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肖邦故乡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梁晓秀对波兰的三个历史人物很看重:一个是大科学家哥白尼,一个是居里夫人,一个是大音乐家肖邦。由于这个原因,她把东欧的最后一站选在波兰。
飞机飞抵华沙上空,凭窗俯视,映入眼前的是一幅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银波粼粼的维斯杜拉瓦河,宛如一条玉带环绕在华沙的腰际;雄伟壮观的华沙古城屹立在河岸上,欧洲中世纪红色尖顶建筑群鳞次栉比,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城市大街两侧,房屋高耸,绿树成行,草坪连片,伸向远方,整座城市犹如一艘停泊在绿色海洋之中的巨轮。
她事先已经做足了功课,对这个国家有了一定的认识。
波兰共和国是东欧重要的国家之一,位于中欧东北部,面积31.2683平方公里,人口3900万,98%为波兰人,波兰语为官方语言,居民多信奉罗马天主教。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而又焕发青春的国家。
波兰人才辈出,天文学家哥白尼,大音乐家肖邦,大科学家居里夫人等都是波兰人的骄傲。波兰虽然是东欧国家,但是这个国家自古以来与西欧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比其他东欧国家更“西化”,更接近西方的价值观。波兰经济发展呈现出向上的趋势,教育与科研发展势头良好,被欧洲一些智库看好,甚至有学者认为波兰经济在几十年时间内能追赶甚至超越德国经济。
波兰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内需。尽管出口贸易对于波兰经济的贡献不断上升,但波兰仍在加快实施由出口向内需的战略转型。庞大的中产阶层为波兰提供了稳定的消费市场。
大量高素质人口成为波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波兰35岁以下人口占50%,是欧洲最年轻的国家。每10个波兰人中就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半数人受过中等教育。波兰每年有40万大学生毕业,其中90%都能掌握至少一门外语。《欧洲雇主联盟》的调查显示,波兰的劳动力成本是欧盟国家中最低的。
波兰公民的社会保障等体系始终很健全。波兰探索了一条独有的成功之路。从某种程度上讲,波兰成功的秘诀是:相信自己,昂首向前。
在历史上,波兰是一个饱受欧洲列强侵略和压迫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华沙有70万人遇难,整座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波兰本可以在废墟上重新建设一座崭新的城市;但波兰建筑设计师出于对国家建筑文化遗产的热爱,恢复了城市的原貌,历史名城华沙得以再生。二战时,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把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作了详细的测绘记录。战争一爆发,他们把这些图纸资料全部藏到山洞里,房屋街道虽然毁了,但它们的形象资料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战后,许多华沙居民聚集在市政府前议论华沙重建问题,他们认为华沙应该恢复原貌。华沙大学的师生们把战前绘制的城市图纸拿出来展览,让市民看到了华沙古城的原貌;人们逐渐形成了一致的意见,要恢复华沙古城的原貌。政府尊重市民的意愿,改变了原来重新建设新城的决定。当恢复华沙古城的消息传开后,在国外的波兰人一下子回来30多万人,他们要和华沙人一起恢复华沙的原貌。波兰政府顺应了人民的要求,组织民众投身重建华沙的劳动中,整个波兰掀起高涨的爱国热潮,人民的家园得到重建,这就是战后著名的“华沙速度”。华沙古城后来作为特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一般拒绝接受重建的古迹文化,但华沙人民自发地起来保护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为世界所有文化古城做出了榜样,也对欧洲的古城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
她游览华沙时,对这座城市有了很好的认识。
华沙是一座恢复得很好的古城。维斯杜拉河穿过华沙市中心,把城市分为两部分。左岸经过精心修建,成为游客观光的好地方。这里的旧集市从13世纪开始就十分兴隆;如今仍然是人们最喜欢观光游览的一个地方。在这个风景如画、艺术气息浓厚的的地带,艺术家在街头出售他们的作品,古玩店和画廊招揽了许多艺术爱好者。人们坐在五颜六色的咖啡厅,看着户外轻便马车在鹅卵石路上发出清脆的马蹄声,倒是有一种很轻松、很别致的感觉。不远处的圣约翰大教堂是华沙最古老的教堂。
二战后,华沙建筑师从废墟中恢复了教堂14世纪初的原始风貌。皇家城堡是华沙最重要的建筑之一,1944年被摧毁;1971年开始重建,由于工程浩大,那时还没有完工。华沙古老建筑的重建显示了波兰建筑设计师的古典建筑的艺术才华:那些重建的古典建筑没有一座不是经典作品,没有一座不散发着古典气息。
今天的华沙市依然保持着老城和新城的布局。各种历史纪念物、华沙名胜古迹大都集中在老城区,特别是宏伟的宫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样的箭楼、城堡等,都是外国游客观看的重要内容。
中世纪巍峨壮观的红色尖顶建筑群集中在老城区,四周环绕着采用红砖砌成的13世纪的内墙和14世纪的外墙,四角有高耸的古式城堡。著名的古老建筑有:被誉为“波兰民族文化纪念碑”的昔日皇宫、华沙最美丽壮观的巴罗克式建筑克拉辛斯基宫、波兰古典主义建筑杰出代表作瓦津基宫以及圣十字教堂、圣约翰教堂、罗马教堂、俄罗斯教堂等。城区到处耸立着纪念碑、雕像或铸像,河畔的美人鱼青铜雕像是华沙的城徽图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出生的佛里塔大街的寓所已辟为博物馆。
在新城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各种商店、饭馆、旅店比比皆是。环境幽雅的居民住宅区,布局合理,生活便利;林木苍郁,花草茂盛,宛如花园。市内交通四通八达,井然有序。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现代艺术馆、影剧院、体育场分布各区,充满生机和活力。230米高的文化科学宫顶端是观看城市全景的最佳观光点。
在华沙游览了三天,她来到克拉科夫游览。
克拉科夫是波兰最重要的历史名城,人口80万。它曾是波兰昔日的首都,在二战中逃过浩劫,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如今它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的全世界12个文化中心城市之一。
克拉科夫依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在玛丽亚教堂的尖塔上,每隔一小时就会响起四声短处的号角声,然后是悠久的尾声,提醒人们这是一种古老的吹奏法。据称,这种吹凑法与13世纪时一位瞭望台哨兵吹奏的警报声一模一样。当时那位士兵发现蒙古军队正准备进攻,便连忙吹号报警,结果被蒙古人一箭射中咽喉,当场死亡。早在蒙古铁蹄将克拉科夫洗劫一空之前,克拉科夫已是一座具有300年历史的贸易重镇了。公元1000年,克拉科夫成为主教辖区;从1083年起,波兰历代国王就将瓦维尔城堡作为他们的寝宫。1611年,国王西格斯蒙德三世将首都迁至华沙。建于1364年的嘉基罗尼安大学是中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天文学家哥白尼毕业于该大学,他的塑像耸立在大学学院博物馆对面的花园里,供世人瞻仰。博物馆内有一个嘉基罗尼安地球仪。地球仪制作于1510年,这是第一次标出美洲大陆的地球仪,因而显得尤为珍贵。
克拉科夫最重要的建筑群是集市地旧城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座高90米的哥特式布商大厦,建于14世纪。瓦维尔城堡和大教堂耸立在维斯杜拉河的山丘上,直到今天依然是克拉科夫的地标性建筑。城堡建于10世纪,中心是一座正方形文艺复兴建筑,共有71间大厅,庭院四周是美丽的拱廊。城堡对面的大教堂建于14世纪,波兰历代国王均在此加冕,死后也葬于此地。大教堂的钟名为西格斯蒙德,用1520难缴获的大炮铸成,现用于重大活动。
在克拉科夫,梁晓秀给亨特尔特打了电话,告诉他,她的旅行即将结束,她要回家了。亨特尔特建议她来一趟慕尼黑,他想和她讨论出书问题。
梁晓秀对波兰的三个历史人物很看重:一个是大科学家哥白尼,一个是居里夫人,一个是大音乐家肖邦。由于这个原因,她把东欧的最后一站选在波兰。
飞机飞抵华沙上空,凭窗俯视,映入眼前的是一幅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银波粼粼的维斯杜拉瓦河,宛如一条玉带环绕在华沙的腰际;雄伟壮观的华沙古城屹立在河岸上,欧洲中世纪红色尖顶建筑群鳞次栉比,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城市大街两侧,房屋高耸,绿树成行,草坪连片,伸向远方,整座城市犹如一艘停泊在绿色海洋之中的巨轮。
她事先已经做足了功课,对这个国家有了一定的认识。
波兰共和国是东欧重要的国家之一,位于中欧东北部,面积31.2683平方公里,人口3900万,98%为波兰人,波兰语为官方语言,居民多信奉罗马天主教。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而又焕发青春的国家。
波兰人才辈出,天文学家哥白尼,大音乐家肖邦,大科学家居里夫人等都是波兰人的骄傲。波兰虽然是东欧国家,但是这个国家自古以来与西欧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比其他东欧国家更“西化”,更接近西方的价值观。波兰经济发展呈现出向上的趋势,教育与科研发展势头良好,被欧洲一些智库看好,甚至有学者认为波兰经济在几十年时间内能追赶甚至超越德国经济。
波兰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内需。尽管出口贸易对于波兰经济的贡献不断上升,但波兰仍在加快实施由出口向内需的战略转型。庞大的中产阶层为波兰提供了稳定的消费市场。
大量高素质人口成为波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波兰35岁以下人口占50%,是欧洲最年轻的国家。每10个波兰人中就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半数人受过中等教育。波兰每年有40万大学生毕业,其中90%都能掌握至少一门外语。《欧洲雇主联盟》的调查显示,波兰的劳动力成本是欧盟国家中最低的。
波兰公民的社会保障等体系始终很健全。波兰探索了一条独有的成功之路。从某种程度上讲,波兰成功的秘诀是:相信自己,昂首向前。
在历史上,波兰是一个饱受欧洲列强侵略和压迫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华沙有70万人遇难,整座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波兰本可以在废墟上重新建设一座崭新的城市;但波兰建筑设计师出于对国家建筑文化遗产的热爱,恢复了城市的原貌,历史名城华沙得以再生。二战时,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把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作了详细的测绘记录。战争一爆发,他们把这些图纸资料全部藏到山洞里,房屋街道虽然毁了,但它们的形象资料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战后,许多华沙居民聚集在市政府前议论华沙重建问题,他们认为华沙应该恢复原貌。华沙大学的师生们把战前绘制的城市图纸拿出来展览,让市民看到了华沙古城的原貌;人们逐渐形成了一致的意见,要恢复华沙古城的原貌。政府尊重市民的意愿,改变了原来重新建设新城的决定。当恢复华沙古城的消息传开后,在国外的波兰人一下子回来30多万人,他们要和华沙人一起恢复华沙的原貌。波兰政府顺应了人民的要求,组织民众投身重建华沙的劳动中,整个波兰掀起高涨的爱国热潮,人民的家园得到重建,这就是战后著名的“华沙速度”。华沙古城后来作为特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一般拒绝接受重建的古迹文化,但华沙人民自发地起来保护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为世界所有文化古城做出了榜样,也对欧洲的古城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
她游览华沙时,对这座城市有了很好的认识。
华沙是一座恢复得很好的古城。维斯杜拉河穿过华沙市中心,把城市分为两部分。左岸经过精心修建,成为游客观光的好地方。这里的旧集市从13世纪开始就十分兴隆;如今仍然是人们最喜欢观光游览的一个地方。在这个风景如画、艺术气息浓厚的的地带,艺术家在街头出售他们的作品,古玩店和画廊招揽了许多艺术爱好者。人们坐在五颜六色的咖啡厅,看着户外轻便马车在鹅卵石路上发出清脆的马蹄声,倒是有一种很轻松、很别致的感觉。不远处的圣约翰大教堂是华沙最古老的教堂。
二战后,华沙建筑师从废墟中恢复了教堂14世纪初的原始风貌。皇家城堡是华沙最重要的建筑之一,1944年被摧毁;1971年开始重建,由于工程浩大,那时还没有完工。华沙古老建筑的重建显示了波兰建筑设计师的古典建筑的艺术才华:那些重建的古典建筑没有一座不是经典作品,没有一座不散发着古典气息。
今天的华沙市依然保持着老城和新城的布局。各种历史纪念物、华沙名胜古迹大都集中在老城区,特别是宏伟的宫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样的箭楼、城堡等,都是外国游客观看的重要内容。
中世纪巍峨壮观的红色尖顶建筑群集中在老城区,四周环绕着采用红砖砌成的13世纪的内墙和14世纪的外墙,四角有高耸的古式城堡。著名的古老建筑有:被誉为“波兰民族文化纪念碑”的昔日皇宫、华沙最美丽壮观的巴罗克式建筑克拉辛斯基宫、波兰古典主义建筑杰出代表作瓦津基宫以及圣十字教堂、圣约翰教堂、罗马教堂、俄罗斯教堂等。城区到处耸立着纪念碑、雕像或铸像,河畔的美人鱼青铜雕像是华沙的城徽图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出生的佛里塔大街的寓所已辟为博物馆。
在新城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各种商店、饭馆、旅店比比皆是。环境幽雅的居民住宅区,布局合理,生活便利;林木苍郁,花草茂盛,宛如花园。市内交通四通八达,井然有序。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现代艺术馆、影剧院、体育场分布各区,充满生机和活力。230米高的文化科学宫顶端是观看城市全景的最佳观光点。
在华沙游览了三天,她来到克拉科夫游览。
克拉科夫是波兰最重要的历史名城,人口80万。它曾是波兰昔日的首都,在二战中逃过浩劫,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如今它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的全世界12个文化中心城市之一。
克拉科夫依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在玛丽亚教堂的尖塔上,每隔一小时就会响起四声短处的号角声,然后是悠久的尾声,提醒人们这是一种古老的吹奏法。据称,这种吹凑法与13世纪时一位瞭望台哨兵吹奏的警报声一模一样。当时那位士兵发现蒙古军队正准备进攻,便连忙吹号报警,结果被蒙古人一箭射中咽喉,当场死亡。早在蒙古铁蹄将克拉科夫洗劫一空之前,克拉科夫已是一座具有300年历史的贸易重镇了。公元1000年,克拉科夫成为主教辖区;从1083年起,波兰历代国王就将瓦维尔城堡作为他们的寝宫。1611年,国王西格斯蒙德三世将首都迁至华沙。建于1364年的嘉基罗尼安大学是中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天文学家哥白尼毕业于该大学,他的塑像耸立在大学学院博物馆对面的花园里,供世人瞻仰。博物馆内有一个嘉基罗尼安地球仪。地球仪制作于1510年,这是第一次标出美洲大陆的地球仪,因而显得尤为珍贵。
克拉科夫最重要的建筑群是集市地旧城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座高90米的哥特式布商大厦,建于14世纪。瓦维尔城堡和大教堂耸立在维斯杜拉河的山丘上,直到今天依然是克拉科夫的地标性建筑。城堡建于10世纪,中心是一座正方形文艺复兴建筑,共有71间大厅,庭院四周是美丽的拱廊。城堡对面的大教堂建于14世纪,波兰历代国王均在此加冕,死后也葬于此地。大教堂的钟名为西格斯蒙德,用1520难缴获的大炮铸成,现用于重大活动。
在克拉科夫,梁晓秀给亨特尔特打了电话,告诉他,她的旅行即将结束,她要回家了。亨特尔特建议她来一趟慕尼黑,他想和她讨论出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