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董家布庄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植放着好好的肥皂产业不小心管理经营,却又花心思去改良织布机建立织坊了?要不这李植是胡闹,要么是这李植改进的织布机真的效率很高!如果真是后者,这李植可真是个天才。若是如此,自己可要好好地搞好和他的关系。说不定攀附上李植,自己下半生的富贵可就到手了。
崔文定心里想了一圈,口上却轻松地说道:“天津做棉纱棉布批发买卖的无非就是三家,城西袁家、城北费家和城东董家,我都熟悉,你想和哪家做买卖,我带你去便是。”
“原来崔相公都认识,那就最好不过了!”李植说道:“哪家大些,给价公道些?”
“价格都差不多,都是随行就市的批发价。要说规模大,那就是城东的董家。他家从北方进棉花贩卖到南方,等南人织好布,他又委托漕军把棉布从南方贩卖到北方,棉布行业上下的买卖全部做,是天津卫最大的棉布商人。”
“那我们便去寻他吧!”
崔文定点头答道:“我这便带你去!”
崔文定不耽误时间,立即起身,带着李植往城东董家走去。那董家离井边坊也不远,穿过四、五个巷子便到了。
一到那里,李植便看到董家院子外面一个好大的铺面,里面摆着各色布匹、棉纱。诺大的铺面里人不多,但有一个伙计正一担一担地搬着棉纱往外运。铺面外面停着几辆马车,显然是拉货用的,一看这架势就是一个很大的棉布买卖商。
崔文定朝店里管事的递上名帖,说明了是来议买卖的。管事的伙计收了崔文定的名帖走进后院,没过多久,就有一个方脸长须的商人走了出来,正是董家的家主董至义。
“这是哪阵风把崔相公吹来了?”
“董老爷,我是来给你介绍生意的!”
“好事!好事!里面请!”
把二人请到了正堂坐下,董家的仆人递上了新茶,李植喝了一口,只觉得芳香满口,确是好茶。
“董老爷,我这小弟如今开了一个织坊,想从你这里买进棉纱,然后织好布卖布给你!”
那董至义点了点头,说道:“棉布纺织一直集中在江南。我们把北方产的棉花贩到江南,又从江南买布卖到北方,来回运费不说,便是被钞关收的税费都要不少。若是在天津设厂织布,直接取北方棉纱供应北方棉布,是一条明路。”
李植插话说道:“我一个月要织布一万多匹,董老爷给个便宜的纱价!”
董至义捻了捻胡须,淡淡说道:“这位小友要做这么大的织坊啊!”顿了顿,他说道:“棉纱的市场零售价是七两五钱一担,我便给你个批发价,七两四钱!”
李植哪里愿意接受这么高的价格,耐着性子和那董老爷讨价还价,最后议了个折中的价格,七两一担。说完棉纱价,两人又商量起棉布售卖的价格。
“董老爷,市场上棉布收购价是多少?”
“我从市场上零散织户收白棉布的价格,是九钱一匹。”
“我就按这个价格,每个月卖一万多匹给你如何?”顿了顿,李植说道:“不过我的布有个特点,是一般棉布的两倍宽。做衣服时候可以把布裁成标准宽度,也可以不裁布直接用两倍宽的布做衣服,可以做出新花样来。”
“哦?还有这样的布匹?”董至义沉吟了一阵,抬头说道:“这样的布倒是稀奇,定会十分畅销。小友卖的若是这种布,无论多少我都按市价收购!”
“好!一言为定!下个月我便来你这里进货销货!”
“一言为定!”
找到了进货销货渠道,李植便开始招募人手了。
李植给织工的待遇还是按以前一样,二两银子月钱,三餐有肉。不过和以前不一样的是,李植这次招募的男女都要。
明代织坊广泛使用女工。万历朝的首辅徐阶大肆经商,就曾经开了一间规模很大的织场,雇了很多织布女工,每年生产大量织物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李植雇佣女工做织工,在明末人的观念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李植招人给的福利极好,是肥缺,所以招聘首先是面对家族内招聘。李家的男性亲戚几乎都在李植的肥皂作坊做事情,所以这次二爷爷推荐了三十多个李家女儿和媳妇。郑家那边,李植的姥爷也找了二十多个男女亲戚来。
李植稍微面试一下,就接收了这些人。招了这么多亲戚,几乎把李家郑家的亲戚全部网罗来了。
除了亲戚,李植还在街坊里招人。前段时间肥皂作坊录用了六个街坊子弟,如今已经拿到了月钱过上了小康日子。有银子拿管饭,还有肉吃,去哪找这样的好日子?街坊们看在眼里,都对那六个幸运儿眼红羡慕。这次再招人的消息一放出去,各色邻居便纷纷上门求聘。李植甄别筛选,又录用了七十多个合格的男女。
不过这些人还不够,李植还需要面向社会招聘。李植让大表兄郑开成写好了几十张告示,在天津卫的繁华地段贴了出去。
二两银子月钱,还管三餐有肉,这样的待遇打着灯笼也难找,告示一帖出去,应聘的人就挤满了李家院子,差点要把李家门槛踏破。
城北四通巷子的顾老二站在李家院子外面,站在等待面试的队伍里,心里十分忐忑。
他运气好,认识一个识字的账房先生,所以李家贴出招聘布告的第一时间他就从账房先生那里知道了消息,第一时间赶着往城东来了。他本以为自己知道消息这么早,肯定是能被录用上了。不过等他到了李家院子,他才暗道情况不妙——排在队伍里等待面试的人群,已经排到了一百多号。
想来李植家做织工的人太多了,这年头兵荒马乱经济萧条,找活计十分难,穷人家有碗饭吃就不错了。二两银子月钱还三餐有肉,这样的生活听上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但既然是城东李家招人,这条件就必然是真的——之前李家在街坊中招募六个人手,一个月给二两月钱还管饭有肉吃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天津卫,大家都知道李家是难得的好雇主。
不光是没有活干的穷人来了,就连一些有活计的人,也丢了活计来这里应聘——好日子谁不想过啊?
,。
李植放着好好的肥皂产业不小心管理经营,却又花心思去改良织布机建立织坊了?要不这李植是胡闹,要么是这李植改进的织布机真的效率很高!如果真是后者,这李植可真是个天才。若是如此,自己可要好好地搞好和他的关系。说不定攀附上李植,自己下半生的富贵可就到手了。
崔文定心里想了一圈,口上却轻松地说道:“天津做棉纱棉布批发买卖的无非就是三家,城西袁家、城北费家和城东董家,我都熟悉,你想和哪家做买卖,我带你去便是。”
“原来崔相公都认识,那就最好不过了!”李植说道:“哪家大些,给价公道些?”
“价格都差不多,都是随行就市的批发价。要说规模大,那就是城东的董家。他家从北方进棉花贩卖到南方,等南人织好布,他又委托漕军把棉布从南方贩卖到北方,棉布行业上下的买卖全部做,是天津卫最大的棉布商人。”
“那我们便去寻他吧!”
崔文定点头答道:“我这便带你去!”
崔文定不耽误时间,立即起身,带着李植往城东董家走去。那董家离井边坊也不远,穿过四、五个巷子便到了。
一到那里,李植便看到董家院子外面一个好大的铺面,里面摆着各色布匹、棉纱。诺大的铺面里人不多,但有一个伙计正一担一担地搬着棉纱往外运。铺面外面停着几辆马车,显然是拉货用的,一看这架势就是一个很大的棉布买卖商。
崔文定朝店里管事的递上名帖,说明了是来议买卖的。管事的伙计收了崔文定的名帖走进后院,没过多久,就有一个方脸长须的商人走了出来,正是董家的家主董至义。
“这是哪阵风把崔相公吹来了?”
“董老爷,我是来给你介绍生意的!”
“好事!好事!里面请!”
把二人请到了正堂坐下,董家的仆人递上了新茶,李植喝了一口,只觉得芳香满口,确是好茶。
“董老爷,我这小弟如今开了一个织坊,想从你这里买进棉纱,然后织好布卖布给你!”
那董至义点了点头,说道:“棉布纺织一直集中在江南。我们把北方产的棉花贩到江南,又从江南买布卖到北方,来回运费不说,便是被钞关收的税费都要不少。若是在天津设厂织布,直接取北方棉纱供应北方棉布,是一条明路。”
李植插话说道:“我一个月要织布一万多匹,董老爷给个便宜的纱价!”
董至义捻了捻胡须,淡淡说道:“这位小友要做这么大的织坊啊!”顿了顿,他说道:“棉纱的市场零售价是七两五钱一担,我便给你个批发价,七两四钱!”
李植哪里愿意接受这么高的价格,耐着性子和那董老爷讨价还价,最后议了个折中的价格,七两一担。说完棉纱价,两人又商量起棉布售卖的价格。
“董老爷,市场上棉布收购价是多少?”
“我从市场上零散织户收白棉布的价格,是九钱一匹。”
“我就按这个价格,每个月卖一万多匹给你如何?”顿了顿,李植说道:“不过我的布有个特点,是一般棉布的两倍宽。做衣服时候可以把布裁成标准宽度,也可以不裁布直接用两倍宽的布做衣服,可以做出新花样来。”
“哦?还有这样的布匹?”董至义沉吟了一阵,抬头说道:“这样的布倒是稀奇,定会十分畅销。小友卖的若是这种布,无论多少我都按市价收购!”
“好!一言为定!下个月我便来你这里进货销货!”
“一言为定!”
找到了进货销货渠道,李植便开始招募人手了。
李植给织工的待遇还是按以前一样,二两银子月钱,三餐有肉。不过和以前不一样的是,李植这次招募的男女都要。
明代织坊广泛使用女工。万历朝的首辅徐阶大肆经商,就曾经开了一间规模很大的织场,雇了很多织布女工,每年生产大量织物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李植雇佣女工做织工,在明末人的观念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李植招人给的福利极好,是肥缺,所以招聘首先是面对家族内招聘。李家的男性亲戚几乎都在李植的肥皂作坊做事情,所以这次二爷爷推荐了三十多个李家女儿和媳妇。郑家那边,李植的姥爷也找了二十多个男女亲戚来。
李植稍微面试一下,就接收了这些人。招了这么多亲戚,几乎把李家郑家的亲戚全部网罗来了。
除了亲戚,李植还在街坊里招人。前段时间肥皂作坊录用了六个街坊子弟,如今已经拿到了月钱过上了小康日子。有银子拿管饭,还有肉吃,去哪找这样的好日子?街坊们看在眼里,都对那六个幸运儿眼红羡慕。这次再招人的消息一放出去,各色邻居便纷纷上门求聘。李植甄别筛选,又录用了七十多个合格的男女。
不过这些人还不够,李植还需要面向社会招聘。李植让大表兄郑开成写好了几十张告示,在天津卫的繁华地段贴了出去。
二两银子月钱,还管三餐有肉,这样的待遇打着灯笼也难找,告示一帖出去,应聘的人就挤满了李家院子,差点要把李家门槛踏破。
城北四通巷子的顾老二站在李家院子外面,站在等待面试的队伍里,心里十分忐忑。
他运气好,认识一个识字的账房先生,所以李家贴出招聘布告的第一时间他就从账房先生那里知道了消息,第一时间赶着往城东来了。他本以为自己知道消息这么早,肯定是能被录用上了。不过等他到了李家院子,他才暗道情况不妙——排在队伍里等待面试的人群,已经排到了一百多号。
想来李植家做织工的人太多了,这年头兵荒马乱经济萧条,找活计十分难,穷人家有碗饭吃就不错了。二两银子月钱还三餐有肉,这样的生活听上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但既然是城东李家招人,这条件就必然是真的——之前李家在街坊中招募六个人手,一个月给二两月钱还管饭有肉吃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天津卫,大家都知道李家是难得的好雇主。
不光是没有活干的穷人来了,就连一些有活计的人,也丢了活计来这里应聘——好日子谁不想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