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颍川侯府的曾经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说起周淑仪嫁入颍川侯府的故事之前,马氏先给海棠简单介绍了一下颍川侯府的情况。
颍川侯府曾家,原是本朝开国勋贵,拥有丹书铁券,世袭罔替。不过,曾经显赫的曾家,其实在五十多年前就势微了,失去了兵权,连侯爵之位都从一等的平西侯降为了三等的颍川侯。子孙又不争气,全靠祖传的底子撑场面罢了。上任的颍川侯有个宗室女母亲,可本人想要娶个高门大户出身的淑女做正妻,都要被人挑三拣四。
他命运的转折点,是在他被委任为某位出宫开府的小皇子的王府亲卫队长之后。而那位小皇子,便是后来登基的德光皇帝。
德光皇帝在潜邸时,曾经受过得宠的兄弟们欺负,上任颖川侯救过他两回,立下大功,便在德光皇帝继位登基后,一跃成为了禁军统领,是众所周知的新君心腹爱将。
可惜几年后,他便在出外差途中感染风寒,壮年身亡。
当时他的两个儿子年纪都还小,孤儿寡母好不可怜。德光皇帝觉得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忠臣良将,心生愧疚,便对曾家遗孀遗孤照应有加。
继承爵位的现任颍川侯幼年袭爵,刚满了十六岁,就被召入宫中做了御前侍卫。德光皇帝关心着他的成长与婚姻,亲自为他赐了婚,后来又委任他做了禁军统领,十分信重。每逢年节时,皇帝赏赐宗室皇亲高官勋贵,颍川侯府总是头一份。几十年下来,他家家财巨富、圣眷极隆,若无意外,极有可能世世代代都会统领禁军,与国同寿,乃是第一等的勋贵人家。
作为德光皇帝最宠信的心腹爱将,现任颍川侯的婚配对象,定是要由皇帝决定人选的。不过皇帝不清楚各家名门淑女的情况,又不想委托吴皇后,生怕吴皇后会偏着娘家,从保守派人家中选人,可孙贵妃刚生子不久,身体虚弱,无暇他顾,他又想着要找机会与周太后和解,好换取嫡母在一些涉及生母的事情上松口,便将心腹爱将的婚事托给了周太后。
周太后接过了暗示,写信给娘家人,让镇国公夫妇从家里的适龄女孩中挑几个好姑娘,送到京城来相亲。哪怕这些周家姑娘嫁不了颍川侯,京城还有许多优秀的婚配对象呢!
信传到长安之后,镇国公夫人亲自挑中了三个侄女——他们夫妇并没有未婚的女儿,只能从侄女中选人。这三个姑娘个个都才貌双全、身体健康、品行端庄、性情温婉。她们当中父亲官位最低者,也有四品,最高是从二品,无论家世还是个人条件,都绝对配得上颍川侯。
可人还未出发去京城呢,周家三房就出了夭蛾子。
马老夫人不知用什么理由,说服了丈夫出面与镇国公交涉,把自己的女儿周淑仪给塞进了三人名单中。周淑仪的辈份比其他姑娘都要高一辈,算是镇国公与太后的同辈堂妹,虽然年纪小,但她若真嫁给了颍川侯,在辈份上其实会让周太后颇为尴尬的。不过镇国公最后还是点了头。
镇国公夫人作为领队,带着人集体前往京城相亲,却没有擅专之意。她让各位姑娘的母亲随行,就算要定下婚事,也要让丈母娘们亲自考察过未来姑爷,再决定要不要嫁女,免得姑娘们将来在婆家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她们的父母会怪到从中牵线搭桥的周太后与镇国公夫妇身上。
其他三位姑娘的母亲都欣然答应同行,奇怪的是,周淑仪的母亲马老夫人却不打算跟着去。她推说放心不下丈夫,又不肯让儿媳周马氏出面,所以就把事情托付给了同行的一位四品诰命侄媳妇——后者算是与她来往比较多的夫族女眷,得她重托,简直是受宠若惊。
马氏说起当年出发前周氏族中的闹剧,表情就透着不可思议:“额去看大姐,亲眼见到那淑仪姑太太当着亲友外人的面哭成个泪人儿,吵着闹着要让老娘陪自己进京,马老夫人都不为所动……从前额们只说大姐的后婆婆把闺女宠上了天,定会把人宠坏的,万万没想到,她对亲闺女还有如此铁石心肠的时候……就连他家老太爷,都说自己的旧患早已没有大碍了,家里不缺人侍候,夫人暂时离开几个月也没啥,闺女的亲事要紧,可马老夫人就是不肯松口……”
周淑仪是马老夫人的老来女,出生时母亲都已经四十多岁了,父亲也到了可以做她爷爷的年纪,哥哥们少说比她大了十几岁,个个都视她如珠如宝,有求必应,因此她从小娇纵,从未有过不顺心之事。再加上她辈份高,族里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子都要管她叫姑姑,处处敬着她,她傲慢惯了,直到那一回无论如何都无法求得母亲同意陪自己上京,她才收敛了一些脾气。
这四个姑娘去了京城后经历过什么事,马氏就不是很清楚了。她只知道,同去的姑娘之一隔年又随夫婿回到了长安,提起当年旧事,说周淑仪是所有姑娘中才貌最出色的,曾认定颍川侯必定会选中自己为妻,没想到早在她到京城之前,颍川侯就已经跟另一位名门淑女互相看对了眼,还跟御前打了招呼。镇国公夫人带着周家女到了京城后,见过太后,就知道最好的一门亲事已经没戏。不过不打紧,京中还有许多勋贵高官家的子弟,都是不错的婚配对象。很快几位周家女便都有了自己的姻缘。
只有周淑仪,心里似乎对颍川侯有执念似的,坚决不肯接受其他的对象。无奈皇帝下旨为颍川侯赐了婚,彻底断绝了她的希望。周太后本打算给她另找青年才俊的,没想到她转头就盯上了颍川侯的同胞亲弟弟。
曾二老爷比兄长和周淑仪小两岁,不知为何迷恋上了这个本想做自己嫂子的姑娘。他亲自去求母亲与兄长出面,为自己提亲。颍川侯不大高兴,但拗不过弟弟,只好答应了。
周淑仪就这么嫁给了颍川侯的亲弟弟,成为了颍川侯府的二太太。
周太后与镇国公夫人其实都对这门亲事不是很满意,总疑心周淑仪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可皇帝已经赐了婚,她们又能怎么办呢?只得送信回长安告知消息,让周家三房为周淑仪准备嫁妆了。
周淑仪的父亲对女婿人选也不大满意,可马老夫人却很欢喜,曾跟身边的人喜极而泣:“我的女儿总算嫁回京城去了,我总算是得偿夙愿。”
马氏对孙女道:“要不是她自个儿说了,谁知道她一直想把闺女嫁回京城呢?从未听她说起过哩!”
海棠心中只想冷笑。
颍川侯府在五十多年前还是平西侯府,这个名字多熟悉呀。宋育珠本来定下的未婚夫,不就是平西侯世子么?她勾结敌国质子,为情人出卖了未婚夫一家,退婚后报复了家人与情人,诈死远遁,另嫁他人。现在又后悔了?想要把女儿嫁回平西侯府去,续上自己曾经毁掉的人生吗?
在说起周淑仪嫁入颍川侯府的故事之前,马氏先给海棠简单介绍了一下颍川侯府的情况。
颍川侯府曾家,原是本朝开国勋贵,拥有丹书铁券,世袭罔替。不过,曾经显赫的曾家,其实在五十多年前就势微了,失去了兵权,连侯爵之位都从一等的平西侯降为了三等的颍川侯。子孙又不争气,全靠祖传的底子撑场面罢了。上任的颍川侯有个宗室女母亲,可本人想要娶个高门大户出身的淑女做正妻,都要被人挑三拣四。
他命运的转折点,是在他被委任为某位出宫开府的小皇子的王府亲卫队长之后。而那位小皇子,便是后来登基的德光皇帝。
德光皇帝在潜邸时,曾经受过得宠的兄弟们欺负,上任颖川侯救过他两回,立下大功,便在德光皇帝继位登基后,一跃成为了禁军统领,是众所周知的新君心腹爱将。
可惜几年后,他便在出外差途中感染风寒,壮年身亡。
当时他的两个儿子年纪都还小,孤儿寡母好不可怜。德光皇帝觉得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忠臣良将,心生愧疚,便对曾家遗孀遗孤照应有加。
继承爵位的现任颍川侯幼年袭爵,刚满了十六岁,就被召入宫中做了御前侍卫。德光皇帝关心着他的成长与婚姻,亲自为他赐了婚,后来又委任他做了禁军统领,十分信重。每逢年节时,皇帝赏赐宗室皇亲高官勋贵,颍川侯府总是头一份。几十年下来,他家家财巨富、圣眷极隆,若无意外,极有可能世世代代都会统领禁军,与国同寿,乃是第一等的勋贵人家。
作为德光皇帝最宠信的心腹爱将,现任颍川侯的婚配对象,定是要由皇帝决定人选的。不过皇帝不清楚各家名门淑女的情况,又不想委托吴皇后,生怕吴皇后会偏着娘家,从保守派人家中选人,可孙贵妃刚生子不久,身体虚弱,无暇他顾,他又想着要找机会与周太后和解,好换取嫡母在一些涉及生母的事情上松口,便将心腹爱将的婚事托给了周太后。
周太后接过了暗示,写信给娘家人,让镇国公夫妇从家里的适龄女孩中挑几个好姑娘,送到京城来相亲。哪怕这些周家姑娘嫁不了颍川侯,京城还有许多优秀的婚配对象呢!
信传到长安之后,镇国公夫人亲自挑中了三个侄女——他们夫妇并没有未婚的女儿,只能从侄女中选人。这三个姑娘个个都才貌双全、身体健康、品行端庄、性情温婉。她们当中父亲官位最低者,也有四品,最高是从二品,无论家世还是个人条件,都绝对配得上颍川侯。
可人还未出发去京城呢,周家三房就出了夭蛾子。
马老夫人不知用什么理由,说服了丈夫出面与镇国公交涉,把自己的女儿周淑仪给塞进了三人名单中。周淑仪的辈份比其他姑娘都要高一辈,算是镇国公与太后的同辈堂妹,虽然年纪小,但她若真嫁给了颍川侯,在辈份上其实会让周太后颇为尴尬的。不过镇国公最后还是点了头。
镇国公夫人作为领队,带着人集体前往京城相亲,却没有擅专之意。她让各位姑娘的母亲随行,就算要定下婚事,也要让丈母娘们亲自考察过未来姑爷,再决定要不要嫁女,免得姑娘们将来在婆家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她们的父母会怪到从中牵线搭桥的周太后与镇国公夫妇身上。
其他三位姑娘的母亲都欣然答应同行,奇怪的是,周淑仪的母亲马老夫人却不打算跟着去。她推说放心不下丈夫,又不肯让儿媳周马氏出面,所以就把事情托付给了同行的一位四品诰命侄媳妇——后者算是与她来往比较多的夫族女眷,得她重托,简直是受宠若惊。
马氏说起当年出发前周氏族中的闹剧,表情就透着不可思议:“额去看大姐,亲眼见到那淑仪姑太太当着亲友外人的面哭成个泪人儿,吵着闹着要让老娘陪自己进京,马老夫人都不为所动……从前额们只说大姐的后婆婆把闺女宠上了天,定会把人宠坏的,万万没想到,她对亲闺女还有如此铁石心肠的时候……就连他家老太爷,都说自己的旧患早已没有大碍了,家里不缺人侍候,夫人暂时离开几个月也没啥,闺女的亲事要紧,可马老夫人就是不肯松口……”
周淑仪是马老夫人的老来女,出生时母亲都已经四十多岁了,父亲也到了可以做她爷爷的年纪,哥哥们少说比她大了十几岁,个个都视她如珠如宝,有求必应,因此她从小娇纵,从未有过不顺心之事。再加上她辈份高,族里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子都要管她叫姑姑,处处敬着她,她傲慢惯了,直到那一回无论如何都无法求得母亲同意陪自己上京,她才收敛了一些脾气。
这四个姑娘去了京城后经历过什么事,马氏就不是很清楚了。她只知道,同去的姑娘之一隔年又随夫婿回到了长安,提起当年旧事,说周淑仪是所有姑娘中才貌最出色的,曾认定颍川侯必定会选中自己为妻,没想到早在她到京城之前,颍川侯就已经跟另一位名门淑女互相看对了眼,还跟御前打了招呼。镇国公夫人带着周家女到了京城后,见过太后,就知道最好的一门亲事已经没戏。不过不打紧,京中还有许多勋贵高官家的子弟,都是不错的婚配对象。很快几位周家女便都有了自己的姻缘。
只有周淑仪,心里似乎对颍川侯有执念似的,坚决不肯接受其他的对象。无奈皇帝下旨为颍川侯赐了婚,彻底断绝了她的希望。周太后本打算给她另找青年才俊的,没想到她转头就盯上了颍川侯的同胞亲弟弟。
曾二老爷比兄长和周淑仪小两岁,不知为何迷恋上了这个本想做自己嫂子的姑娘。他亲自去求母亲与兄长出面,为自己提亲。颍川侯不大高兴,但拗不过弟弟,只好答应了。
周淑仪就这么嫁给了颍川侯的亲弟弟,成为了颍川侯府的二太太。
周太后与镇国公夫人其实都对这门亲事不是很满意,总疑心周淑仪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可皇帝已经赐了婚,她们又能怎么办呢?只得送信回长安告知消息,让周家三房为周淑仪准备嫁妆了。
周淑仪的父亲对女婿人选也不大满意,可马老夫人却很欢喜,曾跟身边的人喜极而泣:“我的女儿总算嫁回京城去了,我总算是得偿夙愿。”
马氏对孙女道:“要不是她自个儿说了,谁知道她一直想把闺女嫁回京城呢?从未听她说起过哩!”
海棠心中只想冷笑。
颍川侯府在五十多年前还是平西侯府,这个名字多熟悉呀。宋育珠本来定下的未婚夫,不就是平西侯世子么?她勾结敌国质子,为情人出卖了未婚夫一家,退婚后报复了家人与情人,诈死远遁,另嫁他人。现在又后悔了?想要把女儿嫁回平西侯府去,续上自己曾经毁掉的人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