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打虎人,虎打人(二)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婆听了,嘻嘻一笑,吐舌道:“好个不戴头巾的好汉,这般有胆色。”
只是说到这里,却看见这妇人突然扶着额微微摇了摇头,片刻后才低声笑道:“可也作怪,这些日子怀了这胎,总觉得心里无处安置,见着那佛爷菩萨,才觉得安妥些。也罢,我听妈妈的话,明日收拾些香烛素果,也去地藏庵烧一回香罢了。”
王婆听了,又约好几时出门,几时碰面,说了些闲话,方才走回她那个小茶坊里去。
等着武大郎卖了炊饼回来,又听自家老婆说起这事,武大郎听了只会说:“这是好事,明天你和王妈妈自去。”
本来妇人见惯了自己丈夫的笨嘴拙舌,这时候,却有些腻烦起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这妇人提了一篮香烛,还有些果子素点心之类,同着王婆一道去了地藏庵。
虽然地藏庵是个尼庵,占地却极大,几进的院落,都是佛殿,进进出出的男女香客也是络绎不绝。
王婆本来就和这地藏庵住持的薛尼姑相熟,拉着妇人的手就直接去找那薛尼姑。
到了二重殿外,却听得那大殿里一声磬响,就听着有个胖滚滚的半老尼姑,披着一领木兰色的袈裟,正唱佛曲:
“国主妙庄王,幼女妙善娘。父欲招女婿,修行不嫁郎。发去园中禁,容貌越非常。白雀寺中使,天神相助忙。遣兵去烧殿,精诚感上苍。逍遥楼上劝,苦苦不相降。押赴法场绞,虎背密山藏。灵魂归地府,十殿放毫光。究囚蒙解脱,香山得返阳。九载修行满,功成道德强。一家登佛国,快乐在西方。”
这一段佛曲唱完,就听那半老尼姑说道:“这篇鹧鸪天,说的乃是当日观音菩萨如何修行,才有庄严百化化身,有大道力。大众若发信心,起善念,便听贫尼演说,观音菩萨未出家时,如何托生妙庄王宫中,做了妙善公主,出家修行因缘。”
说罢,这胖尼姑又唱了一回曲,说起妙庄王如何向西岳道士求子,得西岳道士奏表五岳,得天帝差三个修行人来与他家做女儿。
王婆就立在殿门前听那胖尼姑唱佛曲,却不料一旁妇人却冷笑道:“那做大王的也是个呆子,既然花了千万的家私,一心要求个儿子,怎的神仙却只送了个女孩儿,还一送就是三个,都是一心要出家做姑子的。若我是那大王,便知道神仙都是些云来雾去的样子货,哪里还有虔心养着一班道士和尚!”
这话说出来,满殿听佛曲的人都不由得一愣,转头看了过来。王婆见着这些人眼里不善,忙一拉武大媳妇,说声:“我们且去后面送子娘娘面前烧香。”硬是半拉半拽地把她拖走了。
转过大殿,一路走到送子娘娘殿上,在香炉里点了线香,又把果子点心摆上,王婆不由得埋怨道:“武大媳妇,我知道你是个有见识的女子,可这话也要看个地方,也便是薛师姑素来好性,要换了那等大师父,今日我怎好带你囫囵身子走出去?”
妇人将篮子挎在臂弯里,不屑地道:“我虽不是个胳膊上能跑马的汉子,但若惹起我的性来,却管什么和尚?饶他是景阳冈上大虫,老娘也要硬按着他吃我的洗脚水!”
说罢,她眉间却是浮起一丝疑惑,不知道自己这股戾气到底从何而来。
王婆可不管那些,只是急着要捂住她的嘴,还没等她下手,就听得有人微笑道:“王妈妈,今日却与谁来小庵礼佛?”
随着这身笑,就见那薛尼姑手里拈着一串佛珠,直走到两人面前来,先把武大媳妇打量一下,便笑道:“无量佛,这位娘子看着好个福相,莫不是紫石街武大郎家的媳妇?今日有缘来至小庵,实在是贫尼的缘法,还请到里面文殊阁上奉茶。”
王婆却纳闷,这薛尼姑虽然号称是阳谷县有名的尼姑班头,却只爱奉承那些官家太太、富家小姐,武大媳妇只是个卖炊饼的老婆,却又值得她这样逢迎起来?
薛尼姑看着王婆脸上纳闷,微微一笑,却喊了一声:“妙凤、妙趣,你们王妈妈来了,还不快迎入云堂,请王妈妈用些点心。”
就见两个小尼姑脆生生地应了一声,从前殿里转出来,拉着王婆的手道:“妈妈许久不来了,上回西门大官人家的大娘子赏了我们一斤好百果茶,还不曾动过,原来是为妈妈预备下的。”
这两个小尼姑笑语吟吟,把王婆围在中间,薛尼姑随即朝着武大媳妇侧身一让:“武家娘子,请。”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薛尼姑见着自己就如此热情,武大媳妇猛地涌起一股本能般的警兆,可是腹内微微一痛,双腿就不由自主地跟着薛尼姑走了。
绕过了送子娘娘殿,又过了几重殿阁,直到了地藏庵后的花园中,那园中有一座小楼,门楣上安着一匾,写着“文殊阁”三字。
也不用薛尼姑招呼,武大媳妇一步步地就朝着那佛阁走去。
小楼中,供奉着一尊菩萨金身,那尊菩萨头戴玲珑宝冠,身披天衣璎珞,一双手合掌当胸,掌心里生出一朵青莲,莲心中捧着经箧,上立金刚小剑,正是文殊菩萨宝相。
但在菩萨身后,又伸出一对手臂,一手握着日轮,一手握着月轮,隐隐生光,显出一股不凡之意来。
最可怪的,就是在这尊菩萨宝相面前,也没有香烛,也没有供果,却是成列着一块块雕镂极细的木板,上面覆盖一层薄土,栽种着些细细瘦瘦的各色花草,还有刚发芽的豆麦种子。
每一块木板都放着些雕刻极为精巧的花木鱼鸟之类,有些寒碜点的用的是黄蜡,贵重些的就用的是金玉之类。每块木板上还都放了一个身穿莲衣、手拿莲花莲蓬的俊俏小童,也有泥捏的,也有金银、玉石、香木雕琢的。
武大媳妇见了,不解道:“这都是七夕时候,拿来装点的谷板、五生园和磨合罗娃儿,小丫头玩的物事,怎好拿来供佛?”
(反盗版,稍后改正)
王婆听了,嘻嘻一笑,吐舌道:“好个不戴头巾的好汉,这般有胆色。”
只是说到这里,却看见这妇人突然扶着额微微摇了摇头,片刻后才低声笑道:“可也作怪,这些日子怀了这胎,总觉得心里无处安置,见着那佛爷菩萨,才觉得安妥些。也罢,我听妈妈的话,明日收拾些香烛素果,也去地藏庵烧一回香罢了。”
王婆听了,又约好几时出门,几时碰面,说了些闲话,方才走回她那个小茶坊里去。
等着武大郎卖了炊饼回来,又听自家老婆说起这事,武大郎听了只会说:“这是好事,明天你和王妈妈自去。”
本来妇人见惯了自己丈夫的笨嘴拙舌,这时候,却有些腻烦起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这妇人提了一篮香烛,还有些果子素点心之类,同着王婆一道去了地藏庵。
虽然地藏庵是个尼庵,占地却极大,几进的院落,都是佛殿,进进出出的男女香客也是络绎不绝。
王婆本来就和这地藏庵住持的薛尼姑相熟,拉着妇人的手就直接去找那薛尼姑。
到了二重殿外,却听得那大殿里一声磬响,就听着有个胖滚滚的半老尼姑,披着一领木兰色的袈裟,正唱佛曲:
“国主妙庄王,幼女妙善娘。父欲招女婿,修行不嫁郎。发去园中禁,容貌越非常。白雀寺中使,天神相助忙。遣兵去烧殿,精诚感上苍。逍遥楼上劝,苦苦不相降。押赴法场绞,虎背密山藏。灵魂归地府,十殿放毫光。究囚蒙解脱,香山得返阳。九载修行满,功成道德强。一家登佛国,快乐在西方。”
这一段佛曲唱完,就听那半老尼姑说道:“这篇鹧鸪天,说的乃是当日观音菩萨如何修行,才有庄严百化化身,有大道力。大众若发信心,起善念,便听贫尼演说,观音菩萨未出家时,如何托生妙庄王宫中,做了妙善公主,出家修行因缘。”
说罢,这胖尼姑又唱了一回曲,说起妙庄王如何向西岳道士求子,得西岳道士奏表五岳,得天帝差三个修行人来与他家做女儿。
王婆就立在殿门前听那胖尼姑唱佛曲,却不料一旁妇人却冷笑道:“那做大王的也是个呆子,既然花了千万的家私,一心要求个儿子,怎的神仙却只送了个女孩儿,还一送就是三个,都是一心要出家做姑子的。若我是那大王,便知道神仙都是些云来雾去的样子货,哪里还有虔心养着一班道士和尚!”
这话说出来,满殿听佛曲的人都不由得一愣,转头看了过来。王婆见着这些人眼里不善,忙一拉武大媳妇,说声:“我们且去后面送子娘娘面前烧香。”硬是半拉半拽地把她拖走了。
转过大殿,一路走到送子娘娘殿上,在香炉里点了线香,又把果子点心摆上,王婆不由得埋怨道:“武大媳妇,我知道你是个有见识的女子,可这话也要看个地方,也便是薛师姑素来好性,要换了那等大师父,今日我怎好带你囫囵身子走出去?”
妇人将篮子挎在臂弯里,不屑地道:“我虽不是个胳膊上能跑马的汉子,但若惹起我的性来,却管什么和尚?饶他是景阳冈上大虫,老娘也要硬按着他吃我的洗脚水!”
说罢,她眉间却是浮起一丝疑惑,不知道自己这股戾气到底从何而来。
王婆可不管那些,只是急着要捂住她的嘴,还没等她下手,就听得有人微笑道:“王妈妈,今日却与谁来小庵礼佛?”
随着这身笑,就见那薛尼姑手里拈着一串佛珠,直走到两人面前来,先把武大媳妇打量一下,便笑道:“无量佛,这位娘子看着好个福相,莫不是紫石街武大郎家的媳妇?今日有缘来至小庵,实在是贫尼的缘法,还请到里面文殊阁上奉茶。”
王婆却纳闷,这薛尼姑虽然号称是阳谷县有名的尼姑班头,却只爱奉承那些官家太太、富家小姐,武大媳妇只是个卖炊饼的老婆,却又值得她这样逢迎起来?
薛尼姑看着王婆脸上纳闷,微微一笑,却喊了一声:“妙凤、妙趣,你们王妈妈来了,还不快迎入云堂,请王妈妈用些点心。”
就见两个小尼姑脆生生地应了一声,从前殿里转出来,拉着王婆的手道:“妈妈许久不来了,上回西门大官人家的大娘子赏了我们一斤好百果茶,还不曾动过,原来是为妈妈预备下的。”
这两个小尼姑笑语吟吟,把王婆围在中间,薛尼姑随即朝着武大媳妇侧身一让:“武家娘子,请。”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薛尼姑见着自己就如此热情,武大媳妇猛地涌起一股本能般的警兆,可是腹内微微一痛,双腿就不由自主地跟着薛尼姑走了。
绕过了送子娘娘殿,又过了几重殿阁,直到了地藏庵后的花园中,那园中有一座小楼,门楣上安着一匾,写着“文殊阁”三字。
也不用薛尼姑招呼,武大媳妇一步步地就朝着那佛阁走去。
小楼中,供奉着一尊菩萨金身,那尊菩萨头戴玲珑宝冠,身披天衣璎珞,一双手合掌当胸,掌心里生出一朵青莲,莲心中捧着经箧,上立金刚小剑,正是文殊菩萨宝相。
但在菩萨身后,又伸出一对手臂,一手握着日轮,一手握着月轮,隐隐生光,显出一股不凡之意来。
最可怪的,就是在这尊菩萨宝相面前,也没有香烛,也没有供果,却是成列着一块块雕镂极细的木板,上面覆盖一层薄土,栽种着些细细瘦瘦的各色花草,还有刚发芽的豆麦种子。
每一块木板都放着些雕刻极为精巧的花木鱼鸟之类,有些寒碜点的用的是黄蜡,贵重些的就用的是金玉之类。每块木板上还都放了一个身穿莲衣、手拿莲花莲蓬的俊俏小童,也有泥捏的,也有金银、玉石、香木雕琢的。
武大媳妇见了,不解道:“这都是七夕时候,拿来装点的谷板、五生园和磨合罗娃儿,小丫头玩的物事,怎好拿来供佛?”
王婆听了,嘻嘻一笑,吐舌道:“好个不戴头巾的好汉,这般有胆色。”
只是说到这里,却看见这妇人突然扶着额微微摇了摇头,片刻后才低声笑道:“可也作怪,这些日子怀了这胎,总觉得心里无处安置,见着那佛爷菩萨,才觉得安妥些。也罢,我听妈妈的话,明日收拾些香烛素果,也去地藏庵烧一回香罢了。”
王婆听了,又约好几时出门,几时碰面,说了些闲话,方才走回她那个小茶坊里去。
等着武大郎卖了炊饼回来,又听自家老婆说起这事,武大郎听了只会说:“这是好事,明天你和王妈妈自去。”
本来妇人见惯了自己丈夫的笨嘴拙舌,这时候,却有些腻烦起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这妇人提了一篮香烛,还有些果子素点心之类,同着王婆一道去了地藏庵。
虽然地藏庵是个尼庵,占地却极大,几进的院落,都是佛殿,进进出出的男女香客也是络绎不绝。
王婆本来就和这地藏庵住持的薛尼姑相熟,拉着妇人的手就直接去找那薛尼姑。
到了二重殿外,却听得那大殿里一声磬响,就听着有个胖滚滚的半老尼姑,披着一领木兰色的袈裟,正唱佛曲:
“国主妙庄王,幼女妙善娘。父欲招女婿,修行不嫁郎。发去园中禁,容貌越非常。白雀寺中使,天神相助忙。遣兵去烧殿,精诚感上苍。逍遥楼上劝,苦苦不相降。押赴法场绞,虎背密山藏。灵魂归地府,十殿放毫光。究囚蒙解脱,香山得返阳。九载修行满,功成道德强。一家登佛国,快乐在西方。”
这一段佛曲唱完,就听那半老尼姑说道:“这篇鹧鸪天,说的乃是当日观音菩萨如何修行,才有庄严百化化身,有大道力。大众若发信心,起善念,便听贫尼演说,观音菩萨未出家时,如何托生妙庄王宫中,做了妙善公主,出家修行因缘。”
说罢,这胖尼姑又唱了一回曲,说起妙庄王如何向西岳道士求子,得西岳道士奏表五岳,得天帝差三个修行人来与他家做女儿。
王婆就立在殿门前听那胖尼姑唱佛曲,却不料一旁妇人却冷笑道:“那做大王的也是个呆子,既然花了千万的家私,一心要求个儿子,怎的神仙却只送了个女孩儿,还一送就是三个,都是一心要出家做姑子的。若我是那大王,便知道神仙都是些云来雾去的样子货,哪里还有虔心养着一班道士和尚!”
这话说出来,满殿听佛曲的人都不由得一愣,转头看了过来。王婆见着这些人眼里不善,忙一拉武大媳妇,说声:“我们且去后面送子娘娘面前烧香。”硬是半拉半拽地把她拖走了。
转过大殿,一路走到送子娘娘殿上,在香炉里点了线香,又把果子点心摆上,王婆不由得埋怨道:“武大媳妇,我知道你是个有见识的女子,可这话也要看个地方,也便是薛师姑素来好性,要换了那等大师父,今日我怎好带你囫囵身子走出去?”
妇人将篮子挎在臂弯里,不屑地道:“我虽不是个胳膊上能跑马的汉子,但若惹起我的性来,却管什么和尚?饶他是景阳冈上大虫,老娘也要硬按着他吃我的洗脚水!”
说罢,她眉间却是浮起一丝疑惑,不知道自己这股戾气到底从何而来。
王婆可不管那些,只是急着要捂住她的嘴,还没等她下手,就听得有人微笑道:“王妈妈,今日却与谁来小庵礼佛?”
随着这身笑,就见那薛尼姑手里拈着一串佛珠,直走到两人面前来,先把武大媳妇打量一下,便笑道:“无量佛,这位娘子看着好个福相,莫不是紫石街武大郎家的媳妇?今日有缘来至小庵,实在是贫尼的缘法,还请到里面文殊阁上奉茶。”
王婆却纳闷,这薛尼姑虽然号称是阳谷县有名的尼姑班头,却只爱奉承那些官家太太、富家小姐,武大媳妇只是个卖炊饼的老婆,却又值得她这样逢迎起来?
薛尼姑看着王婆脸上纳闷,微微一笑,却喊了一声:“妙凤、妙趣,你们王妈妈来了,还不快迎入云堂,请王妈妈用些点心。”
就见两个小尼姑脆生生地应了一声,从前殿里转出来,拉着王婆的手道:“妈妈许久不来了,上回西门大官人家的大娘子赏了我们一斤好百果茶,还不曾动过,原来是为妈妈预备下的。”
这两个小尼姑笑语吟吟,把王婆围在中间,薛尼姑随即朝着武大媳妇侧身一让:“武家娘子,请。”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薛尼姑见着自己就如此热情,武大媳妇猛地涌起一股本能般的警兆,可是腹内微微一痛,双腿就不由自主地跟着薛尼姑走了。
绕过了送子娘娘殿,又过了几重殿阁,直到了地藏庵后的花园中,那园中有一座小楼,门楣上安着一匾,写着“文殊阁”三字。
也不用薛尼姑招呼,武大媳妇一步步地就朝着那佛阁走去。
小楼中,供奉着一尊菩萨金身,那尊菩萨头戴玲珑宝冠,身披天衣璎珞,一双手合掌当胸,掌心里生出一朵青莲,莲心中捧着经箧,上立金刚小剑,正是文殊菩萨宝相。
但在菩萨身后,又伸出一对手臂,一手握着日轮,一手握着月轮,隐隐生光,显出一股不凡之意来。
最可怪的,就是在这尊菩萨宝相面前,也没有香烛,也没有供果,却是成列着一块块雕镂极细的木板,上面覆盖一层薄土,栽种着些细细瘦瘦的各色花草,还有刚发芽的豆麦种子。
每一块木板都放着些雕刻极为精巧的花木鱼鸟之类,有些寒碜点的用的是黄蜡,贵重些的就用的是金玉之类。每块木板上还都放了一个身穿莲衣、手拿莲花莲蓬的俊俏小童,也有泥捏的,也有金银、玉石、香木雕琢的。
武大媳妇见了,不解道:“这都是七夕时候,拿来装点的谷板、五生园和磨合罗娃儿,小丫头玩的物事,怎好拿来供佛?”
(反盗版,稍后改正)
王婆听了,嘻嘻一笑,吐舌道:“好个不戴头巾的好汉,这般有胆色。”
只是说到这里,却看见这妇人突然扶着额微微摇了摇头,片刻后才低声笑道:“可也作怪,这些日子怀了这胎,总觉得心里无处安置,见着那佛爷菩萨,才觉得安妥些。也罢,我听妈妈的话,明日收拾些香烛素果,也去地藏庵烧一回香罢了。”
王婆听了,又约好几时出门,几时碰面,说了些闲话,方才走回她那个小茶坊里去。
等着武大郎卖了炊饼回来,又听自家老婆说起这事,武大郎听了只会说:“这是好事,明天你和王妈妈自去。”
本来妇人见惯了自己丈夫的笨嘴拙舌,这时候,却有些腻烦起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这妇人提了一篮香烛,还有些果子素点心之类,同着王婆一道去了地藏庵。
虽然地藏庵是个尼庵,占地却极大,几进的院落,都是佛殿,进进出出的男女香客也是络绎不绝。
王婆本来就和这地藏庵住持的薛尼姑相熟,拉着妇人的手就直接去找那薛尼姑。
到了二重殿外,却听得那大殿里一声磬响,就听着有个胖滚滚的半老尼姑,披着一领木兰色的袈裟,正唱佛曲:
“国主妙庄王,幼女妙善娘。父欲招女婿,修行不嫁郎。发去园中禁,容貌越非常。白雀寺中使,天神相助忙。遣兵去烧殿,精诚感上苍。逍遥楼上劝,苦苦不相降。押赴法场绞,虎背密山藏。灵魂归地府,十殿放毫光。究囚蒙解脱,香山得返阳。九载修行满,功成道德强。一家登佛国,快乐在西方。”
这一段佛曲唱完,就听那半老尼姑说道:“这篇鹧鸪天,说的乃是当日观音菩萨如何修行,才有庄严百化化身,有大道力。大众若发信心,起善念,便听贫尼演说,观音菩萨未出家时,如何托生妙庄王宫中,做了妙善公主,出家修行因缘。”
说罢,这胖尼姑又唱了一回曲,说起妙庄王如何向西岳道士求子,得西岳道士奏表五岳,得天帝差三个修行人来与他家做女儿。
王婆就立在殿门前听那胖尼姑唱佛曲,却不料一旁妇人却冷笑道:“那做大王的也是个呆子,既然花了千万的家私,一心要求个儿子,怎的神仙却只送了个女孩儿,还一送就是三个,都是一心要出家做姑子的。若我是那大王,便知道神仙都是些云来雾去的样子货,哪里还有虔心养着一班道士和尚!”
这话说出来,满殿听佛曲的人都不由得一愣,转头看了过来。王婆见着这些人眼里不善,忙一拉武大媳妇,说声:“我们且去后面送子娘娘面前烧香。”硬是半拉半拽地把她拖走了。
转过大殿,一路走到送子娘娘殿上,在香炉里点了线香,又把果子点心摆上,王婆不由得埋怨道:“武大媳妇,我知道你是个有见识的女子,可这话也要看个地方,也便是薛师姑素来好性,要换了那等大师父,今日我怎好带你囫囵身子走出去?”
妇人将篮子挎在臂弯里,不屑地道:“我虽不是个胳膊上能跑马的汉子,但若惹起我的性来,却管什么和尚?饶他是景阳冈上大虫,老娘也要硬按着他吃我的洗脚水!”
说罢,她眉间却是浮起一丝疑惑,不知道自己这股戾气到底从何而来。
王婆可不管那些,只是急着要捂住她的嘴,还没等她下手,就听得有人微笑道:“王妈妈,今日却与谁来小庵礼佛?”
随着这身笑,就见那薛尼姑手里拈着一串佛珠,直走到两人面前来,先把武大媳妇打量一下,便笑道:“无量佛,这位娘子看着好个福相,莫不是紫石街武大郎家的媳妇?今日有缘来至小庵,实在是贫尼的缘法,还请到里面文殊阁上奉茶。”
王婆却纳闷,这薛尼姑虽然号称是阳谷县有名的尼姑班头,却只爱奉承那些官家太太、富家小姐,武大媳妇只是个卖炊饼的老婆,却又值得她这样逢迎起来?
薛尼姑看着王婆脸上纳闷,微微一笑,却喊了一声:“妙凤、妙趣,你们王妈妈来了,还不快迎入云堂,请王妈妈用些点心。”
就见两个小尼姑脆生生地应了一声,从前殿里转出来,拉着王婆的手道:“妈妈许久不来了,上回西门大官人家的大娘子赏了我们一斤好百果茶,还不曾动过,原来是为妈妈预备下的。”
这两个小尼姑笑语吟吟,把王婆围在中间,薛尼姑随即朝着武大媳妇侧身一让:“武家娘子,请。”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薛尼姑见着自己就如此热情,武大媳妇猛地涌起一股本能般的警兆,可是腹内微微一痛,双腿就不由自主地跟着薛尼姑走了。
绕过了送子娘娘殿,又过了几重殿阁,直到了地藏庵后的花园中,那园中有一座小楼,门楣上安着一匾,写着“文殊阁”三字。
也不用薛尼姑招呼,武大媳妇一步步地就朝着那佛阁走去。
小楼中,供奉着一尊菩萨金身,那尊菩萨头戴玲珑宝冠,身披天衣璎珞,一双手合掌当胸,掌心里生出一朵青莲,莲心中捧着经箧,上立金刚小剑,正是文殊菩萨宝相。
但在菩萨身后,又伸出一对手臂,一手握着日轮,一手握着月轮,隐隐生光,显出一股不凡之意来。
最可怪的,就是在这尊菩萨宝相面前,也没有香烛,也没有供果,却是成列着一块块雕镂极细的木板,上面覆盖一层薄土,栽种着些细细瘦瘦的各色花草,还有刚发芽的豆麦种子。
每一块木板都放着些雕刻极为精巧的花木鱼鸟之类,有些寒碜点的用的是黄蜡,贵重些的就用的是金玉之类。每块木板上还都放了一个身穿莲衣、手拿莲花莲蓬的俊俏小童,也有泥捏的,也有金银、玉石、香木雕琢的。
武大媳妇见了,不解道:“这都是七夕时候,拿来装点的谷板、五生园和磨合罗娃儿,小丫头玩的物事,怎好拿来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