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第五任 > 第508章 土灶锅巴粥(一)

第508章 土灶锅巴粥(一)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酒虽然不好,但菜似乎很合胃口,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由于心情好,大家你来我往,互相喝了不少酒。

    “柴火烧的土灶锅巴粥呢?这可是正宗的美食啊。”纵捭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路宜军说。

    “没闻到香味吗?马上上来。”我说。

    一阵饭香味飘过来,柴火烧的农家土灶锅巴粥上桌了。

    每人面前放了一碗,大家呼哧呼哧地吃起来,吃得津津有味,有的还加了一碗。

    “我特别想念我老家的锅巴粥,想念那种柴火烧出的锅巴独有的香味儿。我们现在喝的锅巴粥,正是我印象中的锅巴粥。”路董事长说。

    “说说你锅巴粥的故事吧,不能什么都让小刚说了,不能让小刚包场了。”省委书记上官云飞说。

    “好吧,我就给大家聊一聊锅巴粥吧。”路董事长说。

    “小时候,我家里都是用柴火做饭,用老式灶台做锅巴粥非常方便。我母亲煮饭,我就在一旁添火。她把米放进锅里熬煮,然后开始洗菜,切菜,我时不时地揭锅盖,看看米煮开花了没有。”路董事长说。

    “米煮开花后,母亲赶快舀起来,放进筲箕里,筲箕下面是一个陶瓷盆,浓浓的米汤顺势流进陶瓷盆里。这米汤就是做锅巴粥最好的材料。”路董事长说。

    “焖饭是技术活。母亲将煮熟的米饭放进锅里,用筷子划拉成一座小山似的,戳许多洞,顺势舀半碗水,往饭里均匀的淋一次,盖上锅盖,便烧火焖饭。这火,不大不小,太大了,容易使饭烧焦,锅巴黑糊糊的,不好吃;火太小了,烧不出锅巴,锅巴粥也做不成。”路董事长说。

    “每到焖饭这环节,母亲总是拿过我手里的火叉,亲自烧火,找一个软软的草把子,塞进灶膛里,趁着余热,使劲地往里吹了吹,草把子便熊熊燃烧起来。接着,她用火叉在灶膛里翻些灰盖在草把子上,将火叉压在草把子身上,这大火,便压下阵去了。”路董事长说。

    “一阵阵饭香扑鼻而来,母亲赶紧盛起饭,将米饭铲进筲箕里,锅面上留下很大一个漏斗形的大锅巴。母亲将锅巴轻轻铲起来,捣碎,倒进温热的米汤,用大火煮了。”路董事长说,

    “待米汤烧开,用文火,慢慢熬煮,半个多小时工夫,一锅香浓爽滑的锅巴粥就好了。还未揭开锅盖,一股浓香便萦绕厨房,我不禁口舌生津,赶紧拿碗朝灶台奔去。舀起锅巴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现在想起来,那不仅仅是吃粥,那是一种享受。”路董事长说。

    “我也有类似的经历,只要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应该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上官书记说。

    “上官啊,你是不是把你记忆中的锅巴粥说一下呢?”路董事长说。

    “好啊,恭敬不如从命。所谓美食,在不同人的嘴里会有不同的感觉。一些人可能认为美食是那些经过千锤百炼、千古流传、不断革新、反复研磨,被普遍赞誉为美味的经典口味,比如八大菜系,皆可称为美食。”上官书记说。

    “而另一些人可能认为,美食是在吃一种理念,在吃理念的这些人当中,多是为了健身,为了延寿之目的,才坚持不懈地吃,久吃生情,故视之为尤物。还有一部分人家庭贫困,捉襟见肘时,口中常年的寡淡,则认为美食就是多放油,多放肉。”上官书记说。

    “比如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而在我看来,美食就是在吃一份回忆,在我还是懵懂少年时,就认为最美味的食物是吃完饭后,奶奶端上来的热气腾腾的锅巴粥。”上官书记说。

    “小时候,家里没有电饭煲,都是用土坯砌成的老式灶台,塞一把柴禾,炊烟袅袅,井罐中的水烧得滋滋的响,奶奶用半个葫芦做成的瓢,舀一点水,淘一点米,直到最后将米中的沙子都筛出来,淘好的米倒进灶锅里,加适量的水,就开始往灶膛里一把把地塞柴火,烟雾缭绕中,看着米煮开花了。”上官书记说。

    “奶奶就赶快将米舀起来,放进一个专门盛饭的簸箕里,簸箕下面放一个大大的瓷盆,牛奶一般粘稠的米汤,就顺着簸箕缝隙流进瓷盆里,这米汤就是做锅巴粥不能缺少的元素。”上官书记说。

    “沥出米汤后的饭,只是个半成品,将米饭重新入锅焖煮。用筷子把米饭划拉成一座小山似的,然后拿筷子在上面插许多小洞,奶奶说这样做的饭才不会夹生。待到米饭煮熟时,将上面的米饭铲进簸箕里,留下的是贴着锅底的一个很大的漏斗型锅巴,这又是锅巴粥的另一必备元素。”上官书记说。

    “将锅巴轻轻铲起来,用锅铲捣碎,倒进温热的米汤,用文火再慢慢煮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锅巴粥就好了。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让浓浓的锅巴香弥漫我的嗅觉和身心。锅巴粥稠稠的,粘粘的,闻着都香,啜上一口,家的滋味就在这浓稠的粥里被喝进了心间。”上官书记说。

    “现如今,虽然我吃过许许多多的饭店餐馆的锅巴粥,但想要找到一家能做出正宗的、地道的土灶锅巴粥,却很难很难。记忆里,依然留存着奶奶煮的锅巴粥那喷香的滋味,这滋味绵延在我的成长岁月,叫我时时回忆起童年的味道。”上官书记说。

    “今天,我很感谢翁书记、卢市长、钱县长、小刚,让我真正尝到了正宗的、地道的土灶锅巴粥,让我再次想到了我奶奶,想起了童年的味道。如果时光能倒流,我真希望回到童年。”上官书记说。

    “冷省长,光闷着头吃不行啊,你是不是讲一下你的锅巴粥故事呢?”路董事长说。

    “好啊,此情此景,你不说,我也要讲。”冷省长说。

    “在我生活的小城,对于吃,有句谚语叫‘花园红烧肉,稻草锅巴粥’。红烧肉小锅小灶可以做,但原汁原味的锅巴粥却难以做出来。这是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没有土灶,二没有稻草,想吃都做不出来。”冷省长说。

    “锅巴粥是我一家人的最爱,尤其是母亲,到城里后念念不忘。在母亲的带动下,我也特别喜欢吃锅巴粥。我记得多年以前,住在城郊的姐姐老房子改造,为了让母亲吃上锅巴粥,她在厨房打了个土灶。土灶砌红砖,抹水泥,烟囱倚墙脚上行,灶面两口锅,一里一外,里边锅烧开水,外锅煮饭,锅边沿都铺着白瓷片,美观又实用。”冷省长说。

    “母亲执意要亲手煮锅巴粥。煮锅巴粥,得小火焖锅巴。姐姐没有种田,稻草是没有的,做房子的废旧木料倒有不少。木料劈成干柴后火焰太旺,为了准备细柴火,母亲到山上耙了一篮子松毛,又在院子里的树下扫了一袋子落叶。在姐姐家,母亲摸着灶台高兴得合不拢嘴。”冷省长说。

    “母亲熟练地淘好米,在两口锅里上好水,用松毛引着火,又在灶门口慢慢添加干柴。柴烧起来了,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看锅盖上冒出水汽,母亲把盆里的米倒入外边的锅里,一会坐下用火钳添几根干柴,一会弯腰用锅铲搅动锅里的米。灶膛的柴呼呼燃烧,锅里的米翻腾跳跃。”冷省长说。

    “米煮得半生熟的时候,母亲退了些柴火,把饭筛子搁在铝盆上,舀起锅里的米饭到筛子里过滤。很快,筛子里是半生的米饭,铝盆里是浓稠的白米汤。”冷省长说。

    “母亲把饭倒进锅里,用筷子疏散,戳几个气眼,把臭豆腐蒸在锅边,盖上锅盖返身到灶下,夹一把松毛落叶丢到红彤彤的柴烬上。瞬间,松毛噼啪作响,不高的火焰蚕食着树叶,松香饭香弥漫开来。”冷省长说。

    “母亲在乡里老家用了几十年土灶,最清楚蒸锅巴要小火,农家话叫‘慢慢蓄’。过去的稻草火焰低,温度不高,一个草把子烧完,将熄未熄的草灰温腾腾的,把锅底的米饭‘蓄’得恰到火候。”冷省长说。

    “母亲用松毛落叶代替稻草,隔一会加一把,小火慢烧,蒸汽冉冉上升。十来分钟后开锅,米饭飘香。母亲揭开锅盛饭,一层厚厚的锅巴黏在锅底,沿圈铲起,黄灿灿的如一面饼。她边掐一块丢到嘴里嚼得脆响,边把一盆米汤倒进锅里。”冷省长说。

    “‘刺啦刺啦’,锅里开了花,锅巴发软,米汤冒泡。母亲又夹一些松毛到灶膛,慢慢煮,慢慢焖,待米汤飘出一层白沫,一锅香气四溢的锅巴粥便煮好了。”冷省长说。

    “母亲平时饭量小,端起锅巴粥却能吃三碗。边吃讲过去的事,说饥荒时,外婆用一口粥救了她的命;说她生我们时,啥都吃不下,就是锅巴粥能让她开胃;还说红烧肉再好,是有钱人的口食,锅巴粥是原味,原味的东西才是属于我们的。”冷省长说。

    “我们现在吃的锅巴粥,跟我记忆中的锅巴粥完全是一个味道。路董事长说,吃出了一种享受。上官书记说,吃出了童年的味道。而我觉得,我吃出了一种母亲为我们操劳的味道。”冷省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