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贞观十二年的李承乾,达到了人生巅峰。长子李象的出生,给他加分甚多。三月,李象出生后,李世民特意下诏,天下囚徒降罪一等。内外官职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各加勋官一转。这个勋官没有实际权利,但是有待遇。又大宴五品以上官员于东宫!
这个阶段的李承乾,声望达到了最高点。所有人都看好他,就算不看好的,也希望大唐的君主位子传承不要出现任何风波。聪明人都看的很清楚,李世民要搞事。
不然也不会有李泰可以在大朝会的前夜,提前进宫过夜的待遇了。
有人会劝说,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李世民,不是以前那个刚登基的李世民了。
随着国内大治,对外武功近似无敌,李世民的位子彻底的坐稳了不说。经济上国库充盈,就算是内府,也因为李诚的存在,变得满满当当。一句话,皇帝不差钱!
牛叉哄哄的皇帝不差钱了,想搞事,怎么破?没网络的时代,自然无法吆喝一声:在线等,挺急的!所以,这些大臣都只能冷眼旁观,就当是看戏了。
志得意满的李承乾,儿子降生之后,有点境界升华的感觉。尤其是一群接一群的大臣往跟前凑的时候,李承乾找到了一点飘飘然的感觉。短期内李承乾还是很热心的想做一个好太子的,不过他的好心情在看见李泰的时候,遭到了重创。
散朝之后,李承乾表情不悦的回到东宫,一干幕僚迎接之时,李承乾只是随意的点点头。李泰那个大胖子,真是太可恶了。
唐朝人还不明白,胖有多么的可怕。胖甚至是一种福气的象征。
白松陵作为李承乾的幕僚之一,很自然的跟着一起走,还问了一句:“殿下为何不悦?”
李承乾看了一眼白松陵,心情好了许多:“物流一事,操作的如何了?”
白松陵送出去一个女儿,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最近一直在忙物流的事情。故意提问,就是想李承乾提问呢。
“回殿下,属下只是对外放了一句话,不下三十家有意与东宫合作。”白松陵不免得意了起来,李诚的财神之名太好用了,只是放一句话,李诚出了个点子,有人要合作么?就有这么一个辉煌的结果。
当然,这个事情跟东宫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就是他白松陵私人的意思。
但是这长安城里哪有不透风的强呢?白松陵把女儿送给李诚的事情,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不然李诚凭啥带他玩?
“嗯,辛苦了!”李承乾也不多问,知道一切顺利就好。话说,李泰的待遇,都赶上东宫了。要想灭他的威风,就得另外想法子啊。比如,东宫自己的钱袋子。
“白卿,孤欲往李庄,拜访李自成,卿意下如何?”李承乾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李泰是李诚的崇拜者,要不要从这个角度下手呢?
白松陵都准备告辞了,听到这话不免稍稍沉吟道:“殿下,此事不急。还要看物流一事,运作的如何,再做定夺。”
“嗯,如此确实稳妥。”李承乾也没往心里去,在他心目中,对李诚还是有一定抵触的。
不愿意面对李诚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承乾是个残疾人!
李诚是不不关心东宫和魏王之间的斗争的,从贞观十二年开始,斗争开始激烈化。要不李诚为何死活要做水师总管呢?不就是想避开漩涡么?
李世民一脸阴沉的回到后宫,内侍与宫女吓的瑟瑟发抖,低头避让如受惊的鹌鹑。
杨妃是这个时候唯一能靠近李世民的女人,上前见礼之后,陪着笑道:“陛下,何事闷闷不乐?”李世民重重的哼了一声:“来人,传高士廉。”
杨妃立刻闭嘴,心中暗暗吃惊,什么事能把李世民气成这样呢?聪明的女人,知道这个时候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闭嘴。
“朕无甚兴趣,爱妃回去休息吧。”李世民奔着书房去了,那意思谁都不要来打扰他。
高士廉惶惶不安的来了,大朝会上,拿出《氏族志》来邀功,结果遭到了李世民迎头一盆冷水。当时的李世民反应是,看了一眼《氏族志》之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把书丢一边,然后回一句:“再说吧。”
高士廉知道自己一定有什么地方做错了,但是错在何处,心里没底。
得到李世民的召唤,高士廉步履如飞的来到书房,见了李世民躬身行礼:“微臣见过陛下!”李世民指着书桌上的《氏族志》,语气不善道:“崔民干为一等,是何道理?”
“这……!”高士廉明白了,但是无话可说啊?为啥无话可说呢?这事情其实说来话长了。唐朝初期的士族,四大块。山东士族,江左士族,关中士族,代北士族。
进入贞观朝以后,江左、关中、代北三地的士族,日渐式微,对朝局没有太多的影响。但是山东士族则不然,通过联姻的方式,依旧坚挺。
李世民首先的一干宰相,房玄龄、魏征都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
现实如此,你让高士廉怎么办?在编写《氏族志》的过程中,用到的人,意见非常统一。黄门侍郎崔民干为第一等!
面对无话可说的高士廉,李世民拍着桌子上的《氏族志》,痛心疾首的样子道:“崔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而靠以婚姻得财,如何为第一?朕,不解人间为何重之?”
李世民开喷了,今非昔比了,皇帝老子有钱了,有钱还攥着刀把子,谁来都不怂了!
而且李世民说的也是事实啊,士族多有卖婚者。远一点的有杨氏嫁给武士彠,近一点的有清河崔氏嫁女给李诚。不客气的说,士族到了唐初,卖婚非常普遍。问题是,这个现象别人不敢去评价,只有李世民才能喷几句。
高士廉其实很无奈,一边是皇帝,一边是与山东士族联姻的重臣么。得罪哪边,日子都不好过啊。这是个烫手的山芋啊!
“臣惶恐!臣请卸职。”高士廉只好躬身低头,但是不认罪,就算是被撤职,都不愿意背这个锅。反正没有皇帝明确的指使,高士廉不打算去领会皇帝的精神了。
李世民给气的,这家伙真是啊,一点面子都不给朕么?当初要是李诚编写就好啊。贞观六年,李诚还是个孩童呢。算了,不跟他生气,你不就是不愿意得罪人么?朕无所谓啊!
“来人,传房玄龄、魏征、马周、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世民一口气,把宰相班子叫来了一大半,等到这些人都到齐后,李世民敲桌子道:“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诸卿以为然否?”
李世民还假惺惺的问一句,换成别的事情,魏征还敢出来喷一句:“昏君!”但是这个事情,碰到了皇帝的底线,魏征直接低头不语。
协助编撰《氏族志》的韦挺欲言又止,岑文本直接低头看新鞋子。
“呵呵,无人反对么?朕便乾刚独断一回,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为第三等。散会!”李世民霸气的一挥袖子,群臣退下。
高士廉留在最后,他还是有点后悔,不该逼着皇帝把宰相们都叫来的。但是事情都这样了,还能如何呢?李世民最后深深的看了一眼道:“好自为之!”
得,不能再错了,捏着鼻子都得按照李世民的一件去办。
李世民没想到的是,如果历史不出现偏差,到了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氏族志有被改了一下。这都是后话了!
高士廉没着急走,而是问了一句:“陛下,吐蕃使团三日后可至长安!”
这是正经工作了,李世民听了不免皱眉道:“知道了!”
李世民为啥要皱眉头啊,还能为啥呢?高士廉退下后,李世民立刻问了一句:“李自成在干啥?”大太监立刻出现:“回圣人,在城外李庄避暑呢。”
“让人盯着他,别让他搞事。”李世民很担心,李诚跟吐蕃之间就没关系正常化过。
别看松州一战打赢了,吐蕃也很快认怂。但是后续发展,并没有朝着李世民希望的方向前进。牛进达奏报,刘兰率三千精骑入吐蕃,半数疫病,不得不退回来。
这一下给李世民搞的很伤,三千壮汉,趁胜追击,居然仗都没打一下,就病倒了一半。当然了,牛进达这话有点夸张,但是三分之一是肯定有的。
吐蕃那个地方,本来就没什么吸引力,打算让刘兰去执行李诚的计划又失败了。李世民很不甘心,但是最终还是做出了倾向性的选择。
长安城就在眼前,禄东赞在马背上手搭凉棚,眺望长安巍峨的城墙。上一次来的时候,踌躇满志。这一次来,带着浑身的屈辱。不知道给吐蕃带来屈辱的那个家伙,此刻在哪里?
李诚在哪呢?正在城门口的凉棚低下,手里捧着茶碗,眼睛瞄着官道,表情不善。
裴行俭站在李诚面前,连连作揖道:“自成先生,自成先生,别叫属下难做啊。”
贞观十二年的李承乾,达到了人生巅峰。长子李象的出生,给他加分甚多。三月,李象出生后,李世民特意下诏,天下囚徒降罪一等。内外官职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各加勋官一转。这个勋官没有实际权利,但是有待遇。又大宴五品以上官员于东宫!
这个阶段的李承乾,声望达到了最高点。所有人都看好他,就算不看好的,也希望大唐的君主位子传承不要出现任何风波。聪明人都看的很清楚,李世民要搞事。
不然也不会有李泰可以在大朝会的前夜,提前进宫过夜的待遇了。
有人会劝说,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李世民,不是以前那个刚登基的李世民了。
随着国内大治,对外武功近似无敌,李世民的位子彻底的坐稳了不说。经济上国库充盈,就算是内府,也因为李诚的存在,变得满满当当。一句话,皇帝不差钱!
牛叉哄哄的皇帝不差钱了,想搞事,怎么破?没网络的时代,自然无法吆喝一声:在线等,挺急的!所以,这些大臣都只能冷眼旁观,就当是看戏了。
志得意满的李承乾,儿子降生之后,有点境界升华的感觉。尤其是一群接一群的大臣往跟前凑的时候,李承乾找到了一点飘飘然的感觉。短期内李承乾还是很热心的想做一个好太子的,不过他的好心情在看见李泰的时候,遭到了重创。
散朝之后,李承乾表情不悦的回到东宫,一干幕僚迎接之时,李承乾只是随意的点点头。李泰那个大胖子,真是太可恶了。
唐朝人还不明白,胖有多么的可怕。胖甚至是一种福气的象征。
白松陵作为李承乾的幕僚之一,很自然的跟着一起走,还问了一句:“殿下为何不悦?”
李承乾看了一眼白松陵,心情好了许多:“物流一事,操作的如何了?”
白松陵送出去一个女儿,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最近一直在忙物流的事情。故意提问,就是想李承乾提问呢。
“回殿下,属下只是对外放了一句话,不下三十家有意与东宫合作。”白松陵不免得意了起来,李诚的财神之名太好用了,只是放一句话,李诚出了个点子,有人要合作么?就有这么一个辉煌的结果。
当然,这个事情跟东宫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就是他白松陵私人的意思。
但是这长安城里哪有不透风的强呢?白松陵把女儿送给李诚的事情,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不然李诚凭啥带他玩?
“嗯,辛苦了!”李承乾也不多问,知道一切顺利就好。话说,李泰的待遇,都赶上东宫了。要想灭他的威风,就得另外想法子啊。比如,东宫自己的钱袋子。
“白卿,孤欲往李庄,拜访李自成,卿意下如何?”李承乾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李泰是李诚的崇拜者,要不要从这个角度下手呢?
白松陵都准备告辞了,听到这话不免稍稍沉吟道:“殿下,此事不急。还要看物流一事,运作的如何,再做定夺。”
“嗯,如此确实稳妥。”李承乾也没往心里去,在他心目中,对李诚还是有一定抵触的。
不愿意面对李诚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承乾是个残疾人!
李诚是不不关心东宫和魏王之间的斗争的,从贞观十二年开始,斗争开始激烈化。要不李诚为何死活要做水师总管呢?不就是想避开漩涡么?
李世民一脸阴沉的回到后宫,内侍与宫女吓的瑟瑟发抖,低头避让如受惊的鹌鹑。
杨妃是这个时候唯一能靠近李世民的女人,上前见礼之后,陪着笑道:“陛下,何事闷闷不乐?”李世民重重的哼了一声:“来人,传高士廉。”
杨妃立刻闭嘴,心中暗暗吃惊,什么事能把李世民气成这样呢?聪明的女人,知道这个时候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闭嘴。
“朕无甚兴趣,爱妃回去休息吧。”李世民奔着书房去了,那意思谁都不要来打扰他。
高士廉惶惶不安的来了,大朝会上,拿出《氏族志》来邀功,结果遭到了李世民迎头一盆冷水。当时的李世民反应是,看了一眼《氏族志》之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把书丢一边,然后回一句:“再说吧。”
高士廉知道自己一定有什么地方做错了,但是错在何处,心里没底。
得到李世民的召唤,高士廉步履如飞的来到书房,见了李世民躬身行礼:“微臣见过陛下!”李世民指着书桌上的《氏族志》,语气不善道:“崔民干为一等,是何道理?”
“这……!”高士廉明白了,但是无话可说啊?为啥无话可说呢?这事情其实说来话长了。唐朝初期的士族,四大块。山东士族,江左士族,关中士族,代北士族。
进入贞观朝以后,江左、关中、代北三地的士族,日渐式微,对朝局没有太多的影响。但是山东士族则不然,通过联姻的方式,依旧坚挺。
李世民首先的一干宰相,房玄龄、魏征都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
现实如此,你让高士廉怎么办?在编写《氏族志》的过程中,用到的人,意见非常统一。黄门侍郎崔民干为第一等!
面对无话可说的高士廉,李世民拍着桌子上的《氏族志》,痛心疾首的样子道:“崔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而靠以婚姻得财,如何为第一?朕,不解人间为何重之?”
李世民开喷了,今非昔比了,皇帝老子有钱了,有钱还攥着刀把子,谁来都不怂了!
而且李世民说的也是事实啊,士族多有卖婚者。远一点的有杨氏嫁给武士彠,近一点的有清河崔氏嫁女给李诚。不客气的说,士族到了唐初,卖婚非常普遍。问题是,这个现象别人不敢去评价,只有李世民才能喷几句。
高士廉其实很无奈,一边是皇帝,一边是与山东士族联姻的重臣么。得罪哪边,日子都不好过啊。这是个烫手的山芋啊!
“臣惶恐!臣请卸职。”高士廉只好躬身低头,但是不认罪,就算是被撤职,都不愿意背这个锅。反正没有皇帝明确的指使,高士廉不打算去领会皇帝的精神了。
李世民给气的,这家伙真是啊,一点面子都不给朕么?当初要是李诚编写就好啊。贞观六年,李诚还是个孩童呢。算了,不跟他生气,你不就是不愿意得罪人么?朕无所谓啊!
“来人,传房玄龄、魏征、马周、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世民一口气,把宰相班子叫来了一大半,等到这些人都到齐后,李世民敲桌子道:“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诸卿以为然否?”
李世民还假惺惺的问一句,换成别的事情,魏征还敢出来喷一句:“昏君!”但是这个事情,碰到了皇帝的底线,魏征直接低头不语。
协助编撰《氏族志》的韦挺欲言又止,岑文本直接低头看新鞋子。
“呵呵,无人反对么?朕便乾刚独断一回,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为第三等。散会!”李世民霸气的一挥袖子,群臣退下。
高士廉留在最后,他还是有点后悔,不该逼着皇帝把宰相们都叫来的。但是事情都这样了,还能如何呢?李世民最后深深的看了一眼道:“好自为之!”
得,不能再错了,捏着鼻子都得按照李世民的一件去办。
李世民没想到的是,如果历史不出现偏差,到了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氏族志有被改了一下。这都是后话了!
高士廉没着急走,而是问了一句:“陛下,吐蕃使团三日后可至长安!”
这是正经工作了,李世民听了不免皱眉道:“知道了!”
李世民为啥要皱眉头啊,还能为啥呢?高士廉退下后,李世民立刻问了一句:“李自成在干啥?”大太监立刻出现:“回圣人,在城外李庄避暑呢。”
“让人盯着他,别让他搞事。”李世民很担心,李诚跟吐蕃之间就没关系正常化过。
别看松州一战打赢了,吐蕃也很快认怂。但是后续发展,并没有朝着李世民希望的方向前进。牛进达奏报,刘兰率三千精骑入吐蕃,半数疫病,不得不退回来。
这一下给李世民搞的很伤,三千壮汉,趁胜追击,居然仗都没打一下,就病倒了一半。当然了,牛进达这话有点夸张,但是三分之一是肯定有的。
吐蕃那个地方,本来就没什么吸引力,打算让刘兰去执行李诚的计划又失败了。李世民很不甘心,但是最终还是做出了倾向性的选择。
长安城就在眼前,禄东赞在马背上手搭凉棚,眺望长安巍峨的城墙。上一次来的时候,踌躇满志。这一次来,带着浑身的屈辱。不知道给吐蕃带来屈辱的那个家伙,此刻在哪里?
李诚在哪呢?正在城门口的凉棚低下,手里捧着茶碗,眼睛瞄着官道,表情不善。
裴行俭站在李诚面前,连连作揖道:“自成先生,自成先生,别叫属下难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