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芸亮论史,子龙烧粮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可。”周灵芸反倒是出声拒绝,至少在她看来烧粮并非上上之选,而且有极大的可能会失败。
“何以不可?”诸葛亮倒是对周灵芸的想法有些好奇,明明烧粮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可是周灵芸为什么不赞同这个想法,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军师细思,官渡袁绍之败因何在?正因此疏于粮草之防。而今官渡之事已过,烧粮必已闻名于世,人皆有备。当此之时,灵芸以为此举不妥。”周灵芸说道。
“灵芸姑娘错矣。”诸葛亮是压根没有把周灵芸这惊世骇俗之话放在心里,反而在他看来,周灵芸所虑根本是杞人忧天,“以姑娘之言,昔者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曹操何以能数万之众而敌十万之军?盖因烧粮耳。”
“而烧粮之策,岂非孟德首创?古之战国之际,亦有烧粮策如牛毛矣?然,袁本初何以无防?盖其自大也。今,吾等以奇兵袭之,敌军何以知之,勿需多虑。”
“军师之言甚佳。”周灵芸总算也是学到了,军师真不愧是军事奇才,很快就道明了其中要点。
其实她本来就没有打算拒绝诸葛亮的建议,当堂否决只不过是想看看军师究竟会做何反应?如今诸葛亮的表现,的确让她非常满意,不副“伏龙先生”之名。
“军师,子龙告退。”赵云拜揖离开了,想来是去调集兵马,准备夜袭粮仓。
“众将士皆退,灵芸姑娘独留。”诸葛亮遣散了众将士,单独把周灵芸留在了营帐之中。
“灵芸姑娘可愿不眠,与亮共听佳音?”诸葛亮问道。
“可矣。”在周灵芸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今晚的夜袭将关乎整支荆州军的存亡。若胜,益州唾手可得;若败,天下势力将重新洗牌。
这都是周灵芸所知道的,但也有她不知道的。以周灵芸对诸葛亮的了解,除了黄月英和刘备之外他再也没有跟任何人有过秉烛夜谈。
可是今日,他却邀请了自己。她该说自己是幸运吗?可以得到这个机会。
“灵芸姑娘识诸子百家乎?”诸葛亮问道。
“识。”周灵芸怎么可能没听过诸子百家,这可是初一历史上学期的内容,她这个历史学霸早已是无不精通。
不过其实这么说还是片面的,以她初一的文凭,对诸子百家的认识仅停留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四家上,对于名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等流派就不太了解。
“灵芸姑娘识战国法家三派乎?”诸葛亮继续问道。
“法家三派?”周灵芸正在仔细咀嚼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词,她总感觉从前是不是在哪里听说过这么一个东西,但是仔细想她却没有一点印象。
本来她都已经打算放弃,让诸葛亮直接告诉她好了。但是她的脑袋里突然闪过了一个人——商君卫鞅,顿时全都想起来了。
“法家三派之一为法派,为秦孝公麾下重臣商鞅为代表;法家三派之二为术派,为韩国变法之功臣申不害为代表;法家三派之三为势派,为齐国名士慎到为代表。”
“妙哉。”诸葛亮显然是对周灵芸对于法家的了解之深而感到敬佩,一般人是很难以知道的,除非饱读诗书之人。
见周灵芸对于法家的了解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诸葛亮又问道:“灵芸姑娘识商君否?”
“商君者,卫鞅也。”这个问题对于周灵芸来说,简直一点难度都没有,甚至初一的历史课本上都略有提及:“卫鞅,本为魏国名相公叔痤之徒,但其籍贯为卫国人。昔者公叔临终之际,犹谓魏王不用卫鞅刚杀之。”
“但以梁惠王之自大,不屑杀卫鞅此无名之辈。后卫鞅离魏而奔秦,洽遇明君孝公嬴渠梁,行治国之策,世称之‘商鞅变法’。”
“变法之内容触及世族之利,而商君终不悔。驷虽为太子之尊,违秦法而商君不容。首傅公子虔处以劓刑,右傅公孙贾处以墨刑。”
“然,孝公逝。秦惠文王赢驷迫于群臣之压力,杀商鞅以平贵族之愤。”
“灵芸真乃史学渊博。”诸葛亮显然对此非常满意的,周灵芸的学识恐怕连赵云、张飞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未知战国之君,灵芸姑娘有崇拜之人乎?”诸葛亮又丢出了一个问题,但显然又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
“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昭襄王嬴稷、秦始皇嬴政、赵武灵王赵雍,齐宣王田辟疆。”周灵芸将这些名字一一罗列了出来,但这些名字却没有一个是平凡之人。
“秦国为主。”诸葛亮显然就发现了周灵芸所崇拜之人多以秦国为主,其余山东六国,仅有齐国、赵国各占一席,余者皆在她心中没有分量。
“秦为正统。”周灵芸只好苦笑着回答了这个问题,好像是理所当然一样。
其实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她前世初中历史课本之中,几乎没有学习过除了秦国之外的战国任意一国。所以她也就无从得知其他几国的著名君王了,要不是她课外对历史有着一些了解根本就不会认识齐赵两国的君王,而对比这些人,其实她仰慕燕国的一名君主——燕昭王姬职。
“还有一人,燕昭王姬职。”周灵芸似是补充似的说了一句,但实则却是她最崇拜的人。
“黄金台之燕昭王?”诸葛亮当然是认识这名君王的,甚至在诸葛亮的心中占着很大地位。
诸葛亮向来是自比乐毅、管仲二人,管仲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年间重臣,而乐毅正是燕昭王之臣。
燕昭王广纳贤臣,苏秦、乐毅皆为其所动,甘心为其帐下之臣。在他的带领下,战国的超级大国齐国险些被灭,这可是一个举世的壮举。
如果齐国不是因此而实力大减,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也不会如此轻松。除了赵、楚两国,其他国家都无法组织一支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军。
“不可。”周灵芸反倒是出声拒绝,至少在她看来烧粮并非上上之选,而且有极大的可能会失败。
“何以不可?”诸葛亮倒是对周灵芸的想法有些好奇,明明烧粮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可是周灵芸为什么不赞同这个想法,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军师细思,官渡袁绍之败因何在?正因此疏于粮草之防。而今官渡之事已过,烧粮必已闻名于世,人皆有备。当此之时,灵芸以为此举不妥。”周灵芸说道。
“灵芸姑娘错矣。”诸葛亮是压根没有把周灵芸这惊世骇俗之话放在心里,反而在他看来,周灵芸所虑根本是杞人忧天,“以姑娘之言,昔者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曹操何以能数万之众而敌十万之军?盖因烧粮耳。”
“而烧粮之策,岂非孟德首创?古之战国之际,亦有烧粮策如牛毛矣?然,袁本初何以无防?盖其自大也。今,吾等以奇兵袭之,敌军何以知之,勿需多虑。”
“军师之言甚佳。”周灵芸总算也是学到了,军师真不愧是军事奇才,很快就道明了其中要点。
其实她本来就没有打算拒绝诸葛亮的建议,当堂否决只不过是想看看军师究竟会做何反应?如今诸葛亮的表现,的确让她非常满意,不副“伏龙先生”之名。
“军师,子龙告退。”赵云拜揖离开了,想来是去调集兵马,准备夜袭粮仓。
“众将士皆退,灵芸姑娘独留。”诸葛亮遣散了众将士,单独把周灵芸留在了营帐之中。
“灵芸姑娘可愿不眠,与亮共听佳音?”诸葛亮问道。
“可矣。”在周灵芸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今晚的夜袭将关乎整支荆州军的存亡。若胜,益州唾手可得;若败,天下势力将重新洗牌。
这都是周灵芸所知道的,但也有她不知道的。以周灵芸对诸葛亮的了解,除了黄月英和刘备之外他再也没有跟任何人有过秉烛夜谈。
可是今日,他却邀请了自己。她该说自己是幸运吗?可以得到这个机会。
“灵芸姑娘识诸子百家乎?”诸葛亮问道。
“识。”周灵芸怎么可能没听过诸子百家,这可是初一历史上学期的内容,她这个历史学霸早已是无不精通。
不过其实这么说还是片面的,以她初一的文凭,对诸子百家的认识仅停留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四家上,对于名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等流派就不太了解。
“灵芸姑娘识战国法家三派乎?”诸葛亮继续问道。
“法家三派?”周灵芸正在仔细咀嚼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词,她总感觉从前是不是在哪里听说过这么一个东西,但是仔细想她却没有一点印象。
本来她都已经打算放弃,让诸葛亮直接告诉她好了。但是她的脑袋里突然闪过了一个人——商君卫鞅,顿时全都想起来了。
“法家三派之一为法派,为秦孝公麾下重臣商鞅为代表;法家三派之二为术派,为韩国变法之功臣申不害为代表;法家三派之三为势派,为齐国名士慎到为代表。”
“妙哉。”诸葛亮显然是对周灵芸对于法家的了解之深而感到敬佩,一般人是很难以知道的,除非饱读诗书之人。
见周灵芸对于法家的了解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诸葛亮又问道:“灵芸姑娘识商君否?”
“商君者,卫鞅也。”这个问题对于周灵芸来说,简直一点难度都没有,甚至初一的历史课本上都略有提及:“卫鞅,本为魏国名相公叔痤之徒,但其籍贯为卫国人。昔者公叔临终之际,犹谓魏王不用卫鞅刚杀之。”
“但以梁惠王之自大,不屑杀卫鞅此无名之辈。后卫鞅离魏而奔秦,洽遇明君孝公嬴渠梁,行治国之策,世称之‘商鞅变法’。”
“变法之内容触及世族之利,而商君终不悔。驷虽为太子之尊,违秦法而商君不容。首傅公子虔处以劓刑,右傅公孙贾处以墨刑。”
“然,孝公逝。秦惠文王赢驷迫于群臣之压力,杀商鞅以平贵族之愤。”
“灵芸真乃史学渊博。”诸葛亮显然对此非常满意的,周灵芸的学识恐怕连赵云、张飞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未知战国之君,灵芸姑娘有崇拜之人乎?”诸葛亮又丢出了一个问题,但显然又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
“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昭襄王嬴稷、秦始皇嬴政、赵武灵王赵雍,齐宣王田辟疆。”周灵芸将这些名字一一罗列了出来,但这些名字却没有一个是平凡之人。
“秦国为主。”诸葛亮显然就发现了周灵芸所崇拜之人多以秦国为主,其余山东六国,仅有齐国、赵国各占一席,余者皆在她心中没有分量。
“秦为正统。”周灵芸只好苦笑着回答了这个问题,好像是理所当然一样。
其实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她前世初中历史课本之中,几乎没有学习过除了秦国之外的战国任意一国。所以她也就无从得知其他几国的著名君王了,要不是她课外对历史有着一些了解根本就不会认识齐赵两国的君王,而对比这些人,其实她仰慕燕国的一名君主——燕昭王姬职。
“还有一人,燕昭王姬职。”周灵芸似是补充似的说了一句,但实则却是她最崇拜的人。
“黄金台之燕昭王?”诸葛亮当然是认识这名君王的,甚至在诸葛亮的心中占着很大地位。
诸葛亮向来是自比乐毅、管仲二人,管仲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年间重臣,而乐毅正是燕昭王之臣。
燕昭王广纳贤臣,苏秦、乐毅皆为其所动,甘心为其帐下之臣。在他的带领下,战国的超级大国齐国险些被灭,这可是一个举世的壮举。
如果齐国不是因此而实力大减,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也不会如此轻松。除了赵、楚两国,其他国家都无法组织一支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