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 第三百二十二章 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情报和总结

第三百二十二章 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情报和总结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次,没有让陈信等待太久,他所熟知的历史,虽然在他这个巨大蝴蝶的煽动下,有了些许的偏差,但是,毕竟陈信本人大部分的精力并没有放在大明内部。

    陈信主要折腾的是外国历史,所以,大明和后金之间的历史还是顺着巨大的惯性在前进。

    比历史稍微的晚了几天,在十一月初九,高山观测部队的指挥官田建武激动的来到了陈信的面前,亲自向陈信汇报“大凌河城守军,向后金投降了。”

    陈信一时间,思绪百转千回,他此时的心思颇为复杂。

    一方面,大凌河城中的大明守军已经尽力了,他们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只是粮草断绝无力突围而被迫投降。

    可是,另一方面,陈信作为一个古典的华夏人,心中对军人这个职业,有一种天然神圣的向往,在他心目当中,军人,特别是华夏的军人,不应该出现投降之人。

    虽然他知道这不过是个幻想,但是,毕竟这是他心底最后一丝的净土,他不愿意看到有人玷污华夏军人这个荣誉。

    “好在,这不过是封建时代的一支封建军队,并不是后世的解放军。”心中别扭之下,陈信只好这么安慰着自己。

    乘着陈信纠结的这段时间,秘书处迅速把田建武送来的最后一份文档给补齐了,综合成为了一份《大凌河战役》的厚实资料,然后,递送给陈信观看。

    陈信翻阅着资料,同时在老白的帮助下,他也慢慢的回忆起了当初看书时候的点点滴滴,两相对照之下,颇有趣味。

    大凌河之战,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一次战役。

    在第一次入寇大明,从北方草原上千里奔袭京畿地区之后,在后金众多年轻军官当中取得了崇高地位的黄太吉,便以兄长身体不好,需要多加休息的名义,取消了努尔哈赤时期制定的四位大勒按月轮流执政的作法。

    而且,黄太吉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权力,在大凌河之战打响之前,他便模仿明朝的制度,组建了六部,即吏、礼、户、兵、刑、工等六部。

    六部的负责人,全部都是女真当中的皇亲国戚,全部被封为贝勒爵位。这些个所谓的贝勒全都是女真当中的年轻一代,他们均直接接受黄太吉的领导。

    这是封建性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黄太吉在巩固权力的道路上不断的稳步推进,代善和莽古尔泰的权力则被进一步虚化和削弱。

    对大明京畿地区奔袭的成功,使得女真人们从锦宁战败,努尔哈赤死去的阴影中彻底的解脱了出来。

    从这一次行动当中,他们看到了大明军队的懦弱和无能,看到了大明王朝正在逐步的走向虚弱,更是进一步坚定了和大明斗下去的信心。

    在那一次奔袭作战当中,后金掠夺了大批人口和财物,国力大为增强。

    总之,千里奔袭之战使皇太极摆脱了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经济危机,后金政权由此开始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另外一边,原本已经准备颐养天年的老臣孙承宗,在后金第一次入寇之战时临危受命,总督军事。

    他不负崇祯之托,很快收复了永平四城,然后对关内军事防务作了认真的调整。

    接着在崇祯四年正月的时候,孙承宗又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总领关外军务,并按照当初他定下来的方针,再次开始执行他本人的策略,也就是第三次抢筑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如果大小凌河能够修得像宁远一样,那就等于在山海关前又多了一道雄关。

    明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后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

    从袁崇焕时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这次抢修大凌河的任务,落在了他的头上。

    面对明朝军队对大凌河城的重筑工作,黄太吉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要知道,一旦大凌河城修筑完成,那就是让大明军队再次拿到先手,后金花费了几十年好不容易取得的攻势地位,将很可能会攻守易位。

    于是,黄太吉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七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第二天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

    此次战役,黄太吉分兵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

    想到这里,陈信有些卡顿住了,因为他想起来了,这阿济格已经和历史上有了不一样的结局,此人在朝鲜的时候,就被拉克申给活捉了,现在还关押在王国当中,此时的阿济格可领不了后金军。

    想到这里,陈信会心一笑,参与到改变历史进程的行动中来,总让他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甩甩脑袋,把这些有的没的统统甩出去,陈信继续回忆历史。

    另外一路大军由黄太吉本人亲自率领,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

    按照历史书上的说法,大凌河之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围城

    大凌河城虽被金兵多次摧毁,但原有墙基还在,因此修城进度较快。如果黄太吉动作稍慢一些的话,大凌河城就有可能峻工了。

    但是黄太吉没有给祖大寿足够的时间,在他修了不到半个月时,便带领这大军兵临大凌河城下了。

    而这时,城墙雉堞还没修完,祖大寿只好关闭城门,仓促应战。

    这次大凌河之战,黄太吉吸取了在攻取大明内陆城池时候的教训,不敢再像从前那样硬攻,要知道,他们之前,在大明腹地,可是狠狠的吃了几个攻城的亏。

    于是这一次,黄太吉改成了围困。他命令后金军绕着大凌河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

    兵法云十则围之,这次战役当中,皇太极至少出动了五万大军,加上四道壕沟一道墙,祖大寿的一万多人马想突围已绝对不可能!

    大明的军队没想到后金鞑子会改变战术,弄出这种狠招,而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不了几天,大凌河城中就断粮了。

    城中将士无不惊恐万状,祖大寿作过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金兵杀了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

    接下来,就是第二阶段了,这一阶段被称为是打援。

    祖大寿的这支队伍是关外军最有战斗力的,以骑兵为主,是关外一支铁骑。祖大寿这人和毛文龙有些类似,很是善于拢络人心,这一点从他们两个不约而同的认了许多义子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

    祖大寿的部下在关键时刻都是能够为他付出生命代价的生死弟兄。尤其是这支队伍又经过了袁崇焕的严格训练。历史上有记载说是明之精兵尽在此。

    对这样一支队伍,大明朝廷自然是不会坐视不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