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学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月二十四日,范家庄中学的第二批中学生毕业了。
李植的范家庄中学是崇祯十四年八月设立的,招生对象是小学毕业生中的成绩合格者。
中学生在学校接受三年教育,学习基本的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和化学知识。当然,这些知识的学习都是基本的素质教育,只要让学生了解一个大概就好。而中学里真正重视的,使用二分之一的课时反复灌输的,是公德课。
公德的教育,被中学教育当作唯一的中心来抓,保证接受中学教育的学生知道什么是公德,怎样践行公德,怎样做一个拥有公德的官吏。
公德,是李植的学生和儒学知识分子不同的地方。儒家只讲忠孝仁义,在李植眼里这些都是报恩,是私德。李植认为:一个只懂私德的官吏绝对不是一个好官吏。只有懂得公德,明白公德,把公德思想刻进骨头里,才能做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吏。
第一批中学生是崇祯十七年八月毕业的,被分配到天津和山东的各个部门任职去了。这些中学生作为接受过公德教育的先进分子,在基层岗位上锻炼一段时间后,未来会被逐渐提拔,成为法院、税务局和警察局等种种机构的骨干甚至领导。
一些公德课学业优异的学生,甚至被直接分配到法庭里作为助理法官,警察局里做助理督察等显要的位置培养。
因为第一批中学生被分配到政府部门担任吏员,薪水丰厚工作体面,而且在部门中受到重视前途光明,因此老百姓们对中学一下子就另眼相看起来。如今,范家庄中学已经被老百姓戏称为“翰林院”。
比起小学毕业只能去做工人,中学毕业生的工作就体面而有前途多了。甚至一些没有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儒生,年龄二、三十岁了,也吵吵嚷嚷要进入中学进修。
对于愿意接受思想改造的儒生,李植是表示欢迎的。所以第二批中学生,也就是崇祯十五年春季入学的中学生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三倍,人数达到两千人。这第二批毕业生,将有力地支援山东各地新成立的各种机构。
现在范家庄中学实行全寄宿制度,每年两批学生,学生从天津和山东的各个小学中直接招生,一年可以培养四千名毕业生。相信要不了多久,懂得公德,坚守公德理念的毕业生就将走上各个政府部门的岗位,改善政府部门的操守和纪律。
政府部门中现有的办事人员没有接受过公德教育。这些人以后也要进入中学接受三年公德教育,回炉重造,才回到政府部门工作。
李植专门参加了这二批学生的毕业典礼。不仅参加了毕业典礼,李植还在学校的礼堂中给三百名优秀毕业生发表了讲话。
“诸位是范家庄中学的优秀毕业生,这次将分配到各府、州、县培养锻炼。以后你们就是我李植的法院院长、警察局长、税务局长甚至地方长官。但我希望你们日日记住的,却不是我李植提拔,培养了你们。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的,是公德心。”
“私德固然可取,谁给你利益,你自然该有所回报。儒家私德的所谓忠孝仁义,都是可取的。但说私德可取,那是在不影响公德条件下。如果为了私德不顾公德,那私德就不再道德!而是变成了可耻的利益交换。”
“在天津和山东,我李植永远不允许为了人情利益损害公众权益的事情!你们永远要记住,你们在政府部门中做事,是为了让社会整体上得利。”
“如果私德和公德冲突了,你们该毫不犹豫地坚持公德。比如你当官了,出钱供养你的大善人来求你办事,你就该以社会利益为上,毫不犹豫地拒绝你的恩主。”
“如果提拔你的领导是个以权谋私的贪官,或者是个拼命把社会利益往自己家乡输送的清官,你们就该站出来举报这样的领导,举报他们伤害社会利益的情况。”
看了看台下的毕业生,李植严肃的说道:“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将来很快就将走向领导岗位。我们的纪检委员会每天都在监督官员。我不希望看到范家庄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任何一个因为缺乏公德被纪检委拉下马。”
下面的学生被李植说得有些紧张,一个个正襟危坐,不敢议论。
许久,见李植不再说话,学生们才猛烈的鼓掌起来。
李植最后做了总结陈词:“有人说只有培养一个新的利益阶级,才能稳固改革的成果,我认可这个观点。你们这些懂得公德的学生,就是我培养的新利益群体。你们是人上人,是官员,有用百姓艳羡的月钱和社会地位。”
“但是你们这个新利益阶级的存在,却和以往的自私的利益阶级有本质区别。你们的存在不是为了从社会其他成员身体里吸血,而是为了镇压那些没有公德的屑小。是为社会总利益最大化,是为了民富国强。”
####
三月初三,李植来到天津郊外的旱田里,来试验自己发明的新机器——条播机。
条播机是十八世纪在西方出现的机械。条播机作业时,由行走轮带动排种轮旋转,种子自种子箱内的种子杯按要求的播种量排入输种管,并经开沟器落入开好的沟槽内,然后由覆土镇压装置将种子覆盖压实。
条播机就是后世的自动播种机。在明代类似的播种机也被称为耧车。不过大明的耧车比较简单,远没有条播机那样完善和节约人力。
实际上无论机械如何精巧,也始终是“机械的”。使用条播机播种,肯定是没有使用人力播种妥善到位的。但是条播机比人力播种效率提高了几十倍上百倍,能让一个人播种他原先根本无法想象的耕地。
在大明,因为人口的饱和土地的稀缺,并没有条播机的需求。而在发现了新大陆的欧洲,耕地面积几乎是无限的,条播机的需求就极大的迫切了。因此发明了耧车一千多年的中国,却始终没有把耧车改进到条播机的技术水平。
不过李植却有对条播机的需求,因为李植很快就要发兵辽东。打下东北后广袤的黑土地地广人稀,正是条播机大展身手的地方。
二月二十四日,范家庄中学的第二批中学生毕业了。
李植的范家庄中学是崇祯十四年八月设立的,招生对象是小学毕业生中的成绩合格者。
中学生在学校接受三年教育,学习基本的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和化学知识。当然,这些知识的学习都是基本的素质教育,只要让学生了解一个大概就好。而中学里真正重视的,使用二分之一的课时反复灌输的,是公德课。
公德的教育,被中学教育当作唯一的中心来抓,保证接受中学教育的学生知道什么是公德,怎样践行公德,怎样做一个拥有公德的官吏。
公德,是李植的学生和儒学知识分子不同的地方。儒家只讲忠孝仁义,在李植眼里这些都是报恩,是私德。李植认为:一个只懂私德的官吏绝对不是一个好官吏。只有懂得公德,明白公德,把公德思想刻进骨头里,才能做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吏。
第一批中学生是崇祯十七年八月毕业的,被分配到天津和山东的各个部门任职去了。这些中学生作为接受过公德教育的先进分子,在基层岗位上锻炼一段时间后,未来会被逐渐提拔,成为法院、税务局和警察局等种种机构的骨干甚至领导。
一些公德课学业优异的学生,甚至被直接分配到法庭里作为助理法官,警察局里做助理督察等显要的位置培养。
因为第一批中学生被分配到政府部门担任吏员,薪水丰厚工作体面,而且在部门中受到重视前途光明,因此老百姓们对中学一下子就另眼相看起来。如今,范家庄中学已经被老百姓戏称为“翰林院”。
比起小学毕业只能去做工人,中学毕业生的工作就体面而有前途多了。甚至一些没有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儒生,年龄二、三十岁了,也吵吵嚷嚷要进入中学进修。
对于愿意接受思想改造的儒生,李植是表示欢迎的。所以第二批中学生,也就是崇祯十五年春季入学的中学生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三倍,人数达到两千人。这第二批毕业生,将有力地支援山东各地新成立的各种机构。
现在范家庄中学实行全寄宿制度,每年两批学生,学生从天津和山东的各个小学中直接招生,一年可以培养四千名毕业生。相信要不了多久,懂得公德,坚守公德理念的毕业生就将走上各个政府部门的岗位,改善政府部门的操守和纪律。
政府部门中现有的办事人员没有接受过公德教育。这些人以后也要进入中学接受三年公德教育,回炉重造,才回到政府部门工作。
李植专门参加了这二批学生的毕业典礼。不仅参加了毕业典礼,李植还在学校的礼堂中给三百名优秀毕业生发表了讲话。
“诸位是范家庄中学的优秀毕业生,这次将分配到各府、州、县培养锻炼。以后你们就是我李植的法院院长、警察局长、税务局长甚至地方长官。但我希望你们日日记住的,却不是我李植提拔,培养了你们。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的,是公德心。”
“私德固然可取,谁给你利益,你自然该有所回报。儒家私德的所谓忠孝仁义,都是可取的。但说私德可取,那是在不影响公德条件下。如果为了私德不顾公德,那私德就不再道德!而是变成了可耻的利益交换。”
“在天津和山东,我李植永远不允许为了人情利益损害公众权益的事情!你们永远要记住,你们在政府部门中做事,是为了让社会整体上得利。”
“如果私德和公德冲突了,你们该毫不犹豫地坚持公德。比如你当官了,出钱供养你的大善人来求你办事,你就该以社会利益为上,毫不犹豫地拒绝你的恩主。”
“如果提拔你的领导是个以权谋私的贪官,或者是个拼命把社会利益往自己家乡输送的清官,你们就该站出来举报这样的领导,举报他们伤害社会利益的情况。”
看了看台下的毕业生,李植严肃的说道:“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将来很快就将走向领导岗位。我们的纪检委员会每天都在监督官员。我不希望看到范家庄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任何一个因为缺乏公德被纪检委拉下马。”
下面的学生被李植说得有些紧张,一个个正襟危坐,不敢议论。
许久,见李植不再说话,学生们才猛烈的鼓掌起来。
李植最后做了总结陈词:“有人说只有培养一个新的利益阶级,才能稳固改革的成果,我认可这个观点。你们这些懂得公德的学生,就是我培养的新利益群体。你们是人上人,是官员,有用百姓艳羡的月钱和社会地位。”
“但是你们这个新利益阶级的存在,却和以往的自私的利益阶级有本质区别。你们的存在不是为了从社会其他成员身体里吸血,而是为了镇压那些没有公德的屑小。是为社会总利益最大化,是为了民富国强。”
####
三月初三,李植来到天津郊外的旱田里,来试验自己发明的新机器——条播机。
条播机是十八世纪在西方出现的机械。条播机作业时,由行走轮带动排种轮旋转,种子自种子箱内的种子杯按要求的播种量排入输种管,并经开沟器落入开好的沟槽内,然后由覆土镇压装置将种子覆盖压实。
条播机就是后世的自动播种机。在明代类似的播种机也被称为耧车。不过大明的耧车比较简单,远没有条播机那样完善和节约人力。
实际上无论机械如何精巧,也始终是“机械的”。使用条播机播种,肯定是没有使用人力播种妥善到位的。但是条播机比人力播种效率提高了几十倍上百倍,能让一个人播种他原先根本无法想象的耕地。
在大明,因为人口的饱和土地的稀缺,并没有条播机的需求。而在发现了新大陆的欧洲,耕地面积几乎是无限的,条播机的需求就极大的迫切了。因此发明了耧车一千多年的中国,却始终没有把耧车改进到条播机的技术水平。
不过李植却有对条播机的需求,因为李植很快就要发兵辽东。打下东北后广袤的黑土地地广人稀,正是条播机大展身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