指着东方翻滚的烟尘,苦笑道:“我料汉兵此次出兵,兵力不会低于三万。汉军既然主力来援,西羌王必然已经兵败。一万汉军我等都不敢野战,此时汉军云集,我军要战必然惨败。即便部分兵马趁夜脱逃,也要侥幸逃过汉军斥侯监视,想要大批逃出,也不可能为之。”
北宫玉默然良久,道:“不知投降齐侯,能否保全性命。”
宋扬道:“我等虽然侵占汉境,未伤平民百姓,保命应当没有问题,投降或会与乌恒人相当待遇。”
北宫玉仰天长叹,道:“我等占据地盘皆苦寒之地,部下缺衣少食,家小度日更是艰难。若与乌恒人待遇仿佛,对部下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两人遂决断下来,自缚去张飞大营投降,道:“我等听从羌王号令,统兵来攻汉境,自知罪责深重。但是我等自入境以来,绝对没伤汉人百姓,请将军饶恕族人。我等在凉州西南,占据大片疆域,愿献土而降。”
张飞不敢自专,将情况写明,让军中情报官火速传给姜述。姜述接到报告,与贾诩、郭嘉等人商议,贾诩道:“如今众诸侯蠢蠢欲动,北宫玉、宋扬入境以来没有荼毒汉民,此可赦原因之一;占据地盘人口虽小,面积极大,献土而降也是拓土之功,其可赦原因之二;部下皆强壮边民,身经百战,若是编入军中,日后征战胡族之时,可为先驱,其可赦原因之三。”
姜述决断,接受北宫玉、宋扬投降,将其境纳入张掖郡辖区,设县管理。又让北宫玉、宋扬统领部下至河东整编,正好重骑兵营缺编,挑选其部下两万分至各营,余兵分散至北方各州马场。让北宫玉、宋扬至大将军府任职。
因为辛宪英此次立下大功,姜述召其回京,让何后、马后亲自奖赏,授其夫人爵位。辛宪英为史上名人,为辛敞之姐,羊耽之妻,羊、羊姬之母。辛宪英之智、曹娥之孝、木兰之贞、曹令女之节、苏若兰之才、孟姜女之烈并称,皆谓之出类拔萃。她是三国时代最具有政治洞察力的女人,辛毗、辛敞、羊皆一时人杰,遇到大事都会去找辛宪英商量。
再说彻里吉在武威城下,真是欲退不能,难受到了极至。如此拖了十余日,先是数百骑士保护雅丹狼狈逃回,问明情况,知晓陇西五族兵马基本损失干净。
雅丹伤得不轻,但是神智清醒,劝彻里吉道:“往昔我等不利之时,只须向朝廷进贡,朝廷不会赶尽杀绝。齐侯行事却不一样,如今触了他的虎威,言和已不可能。陇西五族勇士皆没,还是尽快退出境外,以保存实力为上。”
彻里吉摇头道:“即使退出境外,齐侯若是不肯罢手,如何应对?”
雅丹想了一会,道:“大王未兴刀兵,只将罪责推给诸族头领,必能安然退出境外。齐侯国内接连行兵,钱粮缺乏,若是我国再不犯汉,其不会贸然发起战争。趁着这段时间,大王结连羌族诸支,共同进退,再与鲜卑结盟,或可保全基业。”
彻里吉默然一会,叹道:“皆是同族,想必不会落井下石。”
越两日,越吉兵败身亡消息传来,彻里吉下令,全军退往塞外,又让人传令大汉境内全部族人,为了避免姜述屠族,全部撤到塞外西羌控制区域。
实则羌人与汉人族别相近,尤其与姜姓人颇有渊源。上古时期,黄河中游主要有炎、黄两大部落。而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联盟败给黄帝部落联盟。炎帝部落联盟大部分随炎帝与黄帝部落联盟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也就是汉族。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羌族自此诞生。
羌族人口数百万,占领益州、凉州以西、凉州以北的广大区域,其影响力比鲜卑要大得多。羌族共分为姜氏羌、唐羌、兰羌、先零羌、烧当羌、钟羌、勒姐羌、卑喃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虔人羌、牢姐羌、封养羌、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全无种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发羌、羌、西夜羌、蒲犁诸羌、阿钩羌、牦牛羌、参狼羌、青衣羌、白马羌、白兰羌、可兰羌、宕昌羌、邓至羌、汶山羌、党项羌、白狗羌、哥邻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罗打鼓羌、杨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邻羌、临涂羌、涉题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维州羌、蚕陵羌等百余分支。
彻里吉身为西羌首领,直接控制区域在凉州以北地区,其所辖大族群小半居于汉境。西羌人口过百万不假,但是人口密集区域却并非在西羌境内,而是在大汉境内。
羌族数百分支,实则皆依附于几个大部落,一为西羌,即彻里吉为首的这个族群;二为烧当羌,首领人称烧当老王,其控制益州、凉州以西的广大区域,人口上百万,实力并不弱于彻里吉;三为塞外羌,其首领称为塞外王,控制西羌以西、西南,烧当羌以北的区域,面积很大,但是人口不多,约有五十余万;四是唐羌,在益州以西建国,兵马近三十万,实力不弱;五是兰羌,在益州西南建国,与唐羌势力相若。
正在此时,斥侯来报:“东方大道烟土飞扬,应是大批汉军骑卒杀来。”
北宫玉、宋扬闻言,连忙转头看往东方,只见远方果然出现大量烟尘,速度极快。宋扬忙道:“下令各军,退回大营。”
张飞自闻消息,担心触得有失,统领部下一万汉军精骑,一人双马,星夜赶来。凉州地面广阔,城池相距甚远,即使快马加鞭,也是今日刚刚赶至。待到离城稍近,见城头旗帜依然,这才放下心来。张飞并不统兵进城,而是让部下就地歇息,自引数十亲兵往探羌兵营寨。
羌兵缺兵少甲,五万羌兵未必斗得过一万汉骑。张飞好战,见城池无恙,便想速战速决。张飞看完羌兵营寨,正欲统兵攻打,却见城内来了一伍骑兵,行近张飞近前,道:“我家太守让我等给将军送来一封书信。”
张飞取信看完,笑道:“皆言辛家女多智,果然不假。”
原来辛宪英在城头观战,看到蛮兵退回大营,便猜到援军赶到,待见援军就地歇息,并不进城,便猜出援军想要攻打羌军营寨,便修书一封,让辛毗送给援军将领。
辛宪英观战十余日,早将汉军、羌兵差距了解透彻,认为汉骑此时往攻羌兵营寨,虽然能胜,但是损折必众。若是派兵截断羌兵归路,只须营中粮尽,羌兵便会不战自溃。
张飞虽然性急,但是饱读诗书,又学过姜家兵科,读完辛宪英书信,便知破敌之策不在于急,而在于缓。张飞思索片刻,分兵一半去城中去取补给,自引五千精兵,绕敌营而过,到敌营南方当道扎下大营。
宋扬多次领兵与汉军交战,自然晓得汉军骑卒厉害,之所以要各军撤回大营,就是不想与汉军野战。初见汉军分军,还不知何意,待见汉军直奔营寨而来,不惧反喜,心道骑兵攻营却是不怕。待到汉军绕营而过,当道立营之时,不由脸色苍白,急忙回帐与北宫玉道:“汉军截断我军归路,只能趁汉军立营之时,全部杀上冲出一条血路。否则我军危矣。”
北宫玉急随宋扬营前来看,见张飞部下只有五千骑兵,笑道:“彼军兵少,我军即便退军,岂敢阻拦?”
宋扬急道:“我军与汉军野战,安有胜算?撤退之时,前有汉骑冲阵,后有汉骑追杀,若被击溃军阵,就有全军覆没之虞。”
正在此时,斥侯急报:“东方又有大批汉军赶到。”
宋扬、北宫玉急忙转到东营,眺望东方,果然又是飞尘远扬,兵力不下一万。北宫玉急忙下令:全军准备撤退。宋扬忽道:“我军欲退亦不能行。”
北宫玉异道:“这是为何?”
宋扬道:“方才全军撤退,敌军兵少,我军士兵并无惧意,拼命厮杀还能冲出一条血路。如今汉军与我军兵力相仿,我军只要下令撤退,士兵心中惧意已生,只须汉骑一次冲阵,就可能导致溃阵。若无战阵配合,如何与汉骑野战?”
北宫玉急道:“这便如何是好?”
宋扬低头沉思道:“想要保命,有两计可行。其一,今夜统领心腹于夜间逃出。其二,归降齐侯。”
北宫玉怔了半晌,道:“只是统领心腹逃出,不顾部下性命?回头传扬出去,我等如何立足?”
宋扬指着东方翻滚的烟尘,苦笑道:“我料汉兵此次出兵,兵力不会低于三万。汉军既然主力来援,西羌王必然已经兵败。一万汉军我等都不敢野战,此时汉军云集,我军要战必然惨败。即便部分兵马趁夜脱逃,也要侥幸逃过汉军斥侯监视,想要大批逃出,也不可能为之。”
北宫玉默然良久,道:“不知投降齐侯,能否保全性命。”
宋扬道:“我等虽然侵占汉境,未伤平民百姓,保命应当没有问题,投降或会与乌恒人相当待遇。”
北宫玉仰天长叹,道:“我等占据地盘皆苦寒之地,部下缺衣少食,家小度日更是艰难。若与乌恒人待遇仿佛,对部下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两人遂决断下来,自缚去张飞大营投降,道:“我等听从羌王号令,统兵来攻汉境,自知罪责深重。但是我等自入境以来,绝对没伤汉人百姓,请将军饶恕族人。我等在凉州西南,占据大片疆域,愿献土而降。”
张飞不敢自专,将情况写明,让军中情报官火速传给姜述。姜述接到报告,与贾诩、郭嘉等人商议,贾诩道:“如今众诸侯蠢蠢欲动,北宫玉、宋扬入境以来没有荼毒汉民,此可赦原因之一;占据地盘人口虽小,面积极大,献土而降也是拓土之功,其可赦原因之二;部下皆强壮边民,身经百战,若是编入军中,日后征战胡族之时,可为先驱,其可赦原因之三。”
姜述决断,接受北宫玉、宋扬投降,将其境纳入张掖郡辖区,设县管理。又让北宫玉、宋扬统领部下至河东整编,正好重骑兵营缺编,挑选其部下两万分至各营,余兵分散至北方各州马场。让北宫玉、宋扬至大将军府任职。
因为辛宪英此次立下大功,姜述召其回京,让何后、马后亲自奖赏,授其夫人爵位。辛宪英为史上名人,为辛敞之姐,羊耽之妻,羊、羊姬之母。辛宪英之智、曹娥之孝、木兰之贞、曹令女之节、苏若兰之才、孟姜女之烈并称,皆谓之出类拔萃。她是三国时代最具有政治洞察力的女人,辛毗、辛敞、羊皆一时人杰,遇到大事都会去找辛宪英商量。
再说彻里吉在武威城下,真是欲退不能,难受到了极至。如此拖了十余日,先是数百骑士保护雅丹狼狈逃回,问明情况,知晓陇西五族兵马基本损失干净。
雅丹伤得不轻,但是神智清醒,劝彻里吉道:“往昔我等不利之时,只须向朝廷进贡,朝廷不会赶尽杀绝。齐侯行事却不一样,如今触了他的虎威,言和已不可能。陇西五族勇士皆没,还是尽快退出境外,以保存实力为上。”
彻里吉摇头道:“即使退出境外,齐侯若是不肯罢手,如何应对?”
雅丹想了一会,道:“大王未兴刀兵,只将罪责推给诸族头领,必能安然退出境外。齐侯国内接连行兵,钱粮缺乏,若是我国再不犯汉,其不会贸然发起战争。趁着这段时间,大王结连羌族诸支,共同进退,再与鲜卑结盟,或可保全基业。”
彻里吉默然一会,叹道:“皆是同族,想必不会落井下石。”
越两日,越吉兵败身亡消息传来,彻里吉下令,全军退往塞外,又让人传令大汉境内全部族人,为了避免姜述屠族,全部撤到塞外西羌控制区域。
实则羌人与汉人族别相近,尤其与姜姓人颇有渊源。上古时期,黄河中游主要有炎、黄两大部落。而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联盟败给黄帝部落联盟。炎帝部落联盟大部分随炎帝与黄帝部落联盟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也就是汉族。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羌族自此诞生。
羌族人口数百万,占领益州、凉州以西、凉州以北的广大区域,其影响力比鲜卑要大得多。羌族共分为姜氏羌、唐羌、兰羌、先零羌、烧当羌、钟羌、勒姐羌、卑喃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虔人羌、牢姐羌、封养羌、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全无种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发羌、羌、西夜羌、蒲犁诸羌、阿钩羌、牦牛羌、参狼羌、青衣羌、白马羌、白兰羌、可兰羌、宕昌羌、邓至羌、汶山羌、党项羌、白狗羌、哥邻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罗打鼓羌、杨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邻羌、临涂羌、涉题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维州羌、蚕陵羌等百余分支。
彻里吉身为西羌首领,直接控制区域在凉州以北地区,其所辖大族群小半居于汉境。西羌人口过百万不假,但是人口密集区域却并非在西羌境内,而是在大汉境内。
羌族数百分支,实则皆依附于几个大部落,一为西羌,即彻里吉为首的这个族群;二为烧当羌,首领人称烧当老王,其控制益州、凉州以西的广大区域,人口上百万,实力并不弱于彻里吉;三为塞外羌,其首领称为塞外王,控制西羌以西、西南,烧当羌以北的区域,面积很大,但是人口不多,约有五十余万;四是唐羌,在益州以西建国,兵马近三十万,实力不弱;五是兰羌,在益州西南建国,与唐羌势力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