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先画一个大饼!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府大殿当中,一众官员面面相觑,皆是有些摸不着头脑,长史并非仕途的终点?
暗自吞咽了口唾沫,有想象力丰富的已经在猜测,难不成这位主儿是要造反不成?当然,除了这种不靠谱的人之外,更多的人则是迅速的联想起了朱常洛的另一个身份。
皇长子殿下!
隐隐约约间,这些人有些仿佛猜透了朱常洛的言下之意,但是朦朦胧胧的,像隔着一层窗户纸一样捅不破!
“想必尔等也知道,自英宗皇帝之后,王府官不准转调朝职,不过今天本王要告诉尔等的是,故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袁宗皋袁公曾为兴王府右长史……”
朱常洛望着底下微微有些骚动的人群,淡淡的开口道。
算是彻底的将这道窗户纸给捅破了。
或许有些出身杂流的小官不知道袁宗皋是谁,但是但凡是读过书的士子,岂会不知道这位袁阁老的大名呢?
正是他首次上书裁抑内宦,罢各地镇守太监,让文官集团的权力进一步加强!
除此之外,他还以清正廉洁,刚毅果断而著称……
别的不说,单是一个文渊阁大学士的名头,就足以让人记住他了!就像是你去问后世体制之内的官员,肯定都知道政治局常委都有谁!
何况袁宗皋的时代和现在不过相距五十余年,他的德政还被人们所记得。
但是对于大殿内的所有官员来说,他在入阁之后究竟做了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袁阁老刚刚入仕的时候,就遭人算计,以进士之身被打发到了当时的兴王府充当右长史!
而那时候是弘治三年,正是英宗皇帝下令王府官不得外迁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这条律令几乎已成定制。
袁宗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杀出重围,历任江西按察使,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最后走上了天下读书人最梦寐以求的道路,入阁!
这当然不是因为袁宗皋本人有多么大的势力,能够不顾英宗皇帝的禁令!他之所以能够摆脱王府官的束缚,答案只有四个字!
这也是今天朱常洛明白的想要告诉他们的四个字!
从龙外迁!
一般情况下来说,大明朝的储位都会很早的定下,然后除太子之外的皇子被封王就藩,这种情况之下,在王府官不得外迁的严令之下,长史自然是王府官的顶点。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
从龙之功向来是所有的功劳当中最大的功劳,也是升迁最快的功劳,没有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以来,太子属官最为清贵的原因,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登基之后,自然要换自己的心腹上台,而这些心腹从哪里来?
自然是从登基之前的属官当中来的。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明朝的皇帝子嗣大多艰难的很,能够被培养长大并且顺利登基的基本没有,故而因此自然产生了各种情况。
比如,皇帝无子,从宗室当中选择子嗣承继帝位!
而袁宗皋所侍奉的兴王就是这个幸运儿!如果说兴王这个名号很少人熟悉的话,那么世宗皇帝总没有人会陌生的。
也正是因为世宗皇帝的顺利登基,导致兴王府鸡犬升天,袁宗皋只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已,基本上所有兴王府的人马,从正五品的长史道从九品的伴读,皆是在朝廷当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而如今的境况和当时多么相似!
当今陛下虽有好几个皇子,但是只要是仕途中人,甚至是一个有志于仕途的读书人,都不会不清楚这场闹了七八年的国本之争。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宗法制早已经根深蒂固的植入了所有读书人的骨子里,可以断定的是,只要没有嫡子出生,眼前这位皇长子殿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人选。
到时候自己这等随着他潜邸之时的大臣……
单是想想,大殿当中的众人呼吸都粗重了许多,之前他们之所以没想到这一点,是因为多年来王府官的惯例束缚了他们的思维,还有一点就是国本之争虽然闹得轰轰烈烈,但是终究是那些大人物的事情,他们这些底层的人物虽然听说过,但是从来没觉得会跟自己扯上关系。
如今朱常洛将这层窗户纸捅破之后,他们立刻就反应过来,摆在自己的面前的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机遇!
若是把握好了,何愁不能飞黄腾达?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心存疑惑,若是朱常洛真的能够正位东宫的话,如今又怎么会被赶来南直隶呢?而且先前徐长史对他的态度明显很不友善啊……
这些人的心思,朱常洛自然清楚,不过既然要下药,自然是要下一剂猛药,他静静的看着底下的人议论纷纷,也不阻止,待得稍稍安静下来之后,才继续开口道。
“本王不瞒尔等,此次本王虽就藩平安府,然陛下早有金口玉言,皇长子赴应天府读书明理,待成年后回京再行大典!”
朱常洛傲然而立,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神色坦然,就差开口说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你们还不纳头便拜?
再行大典?行什么大典?
对于朝廷来说,能够称得上大典的仪式一共只有三个,登基大典自不必说,还有一个是封后大典,因为皇后一旦册封,意味着后宫稳固,天下有了国母,而若是像万历皇帝这样的,当太子的时候还小,等到登基之后再册封皇后的。
那么象征意义就更大了,因为封后代表着皇帝成人,代表着亲政!
当今陛下也正是从册立皇后开始,才从李太后和张居正的手中逐渐夺回了权柄!
而这最后一个,自然是东宫大典了,这个也不用过多解释,中国向来是最有忧患意识的民族,要知道,如今神宗的皇帝还健朗的很,但是那帮大臣就已经闹了七八年,吵着要立太子了。
所谓储君者,国本也!
只有储贰有人,国本才会稳固。
当今陛下早已经册立的皇后,而李太后如今安安稳稳的在慈宁宫当中,也就代表着皇后的地位稳固的很,封后大典压根不用想。
那么能够让皇帝吐出大典两个字的,除了东宫大典,还能是什么?
望着端坐上位的寿王殿下,底下的一个个官员眼中都闪烁起无比炽热的光芒……
ps:下一章九点发~(。)
王府大殿当中,一众官员面面相觑,皆是有些摸不着头脑,长史并非仕途的终点?
暗自吞咽了口唾沫,有想象力丰富的已经在猜测,难不成这位主儿是要造反不成?当然,除了这种不靠谱的人之外,更多的人则是迅速的联想起了朱常洛的另一个身份。
皇长子殿下!
隐隐约约间,这些人有些仿佛猜透了朱常洛的言下之意,但是朦朦胧胧的,像隔着一层窗户纸一样捅不破!
“想必尔等也知道,自英宗皇帝之后,王府官不准转调朝职,不过今天本王要告诉尔等的是,故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袁宗皋袁公曾为兴王府右长史……”
朱常洛望着底下微微有些骚动的人群,淡淡的开口道。
算是彻底的将这道窗户纸给捅破了。
或许有些出身杂流的小官不知道袁宗皋是谁,但是但凡是读过书的士子,岂会不知道这位袁阁老的大名呢?
正是他首次上书裁抑内宦,罢各地镇守太监,让文官集团的权力进一步加强!
除此之外,他还以清正廉洁,刚毅果断而著称……
别的不说,单是一个文渊阁大学士的名头,就足以让人记住他了!就像是你去问后世体制之内的官员,肯定都知道政治局常委都有谁!
何况袁宗皋的时代和现在不过相距五十余年,他的德政还被人们所记得。
但是对于大殿内的所有官员来说,他在入阁之后究竟做了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袁阁老刚刚入仕的时候,就遭人算计,以进士之身被打发到了当时的兴王府充当右长史!
而那时候是弘治三年,正是英宗皇帝下令王府官不得外迁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这条律令几乎已成定制。
袁宗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杀出重围,历任江西按察使,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最后走上了天下读书人最梦寐以求的道路,入阁!
这当然不是因为袁宗皋本人有多么大的势力,能够不顾英宗皇帝的禁令!他之所以能够摆脱王府官的束缚,答案只有四个字!
这也是今天朱常洛明白的想要告诉他们的四个字!
从龙外迁!
一般情况下来说,大明朝的储位都会很早的定下,然后除太子之外的皇子被封王就藩,这种情况之下,在王府官不得外迁的严令之下,长史自然是王府官的顶点。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
从龙之功向来是所有的功劳当中最大的功劳,也是升迁最快的功劳,没有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以来,太子属官最为清贵的原因,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登基之后,自然要换自己的心腹上台,而这些心腹从哪里来?
自然是从登基之前的属官当中来的。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明朝的皇帝子嗣大多艰难的很,能够被培养长大并且顺利登基的基本没有,故而因此自然产生了各种情况。
比如,皇帝无子,从宗室当中选择子嗣承继帝位!
而袁宗皋所侍奉的兴王就是这个幸运儿!如果说兴王这个名号很少人熟悉的话,那么世宗皇帝总没有人会陌生的。
也正是因为世宗皇帝的顺利登基,导致兴王府鸡犬升天,袁宗皋只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已,基本上所有兴王府的人马,从正五品的长史道从九品的伴读,皆是在朝廷当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而如今的境况和当时多么相似!
当今陛下虽有好几个皇子,但是只要是仕途中人,甚至是一个有志于仕途的读书人,都不会不清楚这场闹了七八年的国本之争。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宗法制早已经根深蒂固的植入了所有读书人的骨子里,可以断定的是,只要没有嫡子出生,眼前这位皇长子殿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人选。
到时候自己这等随着他潜邸之时的大臣……
单是想想,大殿当中的众人呼吸都粗重了许多,之前他们之所以没想到这一点,是因为多年来王府官的惯例束缚了他们的思维,还有一点就是国本之争虽然闹得轰轰烈烈,但是终究是那些大人物的事情,他们这些底层的人物虽然听说过,但是从来没觉得会跟自己扯上关系。
如今朱常洛将这层窗户纸捅破之后,他们立刻就反应过来,摆在自己的面前的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机遇!
若是把握好了,何愁不能飞黄腾达?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心存疑惑,若是朱常洛真的能够正位东宫的话,如今又怎么会被赶来南直隶呢?而且先前徐长史对他的态度明显很不友善啊……
这些人的心思,朱常洛自然清楚,不过既然要下药,自然是要下一剂猛药,他静静的看着底下的人议论纷纷,也不阻止,待得稍稍安静下来之后,才继续开口道。
“本王不瞒尔等,此次本王虽就藩平安府,然陛下早有金口玉言,皇长子赴应天府读书明理,待成年后回京再行大典!”
朱常洛傲然而立,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神色坦然,就差开口说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你们还不纳头便拜?
再行大典?行什么大典?
对于朝廷来说,能够称得上大典的仪式一共只有三个,登基大典自不必说,还有一个是封后大典,因为皇后一旦册封,意味着后宫稳固,天下有了国母,而若是像万历皇帝这样的,当太子的时候还小,等到登基之后再册封皇后的。
那么象征意义就更大了,因为封后代表着皇帝成人,代表着亲政!
当今陛下也正是从册立皇后开始,才从李太后和张居正的手中逐渐夺回了权柄!
而这最后一个,自然是东宫大典了,这个也不用过多解释,中国向来是最有忧患意识的民族,要知道,如今神宗的皇帝还健朗的很,但是那帮大臣就已经闹了七八年,吵着要立太子了。
所谓储君者,国本也!
只有储贰有人,国本才会稳固。
当今陛下早已经册立的皇后,而李太后如今安安稳稳的在慈宁宫当中,也就代表着皇后的地位稳固的很,封后大典压根不用想。
那么能够让皇帝吐出大典两个字的,除了东宫大典,还能是什么?
望着端坐上位的寿王殿下,底下的一个个官员眼中都闪烁起无比炽热的光芒……
ps:下一章九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