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阳贤王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论起洛阳城城内的宜人坊,洛阳百姓无人不知,这里是昔日齐王杨暕的府邸。当初杨广还是很疼爱杨暕,将都城从西京迁至东都时,杨广打算将宜人坊四百多亩地全赐给儿子作为齐王府府宅,后多问了建造东都城的宇文恺一句话,此坊何名?宇文恺老实地回答宜人坊。杨广听了道,既号宜人,奈何无人。于是只将宜人坊划了一半作为齐王府,另一半则是与百姓**。后来隋朝灭亡,这齐王府,被王世充侄儿魏王王弘烈占据作为府邸。王世充灭后,杨暕回到东都,李重九将这齐王府还给这位大舅子。现在这齐王府,早已是改名为渔阳王王府。杨暕与他妻妾都住在这里。洛阳围城已是有两个月了,但对于杨暕来说,他最关心的并非是围城之事,他现在每日专注的事情,就是作为秘书省秘书监,为前朝修史的事情。从父亲那继承了喜好排场,做事高调这一传统杨暕来说,修史自被他一接手,就弄得沸沸扬扬。仅仅是洛阳城内有名望的大儒,学者,朝廷旧吏就请了上百人之多,至于抄录的书者,校对的校书郎更是找了五百人之多,一律待遇优厚,在洛阳宫集贤书院内编史。听闻杨暕如此慷慨,那些因为战乱失业在家,无事可做的儒生,都是奔走相庆,感谢杨暕给了他们这口饭吃的机会。杨暕没费多少气力,就找齐了作史的官吏,一并行进修史。不过杨暕刚刚开始修史,唐军就开始围城了。这是唐军第二度包围洛阳城。杨暕见在自己下面做事的儒生都是十分恐惧,问了情由才知道。原来洛阳城已是经历过第三次围城了。第一次围城,是李密的瓦岗军围城。那一次苦得是洛阳城低层百姓,满城内饿殍遍地,人竞相食。第二次围城则是去年李世民围困王世充,那一次围城足足半年之久。洛阳城人口已是大不如第一次围城时了,到了这时最后解围时城内百姓几乎死绝,到了最后连城内士族,官员都开始饿死。郑国堂堂尚书居然也落到饿死城中的下场。那一次围城洛阳城人口锐减至只有三千户,活下来的也是不成人形,而杨暕知道在李密围东都前。洛阳的人口可是近三十万户。一战凋零如此,杨暕虽是身为渔阳王,自己不用担心,但是也不免为手下这些官吏们担忧起来。何况这城里还有两三万户百姓,除了士卒,官吏的家眷,还有不少支持赵国的士族,以及根本无力迁徙逃亡的平民百姓。身为在洛阳居住多年杨暕,觉得自己有必要阻止这一幕发生。当下找洛阳府牧守薛万述商量。薛万述见杨暕时,对此倒是十分乐观。他让杨暕尽管放心,他们一直预备着李唐对洛阳城的围城之战,所以不仅提前疏散了部分百姓。还提早在含嘉城里囤储了大量的粮草,不仅足够守城将士,官吏食用。还可以足够城内百姓所视。杨暕听薛万述这么说,犹自不放心。不过这一个月来,自己在秘书省那些替自己修史的官员。倒是一个个来应卯了,十分积极。杨暕问过后得知,凡是赵国官吏,每月都有两石半的额外粮食可以支取。这两石半的粮食虽吃不饱,但也足够让一家老小不饿肚子了。这些修纂史书虽是杨暕临时请来的,还不算是大赵正式官吏,但是他们也各自得到一份粮食。而且不仅仅是官吏,就是城内分别在东市,西市,南市,还有各城门处都设了粥铺,每日施粥,去的百姓都有一碗热粥喝。杨暕听了不信,心想自古以来围城,能顾得自己人马吃饱,手下士卒不去劫掠百姓家已经是十分不错了,竟然还有主动将军粮分给百姓食用的事情,这简直是不可思议。杨暕自己特意还微服作为百姓,亲自去宫门正门则天门那粥铺去领粥。在排了两个时辰的队伍后,粥铺的赵军官吏,也不查问你的姓名来历,就直接将一碗热腾腾的粥放在杨暕的手中。杨暕喝了粥,这粟米粥还算是黏稠,并非是那种清汤寡水的清粥,这粥喝了至少能垫垫肚子。杨暕自己体验后,这才相信,确认城内粮草确实十分充裕。不仅如此杨暕大为感叹起来,在对待百姓,官吏之上,大赵确实作得极好的,李重九真正做到如古代圣贤般,视民若子,仅仅在这一点远远要胜过前朝。大赵立国今日,深得河北百姓支持,果然不是没有缘由的。这李重九虽出身寒微,但是因此能懂得百姓疾苦,故而能得民心,能得民心,虽未必能得天下,但也不远了,杨暕不由感慨。在经历围城两个月以后,虽说供应有所下降,官吏的月支粮降为两石,城内的粥铺也少设了数个。但洛阳城内百姓丝毫不见饥色,城内也是秩序井然,不过杨暕得知近来有些麻烦的事,城内的柴薪不够了。杨暕去询问薛万述,薛万述回答说,这算是百密一疏,何况备战的日子,选是夏季,不需要烧火取暖,所以没有准备多少柴薪。所以导致洛阳城内柴薪不足,市坊上柴薪已是上涨十几倍。杨暕对于这件事自是觉得不能坐视不理,他亲自至市坊找了商人,商议不得囤货,高价贩卖柴薪,以此取利,并令人从洛阳宫中拆掉一些破旧的宫舍,用这些旧料来顶替城内木柴的不足。杨暕这一举动当然得到了洛阳士绅一片赞赏,自从杨暕认真修史后,众人对他都有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之感。加上杨暕也将不少洛阳士子推荐给薛万述和李重九,让他们中不少人都出仕朝廷。杨暕头上又加了一层举贤荐能的美名,昔日的纨绔子弟杨暕,今日已是成为洛阳百姓口中人人称颂的贤王。而今杨暕也是四十有许的人,换做当年他在为齐王时,别人称他为贤王,他必然是高兴得不得了,但是如今又有什么用呢。这一日杨暕微服身在东市坊内,左右商铺大门虽是关了一半,但仍是有生意在做着,来东市的百姓也是不少,如往常一般虽是物资紧缺,但百姓脸上却没有菜色。市坊中都有披甲的赵军士卒在巡逻,秩序即好,市署旗亭上,还有士卒嘹望。杨暕随意走着,待走到街头柴薪店时,遥遥看见一名女子熟悉的身影,似是自己的故人。杨暕一时间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睛,待仔细一看,确实是月下名花的故人曲嫣然。看到曲嫣然,杨暕不由想到了当年年少时的事情,自己爱慕佳人,佳人却始终远在天边。现在时过境迁,对于杨暕而言,已只是昨日之事,而市坊间也是有传闻说曲嫣然就是当今天子的红颜知己。“曲大家有礼了。”杨暕笑了笑,仿佛仍是当年那走马章台的齐王。曲嫣然见了杨暕不由惊喜道:“渔阳王殿下,别来无恙。”曲嫣然左右的芸娘,丫鬟见了杨暕正要行礼。杨暕摆了摆手,又让自己侍卫退开道:“孤是私下而来,不要声张,与曲大家说几句话可以吗?”曲嫣然点点头也让侍女退至一边。“曲大家,今日在此,是否有什么困难,孤能帮得上忙吗?曲大家不要误会,当年孤与舍妹落难,若非曲大家相救,怎么会有今日,孤今日不过是报恩罢了。”说起当年之事,曲嫣然不由笑了笑,施礼道:“不敢有劳渔阳王,嫣然一切都好,薛府君都有替自己打点周到。今日出门不过是透透气罢了。”杨暕点点头道:“那就好,果真薛府君照料曲大家,是奉了天子之意吧!”曲嫣然轻轻点头。杨暕笑了笑道:“天子真是风流帝王,红颜知己也是照顾得如此好。曲大家切莫误会,孤并非心胸狭隘之人,只是想来也只有陛下这般英雄人物,才能令曲大家倾心吧。”曲嫣然笑着道:“听闻殿下娶妻贤惠,又是名门闺秀,知书达理,夫妻二人举案齐眉,嫣然也是羡慕得很呢。”杨暕听曲嫣然提及自己的妻子,方才不适情绪一晃而过,露出发自心底喜悦的神情来。杨暕当下侃侃而道:“今日见了曲大家了却孤的一桩心事,上一次月下名花开业,没有见到曲大家真是遗憾,今日一见故人风采如昔,甚是欣慰,孤告辞了。”说完杨暕从容行礼作别。杨暕放下心事后,行至路上脚步生风,这时候突然远处一阵骚动,只听百姓们奔走相告道:“唐军撤围了!唐军撤围了!”“当真?”“还能有假?城南唐军已是尽数退去,现在南门已是开启,放百姓出门打柴了。”“太好了。”犹如阴霾瞬间驱散,家家户户的百姓都是走上街头,奔走相告,并庆祝起来,其情景丝毫不逊色于孟兰盆节时的欢乐。
杨暕看着这一幕不由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未完待续。。)
论起洛阳城城内的宜人坊,洛阳百姓无人不知,这里是昔日齐王杨暕的府邸。当初杨广还是很疼爱杨暕,将都城从西京迁至东都时,杨广打算将宜人坊四百多亩地全赐给儿子作为齐王府府宅,后多问了建造东都城的宇文恺一句话,此坊何名?宇文恺老实地回答宜人坊。杨广听了道,既号宜人,奈何无人。于是只将宜人坊划了一半作为齐王府,另一半则是与百姓**。后来隋朝灭亡,这齐王府,被王世充侄儿魏王王弘烈占据作为府邸。王世充灭后,杨暕回到东都,李重九将这齐王府还给这位大舅子。现在这齐王府,早已是改名为渔阳王王府。杨暕与他妻妾都住在这里。洛阳围城已是有两个月了,但对于杨暕来说,他最关心的并非是围城之事,他现在每日专注的事情,就是作为秘书省秘书监,为前朝修史的事情。从父亲那继承了喜好排场,做事高调这一传统杨暕来说,修史自被他一接手,就弄得沸沸扬扬。仅仅是洛阳城内有名望的大儒,学者,朝廷旧吏就请了上百人之多,至于抄录的书者,校对的校书郎更是找了五百人之多,一律待遇优厚,在洛阳宫集贤书院内编史。听闻杨暕如此慷慨,那些因为战乱失业在家,无事可做的儒生,都是奔走相庆,感谢杨暕给了他们这口饭吃的机会。杨暕没费多少气力,就找齐了作史的官吏,一并行进修史。不过杨暕刚刚开始修史,唐军就开始围城了。这是唐军第二度包围洛阳城。杨暕见在自己下面做事的儒生都是十分恐惧,问了情由才知道。原来洛阳城已是经历过第三次围城了。第一次围城,是李密的瓦岗军围城。那一次苦得是洛阳城低层百姓,满城内饿殍遍地,人竞相食。第二次围城则是去年李世民围困王世充,那一次围城足足半年之久。洛阳城人口已是大不如第一次围城时了,到了这时最后解围时城内百姓几乎死绝,到了最后连城内士族,官员都开始饿死。郑国堂堂尚书居然也落到饿死城中的下场。那一次围城洛阳城人口锐减至只有三千户,活下来的也是不成人形,而杨暕知道在李密围东都前。洛阳的人口可是近三十万户。一战凋零如此,杨暕虽是身为渔阳王,自己不用担心,但是也不免为手下这些官吏们担忧起来。何况这城里还有两三万户百姓,除了士卒,官吏的家眷,还有不少支持赵国的士族,以及根本无力迁徙逃亡的平民百姓。身为在洛阳居住多年杨暕,觉得自己有必要阻止这一幕发生。当下找洛阳府牧守薛万述商量。薛万述见杨暕时,对此倒是十分乐观。他让杨暕尽管放心,他们一直预备着李唐对洛阳城的围城之战,所以不仅提前疏散了部分百姓。还提早在含嘉城里囤储了大量的粮草,不仅足够守城将士,官吏食用。还可以足够城内百姓所视。杨暕听薛万述这么说,犹自不放心。不过这一个月来,自己在秘书省那些替自己修史的官员。倒是一个个来应卯了,十分积极。杨暕问过后得知,凡是赵国官吏,每月都有两石半的额外粮食可以支取。这两石半的粮食虽吃不饱,但也足够让一家老小不饿肚子了。这些修纂史书虽是杨暕临时请来的,还不算是大赵正式官吏,但是他们也各自得到一份粮食。而且不仅仅是官吏,就是城内分别在东市,西市,南市,还有各城门处都设了粥铺,每日施粥,去的百姓都有一碗热粥喝。杨暕听了不信,心想自古以来围城,能顾得自己人马吃饱,手下士卒不去劫掠百姓家已经是十分不错了,竟然还有主动将军粮分给百姓食用的事情,这简直是不可思议。杨暕自己特意还微服作为百姓,亲自去宫门正门则天门那粥铺去领粥。在排了两个时辰的队伍后,粥铺的赵军官吏,也不查问你的姓名来历,就直接将一碗热腾腾的粥放在杨暕的手中。杨暕喝了粥,这粟米粥还算是黏稠,并非是那种清汤寡水的清粥,这粥喝了至少能垫垫肚子。杨暕自己体验后,这才相信,确认城内粮草确实十分充裕。不仅如此杨暕大为感叹起来,在对待百姓,官吏之上,大赵确实作得极好的,李重九真正做到如古代圣贤般,视民若子,仅仅在这一点远远要胜过前朝。大赵立国今日,深得河北百姓支持,果然不是没有缘由的。这李重九虽出身寒微,但是因此能懂得百姓疾苦,故而能得民心,能得民心,虽未必能得天下,但也不远了,杨暕不由感慨。在经历围城两个月以后,虽说供应有所下降,官吏的月支粮降为两石,城内的粥铺也少设了数个。但洛阳城内百姓丝毫不见饥色,城内也是秩序井然,不过杨暕得知近来有些麻烦的事,城内的柴薪不够了。杨暕去询问薛万述,薛万述回答说,这算是百密一疏,何况备战的日子,选是夏季,不需要烧火取暖,所以没有准备多少柴薪。所以导致洛阳城内柴薪不足,市坊上柴薪已是上涨十几倍。杨暕对于这件事自是觉得不能坐视不理,他亲自至市坊找了商人,商议不得囤货,高价贩卖柴薪,以此取利,并令人从洛阳宫中拆掉一些破旧的宫舍,用这些旧料来顶替城内木柴的不足。杨暕这一举动当然得到了洛阳士绅一片赞赏,自从杨暕认真修史后,众人对他都有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之感。加上杨暕也将不少洛阳士子推荐给薛万述和李重九,让他们中不少人都出仕朝廷。杨暕头上又加了一层举贤荐能的美名,昔日的纨绔子弟杨暕,今日已是成为洛阳百姓口中人人称颂的贤王。而今杨暕也是四十有许的人,换做当年他在为齐王时,别人称他为贤王,他必然是高兴得不得了,但是如今又有什么用呢。这一日杨暕微服身在东市坊内,左右商铺大门虽是关了一半,但仍是有生意在做着,来东市的百姓也是不少,如往常一般虽是物资紧缺,但百姓脸上却没有菜色。市坊中都有披甲的赵军士卒在巡逻,秩序即好,市署旗亭上,还有士卒嘹望。杨暕随意走着,待走到街头柴薪店时,遥遥看见一名女子熟悉的身影,似是自己的故人。杨暕一时间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睛,待仔细一看,确实是月下名花的故人曲嫣然。看到曲嫣然,杨暕不由想到了当年年少时的事情,自己爱慕佳人,佳人却始终远在天边。现在时过境迁,对于杨暕而言,已只是昨日之事,而市坊间也是有传闻说曲嫣然就是当今天子的红颜知己。“曲大家有礼了。”杨暕笑了笑,仿佛仍是当年那走马章台的齐王。曲嫣然见了杨暕不由惊喜道:“渔阳王殿下,别来无恙。”曲嫣然左右的芸娘,丫鬟见了杨暕正要行礼。杨暕摆了摆手,又让自己侍卫退开道:“孤是私下而来,不要声张,与曲大家说几句话可以吗?”曲嫣然点点头也让侍女退至一边。“曲大家,今日在此,是否有什么困难,孤能帮得上忙吗?曲大家不要误会,当年孤与舍妹落难,若非曲大家相救,怎么会有今日,孤今日不过是报恩罢了。”说起当年之事,曲嫣然不由笑了笑,施礼道:“不敢有劳渔阳王,嫣然一切都好,薛府君都有替自己打点周到。今日出门不过是透透气罢了。”杨暕点点头道:“那就好,果真薛府君照料曲大家,是奉了天子之意吧!”曲嫣然轻轻点头。杨暕笑了笑道:“天子真是风流帝王,红颜知己也是照顾得如此好。曲大家切莫误会,孤并非心胸狭隘之人,只是想来也只有陛下这般英雄人物,才能令曲大家倾心吧。”曲嫣然笑着道:“听闻殿下娶妻贤惠,又是名门闺秀,知书达理,夫妻二人举案齐眉,嫣然也是羡慕得很呢。”杨暕听曲嫣然提及自己的妻子,方才不适情绪一晃而过,露出发自心底喜悦的神情来。杨暕当下侃侃而道:“今日见了曲大家了却孤的一桩心事,上一次月下名花开业,没有见到曲大家真是遗憾,今日一见故人风采如昔,甚是欣慰,孤告辞了。”说完杨暕从容行礼作别。杨暕放下心事后,行至路上脚步生风,这时候突然远处一阵骚动,只听百姓们奔走相告道:“唐军撤围了!唐军撤围了!”“当真?”“还能有假?城南唐军已是尽数退去,现在南门已是开启,放百姓出门打柴了。”“太好了。”犹如阴霾瞬间驱散,家家户户的百姓都是走上街头,奔走相告,并庆祝起来,其情景丝毫不逊色于孟兰盆节时的欢乐。
杨暕看着这一幕不由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未完待续。。)